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杨东  杨秀春  金云翔  徐斌 《草业科学》2022,38(9):1782-1792
草地生物量是衡量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基础.为了系统梳理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以Web of Science中1995–2020年的557篇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发表论文的国家、机构和学科分布,以及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期刊共被引等角度分别进行可视化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发文量随时间推移总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排名前3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和德国;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多,且远超过其他机构;发表论文的学科以生态学、环境科学和遥感科学为主;从期刊被引用看,《Ecology》、《Oecologia》和《Global Change Biology》为被引频次前3的期刊;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植被、草原、气候变化、生态、地上生物量等为主要节点关键词;通过对热点关键词以及被引文献聚类结果分析,揭示新的遥感数据源和监测技术方法将会促进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领域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草地生物量是衡量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基础。为了系统梳理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以Web of Science中1995–2020年的557篇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软件从发表论文的国家、机构和学科分布,以及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期刊共被引等角度分别进行可视化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发文量随时间推移总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排名前3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和德国;中国科学院发文量最多,且远超过其他机构;发表论文的学科以生态学、环境科学和遥感科学为主;从期刊被引用看,《Ecology》、《Oecologia》和《Global Change Biology》为被引频次前3的期刊;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植被、草原、气候变化、生态、地上生物量等为主要节点关键词;通过对热点关键词以及被引文献聚类结果分析,揭示新的遥感数据源和监测技术方法将会促进草地生物量遥感监测领域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草原生态保护补偿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及演变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生态补奖”“草原生态补偿”“草原补偿”为主题进行检索,时间跨度限定于2000—2022年,检索范围选取北大核心期刊、CSSCI期刊论文。采用CiteSpace(6.2.R4)软件对筛选到的301篇该领域文献的发文年度、来源期刊、作者分析、研究热点进行研究。[结果](1)从研究现状来看,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方面的相关文献发表从2007年开始,整体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草地学报》《黑龙江畜牧兽医》是发文量前三的期刊;靳乐山、周升强、巩芳3位作者发表文献数量较多,均为11篇;不同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主要表现为以单位为团体的合作模式;不同机构之间合作关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跨区域不同机构之间连线较少,合作关系较弱。(2)从研究热点来看,关键词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策的补奖标准和补偿对象,对应的关键词有“补偿机制”“奖励机制”“农牧民”“牧户”等;第二类是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目前研究者构建评价体系主要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研究现状并探析前沿趋势,为未来研究提供思路借鉴。[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数据检索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2—2021年共315篇有效样本文献的年度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 从2007年开始,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迅速增加,并在2009年达到顶峰,之后相关文献量有所回落,但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宁攸凉、何友均是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团队合作的网络已见雏形,刘天明团队与其他团队相比合作较为紧密;机构之间也存在较多的合作,但局限于一定的地域和学科范围内,尚未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当前中国草原生态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畜牧业、草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结论] 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未来研究应在草原生态修复治理以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等方面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研究现状并探析前沿趋势,为未来研究提供思路借鉴。[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数据检索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2—2021年共315篇有效样本文献的年度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从2007年开始,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迅速增加,并在2009年达到顶峰,之后相关文献量有所回落,但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宁攸凉、何友均是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团队合作的网络已见雏形,刘天明团队与其他团队相比合作较为紧密;机构之间也存在较多的合作,但局限于一定的地域和学科范围内,尚未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当前中国草原生态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畜牧业、草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结论]中国草原生态保护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未来研究应在草原生态修复治理以及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等方面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高玉娟  石娇  李新 《草业学报》2020,29(8):195-203
