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试验选用鸡的人工授精种蛋940枚及自然交配种蛋960枚,做了鸡的人工授精与自然资本种蛋孵化试验,结果表明:鸡人工授精后6d内种蛋受精率平均为94.5%,7d后,受经极显著降低;人工授精后的种蛋受经及入孵种蛋孵化率均极显著高于自然交配组,两两者的受精种蛋孵化率无明显差异;另外,在试验过程中,还研究了种蛋贮存时间与化结果的关系,发现种蛋贮存期越短,孵化效果越好,贮存期最长不应超过7d。  相似文献   

2.
种蛋贮存人们似乎对孵化蛋的最适贮存条件认识得不够。许多研究资料论述了商品蛋鸡孵化蛋的长期贮存,除了初产种鸡外,这些资料的意义不大。肉种鸡孵化蛋贮存的平均时间为4-5天,但入孵新鲜或存放8-10天的种蛋并不少见。临床资料表明,入孵新鲜种蛋(贮存短于2天)导致孵化率下降、出壳推迟及雏鸡质量降低。照蛋检查来航鸡受精率,种蛋贮存4天,受精率升高,但贮存约8天以后,受精率则下降。此图还标出准确的受精率。照蛋所得的受精率与准确的受精率的差异是由于胚胎的早期死亡。贮存时间短的种蛋的早期胚胎死亡原因被证明是其孵化初期胎…  相似文献   

3.
选择从种鸡CD品系15批次19200枚种蛋,研究种蛋入孵时间、饲养方式、饲养管理对种蛋受精率和受精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蛋受精率和受精孵化率受气候条件的影响,3、4月入孵的种蛋比5、6月入孵的种蛋各项指标都高;笼养种鸡的受精率远高于平养种鸡;不同孵化器对孵化效果有影响;不同饲养员因其负责程度不同,饲养效果也有差异.因此,根据种鸡场的实际生产情况,适当提高笼养种鸡的比例,制定合理的饲养员奖励机制,提高综合饲养管理水平,将有利于提高种鸡场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养鸡企业中,孵化工作的好坏对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孵化率和健雏率是衡量孵化工作优劣的重要指标.影响孵化率和健雏率的因素很多,如种鸡的营养水平、种蛋的受精率、种蛋的贮存条件、孵化场的卫生管理等等,在这些因素中,种蛋的受精率是决定条件,而受精率则受种鸡周龄的影响,弄清种鸡周龄与孵化率和健雏率的关系,对合理安排种鸡群,保证雏鸡的正常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材料和方法某养鸡场饲养的星杂“288”父母代种鸡16000只,笼养、人工授精、雌雄比例为20:1。将25周龄至60周龄种鸡所产种蛋按入孵批次逐项记录种鸡周龄、入孵蛋数及三率并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
影响孵化率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有以下3个方面:即种鸡的质量、种蛋的管理和孵化技术。随着人工孵化的机械化、电气化、程序化、规范化,孵化机具的不断改造和完善,孵化技术的作用变得愈来愈小;而种鸡因素对孵化率的影响则愈来愈大。种鸡对孵化率的影响除遗传因素外,还有其他原因。为了充分发挥种鸡的生产性能,保证种蛋的质量,必须确保种鸡的营养,尤其要满足影响孵化率较大的维生素A、D3、B2、B12、E、泛酸及钙、磷、锌、锰的供给。如果种鸡在育成期、产蛋期缺乏维生素、矿物质,会造成种蛋受精率低,鸡胚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畸形、…  相似文献   

6.
肉种鸡种蛋孵化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正常受精率条件下,但是孵化率低的现象。本文从管理、营养、遗传和免疫四个方面总结了正常受精率条件下种蛋孵化率低的原因,并提出正常受精率条件下种蛋孵化率低的问题排查路径与解决方案。为在正常受精率情况下,稳定并提高肉种鸡孵化率和科学查找孵化率低的原因提供思路和可操作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种蛋质量,例如种蛋的大小和蛋壳质量,是决定孵化率的重要因素。然而这些种蛋经过孵化均能成功孵育。但是,其他不直接影响种蛋质量的因素对孵化率的影响也同样重要。1998年笔者接受了一个课题———记录不同日龄和不同品系的种鸡对受精率和胚胎早期死亡的影响。这项研究要在孵化后的5~7天照蛋来计算受精率,在这个实验中笔者记录了大头朝下及蛋壳破损的种蛋。在16个种鸡群中,从每个鸡群选10个蛋盘进行记录。虽然,不同鸡群孵化率不同,然而,多数样本中大头朝下及蛋壳破损的种蛋孵化率会降低。摆放种蛋的质量比种蛋质量对孵化…  相似文献   

