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野马探谜     
众人皆知大熊猫是珍贵的国宝,但不知野马比大熊猫还珍贵。世界上野马的原生地在哪里?新疆是世界野马故乡,但能够找到真正意义上的野马吗?真正的野生野马是怎样灭绝的?今日野马如果放归大自残,能够适应环境吗……马是人类的朋友。自古以来.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马,用马拉车、驮运、打仗……当你跨上大马攀山旅游,纵横奔驰,不禁会想到这马是怎样演化而来的?生活中的马是家马,它是由野马经过世代驯化而成的.与大自然真正的野马有很大区别。今日马有着许多不解之谜.如果您能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野马饲养繁殖中心参观考察,就会得到…  相似文献   

2.
初识“大帅” 第一次见到野马让我有点失望。我以前一直以为野马长鬃猎猎,气字轩昂,但这回在围栏里见到真正的野马,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3.
5月21日,4匹健壮的新疆普氏野马种源马从距鸟鲁木齐180公里的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乘着大卡车,经过新疆塔克什肯口岸去蒙古国安家落户了。这是野马重引入以来我国首次向外国输出野马种源。此次野马种源输出活动,对于改善野马的基因状况,维护其遗传多样性,改善小种群近亲繁殖造成的种群退化,促进种群优化,提高野马繁殖、成活率等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放归普氏野马的野外生存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氏野马(Equus pozewalskill)俗称蒙古野马或准噶尔野马。普氏野马属于奇蹄目,马科,曾广布于欧亚大陆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随着牧业文明的兴起和扩展,野马栖息地逐渐丧失,人类过度捕杀和经济活动的干扰,迫使野马的分布区和种群数量锐减,最终,于20世纪中叶野外灭绝。现在的普氏野马是1898年至1902年间捕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并运到欧洲得以生活下来的13匹野马的后代。  相似文献   

5.
<正>十全十美的第一天盼这一天盼了十多年了,自从首批野马2001年野放以来,一直盼望着有机会能够陪野放野马一起去搏击旷野,亲自去见证野马回家的历程。2018年10月10日,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我终于有机会在卡拉麦里保护区乔木西拜野马野放站多住些时日,看望和守护野放野马,去了解9月27日15匹放归野马的适应情况及野放野马现状。之前每  相似文献   

6.
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先后从英国、前东德、前西德、美国引进18匹野马,中心繁育了200多匹野马都是这18匹野马的后代,近亲繁殖不可避免,近交衰退日益突出。为了改善野马的基因,优化种群质量,减少近亲危害,根据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和德国科隆动物园及美国史密桑那国家公园签定的三方合作协议,2005年9月德国科隆动物园为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无偿捐赠了6匹作为种用的公马,其中1匹当年9月病死,1匹2006年4月打架致死,其余4匹于2006年4月组建了四个繁殖群。  相似文献   

7.
背景资料 普氏野马是地球上惟一活着的野生马,曾广泛分布在亚洲原野,但现在全世界的数量不到1000匹,而且已经没有了野生种群。现存于世界各国百余个动物园和养马场中的野马,都是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从我国准噶尔盆地和蒙古西南边境捕捉去的少数野马的后裔。 野马与家马在基因、血统、解剖生物学上的差异都很大,是惟一保留着6000万年基因的珍稀物种,被誉为活着的基因库,比熊猫还稀少,珍贵。1986年,由野马国际组织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直通车     
27匹野马在新疆卡拉麦里 自然保护区放归   2001年 8月 28日上午 11时, 27匹野马在新疆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放归大自然。据报道,放归地有丰富的水源,而且梭梭、针茅等植物较多。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成立于 1982年,位于新疆东北部地区。保护区内有 77种野生动物,以保护鹅喉羚和蒙古野驴为主。保护区的基本地形是低山丘陵,面积达 18000平方公里。 预计第二群野马的放归将在明年的 3月进行。   自 1876年野马被发现后的短短 100年间,野马遭受了大规模的狩猎、捕杀,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在全世界 112个繁育中心和动物…  相似文献   

9.
18年的饲养繁殖实践证明,普氏野马在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生长发育良好,体格健壮,抗病力增加,繁殖成活率提高,在故乡度过了适应关、繁殖关、生活关,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繁殖成活关,成功地繁殖了四代野马,种群迅速扩大,2003年12月31日,在中心繁殖野马总  相似文献   

10.
从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次传来喜讯,在保护区半放养条件下的普氏野马顺利产下3匹小马驹,经野马管理人员蹲点监测,新产下的3匹小马驹体格健壮,表现出了极强的野生适应能力。这也是安西自然保护区继去年新产下2匹普氏野马后,今年又成功繁育的第二批普氏野马。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更好地保护普氏野马这一被世人誉为"活化石"的珍稀物种,科学监测普氏野马野放后的适应情况,特别是体质状况,自治区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对有蹄类动物的体质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最适合放归普氏野马的评价方法,并对普氏野马不同阶段的体质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为更好地做好普氏野马野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放归普氏野马体质状况评价方法1.1有蹄类动物营养状况的一般评价方法有蹄类动物营养状况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常见  相似文献   

