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季作物上主要蓟马的组成及吡虫啉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冬季作物花期主要蓟马的组成、空间分布及吡虫啉对其的毒力情况,采用5个聚集度指标、Iwao和Taylor模型对云南省砚山县冬季常见作物花期的主要蓟马种类和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采用浸液饲喂法测定吡虫啉对主要蓟马的毒力。结果表明,冬季花期3种作物上主要蓟马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黄蓟马(Thrips flavus)、烟蓟马(Thrips tabaci);不同作物上蓟马的组成比例存在差异,豌豆上的优势种为西花蓟马,萝卜和油菜上的优势种为黄蓟马;黄蓟马在萝卜上的种群密度最高(14.356头/株),花蓟马在豌豆上的种群密度最低(1.889头/株)。聚集度指标分析结果表明,4种蓟马在不同作物上均为聚集分布,且蓟马个体间表现出相互吸引;单种蓟马种群密度与聚集度呈正相关性,即随种群密度的增大聚集度增大,蓟马成虫的聚集主要是由自身习性造成。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种蓟马对吡虫啉的敏感性依次为黄蓟马(LC_(50)=174.263 mg/L)烟蓟马(LC_(50)=203.089 mg/L)花蓟马(LC_(50)=263.104 mg/L)西花蓟马(LC_(50)=390.132 mg/L),西花蓟马表现出相对较高的抗药性。蓟马在常见作物上能安全越冬和危害,成为翌年春季农作物上的虫源,应加强对这些冬季作物上越冬蓟马虫口数量的控制,同时需重点监测西花蓟马对吡虫啉抗药性增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在新疆的发生为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西花蓟马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害虫,2003年首次在中国北京发现报道.对新疆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温室蔬菜上的蓟马进行调查、采样、鉴定,确定蓟马种类,调查为害和发生情况.[结果]西花蓟马在温室黄瓜、西葫芦、西瓜等上均有危害,成虫和若虫主要聚集在花上和叶片上危害,平均有虫数量为西葫芦13~15头/花、黄瓜5.7~24头/花、辣椒2.5~4.6头/花、西瓜0.4~5头/花.[结论]经鉴定,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蓟马主要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相似文献   

3.
西花蓟马在花毛茛和康乃馨上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西花蓟马在花毛茛和康乃馨不同品种上的种群动态。结果显示,红色与粉色花毛茛上的虫口密度显著高于黄色与白色品种,红色康乃馨上的虫口密度显著低于黄色、粉色和白色品种。西花蓟马在花毛茛和康乃馨上的种群密度变化与两种植物的花期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4.
研究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在不同时间段(2~8 d),不同虫口密度下(0~30头/叶),对辣椒造成不同程度为害后,辣椒叶片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被蓟马为害的辣椒植株在生长过程中,植株体内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游离氨基酸和叶绿素质量比随为害时间和虫口密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质量比的变化趋势相同,不同虫口密度处理的质量比均低于对照组;被少量蓟马为害时,二者的质量比先下降,之后略有上升,蓟马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溶性糖和蛋白质质量比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色板粘贴法和植株调查法对宁夏设施黄瓜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进行系统研究,以明确宁夏设施黄瓜西花蓟马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为确定西花蓟马防治关键时期、建立生物与化学等防治因子协调控制技术以及减少化学药剂使用等提供依据,为制定西花蓟马综合治理策略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西花蓟马1—3月虫口数量整体较低(平均低于4头/板),4月虫口数量明显上升,5、6月达到高峰期(虫口数量可达16头/板),随后虫口数量有所减少,9月随着秋冬茬黄瓜定植时间的延长,蓟马虫口数量又有所波动.西花蓟马天敌昆虫主要有小花蝽(Orius similis)、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小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等.其中小花蝽数量较多,活动时间较长(4月至9月),5、6月小花蝽达到高峰期(平均可达1.2头/株),7月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其他天敌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小十三星瓢虫、中华草蛉虫口数量均较低,平均不足0.2头/株.  相似文献   

