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铁皮石斛林下活体树捆绑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研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林下仿野生栽培关键技术,梅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于2012年开始开展铁皮石斛林下活体树捆绑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铁皮石斛林下活体树捆绑栽培模式下的最佳基质为白水苔;基质紧贴铁皮石斛的最佳部位是茎根交接处;适宜铁皮石斛根系生长和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的肥料分别为磷酸二氢钾、腐熟豆饼肥.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铁皮石斛广泛生长在广西和贵州等地区,附生在森林树干的表面或者石壁的表面。其抗旱性好,当湿度降低时,其叶片会自然脱落,裸茎将进入休眠状态,以规避不良气候的影响:成活率较高,适宜推广林下栽培技术。根据铁皮石斛生长的特点,可通过林分结构和密度调控,有害生物的防治,加工、包装和运输过程加以关注的方式,进行仿野生的技术栽培,提升铁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技术的效果。当前,我国所开展的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的论述内容较少,关于铁皮石斛以及仿野生栽培的效果对比未见报道。结合对铁皮石斛林下仿野生栽培现状研究,从栽培基质的优劣、附生基质、附生树种差异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仿野生栽培技术的特点,然后提出了引入仿野生栽培技术的要点,如林分结构和密度调控、有害生物的防治、加工、包装和运输过程注意事项,为日后对铁皮石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攀西干热河谷区,研究不同种植基质配方对大棚铁皮石斛种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年铁皮石斛植株根系生长期集中在一、三季度,蘖芽抽生期集中在一、四季度,鲜重增长集中在二、三季度;植株茎粗、株高等部分生长性状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经主成分分析筛选出V锯末∶V松树皮∶V碎瓦片(1∶3∶1)的配方基质D最适合攀西干热河谷区大棚种植铁皮石斛。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出适宜贵州兴义地区的铁皮石斛优良附生树种,指导当地铁皮石斛近野生栽培。【方法】在兴义市典型喀斯特次生林内开展了依托9个附生树种实施的铁皮石斛近野生栽培试验,以附生林下石灰岩作为对比,并基于铁皮石斛主要的生长和品质指标对不同附生树种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铁皮石斛的新分蘗株(新芽)在5月以后不再增加,茎长、茎粗、叶片数量在大部分附生树种上于5月(盛花期)、7月(生长高峰期)、9月(生长末期)均表现为持续显著增长态势。生长末期,铁皮石斛的新芽数量在不同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茎长在梨、枇杷上表现最好,茎粗在石灰岩、枇杷、李上表现最优,叶片数量在石灰岩、枇杷上相对更多,株丛花朵数量在清香木、天竺桂上相对较少。附生李树的铁皮石斛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附生盐麸木、李、南酸枣以及石灰岩的铁皮石斛总多糖含量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总生物碱含量表现较优的是附生李、枇杷、天竺桂处理。根据平均隶属函数值由高到低排序,各附生各树种及石灰岩处理依次为李(0.944)、石灰岩(0.596)、南酸枣(0.558)、枇杷(0.550)、梨(0.498)、盐麸木(0.464)、大叶冬青(0.394)、柏木(0...  相似文献   

5.
由于铁皮石斛为我国特有的一类名贵中草药,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栽培场地和基质对铁皮石斛种植和生长的影响。通过3因素4水平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选择桂平白石山铁皮石斛,场地选择大王椰树林下,种植基质选择脱脂松树皮+木碳,品种成活率高达97.2%、平均萌芽数达到4.4条,1 m~2带叶鲜重达到1.63 kg,相对于其他组合,对于铁皮石斛的种植和生长有着明显的催进作用;另外,品种选择桂平白石山铁皮石斛、场地选择桉树林下、种植基质选择脱脂松树皮组合栽培方法,铁皮石斛的存活率和生长发育情况也较好,建议在生长中推广应用这两种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了遮阳网和肥料种类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生长的影响,选取了株高、茎长、茎粗、叶片数、顶叶叶长、叶宽等6个方面作为铁皮石斛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5—9月是铁皮石斛茎长的主要生长期,其他月份铁皮石斛的茎长基本处于停止生长的状态,因此,在铁皮石斛大棚栽培过程中,为了提高铁皮石斛的产量和节省种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以选择在这段时间进行追施有机肥。研究还表明遮盖1层2针遮阳网对于提高铁皮石斛的茎长效果最好,且追施豆饼肥和花生肥对铁皮石斛的茎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铁皮石斛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试验设松磷:木屑=1:1、松磷:木屑:山核桃壳=1:1:1、松磷:山核桃壳=1:1、松磷4种基质处理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组培苗成活率及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540 d后,铁皮石斛组培苗成活率、单株分支数、茎长以基质松磷:木屑=1:1中最佳,分别为95.9%、9.9支/株和7 cm;在基质松磷:山核桃壳=1:1中茎粗最粗,达到0.5 cm,但在该基质中铁皮石斛组培苗成活率最低。  相似文献   

