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氏野马,俗称蒙古野马(亚洲野马)、准噶尔野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入附录Ⅰ物种.普氏野马具有6 000万年的进化史,被世人誉为"活化石",是地球上唯一保留着马的原始基因的物种,具有别的物种无法比拟的生物学意义.野马是生物进化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平衡生态作用,对人类寻求生物发展规律、发展生物基因的研究有着极高价值.目前,全世界不足1 500匹,是比大熊猫还珍稀的物种.  相似文献   

2.
普氏野马,俗称蒙古野马(亚洲野马)、准噶尔野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入附录I物种。野马具有6000万年的进化史,被世人誉为"活化石",它保留着地球上唯一马的原始基因,具有别的物种无法比拟的生物学意义。野马是生物进化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平衡生态作用,对人类寻求生物发展规律、发展生物基因的研究有着极高价值。目前,全世界不足1500匹,是比大熊猫还珍稀的物种。  相似文献   

3.
<正>1878年,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中国新疆发现了世界上最后一批野马,取名普氏野马。而在此前,全世界普遍认为野马已经绝迹。普氏野马演化史长达五六千万年,保留着马的原始基因,是地球上唯一存活的一种野生马,其科学研究价值不亚于大熊猫、鸭嘴兽等"活化石"。上世纪末,在欧洲流亡百年之后,野马终于回到它的家乡,并被成功放归中国西部原野。  相似文献   

4.
正普氏野马是欧亚大陆开阔景观带的旗舰物种,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濒危的大型野生动物之一,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被IUCN红色名录收录为濒危级(EN)。普氏野马有着6 000万年的进化史,是当今世界唯一生存的野生马种,比大熊猫还要珍稀。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自1986年建立以来,在先后从英国、德国、美国引入24匹野马的基础上,围绕保种、扩群、野化研究实验开展工作,共繁殖了6代715匹野马。自2001年8月  相似文献   

5.
正普氏野马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着6000万年的进化史,是比大熊猫还珍稀的濒危物种。作为世界上唯一现存的野生马,其保护工作在我国历来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是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普氏野马放归地——新  相似文献   

6.
背景资料 普氏野马是地球上惟一活着的野生马,曾广泛分布在亚洲原野,但现在全世界的数量不到1000匹,而且已经没有了野生种群。现存于世界各国百余个动物园和养马场中的野马,都是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从我国准噶尔盆地和蒙古西南边境捕捉去的少数野马的后裔。 野马与家马在基因、血统、解剖生物学上的差异都很大,是惟一保留着6000万年基因的珍稀物种,被誉为活着的基因库,比熊猫还稀少,珍贵。1986年,由野马国际组织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普氏野马有6000万年的进化史,原分布在中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和蒙古国一带,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上原有300多种野马中唯一幸存下来的物种。由于种种原因,普氏野马至今无纯野生个体存在。历经40年的人工繁育,卡拉麦里作为野马的故乡,从最初国外引进的24匹野马,已繁育出数百匹野马,平均繁殖成活率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更好地保护普氏野马这一被世人誉为"活化石"的珍稀物种,科学监测普氏野马野放后的适应情况,特别是体质状况,自治区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对有蹄类动物的体质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最适合放归普氏野马的评价方法,并对普氏野马不同阶段的体质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为更好地做好普氏野马野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放归普氏野马体质状况评价方法1.1有蹄类动物营养状况的一般评价方法有蹄类动物营养状况的评价方法有很多种,常见  相似文献   

9.
<正>普氏野马是世界上唯一保留着6 000万年基因的珍稀马种,被誉为"活化石"。上世纪70年代,新疆普氏野马灭绝。野马重引入及野放工程的实施,对野马种群的恢复和遗传多样性的丰富有着重要意义。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自1986年成立以来,经过30多年的野马饲养管理、繁殖、疾病防治、行为活动、生理生态、野化放归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野马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截至2018年底,新疆野马  相似文献   

