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肽在猪营养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方俊  李伟民 《中国饲料》2003,(22):20-21
随着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研究的深入 ,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肽营养的重要性。Agar( 1 95 3)观察到 ,肠道能够完整转运双甘肽 ,其后Naey( 1 95 9)和Smith( 1 960 )首先提出肽可被完全转运的确切证据。最简单的肽是由两个氨基酸组成的二肽 ,其中含有 1个肽键。由 2~ 1 0个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的直键肽称为寡肽或小肽。近年来研究表明 ,猪在肠道内对蛋白质的利用并不局限于游离氨基酸的形式 ,而大部分是以 2~ 3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形式吸收。1 猪体内小肽的吸收机制Drockcoopdeng等 ( 1 962 )在猪血浆中发现有特殊肽的存在 ,如含脯氨酸的肽。日粮…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经典蛋白质营养理论即氨基酸营养理论认为,动物采食的日粮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经蛋白酶和肽酶作用降解为小肽和游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可被动物直接利用,而小肽只有进一步降解为游离氨基酸才能被利用。但在后来的一些研究中发现,用纯合日粮或低蛋白质平衡氨基酸日粮饲喂动物,并不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Agao等(1953)首先观察到肠道能完整地吸收转运双甘肽。Neway等(1960)的研究为小肽能被完整吸收提供了证据。Hara等(1984)在小肠黏膜上发现了小肽载体。Garder(1984)研究也表明,大量小肽能直接被吸收,进入体循环。Webba(1989)研究表明,蛋白…  相似文献   

3.
许多研究表明,蛋白质在肠道中并非全部水解为游离氨基酸,有很大一部分分解为小肽(一般认为是二肽、三肽),大部分二肽,少量三肽原样转运进入细胞,而大部分三肽,几乎全部三肽以上的寡肽经小肠粘膜刷状缘肽酶水解后,以自由氨基酸的形式吸收和转运。Newwy 等(1960)首先为小肽能被完整地吸收提供了证据;Hara 等(1984)在小肠粘膜上发现了小肽载体。之后,小肽的Ⅰ型载体(Fei 等,1994)和Ⅱ型载体(Adibi,1996)分别被克隆。至今,小肽  相似文献   

4.
饲粮蛋白质在瘤胃或肠道被降解成多肽,并进一步被分解成氨基酸和小肽,然后被吸收、利用。肠道氨基酸的转运受多种氨基酸转运载体,如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等的调节,小肽的转运则由小肽转运载体1介导。目前,对氨基酸及小肽转运载体基因的表达和功能调节相关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了动物小肠肽与氨基酸转运载体等,重点介绍了其基因表达调节的分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营养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1前言近10多年的研究发现,蛋白质除了以氨基酸的形式被消化和吸收以外,小肽以一种特殊的吸收途径在动物体内发挥特殊的生理作用,某些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 BAP),他们在消化过程中被释放,并与肠道内特殊的受体结合参与消化和内分泌的调节。这一研究的发展对传统的营养学概念提出了挑战,并成为营养学研究领域的新的热点。2单胃动物对肽的吸收机制游离氨基酸在动物体内存在中性、碱性、酸性氨基酸和亚氨基酸4种主动转运系统。与游离氨基酸不同,小肽有不同的转运形式。(1)具有PH依赖性的氢离子和钠离子转运系统,不消耗ATP(Kato,198…  相似文献   

6.
小肽转运载体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肽转运载体1(PepT1)是H+/肽偶联的转运载体。该载体通过利用肠腔到肠细胞的质子梯度来转运二肽和三肽。PepT1对游离氨基酸、多肽在动物肠道内的转运调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PepT1的分类、生物学特征及功能,并探讨了影响PepT1活性调控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早在1921年Boegland就提出了小肽转运的可能性,但人们受传统蛋白质消化吸收理论的影响,对小肽完整吸收的观点难以接受。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试验后发现,用纯合日粮或低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日粮饲喂动物并不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Nevey和Smith(1960)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小肽可被完整吸收的论据,证实了完整的甘氨酰-甘氨酸能被转运吸收。Hara等(1984)也指出,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终产物的大部分是小肽,且小肽能完整地通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寡肽分离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秀燕  计成 《中国饲料》2001,(20):25-27
传统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理论认为 :蛋白质在肠道中被水解为氨基酸 ,并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被肠粘膜吸收。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 ,饲料中蛋白质在消化酶作用下的水解终产物 ,大部分是2或 3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 ,它们以完整形式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而被组织利用。与游离氨基酸相比 ,小肽吸收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等特点 (Marraw ,1 972 )。小肽特殊的吸收特点 ,引起营养学家的关注 ,目前对寡肽营养的研究 ,已经成为动物营养研究中的热点领域。乐国伟( 1 995 )、王燕桃 ( 1 997)分别应用NucleosilC1 8ODS反相柱 ( 7…  相似文献   

9.
旨在研究绵羊胃肠道内游离氨基酸(FAA)和小肽(PAA)的数量分布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酸性氨基酸转运载体EAAT3、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y+LAT2和ASCT2、小肽转运载体PepT1、氨基肽酶APN、二肽酶DPEP2mRNA在胃肠道的表达规律。试验选取18月龄健康小尾寒羊6只,屠宰后收集瘤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食糜及对应肠道组织,对食糜上清液的小肽和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并用实时定量PCR对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绵羊食糜多数游离氨基酸浓度从高到低的分布为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瘤胃和盲肠,前二者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不同部位游离氨基酸组成比例不同;多数小肽浓度从高到低的分布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瘤胃,除瘤胃和盲肠外各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部位小肽的组成比例不同;小肽占总氨基酸(TAA)的比例在空肠显著低于其他部位(P0.05)。2)CAT1mRNA在空肠表达量最高,但不同部位间差异不显著;EAAT3、y+LAT2、PepT1、APN mRNA表达规律相似,均在回肠表达量最高;ASCT2mRNA在十二指肠表达量最高,DPEP2mRNA在盲肠表达量最高。结果提示,胃肠道不同区段游离氨基酸和小肽的浓度和组成不同;游离氨基酸的主要释放部位是空肠,主要吸收部位是回肠;小肽的主要释放部位是十二指肠,主要消化部位是空肠,在肠系膜系统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回肠;瘤胃和小肠各区段吸收碱性氨基酸的能力基本相同;酸性和多数中性氨基酸主要吸收部位是回肠,少数中性氨基酸主要吸收部位是空肠。本研究为绵羊小肠氨基酸营养和蛋白质消化吸收规律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营养研究的新进展揭示:氨基酸并非蛋白质在动物胃肠道消化并被吸收的唯一最终产物,还包括一些寡肽(<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可被肠道完整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进而被组织利用(Webb,1989),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蛋白质水解产物-肽在动物肠道的吸收转运,对机体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