8.
对冠豸山铁皮石斛人工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从栽培方式、场地准备、栽培基质配方、栽培基质处理、瓶苗栽前处理、栽植、栽培管理、花期管理、产量及病虫害防治等10个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冠豸山铁皮石斛人工栽培获得的品种生育期近两年,整齐度较好,茎秆平均长20. 8 cm,茎粗平均5. 1 cm,单丛有效茎数平均3. 9条,单丛茎条重平均17. 2 g,平均采鲜茎条达4 777. 50 kg/hm~2,口感综合评价为黏性较好,渣较少,产量高,抗病害良好等特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温度、光照、pH值和碳源等培养条件进行筛选,研究铁皮石斛菌根真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菌根真菌(001)的较佳培养条件为25℃、12 h光照+12 h黑暗、pH6.5、蔗糖、葡萄糖为适宜碳源。  相似文献   

10.
铁皮石斛在粤北高海拔地区的适应性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在粤北高海拔地区的生长适应性,采用大棚栽培,观测铁皮石斛生长发育各项指标。结果表明,铁皮石斛适应试验地气候,春天萌发的嫩芽生长期为3—8月,5—7月份为嫩芽茎节急速膨大阶段,6—8月份为嫩芽茎节快速伸长阶段。瓶苗当年生茎最高长度达25 cm,平均茎高度达16 cm,平均茎粗度达6 mm。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ifcinale)在粤北高海拔地区的生长适应性,采用大棚栽培,观测铁皮石斛生长发育各项指标。结果表明,铁皮石斛适应试验地气候,春天萌发的嫩芽生长期为3—8月,5—7月份为嫩芽茎节急速膨大阶段,6—8月份为嫩芽茎节快速伸长阶段。瓶苗当年生茎最高长度达25 cm,平均茎高度达16 cm,平均茎粗度达6 mm。  相似文献   

12.
生态林内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公益林内采用不同的附主树种、附着不同的树体部位、不同的基质附着物、不同栽植时间等处理进行人工栽培铁皮石斛试验,结果表明:附主树种以枫香、香樟最好,杉、松最差,其中枫香附主的铁皮石斛3年生平均丛茎重、总茎重分别是松树的3.86倍、27.57倍;枫香树体侧枝两侧与侧枝上部为较佳的栽培部位,侧枝下部次之,大树主干最差,其中侧枝两侧的铁皮石斛3年生平均丛茎重、总茎重分别是主干的1.52倍、1.9倍;除苔藓外,其它基质附着物处理对铁皮石斛后期的生长量影响不大;不同基质附着物处理对铁皮石斛的成活率、3年生铁皮石斛的总茎重影响达极显著差异,基质附着物为苔藓的最高,分别是对照的1.71倍、2.2倍;5月栽植的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组织培养和大棚种植的研究进展,从光照、温度、培养基、激素及添加剂等5个方面,论述了环境因子对培育铁皮石斛壮苗以及提高幼苗成活率的影响。在自然情况下,铁皮石斛种子的萌发率极低,组织培养是实现其快速繁殖的最佳技术手段,而将组培苗移植到大棚是人工栽培铁皮石斛的技术关键。现有研究表明,兰花内生菌、光照、温度和基质种类等环境因子会影响铁皮石斛大棚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环境因子,从而提高铁皮石斛的产量和品质,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野生铁皮石斛生长条件特殊且盲目开采已导致资源濒临灭绝,因此,研究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适合的栽培基质可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促进铁皮石斛生长,提高产量.现有研究表明不同地区气候特点不同,铁皮石斛栽培基质选择各异,尚未有一种专门的栽培基质.本文综合了铁皮石斛栽培基质研究现状,分析各基质优缺点,提出铁皮石斛栽培基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以期为铁皮石斛栽培基质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比较分析不同苗龄和光照强度条件下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挂篮培育的生长变化,以筛选铁皮石斛挂篮培育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利用铁皮石斛0.5 a生驯化苗在疏林下(郁闭度50%~85%)进行挂篮培育,成活率为100%,生长状况最好,基部芽健壮,平均数量为7.3个,并且没有高位芽长出.研究建立了铁皮石斛人工仿生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以闽南一带种植数量较多的龙眼(Dimocarpus longan)、荔枝(Litchi chinensis)、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3种乡土树种为附主树种,开展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活树附生栽培试验,探究不同附主树种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附生栽种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大小均为:龙眼树栽种荔枝树栽种马尾松栽种;附生龙眼栽种的铁皮石斛,在株高和茎枝数上也占明显优势,在茎粗上稍有落后于附生荔枝栽种,但差别不大。综合结果表明,附生龙眼栽种的铁皮石斛生长表现最好,龙眼是闽南一带铁皮石斛比较理想的附主树种。  相似文献   