为全面深入了解草原碳汇相关研究在全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客观反映相关研究国家、机构、期刊、研究者的科研动向和影响力,采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0-2019年收录的有关草原碳汇研究的相关文献,基于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关于草原碳汇全球发文量,中国居榜首,美国和德国其次,国际合作方面,英国贡献最大,其他国家需加强合作和成果分享。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中国科学院,远超其他机构。《Global Change Biology》期刊在被引次数方面优势明显,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国外学者Butterbach-Bahl K发表相关文献数量最多,为领域作出较大贡献,其他作者之间合作强度还需加强。综合分析热点和前沿,提出了需加强对草原碳平衡的综合评估,丰富研究方法,扩大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深入了解草原碳汇相关研究在全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客观反映相关研究国家、机构、期刊、研究者的科研动向和影响力,采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0-2019年收录的有关草原碳汇研究的相关文献,基于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关于草原碳汇全球发文量,中国居榜首,美国和德国其次,国际合作方面,英国贡献最大,其他国家需加强合作和成果分享。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中国科学院,远超其他机构。《Global Change Biology》期刊在被引次数方面优势明显,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国外学者Butterbach-Bahl K发表相关文献数量最多,为领域作出较大贡献,其他作者之间合作强度还需加强。综合分析热点和前沿,提出了需加强对草原碳平衡的综合评估,丰富研究方法,扩大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献计量的草地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Web of Knowledge中2006年~2015年的972篇草地遥感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运用CitespaceⅢ软件从关键词共现网络、文献共被引网络及突现分析等角度展开信息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草地遥感研究的发文量逐年递增,期刊刊文量前三名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和Remote Sensing,主要研究学科领域为环境科学、生态学和遥感等,刊文数量前三名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和德国。草地遥感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MODIS、植被指数、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生物量等为起连接作用的核心关键词;中国草原、非洲草原、加拿大草原和澳大利亚草原是热点研究区域。从共被引文献聚类图谱可知,研究的知识基础聚类主要包括:生物量、灾害风险评价、LAI反演、草地退化等。近十年高突变的文献分析表明,当前研究应因地制宜的选择遥感数据源,加强产品算法和模型的改进,不断提高遥感应用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国内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牧草研究现状和热点,文章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为检索平台,以"题名"老芒麦为检索字段,查询了1977~2019年间的研究文献。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Ⅳ对老芒麦研究论文的发表状况、载文期刊、发文量前十位的科研机构、作者发文量及合作图谱、作者单位共现、关键词共现和突现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老芒麦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牧草生物产量和生理生态方面;进行老芒麦领域研究的科研单位主要是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载文量前三位的期刊是《草学》《中国草地学报》《草业科学》;发表老芒麦研究论文最多的科研单位是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CNKI中,第1篇老芒麦研究论文于1977年4月在《农业科技通讯》上发表,当年仅1篇。43年的文献计量分析表明,我国对于老芒麦的研究基础非常薄弱,应提高老芒麦牧草的研究量,加强研究者及单位间的合作关系,以期形成对老芒麦研究的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施肥在草地生态功能恢复和草地生产力维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2012~2021年国内外草地施肥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动态,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为主要研究工具,对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12~2021年收录的草地施肥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2~2021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外期刊的发文量逐年上升,且刊载量大的期刊多为生态学领域的顶级期刊,而国内期刊的发文量在56~84篇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在国家发文量的排序中,中国排名第1位,美国和德国分别位列第2位和第3位。国内不同地区的作者或研究机构之间联系不够紧密,而团队内部人员之间合作紧密。在未来的草地施肥研究中,研究热点主要关注氮素添加对草地植物和土壤的影响,以高寒地区为研究区域,对草地群落结构和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表面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水源涵养功能作为衡量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指示器,其变化对区域水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响应。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利用可视化工具VOSviewer软件和CiteSpace软件绘制草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研究的知识结构图谱,对该领域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全球范围内对该领域的认识不断加深,发文量呈波动上升的态势。2)高产国家主要为中国和美国,且位居前三的研究机构均为中国的机构,分别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3)文献核心作者群体呈现“大分散、小聚集”的布局,以核心作者为节点开展研究,但研究团体之间的合作较少。