12.
冲出围栏 我一向以为,野马中心工作的全部和意义所在,就是为了让野马有一天能自在随心地在准噶尔生活,能在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内重新展示它们野性之美。野马重归白然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物种保护的成果,它更大程度上代表了人类自然意识的回归,代表了人类重新在这个星球物种中确定了自己的合适的地位。不过,这样也许会使人类误认为自己是上帝。但当人们能合理的认识和对待这个自然的时候,上帝会赋给人类更多的责任。野马因为其六千万年的演化历史,在它那长长的基因链条上,有着六千万年以来对这个星球生活的不间断的记录。它的进化的足迹清晰、完整而漫长,被称为“活着的基因库”,这对寻找生物进化规律,探索生物基因领域奥秘有着其他动物不可替代的作用,显得无比珍贵。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首次野马野放活动于2001年8月28日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举行。27匹珍贵的野马在这里冲出圈养的围栏,正式放归自然。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一个对野马实行野外放养的国家。专家介绍,类似的野马放归自然的活动,将在今后逐批继续进行。记者有幸参加了此次野马放归活动并进行了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14.
吴克明 《甘肃林业》2012,(5):F0003-F0003
9月6日上午, 甘肃省在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放归21匹普氏野马和4峰野骆驼。这是甘肃省第二次放归普氏野马、全国首次试验性放归野骆驼活动。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张希武司长、严旬总工程师,省林业厅高清和厅长、樊辉副厅长和武  相似文献   

15.
<正>普氏野马是世界上唯一保留着6 000万年基因的珍稀马种,被誉为"活化石"。上世纪70年代,新疆普氏野马灭绝。野马重引入及野放工程的实施,对野马种群的恢复和遗传多样性的丰富有着重要意义。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自1986年成立以来,经过30多年的野马饲养管理、繁殖、疾病防治、行为活动、生理生态、野化放归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野马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截至2018年底,新疆野马  相似文献   

16.
<正>普氏野马有6000万年的进化史,原分布在中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和蒙古国一带,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上原有300多种野马中唯一幸存下来的物种。由于种种原因,普氏野马至今无纯野生个体存在。历经40年的人工繁育,卡拉麦里作为野马的故乡,从最初国外引进的24匹野马,已繁育出数百匹野马,平均繁殖成活率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7.
何蕊 《新疆林业》2014,(6):43-44
通过一次征文大赛我初次拜读张赫凡关于《野马》的作品,结识她我才了解到在我们这个辽阔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比大熊猫还要珍稀的濒危物种——普氏野马。这个充满野性和传奇色彩的大自然的精灵,这个古老的"活化石"物种,让我只是读张赫凡的作品就心生向往。我所在的中国林业出版社是中央级的科技专业出版社,很少涉足文学类的选题,但张赫凡和所有野马保护者们对野马的深情眷恋和无悔付出令我深感钦佩,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总觉得自己可以为野马保护事业和生态文学做一点事情,于是这本《野性的呼唤——纪念野马重返故乡三十周年》科学诗歌集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8.
3月12日,自治区林业局组织专家召开讨论会,制定初步方 案,将在今年春暖花开的4、5月份实施第二批野马野放实验。消 息传来,我的心释然,站在第一批野放野马的经验上,我们又将迎 来第二批、第三批,至此野马野放实验将持续、平稳地发展下去。 自2001年8月28日首批27匹野马开始实施野放实验以来 的七个多月里,无论是从去年12月10日开始的第一场寒流侵 袭、牧民转场使之第一次失踪、第二次失踪还是到今年元旦的返 回大围栏补饲,以至大年初一的重新驰骋荒野,都着实让人们感 受到了野马野放的初步成功,让人们看到了最…  相似文献   

19.
正普氏野马,又名准噶尔野马、新疆野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入附录Ⅰ物种。普氏野马在生物学上的分类地位为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动物。1野马的历史分布与变迁准噶尔野马具有6 000万年的进化史,被世人誉为"活化石",是地球上唯一生存的野生马种,它保留着地球上唯一马的原始基因,是生物进化的典型代表,对人类寻求生物发展规律、发展生物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普氏野马,俗称蒙古野马(亚洲野马)、准噶尔野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入附录I物种。野马具有6000万年的进化史,被世人誉为"活化石",它保留着地球上唯一马的原始基因,具有别的物种无法比拟的生物学意义。野马是生物进化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平衡生态作用,对人类寻求生物发展规律、发展生物基因的研究有着极高价值。目前,全世界不足1500匹,是比大熊猫还珍稀的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