8.
夏季和冬季出雏的二批罗曼种鸡饲养和孵化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对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有一定的影响,而不同的种鸡日龄对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有较大的影响,季节和种鸡日龄的双重影响对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正在种蛋的孵化过程中,种蛋的孵化率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有三个主要因素,即:种鸡、种蛋和孵化条件。在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不符合胚胎发育的生理条件都对孵化率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种蛋在正常孵化条件下影响孵化率高低的孵化条件有种鸡营养和质量、种蛋质量、受精率、种蛋放置条件和放置时间、孵化温度、湿度、通风换气、翻蛋等因素。本文对影响种蛋孵化率原因作进一步阐述。1种鸡的饲养管理对孵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夏季和冬季出雏的二批罗曼种鸡饲养和孵化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对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有一定的影响;而不同的种鸡日龄对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也有较大的影响;季节和种鸡日龄的双重影响对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对3批仙湖肉鸭A、B两系入孵种蛋进行孵化对比试验,测定了各系各批入孵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结果表明:①B系种蛋受精率显著高于A系种鸭种蛋受精率;②A、B两系受精蛋孵化率差异不显著;③A、B两系种蛋受精率与受精蛋孵化率呈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光照对鸡的生长发育、性成熟、产蛋率、受精率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对种蛋孵化效果的作用,目前尚未定论。为研究人工光照对种蛋孵化率、雏鸡初生重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 供试种蛋选用生长期为39周,产蛋期为9周、产蛋率88%的罗曼父母代种鸡所产种蛋8370枚,随机均分成两组进行孵化,试  相似文献   

13.
种鸡鸡白痢对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鸡鸡白痢对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试验潘贵毅,谢洪斌,张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养禽场161000)1994年至1995年,笔者对我场3批伊莎父母代种鸡共8083只进行了鸡白痢病对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试验.以便了解鸡白痢病在种鸡群中的危害程度和对...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养禽业生产的发展,如何提高种蛋的孵化率为人们所关注。笔者通过多年的亲身实践,调查和收集总结得出,要想提高种蛋的孵化率,必须注意孵化过程的各个环节。一、种蛋的质量1.种鸡的健康水平种鸡是优质雏鸡的基础,其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种蛋和雏鸡的质量。只有优良的种鸡群,才能保证种鸡健康良好的体况和繁殖作用,从而保证有较高的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为确保种鸡的健康,必须采取综合措施,认真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建立和健全防疫制度,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防疫措施,对一些重大传染病如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要定期净化…  相似文献   

15.
受精率、季节与种蛋孵化率■孙启德(辽宁省农垦抚顺肉鸡联营公司孵化场113123)■田艳玲(辽宁省铁岭农业学校)对每个孵化场来说,要想常年保持高水平的孵化成绩是很重要的,也是一个经常性的工作目标。为此,我们在七年孵化生产实践基础上,对入孵种蛋2200万...  相似文献   

16.
<正>种蛋质量的好坏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雏鸡的质量。种鸡的健康与否,种蛋收集的方式以及保存的条件等因素直接影响种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影响种蛋入孵率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杰  陈峰 《中国家禽》2004,26(18):18-21
种蛋入孵率是衡量种鸡生产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和鸡苗质量均有着内在的正相关性。种蛋入孵率与种蛋质量(即蛋形指数和蛋壳质量)密切相关,据国内一些大型养鸡场的资料介绍:在常规饲养管理情况下,一只鸡在一个产蛋年里所产畸形蛋和蛋壳质量低劣的蛋约占总蛋的7%~17%;蛋壳破损率一般占总蛋量的3%~5%,这些都大大影响了种蛋的入孵率,从而影响了种鸡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温岭草鸡生产基地是浙江省首批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是温岭市坞根乡的支柱产业,种鸡存栏10万多羽,年孵化苗鸡600多万羽。为了搞清不同月份对温岭草鸡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以便在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市畜牧兽医站和温西畜牧兽医站对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与不同月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试验。试验方法和结果如下。一、试验方法1.试验种蛋产蛋高峰期所产的种蛋作为试验种蛋;种鸡采用平养,自然交配;2、3、4月份的种蛋存放时间不超过7天,5、6、7月份的种蛋存放时间…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已不再象以往那样把精力和重点仅仅放在种母鸡的管理上。笔者自1995年来,按照AA公司指导的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方法,加强了种公鸡的饲养管理。探索规律,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彻底解决了以前公母配比比例高,后期受精率、孵化率降低的问题。诸城外贸鸡场饲养AA父母代鸡20万套,1997年全年上孵种蛋22431353枚,受精蛋20649278枚,受精率9206%,出鸡19474903只,孵化率8682%;1998年1~10月份上孵种蛋16787852…  相似文献   

20.
孵化率是种鸡场和孵化场最为重要的技术指标,它直接影响一个场的经济效益。除了种鸡的品种和饲养管理水平、孵化技术外,种蛋的孵化前管理也是影响孵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孵化率,本文对种蛋的收集、选择、储存、消毒等环节进行了总结和研究。1收集种蛋种鸡产蛋后越早收集越好。每天收集种蛋至少4次。及时收集种蛋既可减少污染和破损,又可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鸡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每天产出的蛋要及时收集,不应留在产蛋箱中过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