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体积成形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对半轴套管的一次热挤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成形过程中金属的流动情况,得出了凹模开裂的原因为圆角结构过小导致应力开裂的结论,对凹模结构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结构不仅能有效地避免凹模开裂,而且更利于坯料成形和减小挤压力.  相似文献   

2.
在摩托车油箱类大型制件的胀形模生产中,由于材料拉仲变形较大.容易导致零件开裂、起皱等问题.通过对零件在拉伸胀形过程的应力分析,确定零件在成形中产生内皱等故障的原因,并对模具结构进行改进,用聚氨酯橡胶代替原钢制凸模,很好地解决了零件出现的缺陷.在生产中已获得了成功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3.
汽车后立柱外板成形处理期间常常会出现破裂和起皱问题,因此需要对该项成形工艺进行分析,主要是研究成形期间拉延筋阻力系数,压边力对下部立柱外板成形质量的影响,通过多目标优化分析获得最优工艺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4.
不同纸袋套袋对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6种不同纸袋对纽荷尔脐橙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对脐橙品质的影响因不同果袋而异。与对照相比,外棕内红双层袋、外灰内红双层袋和外黄内黑双层袋提高了果皮亮度、色饱和度和黄色度,而红色度没有显著差异;果实完熟采收时,各处理与对照相比,类胡萝卜素提高12~49μg/gFw,叶绿素差异不明显,而单果质量则下降了8.9~83.6g,除外灰内红双层袋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上升0.2百分点外,其余处理的下降0~1.3个百分点;酸含量下降0~O.9百分点,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大幅度降低Vc含量。纽荷尔脐橙宜选用外灰内红双层袋或外棕内红双层袋进行果实套袋,不宜选用外黄内黄双层袋。  相似文献   

5.
循环压力下厚壁容器自增强残余应力的松弛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40Cr钢制自增强厚壁容器,在循环内压作用下的残余应力松弛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自增强厚壁筒外壁残余应变与循环内压循环次数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厚壁筒自增强残余应力在循环载荷的作用下,残余应力衰减达到近30%。  相似文献   

6.
针对齿轮泵现有径向力计算的局限性问题,采用困油压力影响径向力的定量分析法,在1个困油周期内,先对从动轮齿顶圆上吸压、过渡、排压和困油的4区段内的动态液压分布,后基于实例困油压下的困油径向力进行研究和间接验证。结果表明:1)排压、吸压、过渡卸载下困油径向力的改善率分别为9.9%、-10.2%、-1.1%,困油压能改善排压卸载下的径向力,不过却恶化了吸压卸载下的径向力,对过渡卸载下径向力的影响不大,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采用排压卸载的径向力减少措施;2)排压、吸压、过渡卸载下困油压力的冲击率分别为24.5%、38.5%和13.8%,对径向力的冲击很大,一方面要求通过卸荷槽创新尽量释放困油压力,另一方面应采用困油径向力的定量计算方法;3)困油压力对径向力的影响不仅在于本身更在于径向力的卸载措施,困油力由困油压力和作用面积共同决定,困油压、径向力、困油力的极值位置并非完全一致。困油径向力的定量计算方法为泵尤其是轴承的全流体润滑设计提供了动态的外载荷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汽车覆盖件形状复杂、成形性难以凭经验估计的问题,提出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车门内板拉延工序进行成形性预测.通过一步法计算出符合材料流动特性的毛坯形状,大大提高了零件的可成形性.经有限元分析计算可知,零件内部进料困难,需在部分区域加开工艺孔.为了有效地消除起皱现象,提出在车门易产生起皱的地方布置八字形拉延筋.通过对压边力的调整,得出此零件成功拉延的压边力为500 kN.通过对比一般方形毛坯和优化毛坯的成形极限图,证明优化毛坯具有更好的成形性.最后将数值分析结果用于指导实际生产,成功地实现了车门内板的拉延,有效地减少了试模次数,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采用6种不同纸袋对纽荷尔脐橙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对脐橙品质的影响因不同果袋而异.与对照相比,外棕内红双层袋、外灰内红双层袋和外黄内黑双层袋提高了果皮亮度、色饱和度和黄色度,而红色度没有显著差异;果实完熟采收时,各处理与对照相比,类胡萝卜素提高12~49 μg/g FW,叶绿素差异不明显,而单果质量则下降了8.9~83.6 g,除外灰内红双层袋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上升0.2百分点外,其余处理的下降0~1.3个百分点;酸含量下降0~0.9百分点,外黄内黑双层袋处理大幅度降低Vc含量.纽荷尔脐橙宜选用外灰内红双层袋或外棕内红双层袋进行果实套袋,不宜选用外黄内黄双层袋.  相似文献   

