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验证信息素色板诱捕器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为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在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发生高峰期开展了信息素色板诱捕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素色板诱捕器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显著,不同颜色信息素色板诱捕器防治效果以蓝色、绿色、黄色依次递增,并以黄色信息素色板诱捕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2.
运用不同色板、诱捕器对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和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进行诱捕。结果表明,用天敌友好型诱虫色板和黄板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绿板防治绿盲蝽效果较好,初步掌握了襄阳市2种刺吸类害虫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采用信息素诱虫板对茶小绿叶蝉进行诱捕,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明显,对茶小绿叶蝉的最高防效达到78.05%,能有效防治茶小绿叶蝉对茶园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进行信息素绿色粘胶板诱捕器防治茶园小绿叶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易操作,对小绿叶蝉的防效较好,在发生高峰期使用效果更佳,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积极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3种不同规格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小峰  方军  颜继红  顾典帅  张习文 《农技服务》2013,(12):1280+1282-1280,1282
为找到对茶小绿叶蝉诱杀效果最好的黄板,在茶小绿叶蝉危害严的夏末时节选用12 cm×20 cm、20 cm×24 cm、24 cm×40 cm 3种规格的黄板进行绿叶蝉的诱杀试验,结果表明:最好的黄板规格是12 cm×20 cm,该黄板诱杀茶小绿叶蝉头数为0.270头/cm2,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夏末时节,在海拔1 7201 750 m,用黄板诱杀茶小绿叶蝉,每667 m2安置50块黄板时,用规格为20 cm×24 cm的黄板能取到最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诱捕器及诱芯诱捕柑橘小实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广西柳州双虹塑料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诱捕器诱捕柑橘小实蝇效果最好,其次为自制和浙江慈溪和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诱捕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诱捕器的效果最不理想。用纤维板诱芯诱捕柑橘小实蝇效果比用棉花和诱蝇醚包装瓶直接当成诱芯使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为给桃蛀螟和梨小食心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等工作提供参考,研究了水盆、粘板两种诱捕器对桃蛀螟和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水盆诱捕器对桃蛀螟的诱捕效果明显优于粘板诱捕器;而粘板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优于水盆诱捕器,水盆诱捕器可作为诱捕梨小食心虫的补充工具.  相似文献   

8.
复合板和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集作用和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复合板和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诱集作用和防治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茶园中设置复合板和黄板对小绿叶蝉成虫的诱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西、北朝向的复合板和黄板诱捕叶蝉数量显著高于东、南朝向.随着挂板时间的延长,板上诱虫量逐渐下降,以第10天下降较为明显.复合板和黄板对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以第7天最好,尤其是朝西方向,分别达到83.83%和84.15 %.  相似文献   

9.
小贯小绿叶蝉是陕南茶区夏季主要的害虫之一,发生严重时造成大面积茶芽生长受阻,夏茶产量减产。使用特定颜色的粘虫板能有效防治小贯小绿叶蝉,但市面上粘虫板颜色众多,材质也有区别,文献所报道的推荐效果最好的种类说法不一,文章旨在通过不同粘虫板在茶园的诱集效果对比,选出对小贯小绿叶蝉诱集效果最好的种类,为小贯小绿叶蝉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诱芯和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诱杀梨小食心虫的最佳诱芯与诱捕器组合,比较研究了4种来源诱芯、4种类型诱捕器和2种诱捕器设置高度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三角形诱捕器与船形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极显著好于笼形诱捕器与水盆形诱捕器,其中三角形诱捕器与船形诱捕器之间差异不显著,水盆形诱捕器与笼形诱捕器的差异也不显著,但诱捕的相对效率大小为三角形>船形>笼形>水盆形诱捕器。4种不同来源诱芯的诱捕效果差异不显著,但以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诱捕的相对效率较好。性诱捕器放置高度1 m和放置2 m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三角形诱捕器和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诱芯组合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最好。该结果可为合理利用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种群动态的有效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10种颜色制成的粘虫板于2011年5月7日至2011年11月1日在鲜食葡萄(莫尔格瓦)上测试了葡萄主要害虫绿盲蝽、葡萄二星叶蝉以及葡萄二黄斑叶蝉3种害虫成虫对不同颜色粘虫板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10种色板诱捕到绿盲蝽数量较多,而诱捕到二星叶蝉和二黄斑叶蝉数量较少。经方差分析,米黄、黄色诱捕绿盲蝽效果最好,深绿、绿色、白色、土黄、红色居中,深蓝其次,最差的是黑色、天蓝色,且差异显著;诱捕的另外两种害虫二星叶蝉和二黄斑叶蝉,分别以土黄、黄色,土黄、黑色、米黄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寻高效诱杀美洲斑潜蝇诱捕装置,本试验应用微生物诱剂比较研究了自制圆筒型诱捕器、瓶型诱捕器与实蝇诱捕器以及两种以黏虫板改良后的瓶型诱捕器对美洲斑潜蝇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瓶型诱捕器、实蝇诱捕器和圆筒型诱捕器中以瓶型诱捕器效果较好,且诱捕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各诱捕装置。瓶型诱捕器内壁贴黏虫板,能够显著提高诱捕器对美洲斑潜蝇的诱捕效果,且黄色黏虫板优于白色黏虫板。  相似文献   

