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8年7月,某养鸭场8周龄鸭发生一种以昏睡、退软、下痢、头颈震颤、斜颈为特征的疾病,发病急,病程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确诊为鸭巴氏杆菌病。1发病及症状鸭群突然发病,第二天波及全群。病鸭被毛粗乱、无光泽,精神沉郁,眼分泌物增多,咳嗽,打喷嚏,拉黄...  相似文献   

2.
鸭病毒性肝炎病是一种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3周龄以内雏鸭的急性、烈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不分季节与品种均可感染,但多发于冬、春季节。该病以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特征,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现将一例小型鸭场暴发鸭病毒性肝炎病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鸭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疑似鸭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中分离到 1 株鸭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该病毒可使 7 日龄健康鸭 100% 发病,发病鸭具有鸭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典型病变,用鸡传染性法氏囊高免卵黄抗体预防和治疗鸭传染性法氏囊病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病毒性传染病。病鸭死前头向后仰,两脚呈游泳状划动。本病发病急、传染快、致死率高。1病原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小RNA病毒科肠病毒属的成员,病毒粒子大小为20~40nm,对红细胞无血凝性。  相似文献   

5.
正1流行病学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强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细菌性传染病,多见于1~8周龄雏鸭,2~3周龄雏鸭发病风险较高,成鸭发病较少。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多发于春夏、秋冬交替时节,当环境改变,雏鸭免疫力低下时,其易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传播途径较多,病菌可通过种蛋、呼吸道及饮水、饲料等传播。  相似文献   

6.
2005年11月,我县某鸭场发生一种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疾病,体况较好者尤为容易发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及病理剖解,结合饲养管理,诊断为鸭黄曲霉中毒病。  相似文献   

7.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3周龄以内的雏鸭,3—5周龄的雏鸭也可感染发病,成年鸭能感染,但不发病,成为带毒者。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的传染源。2005年8月份修水县义宁镇芦塘村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雏鸭发生一种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不久即抽搐而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经过对发病鸭群的临床及剖检诊断,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DHV)引起雏鸭的一种高致死率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和死亡率高。病鸭临床表现为痉挛、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病理变化特征为肝脏肿大并有出血斑点。备品种的鸭对本病都有易感性,尤以快大型肉鸭发病最多.危害极大,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高度致死性的急性传染病。此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其特征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养鸭业的发展。1998年市郊某专业户饲养的300只雏鸭5日龄突然发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雏鸭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病初表现为食欲废绝,羽毛松乱,精神萎靡,眼睛半闭,缩领、昏睡,行动迟缓,不能随群走动。有的病鸭出现腹泻,排黄白色或绿色稀粪。随后,病鸭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向一侧倾倒,两腿痉挛反复…  相似文献   

10.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我区某鸭饲养场,于2010年9月发生了一起肉鸭临床上以发病急、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疾病,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解剖病变观察及化验室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1.
鸭巴氏杆菌(Pasteurellaanatipestifer)病是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因其急性或慢性败血症而使鸭群有高死亡率,是养鸭业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今年4月初,龙海市角美镇一番鸭养殖场发生急性传染病,造成数十羽成鸭发病死亡。经我局检验证实为鸭巴氏杆菌病。现将诊治结果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场饲养的半番鸭和另一种杂交鸭同时发病,发病时为57日龄,体重约2.5千克,病鸭表现倦怠、昏睡、运动失调、脚软无力、不愿下水,部分病鸭有拉稀。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质脆、表面有许多黄白色针点状坏死灶;十二指肠有出血点和卡…  相似文献   

12.
鸭霍乱又名鸭巴氏杆菌病或鸭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接触性传染、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急性败血性疾病,至今仍被许多国家与地区列为重点预防对象。2001年9月,笔者收到了龙岩市某山麻鸭场送检病料,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病为鸭霍乱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1年9月,龙岩市某山麻鸭场,35~45日龄的山麻鸭100多羽发病,立即死亡的约占30%,1~3天内死亡约占40%。呈散发性发病。2临床症状有些病鸭,看不到任何病症,突然扑翅而死。大部分病鸭发病后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不食,口渴,饮水增加,鼻流粘液,呼吸困…  相似文献   

