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农11 安徽省萧县农科所选育。经多年试种,平均亩产约330千克左右。株高90厘米左右,茎秆弹韧抗倒。长芒,白壳,白粒。穗呈长方形,每穗30—35粒,千粒重38克左  相似文献   

2.
王岩 《作物杂志》1995,11(6):27
小麦新品种克旱14克旱14小麦新品种是1995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株高为90~95cm,穗长为8~8.5cm,出苗至成熟为95~98天,为晚熟抗旱类型品种,有芒,赤粒,粒中等大小,饱满整齐,粒质为角质型,千粒重32.8...  相似文献   

3.
依据1990-2006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结果,分析了17年来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对照种和区试中居前三位的品种(系)在产量、成产三因素方面的变化趋势,并主要依据所有参试品种(系)的平均值,分1990-1998、1999-2006两个阶段来分析育种目标的演变。结果表明,在1990-2006年17年中.成产三因素的变化趋势是:在争取提高产量的基础上,穗数比较稳定,穗粒数逐渐增加且趋于稳定,千粒重略微增加;两个阶段育成的品种(系)表现为:产量变化从每公顷4482kg增加到5192kg.每公顷穗数稳定在520万左右,穗粒数由28.4粒增加到31.1粒,千粒重稳定在39g左右。依此提出今后旱地小麦的育种目标为:产量达到每公顷6000kg,穗数稳定在520万-540万/hm^2,穗粒数达35粒左右,千粒重40g左右,同时应注重旱地优质小麦新品种(系)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张元虎  姜萍 《种子》1997,(3):57-59
对杂交稻新组合区域试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是增产组合与对照相比,增产的主要原因是靠穗粒数的增加,提出新组合选育合理的产量因子构成为早中熟组合有效穗310万/hm~2以上,穗粒数100粒左右,千粒重27克左右;迟熟组合有效穗300万/hm~2左右,穗粒数120粒以上,千粒重28克左右。  相似文献   

5.
《种业导刊》2009,(5):46-46
转让小麦品种2006年通过河南省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17d。幼苗半匍匐,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前期发育稍慢,田间长相清秀;株型紧凑,叶片窄长上冲,行间利落,株高75cm,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穗层整齐;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籽粒长圆形,角质,黑胚率低,商品性好。产量三要素为:亩成穗40万左右,穗粒数38粒左右,千粒重42g左右。  相似文献   

6.
冈优615品种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冈46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615组配而成。赤水市于2000年引进试种,经过几年种植,表现穗大、粒多、产量高,稳产、出米率高、品质较好。现将冈优615高产栽培技术归纳如下:1品种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冈优615品种在赤水种植,3月上旬播种,8月中旬成熟,全生育期155d,比对照汕优63长2d,株高110cm,穗长25·6cm,穗平均着粒203~254粒,结实率87%左右,千粒重27g,着粒密度7~7·9粒/cm,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叶色深绿,叶角较小,容穗量较大,成穗率较高,一般有效穗13~15万/667m2。2000年试种,单产560·6kg/667m2,比…  相似文献   

7.
许瑛 《中国种业》2016,(3):34-35
通过对长6878进行氮离子束诱变处理后代的调查分析,初步探索氮离子注入对旱地小麦的诱变效应,以期获得小麦优良变异种质。结果表明:氮离子注入长6878,可诱发其株高、粒色、穗粒数等性状发生突变,且其后代的变异特性具有稳定遗传性,本试验获得的材料可作为小麦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小麦新品种陕农78的选育及示范推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陕农78小麦新品种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所于2002年育成,半冬性,适宜于陕西省关中灌区高水肥地区种植。幼苗半匍匐,叶色黄绿,分蘖力强,长方形穗,结实性好,落黄好,长芒,白壳,白粒,半硬质,穗粒数40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粗蛋白质含量(干基)13.4%;中熟,中抗条锈病、白粉病、中感赤霉病;抗旱,耐寒;适宜的播期为10月上、中旬;基本苗为135—150万/ hm2。  相似文献   

9.
抗旱耐盐小麦济南18号是利用白花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技术,将综合抗性极佳的长穗冰草(Agropyrons elongatum)DNA导入普通小麦86(6)002选育而成的.该品种于2000年4月通过山东省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幼苗葡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亩穗数一般40~45万,早春起身较慢,后期生长发育快.株型紧凑,株高90cm左右,茎秆弹性好,较抗倒状.高抗条锈和白粉病,抗旱、耐盐.穗纺锤型,穗粒数30~35粒,长芒,白粒,角质,千粒重40g左右.中熟,后期落黄好,抗干热风.  相似文献   

10.
洲元9369属半冬性,幼苗半匍匐.中熟品种;株高80cm左右,株型紧凑,叶片上举,较抗倒伏,落黄好;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子粒饱满、硬质,属强筋小麦品种;群体动态为:基本苗11.8万,春季最大分蘖114.3万,有效穗数40.9万,穗粒数48.8粒,千粒重38.5g,667m2产660.4kg;中抗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高感秆锈病.是一个适于兖州市中高产水平条件下的优质、超高产小麦新品种.山东省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连续3年对该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基本摸清了洲元9369在兖州市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优质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在我市的示范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湖南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室培育的香粳青、芙蓉香糯、紫香糯3个品种(系),1990年3月在湖南省优质米评选会上被评为特异优质米。现分别介绍如下。香粳青系从黑壳香粳品种变异株系系统选育的新品系。在长沙、宁乡、临湘等地试种一般亩产350千克,丰产丘440千克。该品种株高78cm,每穗平均98.7粒,其中实粒95.4粒,空壳率3.3%,千粒重24.8克。谷  相似文献   

