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施肥和种植密度对玉米品种东农252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采用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5种密度和5个施氮水平对玉米品种东农252产量的影响。在氮肥和种植密度由低水平到高水平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东农252籽粒产量先增加后减少。本试验筛选出了最优组合方案为氮肥189kg·hm^-2,密度54900株·hm^-2,最高籽粒产量为12352.68kg·hm^-2。  相似文献   

2.
玉米新品种东庆1号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新品种东庆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5种密度和5个施氮水平对东庆1号产量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优组合方案和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应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试验方案,通过田间试验建立烟后稻深两优5814移栽密度、施氮量、施钾量与产量的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单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为施氮量>移栽密度>施钾量;两因素互作对产量的影响为移栽密度+施氮量>移栽密度+施钾量>施钾量+施氮量。经模拟寻优表明,最优组合是移栽密度21.0万丛·hm^-2、施钾量(K2 O )138.1 kg· hm^-2、施氮量(N )143.4 kg·hm^-2,拟获得的深两优5814的最高产量为8908.18 kg·hm^-2。  相似文献   

4.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期、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对汉油9号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各栽培因子对汉油9号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施氮量>施钾量>播期>磷肥>密度.用降维法分析各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纯氮167.85 kg产量最高,每公顷施纯磷96.6 kg产量最高,每公顷施纯钾75.6 kg产量最高;播期为9月11日产量最高,密度为12.3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经过计算机模拟寻优,产量大于3 150 kg· hm^-2栽培方案有93套,相应的农艺措施为播期9月9-11日,密度11.70~12.30万株·hm^-2,纯氮量174 ~186 kg· hm^-2,纯磷量为85.95 ~94.05 kg· hm^-2,纯钾量为84.90 ~95.10 kg·hm^-2.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密度对部分早熟玉米新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对黑龙江省种植的10个早熟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平均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品种与密度互作产量差异显著;各品种最高产量密度不同,众德331、绥玉10和绥玉7为5.0~5.5万株·hm-2,绿单1、东农254、登海19、绿单2为7.0~7.5万株·hm-2,哲单37、登海20和德美亚1号为7.5~8.0万株·hm-2;最佳密度下平均单产最高的品种为德美亚1号和东农254.试验结果对我国北方早熟玉米生产中优良品种适宜密度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专用青贮玉米中北412是山西北方种业优质玉米所于1999年以B88玉米自交系为母本,YH-1玉米自交系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该品种生物产量高,活秆成熟。具有抗各种主要病害、抗倒伏、抗旱性强和品质好等特点,种植密度为67500~75000株·hm^-2,平均生物产量84433.5kg·hm^-2。两年区试结果,新疆中北412平均生物产量89696.5kg·hm^-2,比对照新多2号增产34.6%。2003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密度对抗线虫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抗线虫大豆品质,指导其生产应用,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抗胞囊线虫品种和密度对大豆品质(蛋白质、脂肪含量)、产量及产量相关指标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线虫3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2.5万株·hm^-2,在此密度下该品种产量最高,品质较好;适合抗线虫9号的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在此密度下增产明显,品质最好;适合抗线虫322865的种植密度为37.5万株·hm^-2,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8.
绥化北部玉米主栽品种的筛选与配套栽培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适宜绥化北部地区栽培的玉米品种,并确定合理的栽培方式,以生产上表现较好的25个玉米品种为试材,筛选并研究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结果表明:2011年对25个供试玉米品种进行鉴定,主要选择指标为熟期、抗病及抗倒伏性。筛选出10个同熟期、熟期适中(活动积温在2 300℃左右)、抗性较好的玉米品种,即东农254、绿单1号、绥玉7号、绿单2号、丰单3号、丰单4号、绥玉19、兴垦5号、龙单59和绥玉22。2012年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品种产量试验。密度小于6.00万株·hm-2时,东农254产量最高(11 840kg·hm-2),其次为绿单2号,并对这两个品种进一步进行密度和栽培方式试验,东农254最适栽培密度为6.00万株·hm-2,绿单2号最适栽培密度为6.75万株·hm-2,二者都不适合高密度栽培。二比空栽培方式、大垄双行栽培方式与常规清种栽培方式均具有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尤其大垄双行栽培方式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玉米杂交组合小区比较试验中不影响产量鉴定的小区掉苗阈值,本试验以德美亚3号、鑫鑫1号和先玉335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小区不同掉苗梯度下,3个品种产量与小区株数的关系,利用回归分析,解析产量变化趋势,绘制密度-产量分布图。结果表明:德美亚3号、鑫鑫1号和先玉335高产理论最适密度分别为78 420、72 945和60 180株·hm~(-2),对小区群体产量差异无影响的小区最大掉苗株数分别为5、5和3株。  相似文献   