6.
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对玉溪受蓟马危害严重的8种园林观花植物进行蓟马种类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8种寄主上共有7种蓟马,分别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a)]、端大蓟马[Megalurothrips distalis(Karny)]、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 (Morgan)]、八节黄蓟马[Thrips flavidulus (Bagnall)]、褐三鬃蓟马[Lefroyothrips lefroyi (Bagnall)]、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黄蓟马(Thrips flavidus Schrank),其中黄胸蓟马和西花蓟马为玉溪园林观花植物蓟马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蓟马在野外不同植被上的发生动态,了解不同蓟马的寄主偏好性。从4月中旬至11月中旬,每2周对杭州茅家埠多种植物花上的蓟马种类进行采集并在室内进行种类鉴定,并且对几种主要植物的几种蓟马种群动态进行分析,包括对金丝桃Hypericum chinese花上的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及黄蓟马T.flavus;一年篷Erigeron annuus花上的花蓟马、西花蓟马、小头蓟马Microcephalothrips sp;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花上的花蓟马、西花蓟马及黄胸蓟马及美人蕉Canna indica花上的花蓟马、黄胸蓟马、黄蓟马及茶黄硬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发生进行分析。调查发现蓟马种类分属6属16种,其中花蓟马、黄胸蓟马及黄蓟马是该地主要的蓟马种类。分析发现,金丝桃上花蓟马是优势种,其他几种只是偶尔发生,一年篷上优势种是小头蓟马并且发生量在开花的后期较多,即在整个7月,空心莲子草上蓟马的数量在开花的早期较多,从6月初至7月初,后期减少明显,主要是花蓟马和西花蓟马两种,美人蕉上主要的蓟马种类是黄蓟马和黄胸蓟马,在整个开花期,有3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7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及11月上中旬,并且种群发生量大,最高时达到每花101.60±13.89头。同时花蓟马的数量也较高,最高时每花达12.60±4.35头,因此从上述的分析发现,花蓟马的适宜寄主范围广,除一年篷花上较少外,其他3种植物的花上都较多,这3种植物都可作为花蓟马的虫源地,黄蓟马和黄胸蓟马的主要适宜寄主为美人蕉花,西花蓟马则在空心莲子草上发生较多,而小头蓟马的适宜寄主则是一年篷。  相似文献   

8.
昆明大棚月季上西花蓟马种群动态与空间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蓟马对昆明切花产业造成了很大危害,西花蓟马近年来已成为昆明切花上蓟马的优势种.本文对昆明市大棚切花月季不同的时间、不同生育期蓟马若虫、成虫及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西花蓟马数量随花朵开放增加,最多为花中期16头/朵,西花蓟马在蓟马中所占比例在大棚内6月份可达100 %.运用聚集度指标测定、Iwao和Taylor幂法则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蓟马成虫、若虫和西花蓟马成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且种群随其密度的升高分布越聚集;蓟马若虫聚集原因是由于昆虫本身的聚集行为,或由此行为与环境(如温度、湿度、寄主养分、杀虫剂施用频率等)共同作用所致,而西花蓟马成虫聚集行为则更多由环境因子造成.  相似文献   

9.
对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核心区内病虫害进行了调查,以确定西花蓟马的种群变化、空间分布及番茄果实的受害情况。结果表明:西花蓟马成虫在温、湿度相对较高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密度高,较为活跃。西花蓟马在作物种植地块中部、靠墙等区域的植株中下部隐秘位置种群密度较高,为害严重,应该是灭虫时的主要防治部位。  相似文献   

