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晋豆17号”(原名晋大38)是由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于1979年以高产、优质的晋豆二号为母本。以抗病性强,抗倒伏的晋豆4号为父本,杂交育成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在山西省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大面积示范推广中,该品种表现丰产性能好,抗病抗倒伏,抗旱耐瘠适应性广等许多优点。1991年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晋豆17号”,在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2.
晋豆19号的品种特性张海生,吴聚兰,王宏兵一、品种来源:山西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于1984~1989年用168为母本,铁751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编号87一62。1990年参加山西省大豆中晚熟组区域试验,1994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晋遗3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用高脂肪品种“晋豆19号”为母本,高蛋白品种“晋豆1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于2003年7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1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2001—2002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区试,两年平均产量217.2kg/667m^2,比对照“开育10号”增产9.8%。其中2001年平均产量225.6kg/667m^2,比对照“开育10号”增产18.2%,在全国四大区、9个组、83个点、75个试验品种中居首位。在新疆阿克苏良种场区试点,最高单产355.9kg/667m^2。其主要优点是:产量高,品质优,适应广,综合抗性好。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鲜食菜用大豆新品种晋豆39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豆39是通过人工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鲜食大豆新品种。2008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准予在山西省适宜地区推广。2012年12月晋豆39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适宜上海、浙江杭州、安徽铜陵、江西南昌、湖北武汉作鲜食大豆春播、夏播种植;福建厦门、广东广州、广西南宁、四川成都、云南昆明、海南海口作鲜食大豆春播种植;江苏如皋、南京作鲜食大豆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5.
高产、低脂肪菜用大豆新品种晋豆39号选育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晋豆39号(汾豆77号)是菜用大豆新品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1996年以埂283为母本,早熟18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08年4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具有高产、早熟、荚大粒大、低脂肪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气候地形多样,选育丰产性好、产量高、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大豆品种对山西大豆乃至全国大豆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晋遗53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山西豆冠种业有限公司以晋早16为母本,晋豆15为父本通过系谱法选育的大豆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和南部夏播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3 079.17和3 325.18公斤/公顷,分别较对照增产6.4%和3.3%,2018年参加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382.00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6.6%,2019年参加山西省南部夏播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748.77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9.5%。202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200003。晋遗53号具有高产、稳定、优质、广适、高抗等特点,适宜在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河北、河南、山东等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给大豆亲本选配和育种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对1973-2017年山西省审定的84份大豆品种进行了系谱分析,归纳出山西省大豆品种的祖先亲本和骨干亲本。山西省审定的84份大豆品种,主要来源于晋豆1号、晋豆19和徐豆1号三大家族。84份大豆品种基因库源于110个祖先亲本,细胞核祖先亲本有110个,细胞质祖先亲本有39个。核遗传贡献率最大的祖先亲本有大白麻,其次是滨海大白花、铜山天鹅蛋、Mamatan等16个种质。细胞质遗传贡献率最大的是大白麻,其次是丹66-12、京谷玉。山西省育成的84个大豆品种中,形成系谱的品种占育成品种总数的80.95%。晋豆1号作为亲本育成36个大豆品种,占育成品种总数的42.9%,为山西省大豆育种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一、品种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于1975年以早熟大粒高产大豆品种晋豆一号为母本,以美国大豆品种比松为父本进行杂交,经4代系谱选择,三年产量比较选育而成定名晋大23,于1983——1985年参加山西省中晚熟春播区区域试验,三年试验结果,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10%。198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定名为晋豆8号。在全省大面积推广。二、品种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在太谷春播从播种到成熟生育期为130天,南部临汾,运城夏播生育期为90天。植株  相似文献   

9.
1 审定情况   该品种于2005年2月经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亲本来源与选育经过   该品系于1996年用国审品种汾豆50为母本,国审品种晋豆1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1997年从F1杂种圃选择真杂种株,1998年将真杂种株种子种入F2代圃,并进行单株选择,1999年对F3继续进行单株选择,2000年从F42000-145株系圃中决选育成,2001年进入晚熟鉴定试验,产量排名第一位,比对照晋豆19号增产35.17%.暂定名晋34号.   ……  相似文献   