10.
放归普氏野马的野外生存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氏野马(Equus pozewalskill)俗称蒙古野马或准噶尔野马。普氏野马属于奇蹄目,马科,曾广布于欧亚大陆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随着牧业文明的兴起和扩展,野马栖息地逐渐丧失,人类过度捕杀和经济活动的干扰,迫使野马的分布区和种群数量锐减,最终,于20世纪中叶野外灭绝。现在的普氏野马是1898年至1902年间捕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并运到欧洲得以生活下来的13匹野马的后代。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正甘肃敦煌普氏野马种群扩大到60匹普氏野马原产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北塔山和甘肃、内蒙古交界的马鬃山一带,其野生种群于20世纪60年代灭绝。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实施了"野马返乡计划",陆续从欧洲引回普氏野马,在新疆、甘肃进行繁育,并进行野外放归试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西湖保护区是普氏野马适生区,2010年、2012年两年,28匹  相似文献   

12.
从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次传来喜讯,在保护区半放养条件下的普氏野马顺利产下3匹小马驹,经野马管理人员蹲点监测,新产下的3匹小马驹体格健壮,表现出了极强的野生适应能力。这也是安西自然保护区继去年新产下2匹普氏野马后,今年又成功繁育的第二批普氏野马。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公元10世纪,西藏的僧人就描述过普氏野马。据《蒙古秘史》记载,在1226年左右,成吉思汗的马曾被一群普氏野马惊翻。100多年前,普氏野马曾成群结队,驰骋在广阔的戈壁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自英、俄、法、德等国的探险队大规模捕猎普氏野马,对其进行圈养。到20世纪60年代,蒙古国野外的普氏野马灭绝了,奔腾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逐步扩大我国普氏野马的野生种群数量,提高其野外生存能力,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于2010年9月25日首次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放归普氏野马,并对其放归与实时监测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报道.结果表明,普氏野马生活习性(采食、活动地、饮水、精神、体色及代谢情况)呈现出基本稳定的规律,且屡次出现交配行为顺利产下小马驹,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具备了普氏野马放归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3月14日,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北京麋鹿苑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野马。普氏野马是较大的有蹄类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等级;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内现存数量仅几百匹。它的体长两米五上下,肩高一米二以上,体重200公斤左右。在自然环境下,每年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正>承德等19城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近日,国家林业局批准河北省承德市,吉林省通化市,安徽省铜陵市,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江西省上饶市、赣州市、景德镇市,山东省日照市、莱芜市,湖南省张家界市,广东省佛山市、江门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四川省攀枝花市、宜宾市、巴中市,云南省临沧市,陕西省安康市等19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至此,全国已有137个城市获此称号。普氏野马数量恢复至400余匹普氏野马距今有6000万年进化史,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一种野生马。普氏野马的染色体为66个,比家  相似文献   

17.
冲出围栏 我一向以为,野马中心工作的全部和意义所在,就是为了让野马有一天能自在随心地在准噶尔生活,能在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内重新展示它们野性之美。野马重归白然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物种保护的成果,它更大程度上代表了人类自然意识的回归,代表了人类重新在这个星球物种中确定了自己的合适的地位。不过,这样也许会使人类误认为自己是上帝。但当人们能合理的认识和对待这个自然的时候,上帝会赋给人类更多的责任。野马因为其六千万年的演化历史,在它那长长的基因链条上,有着六千万年以来对这个星球生活的不间断的记录。它的进化的足迹清晰、完整而漫长,被称为“活着的基因库”,这对寻找生物进化规律,探索生物基因领域奥秘有着其他动物不可替代的作用,显得无比珍贵。  相似文献   

18.
正人们对寄生虫病并不陌生,而寄生虫病对普氏野马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别看小小的寄生虫不惹眼,一旦它进入普氏野马的体内,达到一定的数量,它可天天在野马身体里跑来跑去,吸取营养、释放毒素。各种寄生虫广泛寄生于普氏野马,以多种方式掠夺营养,损害健康,降低野马的动物机能,其中一些寄生虫病除危害成年野马外,还会对幼驹造成一定危害。寄生虫危害严重时会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食物的匮乏已经使敏感、羞怯的野生珍稀动物普氏原羚不顾一切地与牧民的家畜争食。普氏原羚,也叫普氏小羚羊,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地,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普氏原羚和藏羚羊一样是中国特有的羚羊  相似文献   

20.
5月21日,4匹健壮的新疆普氏野马种源马从距鸟鲁木齐180公里的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乘着大卡车,经过新疆塔克什肯口岸去蒙古国安家落户了。这是野马重引入以来我国首次向外国输出野马种源。此次野马种源输出活动,对于改善野马的基因状况,维护其遗传多样性,改善小种群近亲繁殖造成的种群退化,促进种群优化,提高野马繁殖、成活率等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