17.
铁皮石斛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皮石斛是我国珍贵的中药材,其野生资源因过度采挖已濒临枯竭,所以其系列栽培模式也随之应运而生,铁皮石斛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模式便是其中之一。为了选择出适合铁皮石斛附生的树种及其上树后的生长基质,从而为铁皮石斛的繁育与栽培提供技术参考,以枫香、杉木、樟树、马尾松作为铁皮石斛附生树种,以草绳、草绳+水苔、木屑、混合基质作为铁皮石斛幼苗上树后的生长基质,就不同附生树种和生长基质对铁皮石斛幼苗上树后不同生长时期的株高、地径、节数等生长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观测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种附生树种均可作为铁皮石斛的附生树种,其中,杉木和枫香上面附生的铁皮石斛的长势均相对较好;混合基质能促使附生在马尾松树上的铁皮石斛快速地生长。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红蓝光质比(R,R7B3,R5B5,R3B7,B)的LED为光源,研究不同光源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后生长的影响,探讨适合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的光质条件。结果表明:与对照荧光灯相比,LED红蓝复合光能提高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其中,R5B5和R7B3下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红光有利于铁皮石斛茎段和叶片的伸长,但不利于试管苗移栽成活;红蓝复合光有利于移栽苗叶片数增加,且促进移栽苗生根及根系伸长。在生物量积累方面,R7B3处理下铁皮石斛移栽苗鲜质量和干质量均达到最大值。综合分析,R7B3是适宜铁皮石斛试管苗移栽的最佳光质比。该研究结果为LED光源在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北方地区设施栽培条件下不同基质对铁皮石斛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松树皮、花生壳、砾石配置成单品种基质和混合基质共6种,给予其相同的生长环境,探索北方地区适宜铁皮石斛生长发育的最优基质。结果表明:松树皮栽培基质相较于花生壳基质,成活率增加了6.76%,株高和茎粗分别增加了4.57%、4.27%,干重增加了9.72%,蛋白质增加了11.11%。松树皮通气透水性好,保水保肥力强,为栽培铁皮石斛的最优基质,为铁皮石斛在北方广泛种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观察记录不同驯化苗龄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在不同山势环境、不同树皮性状附主的附树栽培成活率和生长差异,研究铁皮石斛在粤北高海拔山区天然次生林中的活树附生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设施大棚内驯化约1 a的苗养分积累充分,抗逆性、生长势、适应野外环境能力较强,用作活树附生仿野生栽培种苗最适时;在试验地环境下,山脊线空气流通,水分适中,散射光充足,苗的长势最好;光滑树皮树干附生的铁皮石斛苗比粗糙树皮树干生长更好,枝叶更茂盛,根系更发达.附生树种表皮性状对铁皮石斛可能主要起到支撑和持水作用,而自然环境的空气对流、光照、湿度与降水量是影响铁皮石斛野外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