10.
密度对龙青1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密度下专用型青贮玉米龙青1号的生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各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最大的是秃尖的长短,其次是千粒重和茎秆粗细,而对株高、行粒数、穗长及穗行数的影响不显著。密度是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关键因素。通过试验证明:在一般肥力条件下哈尔滨地区龙青1号青贮玉米密度不宜超过7.4万株.hm^-2,最佳经济生产密度为6.2万-7.4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玉米品种“农大108”优质高产栽培与密度及施肥量(NPK)之间的关系,获得了农大108籽粒产量形成的数学模型及农艺措施优化组合方案。结果表明:4项农艺措施对籽粒产量影响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密度;在本试验条件下,农 大108籽 粒 产 量 要 达 到7000 kg·hm^-2以上,其优化农艺措施区间是:栽植密度5.90万~6.25万株· hm^-2,施尿素341.33~374.10 kg·hm^-2,施过磷酸钙460.58~554.85 kg·hm^-2,施硫酸钾234.23~279.23 kg·hm^-2。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南部黑土玉米NPK适宜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设在玉米主产区双城市,采用N、P、K三因素多水平的不完全设计,目的是在12个不同N、P、K配施中筛选出适合当地的最适宜施肥量。不同N、P、K化肥用量玉米产量最高为处理10,依次分别为处理13、8、5,比当地通用施肥量分别高15.9%、13.1%、12.3%和11.2%。因此认为处理N3P3K2、N3P3K3、N2P3K2和N4P2K2即处理10、13、8和5为较好的处理组合。通过对N、P、K单施肥料效应进行一元二次方程模型优化,建议最适宜的施肥量分别为N200-230kg·hm^-2,P205120~130kg·hm^-2,K2060~80kg·hm^-2。经济效益最好的前三个组合分别是10、13、8.增收分别为1464、1245和1007元·hm^-2。  相似文献   

13.
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是改善玉米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增加玉米密度的一项有效措施。采用正交试验的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筛选出紧凑型品种江单1号;130 cm大垄双行株距20 cm,密度76 900株.hm-2;在施用有机肥22 500 kg.hm-2的基础上,施用化肥750 kg.hm-2(磷酸二铵360、硫酸钾150、尿素200、硫酸锌40 kg.hm-2,除尿素作追肥外,其余肥料均作种肥)为最佳组合,比其它处理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采用裂区设计,以双高大豆牡丰7号为材料,以施肥水平(300、345、390、435和480 kg.hm-2)为主区,栽培密度(30×104、32×104、34×104、36×104和38×104株.hm-2)为副区,研究了施肥水平和栽培密度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牡丰7号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受施...  相似文献   

15.
以早熟玉米新品种边单3号为试验材料,在6种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边单3号玉米品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边单3号玉米品种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是先增后减,产量在67 500株·hm-2密度时达到最高,为8 997.6 kg·hm-2;株高、稳住高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百粒重、单穗粒重随着密度...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合防治稻瘟病的药剂,以空育131水稻品种为试材,选用30%富米乐(900、1 200 mL·hm^-2)和40%富士一号(1 500 mL·hm^-2)药剂进行稻瘟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30%富米乐(1 200 mL·hm^-2)效果最好,叶瘟防效为73.1%,穂颈瘟的防效达到75.5%,且能提高结实率和干粒重,产量达到9 490.5 kg·hm^-2,比清水对照增产17.9%。  相似文献   

17.
以国审油菜盐油杂3号为材料,设置15、20、25、30以及35万株·hm^-25种种植密度,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密度高低对株高、分枝高度、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等指标均有明显影响,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高密油菜群体株型结构整齐更能适合机械化收获;3)利用混合型产量-密度模型对密度和产量两个因素进行非线性拟合,最终推导出最优方程,利用最优方程计算出油菜直播最优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