13.
鸭霍乱防控     
<正>鸭霍乱又名鸭出血性败血症或鸭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1病原导致鸭霍乱的病菌为革兰氏阴性巴氏杆菌,一般的消毒剂对它有很好的杀灭作用,病菌易被紫外线,干燥环境或加热杀灭。饲养管理不当、长途运输、天气骤变、潮湿、多雨时易诱发本病。本病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春秋两季多发,1月龄幼鸭发病率高、死亡快,成年鸭发病较少。2症状本病分慢性、急性、最急性三种。急性型以肥胖和高产蛋率的鸭为多,病鸭精神萎靡、呆立  相似文献   

14.
<正>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疱疹病毒科中的鸭瘟病毒引起的常见于鸭、鹅、天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其特征为血管损伤、消化道黏膜破溃、组织出血、淋巴器官损伤和实质器官变性。病禽体温升高、两腿麻痹、下痢、流泪,部分病鸭头部肿大。因鸭瘟病毒在免疫原性上相对稳定,多年来,鸭瘟一直较为稳定,发病较少。然而从2017年开始,在我国养鸭集中区频频发病,给我国水禽业带来重大损失。针对其发病原因,笔者多年来深入一线走访调查,总结其发病原因并提出可行性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多发于秋冬季节,病鸭和带毒鸭为主要传染源,疾病危害大。1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秋冬季节,春季也有发生,夏季发生较少,冬季为发病高峰;最早3日龄小鸭可发病,500日龄的成鸭仍然有发病。病鸭和带毒鸭为主要传染源,主要经接触传播,不同品种、日龄、性别的鸭均可感染发病。本病病程一般为4~6d,初次发病呈急性暴发,鸭群中突然出现少数病鸭,2~3d后出  相似文献   

16.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主要侵害雏鸭。该病的病原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无芽孢,不能运动。此病发病急,传播快,以病鸭精神沉郁、头部振颤、摇头、软脚、拉稀为特征,死亡率高,是养鸭业的一大顽症。  相似文献   

17.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疱疹病毒科中的鸭瘟病毒引起的常见于鸭、鹅、天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其特征为血管损伤、消化道黏膜破溃、组织出血、淋巴器官损伤和实质器官变性.病禽体温升高、两腿麻痹、下痢、流泪,部分病鸭头部肿大.因鸭瘟病毒在免疫原性上相对稳定,多年来,鸭瘟一直较为稳定,发病较少.然而从2017年开始,在我国养鸭集中区频频发病,给我国水禽业带来重大损失.针对其发病原因,笔者多年来深入一线走访调查,总结其发病原因并提出可行性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8.
鸭瘟防治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等水禽的一种急性、高死亡率的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的大敌。1病因鸭瘟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鸡、绵鸭最易感染发病。鸭瘟的发生主要是购入病鸭,其排出病毒传染健康鸭群,或者是由于健...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病毒性传染病.病鸭死前头向后仰,两脚呈游泳状划动.本病发病急、传染快、致死率高.  相似文献   

20.
1 发病情况河南华英集团养殖公司下属一养鸭专业户于1999年10月3日引进鸭苗3000只,引来时雏鸭体况良好。16日上午发现有个别病鸭呼吸困难,至18日上午发病率高达近20%,且已出现死亡。该鸭舍封闭严实,高热高湿,初进入鸭舍,人有胸闷感觉。鸭群初发病时用抗菌素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结果初步诊断为雏鸭念珠菌病。通过实验室诊断,确定病原为白色念珠菌。2 临床症状病鸭精神萎靡,不愿采食、饮水,呼吸困难,频频伸颈张口,呈喘气状,时而发出咕噜声,叫声嘶哑。改善病雏鸭的通风环境,病情有好转表现。3 剖检变化剖检见病鸭口、鼻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