13.
在茶园树冠上方悬挂不同高度诱虫黄板,研究其对陕西茶区主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的诱杀作用,以及对天敌蜘蛛的影响,为陕西茶区主要害虫的综合治理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茶叶树冠上方30 cm处黄板诱捕的小贯小绿叶蝉成虫显著多于其他高度处黄板诱捕的成虫数量(P0.05),树冠下方20 cm处黄板诱捕的蜘蛛显著多于其他高度处黄板诱捕的蜘蛛数量(P0.05)。小贯小绿叶蝉在茶园的高峰活动时段在上午8:00和下午18:00,成若虫均符合这一规律。建议陕西茶区在小贯小绿叶蝉的发生期在茶叶树冠上方30 cm处设置诱虫黄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灰茶尺蠖天敌友好型诱捕器不同放置密度和不同放置高度试验,探讨灰茶尺蠖天敌友好型诱捕器在茶园中应用的技术参数和使用效果。结果表明,灰茶尺蠖天敌友好型诱捕器的较佳放置密度为333.33~1333.33m2/盏,较佳放置高度为诱捕器底部离茶蓬面0~40cm,结合诱捕效果和实际茶园生产管理的成本因素,实验组建议灰茶尺蠖天敌友好型诱捕器的放置密度为1333.33m2/盏,放置高度为诱捕器底部离茶蓬面20~40cm,通过本试验可为广西茶区的灰茶尺蠖的绿色防控提供较好的性诱剂放置方式选择,可以提高灰茶尺蠖的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降低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生物药剂防治茶小绿叶蝉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验证杀虫真菌药剂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开发田间应用技术,明确药剂对作物生长、产量、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本文选择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0.5%苦参碱水剂等几种生物农药,在6月茶小绿叶蝉发生危害高峰期开展了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使用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 1 800 mL/hm~2防治茶小绿叶蝉效果明显,值得在茶叶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molestaBusck)是世界性危害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性信息素广泛应用于梨小食心虫的测报和诱捕防治。为了确定三角形诱捕器的边长,分别设计了10、20、30、40、50cm5种不同边长的三角形诱捕器进行诱捕梨小食心虫研究,结果表明,10和20cm直径的三角形诱捕器的诱捕量诱捕达到每天27.6头和22.0头,与30、40、50cm的诱捕器差异显著(F一3.191,dr=4,35,P%0.05),10cm边长诱捕量最高。建议在田间诱杀梨小食心虫的三角形诱捕器边长最适范围是10~20cm。明确了三角形诱捕器大量诱捕时的边长,提高了田间梨小食心虫诱捕效率,为果园使用三角形诱捕器防控梨小食心虫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两种害虫安全高效的药剂,采用田间喷雾方法测定5种杀虫剂对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发生期,5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具有不同的控制效果,对茶叶无害安全性都很好,其中,20%呋虫胺对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的综合防治效果最佳,持效期长,施药14d后对两种害虫的防治效果依然在85%以上;其次为30%吡丙谜·虫螨腈,防治效果达80%以上;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防治茶蓟马,防治效果达80%以上,但持效期短;240克/升虫螨腈防治效果较差;8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综合防治效果见效慢,但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所以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根据茶叶生产用药标准选择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从而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实蝇防控技术,本文研究了浙江省永康市丝瓜园中不同厂家生产的引诱剂和诱捕器对实蝇的诱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实蝇引诱剂中,以杭州绿如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水剂型实蝇引诱剂的诱杀效果最佳(3 d内平均每个诱捕瓶诱获的实蝇数达64.38头),其次为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瓜实蝇性诱剂(60.13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的瓜实蝇性诱剂的诱杀效果最差。经统计分析,杭州绿如蓝与宁波纽康的引诱剂效果无显著差异,但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漳州市盈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引诱剂效果差异显著。供试的实蝇诱捕器中,以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诱捕瓶效果最佳,3日内平均每个诱捕瓶诱杀的实蝇数达到了36.48头;效果最差的为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生产的诱捕器,3日内平均每个诱捕瓶诱杀的实蝇数仅为1.75头。实蝇引诱剂的持效期试验结果表明,宁波纽康生产的瓜实蝇性诱剂与杭州绿如蓝生产的水剂型实蝇引诱剂在持效期方面无显著差异,试验前期宁波纽康的诱杀效果好,试验后期则以杭州绿如蓝的诱杀效果好,两者的诱杀持效期均可达56 d。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2种害虫的安全高效药剂,采用田间喷雾的方法测定5种杀虫剂对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具有不同的防治效果,对茶叶安全性都很好。其中,20%呋虫胺可溶粒剂和30%吡丙醚·虫螨腈悬浮剂对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的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药后14 d对2种害虫的防治效果依然在95%以上;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治茶蓟马速效性好,药后14 d防效稍有下降,但仍在85%以上;240 g/L虫螨腈悬浮剂防治茶小绿叶蝉速效性差、持效性好,防治茶蓟马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80亿孢子/mL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防治茶小绿叶蝉和茶蓟马见效慢,但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根据茶叶生产用药标准选择以上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茶园中设置不同规格的黄色诱集板诱杀茶叶害虫.结果表明,黄色诱集板诱杀的害虫优势种为小绿叶蝉和叶甲,24 cm×40 cm的黄色诱集板诱杀效果最好,但与20 cm×24 cm的黄色诱集板相比多数情况下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生产中结合价格等因素考虑,建议选择20 cm×24 cm的黄色诱集板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