10.
晋青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山西豆冠种业有限公司合作于2000年以晋豆19为母本,以冀青1号为父本,经过常规人工杂交育种所选出的新品种.在2015—2018年参加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大豆品种鉴定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区域试验中较对照增产5.68%,在生产试验中较对照增产0.8%,同时该品种在试验中表现出...  相似文献   

11.
晋豆36是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与临汾市尧都区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简要介绍晋豆36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品玉3号是山西省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以自选系293为母本,自选系383为父本,于2000年育成的玉米单交种。经多年试验示范表明,品玉3号比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增产5%以上,具有增产潜力大、抗多种病害、淀粉含量高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宜在山西省春播中晚熟区及黄淮海夏播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沈杂10号是沈阳市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以自选不育系7-02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F00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粱新品种。2007—2008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春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838.0 kg/hm2,居第1位,2008年参加全国高粱品种春播晚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033.0 kg/hm2,居第1位,并于2010年通过国家鉴定。具有高产、抗病、抗逆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小麦品种绵麦37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小麦品种绵麦37在当前生产和抗病育种上的利用价值,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对该品种进行了苗期和成株期的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苗期接种的846份采自甘肃省不同地区及邻近周边麦区的条锈菌样中,51份菌株对绵麦37具有致病性,占总菌样数的6.03%;所用的条锈菌样中,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包括CYR33、CYR32、Su11-2、Su11-3、Su11-4、HY8、HY9、HY4、G22-9和G22-14,这些小种及致病类型主要分布在甘肃、四川及陕西等地,尤以四川、甘肃陇南等地出现频率较高。在成株期随着以G22-9和G22-14为代表的贵农类群出现频率的进一步升高,绵麦37已逐步在甘肃陇南田间丧失抗条锈性,但对白粉病抗性表现较好,尚可作为抗源材料进一步利用。  相似文献   

15.
棉花新品种赣棉杂1号的选育及示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赣棉杂1号是江西省棉花研究所采用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选育出的江西省首个优质、高产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的母本为优质、抗病、高产的自育材料YL168;父本为经航天诱变育种材料中系统选育而成、适纺60支纱以上的特优材料YM-1;通过在F1代优势测定试验、品种比较试验、省级区域试验、生产示范等试验示范,赣棉杂1号表现突出,一般子棉产量为4 500 kg/hm2、皮棉产量为1 900 kg/hm2,霜前花率85%;2.5%跨长≥30 mm,比强≥33.2 cN/tex,马克隆值3.7~4.8;抗棉枯萎病、枯萎病指7.4,抗逆性能较强,综合性状优良.根据赣棉杂1号的特征特性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陕单16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专用玉米研究室,于1995年用自选系Y75为母本,自交系K12为父本杂交育成.1999~2001年参加陕西省玉米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出营养品质及外观品种优、综合抗性好、丰产潜力大、熟期中等、持绿期长、保绿度好、产草量高、可粮饲兼用或带穗青贮等特点.适宜在陕西春播、早夏播及同类生态区推广种植.到2002年底陕单16累计推广面积1万hm2。  相似文献   

17.
高油大豆新品种晋豆29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大豆种质资源鉴定基础上,选择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适应的大豆优良种质,以早熟18×晋大28配制杂交组合,通过抗旱育种程序,选育出高产、稳产、高油、抗病大豆新品种晋豆29号.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植株紧凑,产量为3 000 kg/hm2左右,国家区域试验产量变异系数6.328 4%,对病毒病表现中抗,抗旱性较强,脂肪含量为21.96%~22.26%.适应山西中部及黄土高原同类地区春播,晋南地区及黄淮海中部地区夏播.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8.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登海3660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玉米新品种登海3660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紧凑大穗型高产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在多年试验中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果穗均匀,不秃尖,品质优良,抗病,活秆成熟。适宜在辽宁、吉林省中南部晚熟区、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北京、天津及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丹玉97号(丹679)是丹东农业科学院2001年以自选系丹637为母本,D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3年参加辽宁省晚熟组预备试验,2004~2005年参加辽宁省晚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各级试验表明,丹玉97号具有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强,米质好,抗倒性强等特点。200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辽审玉[2005]254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