12.
黄淮冬麦区超高产小麦品种的产量结构模式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 ,研究了黄淮冬麦区超高产小麦品种的产量结构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多穗型品种要实现超高产必须三要素协调 ,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前提下 ,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 ,其最佳产量结构为穗数 6 80 6× 10 6 穗 /hm2 左右 ,穗粒数 38 16粒左右 ,千粒重4 0 34g左右 ;大穗型品种实现超高产的关键是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 ,其最佳产量结构为穗数4 6 76× 10 6 穗 /hm2 左右 ,穗粒数 4 9 73粒左右 ,千粒重 4 9 38g左右。  相似文献   

13.
攀80012—1-1小麦是四川省攀枝花市农科所1980年以普通小麦西昌中阿与东方小麦阿富汗杂交第三代单株作母本,普通小麦39491作父本杂交,于1986年育成。该品种为春性,株高110厘米左右,分蘖力较弱,穗纺锤形白壳长芒。主要特点是籽粒特大,在攀枝花几年栽培观察,其千粒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喀什地区种植业结构向多熟制方向调整,需要配套早熟、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冬小麦邯5 31 6于2 0 0 0年由喀什地区种子公司引进麦盖提县8乡进行试验种植,通过观察发现它具有适应性强、品质优良、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我校于2 0 0 2~2 0 0 3年在校试验基地进行了种植观察,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 特征特性冬小麦邯5 31 6籽粒白色,硬质,饱满光亮,千粒重38~43g。穗纺锤形,667m2 (旧制1亩,下同)穗数38万~42万,穗层整齐,穗长粒大,穗粒数32粒左右,长芒白壳。半冬性品种,幼苗呈淡绿色,半匍匐状,根系发达,活…  相似文献   

15.
平凉35号是甘肃省平凉地区农科所育成,其亲本组合是北京8号×(白齐麦+水源11)。1985年开始推广,现已有面积12万多亩。平凉35号幼苗半匍匐,叶深绿色,叶片上冲,植株紧凑,株高100厘米,单株成穗3个,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毛颖,穗长6.1—7厘米,小穗排列紧密,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35克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上接第二期第79页)   3小麦品种   3.1内麦9号(区试代号:内4103)   3.1.1审定编号:国审麦 2006001.   3.1.2选育单位: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1.3品种来源:绵阳26/92R178.   3.1.4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90天左右.株高84 cm左右,植株较开张、整齐.穗近棒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较均匀,饱满.平均亩穗数21.5万穗,穗粒数42.4粒,千粒重46.3 g.……  相似文献   

17.
原名临汾51379,系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用临5610×陕7587—5选育而成。1990年1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全审定,定名为晋麦30号。一、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葡伏,长势繁茂。茎秆粗壮,株高80~87厘米,旗叶肥厚宽大。穗型不很整齐,穗大,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石蜡质。穗粒数38.4粒,千粒重40克左右。分蘖力一般,成穗率较高。抗寒性中等,抗青干、抗倒力强,抗锈能力较好。在  相似文献   

18.
一小麦品种品种名称:新麦19号审定编号:豫审麦2006001选育单位: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C5/新乡3577)F3d1/新麦9号特征特性: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15天,比对照豫麦49早熟2天。幼苗半匍匐,苗期长势壮,苗脚利索,抗寒性较好;分蘖力中等偏强,成穗率高;株型略松散,旗叶短上举,茎秆有蜡质,株高80 cm,抗倒性一般;穗层整齐,穗纺锤型,穗粒数相对较多;穗下节间长,长相清秀,成熟早,落黄较好;籽粒半角质,黑胚率5%-9%。成产三要素为:亩成穗43万左右,穗粒数36粒,千粒重38 g左右。  相似文献   

19.
由高级农技师李炳方用322/155作母本、烟1604为父本,有性杂交10年选育而成。打破了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的局面,为我省优质小麦品种增添了具有750kg产量潜力的品种。1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幼苗半葡匐,分蘖力中等,株高80cm,旗叶上冲,株型半松散。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角质,平均穗长9.5cm,小穗排列紧密,每穗小穗数18.5个,每穗粒数38粒。千粒重55g,容量800g左右。高抗纹枯病、锈病、赤霉病、黑穗病,轻微感白粉病,黑坯粒极少。2栽培要点667m2成穗33万,每穗38粒,千粒重55g。播期弹性大,从9月底至10月20日均可播种。最佳播期10月5日—…  相似文献   

20.
孟兆华 《作物杂志》2003,19(2):35-35
1987年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所以克82恢75即克旱12为母本,克82 -37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系统选育,于1992年恢复系选择圃RF6代决选出优良品系克92R -172。2001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克丰8号。1 主要农艺性状  克丰8号株高95cm左右,穗长8.5cm,腊质层较厚,茎秆韧性好、抗倒伏、株型挺拔。幼苗直立、健壮、繁茂性适中、分蘖力强、多花、有芒、白稃、赤粒、角质、口紧不落粒,千粒重35.6g,容重806g L,生育期92天左右,落黄好。经过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