10.
3种茄科类作物花期西花蓟马种群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3种茄科类作物(番茄、辣椒、茄子)花期西花蓟马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花蓟马成虫在3种作物开花初期数量较多,若虫数量在整个花期变化不明显。番茄花上成虫量最多为5.6只/朵,若虫量最多为1.4只/朵;辣椒花上成虫量最多为7.8只/朵,若虫量最多为1.4只/朵;茄子花上成虫量最多为13只/朵,若虫量最多为2.6只/朵。  相似文献   

11.
宁夏地区苜蓿蓟马的种类调查及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蓟马是苜蓿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根据调查,在宁夏地区危害苜蓿的蓟马种类主要有牛角花齿蓟马、普通蓟马、大蓟马等3种,其中优势种群为牛角花齿蓟马,数量占80%以上,成为目前苜蓿上最具危险性的害虫。苜蓿生长的物侯期、刈割时间与苜蓿蓟马的发生关系极其密切。苜蓿返青期蓟马成虫开始出现,5月中下旬初花期时蓟马达到为害高峰期,为害期可持续到每1茬苜蓿上。刈割可明显降低发生虫口,对苜蓿蓟马种群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于2010年对昆明市近郊大棚和露地辣椒植株上的西花蓟马的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棚内更适合西花蓟马生存,降雨可明显降低露地辣椒上西花蓟马的种群数量。辣椒开花期,西花蓟马种群数量迅速上升,成虫数量在盛花期达最大值,为平均735头/朵花,而若虫数量在末花期达最大(79头/朵花);西花蓟马成虫在辣椒上部叶的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中、下部,而其若虫数量以辣椒中部叶片最多。运用聚集度指标、Taylor方法和Iwao的M-m方法进行空间分布检测结果表明,西花蓟马主要集中在辣椒花朵,其成虫、若虫的个体间相互吸引,存在个体群;其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密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培养皿法、Y形嗅觉仪法等分别测定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若虫及成虫在茄子、辣椒及番茄3种茄科植物间及同种植物不同处理(健康植物、机械损伤植物、虫伤植物、已虫伤植物)间的选择行为.结果显示:除健康辣椒对西花蓟马成虫无显著的引诱作用外,不同处理的3种茄科植物对西花蓟马成虫都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而且虫伤植物的引诱活性最大,说明在虫伤植物中存在西花蓟马更嗜好的挥发性物质.不同植物不同处理对西花蓟马成虫的引诱作用有明显的差异.培养皿法测定的西花蓟马若虫在3种植物不同处理的偏好性均是茄子最高,其次为番茄,对辣椒偏好性最差;其中虫伤茄子对西花蓟马若虫的引诱力最强.西花蓟马成虫对健康植物的喜好性与若虫相同,但对虫伤处理与已虫伤处理之间的喜好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某花卉基地大棚非洲菊不同花期、不同时间西花蓟马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的调查,运用聚集度指标、Iwao和Taylor回归方程进行了其空间分布图式的测定。结果表明:西花蓟马为非洲菊上蓟马优势种,盛花期共数量占蓟马总数的96%,成虫数量随非洲菊开放花朵的增加而增加,到盛花期达最高密度15头/朵,而若虫主要集中在即将凋谢的花朵中,最高密度达36头/朵。5月中旬为蓟马的危害高峰期,且蓟马的总量随温度的增减变化明显。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在非洲菊上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成虫的聚集原因主要是环境因素和自身的习性,而若虫的聚集原因主要是环境因素。利用Iwao回归法中的α,β参数计算出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理论抽样数,为田间调查取样提供了有效方法,并为西花蓟马的预测及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灵武长枣4号(暂定名),2002年在灵武市东塔镇被发现,是通过AFLP分子标记鉴定,在遗传基因方面没有明显变异的一个灵武长枣品种优系。十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灵武长枣4号在6个方面表现出与原灵武长枣不同的生物学特性。①早熟:表现为1~2蓬果实的成熟期较普通灵武长枣提前7 d;②口感品质更好,营养价值更高:表现为单果质量较普通灵武长枣增加1.3 g,糖酸比值较普通灵武长枣提高14.8百分点,维生素C含量较普通灵武长枣提高30.7百分点,果肉硬度较普通灵武长枣低2.2 kg/cm2;③丰产性强:表现为当年生新枣头坐果率较普通灵武长枣提高72.7~171.4百分点,自花授粉坐果率较普通灵武长枣提高59.8%~162.5%,自然授粉坐果率较普通灵武长枣提高92.0%(旱地滴灌栽培条件下),多点区试比普通灵武长枣增产43.9%~100.95%;④树体抗寒性较强:表现为遭遇2008年50年不遇的冰雪低温冻害时,树体冻害指数仅为普通灵武长枣的64.9%;⑤花期较早,表现为盛花期较普通灵武长枣提前6~12 d;⑥萌芽较早,表现为枣头腋主芽萌发率较普通灵武长枣高30.0%~80.2%。建议将灵武长枣4号优系作为0.67万hm2灵武长枣产业升级换代的更新品种(系)。  相似文献   