4)主要发文期刊有《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atena》《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生态学报》和《水土保持学报》等。5)“生态系统服务”“土地利用变化”“土壤水分”“土壤理化性质”“InVEST模型”等主题词是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6)土壤水分-土壤理化性质,结合遥感技术构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的评价模型成为本领域的研究前沿。旨在了解当前国际研究前沿,厘清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动向,归纳研究主题,以期为草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客观分析国内外枇杷研究的发展动态,为我国枇杷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利用web of Science(WOS)和CNKI数据库,对枇杷研究的年度、国家、机构、作者、刊物及高影响力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共检索出中国、日本、西班牙等58个国家381个研究机构的628名作者在344种刊物上发表文献872篇,CNKI数据库检索出1638个研究机构2587名作者在880种刊物上发表3968篇文献,研究内容主要涵盖枇杷种质资源、药用价值、胁迫与贮藏生理等。分析表明,我国枇杷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机构广、高产机构多、研究者众,但我国高影响力论文偏少,优秀国际性期刊不足。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体现出生物学、农学和地理学交叉的特点。近年来,全球许多国家及相关研究机构对草地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本研究以SCIE论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利用Thomson Data Anlyzer(TDA)和UCINET软件对1996-2015年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论文进行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探究了近20年来国际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变化趋势、研究力量分布、重点领域、研究热点及国际合作。结果表明,近20年来,国际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论文以平均8%的速度增长;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所涉及的学科较多,主要有农业、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植物科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地质学等;除了对草地、农业关注外,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也对物种及生态环境保护较为重视;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论文的综合影响力较高,美国在国际间合作中表现最为突出,与各主要国家间均具有很强的合作关系;中国科学院在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方面非常活跃,其论文量遥遥领先于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等其他机构,但研究水平、影响力以及国际合作能力仍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CJFD),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了2007-2016 年中国已经公开发表的草莓研究文献的出版年份、论文来源期刊、核心作者与研究机构、学科领域、基金支持来源情况、引用频次和研究主题。结果表明,十年间发表中国草莓研究核心论文5310篇; 20种期刊处于核心区;核心作者71位,论文合著率为69.07%;发文最多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设施草莓及栽培技术、良种选育及脱毒苗、病虫害治理、草莓保鲜及加工技术等领域。本研究总结剖析中国草莓的研究现状,为国内草莓研究者和相关项目管理者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In order to know more about the overview of the global polysaccharide characterization research,we analyzed the outputs of polysaccharide characterization research articles based on Web of ScienceTM database from 2008 to 2017.According to all the database of Web of ScienceTM,"polysaccharide characterization" or "polysaccharide structure" as the title words of this paper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trend of the research on polysaccharide characterization by bibliometrics methods,in terms of the output of papers,the countries/regions,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journals,authors,citations and research direc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utput of papers have been arised in the world.China was the leading country in the field of polysaccharide characterization.The published papers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toped the list.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oped the list in domestic institutions.The authors who published the most amount of papers were from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The journal of Britain’s "Carbohydrate Polymers" had the largest number of papers.The most cited paper was from University of Georgia.The direction of the research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chemistry and agriculture,and it embodied the highly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There were homology on polysaccharide characterization analysis methods in different countries,compared with China,the United States,Russia and Britain are more cutting edge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accharide.  相似文献   

16.
In recent decades agroforestry has undergone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South America generates the most scientific research on the topic in the region. W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for South American agroforestry that includes livestock grazing, known as agrosilvopastoralism (AS), examining how different sociopolitical factors such as sources of funding, institutional prioritie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an bias the direction and objectiv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e assessed the major attributes of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on the topic (25 articles per country; overall n = 210) and the potential factors underlying the processe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The tree component was the most studied, while the livestock component received less attention. Studies were mainly focused on the prod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monetary or nonmonetary approaches), except in Brazil, where conservation was the major study objective. Stakeholders were involved in more than half of the studies (60%), and they were mostly ranchers and local producers. More than half (70%) of the studies offered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ir results, and such recommendations were mostly concerned with the management of agrosilvopastoral system components. In general, studies were led just as often by local as foreign first authors and coauthored by more than three people as part of interinstitutional working groups. Brazil, Argentina, Colombia, and Chile had more frequent cooperation among institutions and countries but mainly used their own funding. In contrast, Bolivia, Ecuador, and Peru had almost 100% of their studies supported by foreign countries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Countries with greater internal funding of research generated more long-term studies. Besides this, two clear trends were detected: 1) conservation and social aspects were mainly supported by sources from external countries led by foreign principal investigators, and 2) production issues were supported from sources within countries and supported high levels of cooperation among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家庭牧场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理  谢应忠  马红彬 《草业学报》2018,27(8):142-154
为更全面深入了解家庭牧场相关研究在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客观反映相关研究国家、机构、期刊、文献及研究者的科研动向和影响力。综合检索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4-2017年间有关家庭牧场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基于信息计量学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相关研究的全球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的发文量遥遥领先,中国的相关文献被WOS收录量排19位,但在CNKI的发文时间早于美国15年,且近年来增速很快;2)国际合作上,美国的贡献最大,我国需加强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合作和成果分享;3)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及兰州大学在发文总量、被引次数等方面优势明显,荷兰的瓦赫宁根大学、巴西的圣卡塔琳娜联邦大学和法国农业研究发展国际合作中心贡献突出,占前10研究机构发文总数的45.5%;4)发文量突出的期刊主要有《草业与畜牧》、《新疆畜牧业》、《Sociologia Ruralis》、《Journal of Rural Studies》等,《中国农业科学》、《家畜生态学报》、《草业学报》虽然发文总数未进前10,但平均被引次数遥遥领先于前10期刊的总和;5)从学科层次来看基础学科比重很大,而技术和工程学科非常少,有待突破;6)国内韩国栋和国外Acquavella的相关研究文献被引次数较高,提升了其所属机构和期刊影响力;7)综合分析研究前沿趋势,提出了未来家庭牧场将以生态家庭牧场构建水-土-草-畜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献计量的甜高粱研究态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甜高粱(Sorghum bicolor)是一种重要的饲用和能源作物。近年来,国内外对其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为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挖掘重点研究主题和热点,本研究基于Scopus和CNKI数据库,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发文量、发文国家和机构、高被引论文、核心作者、载文期刊、关键词等方面,对国内外发表于1985-2015年的有关甜高粱的论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十年来,甜高粱方面的相关研究处于非常活跃的态势,论文发表量增长迅猛,利用甜高粱生产乙醇的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中国甜高粱的研究总体居世界先进水平,发文量、研究机构和核心作者数量等指标均为全球第一;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以及辽宁、黑龙江、新疆等省级农科院作为国内主要研究机构,以品种选育、乙醇制取技术、抗逆性、种质资源引进和鉴定及评价等为重点研究方向,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甜高粱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可为相关研究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蒿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深入了解蒿属植物相关研究的全球状况和前沿动态,客观反映相关研究国家、机构和个人在该研究方面的科学能力和影响力,采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86-2016年间收录的有关蒿属植物研究的相关文献,基于信息计量学分析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关于蒿属植物全球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的发文量居榜首,其次为美国,但在国际合作水平来看,美国的合作贡献最大,与中国有着密切合作关系的是英国。中国科学院占据总发文量、一作总数和一作被引次数的首位,香港大学在总被引用次数和一作被引次数方面排名最高。该研究方面发文的主要期刊有Planta Medica,Phytochemistry,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等,平均被引次数最高的是顶级期刊Nature。从学科分布来看,植物科学、化学和药理学/配药学位居相关研究的前三;从类别来看,理学占排名前10学科的50%;从科学层次来看,基础和技术科学占比较大,工程科学的相关发文量有待提高。香港大学的Sy在黄蒿提取物方面的系列研究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Marco和北京大学Wen两位学者的相关研究被引频次较高。在研究前沿趋势方面,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医药用途方面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