16.
宁夏辣椒花期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西花蓟马在宁夏设施蔬菜辣椒花期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进一步了解该虫的发生、危害、扩散行为及探讨西花蓟马的监测、诱杀和综合防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空间分布型适合度卡方拟合、聚集度指标检验等方法,对宁夏设施蔬菜辣椒花期西花蓟马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频次分布统计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宁夏设施蔬菜辣椒花期的分布数量为0~7头/朵,其中0和1头/朵的频次较高,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频次明显递减。空间分布型适合度卡方拟合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设施蔬菜辣椒花期的空间分布符合奈曼分布和负二项分布,进一步分析表明更符合奈曼分布。聚集度指标检验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设施蔬菜辣椒花期属于聚集分布,聚集度较大,聚集原因是环境异质性所致。【结论】明确了西花蓟马在宁夏设施蔬菜辣椒花期的空间分布特征,为研发更有效的西花蓟马防控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对建水、蒙自、呈贡3个县(市)的19种蔬菜上的蓟马种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蔬菜上常见蓟马有7种,即横纹蓟马(Aeolothrips fasciatus)、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端大蓟马(Megalurothrips distalis)、黄蓟马(Thrips flavus)、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烟蓟马(Thrips tabaci)。同时初步统计分析出茄子、番茄、辣椒、马铃薯4种作物上的蓟马优势种类为花蓟马。  相似文献   

18.
西花蓟马的寄主、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是我国新近发现的外来有害生物,是全世界已知的4 500种蓟马中最为凶险的农林害虫之一.概括了国内外西花蓟马的寄主范围,描述了西花蓟马的危害特点,并讨论了西花蓟马的防治措施及手段,为西花蓟马的有效可持续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黄瓜烟粉虱与西花蓟马的种群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烟粉虱成虫和西花蓟马成虫在日光温室黄瓜上的种群动态,在济南市董家镇及济阳县曲堤镇两地进行了春秋两季的定点定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春季日光温室内烟粉虱与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上升趋势,烟粉虱成虫数量最高为0.45头/叶,西花蓟马成虫数量最高为0.34头/花;秋季日光温室内烟粉虱与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曲折上升趋势,烟粉虱成虫数量最高为52.9头/叶,西花蓟马成虫数量最高为3.33头/花。本研究为以后日光温室黄瓜上防治烟粉虱与西花蓟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枣树属多花树种,但落花落果十分严重。据在金丝小枣主产区沧州市沧县、献县一带调查,枣树自然坐果率仅为0.4%-1.6%,即使产量较高的丰产树和坐果率较高的品种,坐果率也仅为2%左右。枣树花量大,花期养分往往供应不足,花期正值高温盛夏,且花期长,灾害性天气多,这是枣花授粉、受精不良以致坐果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枣树花期管理,提高其坐果率是实现枣果优质,保证枣树丰产、稳产的关键所在。枣树花期管理主要技术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