9.
基于CAE技术和试验方法分析了车用侧墙板冲压成形过程中的成形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该侧墙板成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侧墙板零件局部区域处于平面应变状态,并且存在较严重的局部减薄,这两者使侧墙板零件局部区域接近破裂状态;其中压边力对侧墙板零件减薄率的影响最为显著.通过正交试验法进行了工艺参数优化,使零件的最大减薄率明显降低,平面应变状态也得到改善,且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玉米秸秆外表皮与内穰力学特性存在显著差异问题,建立离散元玉米秸秆双层粘结双峰分布模型,通过力学试验与虚拟仿真试验对比,标定玉米秸秆外表皮和内穰力学参数,校正离散元模型,探究玉米秸秆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离散元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颗粒接触方法可建立玉米秸秆双层粘结双峰分布模型.完善DEM方法建立玉米秸秆颗粒粒度随机分布的双层粘结模型方法.通过力学试验得出青贮玉米秸秆外表皮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分别为982.52和387.58 MPa,青贮玉米秸秆内穰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分别为28.64和8.13 MPa,外表皮木质部与内穰纤维部力学特性差异显著.计算得出外表皮-外表皮、外表皮-内穰、内穰-内穰之间粘结参数.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剪切与虚拟仿真试验对比验证离散元模型可靠性.文章所建立玉米秸秆双层粘结双峰分布离散元模型表征两者力学特性差异,为青贮玉米饲料数值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Plastic deformation in coarse-grained metals is governed by dislocation-mediated processes. These processes lead to the accumulation of a residual dislocation network, producing inhomogeneous strain and an irreversible broadening of the Bragg peaks in x-ray diffraction. We show that dur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electrodeposited nanocrystalline nickel, the peak broadening is reversible upon unloading; hence, the deformation process does not build up a residual dislocation network. The results were obtained during in situ peak profile analysis using the Swiss Light Source. This in situ technique, based on well-known peak profile analysis methods, can be used to addr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2.
集条残膜打包机压包成型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机收集条残膜质地松散、占用空间大、储运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一种适用于残膜打包作业的压包成型系统。通过残膜压缩特性试验与松弛试验获得残膜压包成型最优作业压强为7 MPa,据此完成液压元件优选计算,并设计了双泵加载液压系统。为实现集条残膜自动压包成型,开发了基于PLC的残膜压包控制系统,规划了动作控制软件流程。在新疆兵团第六师共青团进行残膜压包成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集条残膜打包机作业效果良好,残膜压包成型成功率达88%,成型时间为38.6s,满足田间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淬硬轴承钢GCr15进行了磨削实验,采用热电偶和三向压电晶体测力仪测量了磨削温度和磨削力.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磨削表面残余奥氏体含量、马氏体亚晶粒尺寸以及微观应变进行了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仿真计算了工件表面的接触应力和应变,讨论了塑性变形在磨削白层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法向磨削力引起材料的强烈塑性变形和高接触应力;工件表面高的接触应力能降低材料相变温度,促进相变的发生;强烈的塑性变形能细化晶粒作用;磨削白层的厚度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而增加,而其亚晶粒大小随塑性变形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奶牛全混合日粮混合机存在的卸料困难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适用于中小型卧式全混合日粮混合机的卸料机构.该卸料机构采用混合室下部开卸料口,通过物料自身重力下落,卸料时间短、残留率低;其结构中的弧形导板使卸料过程平稳、弹性连接杆使卸料门关闭时密封性好并能抵消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卸料时间为3 min时,卸料残留率可达到...  相似文献   

15.
真空辅助卸油和气压辅助卸油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美娜 《油气储运》1994,13(4):13-15,56
目前轻油罐车的装卸都采用上卸工艺,在夏季高温时,易发生汽化障碍。为克服此障碍所采取的辅助卸油方法有两种,即真空辅助卸油法和气压辅助卸油法。石化销售公司特立专题进行研究,在现场调研和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认为后者较前者优越,推荐采用气压辅助卸油方法。气压辅助卸油是利用压缩空气来提高泵入口的剩余压力,从根本上防上气阻和气蚀,减少蒸发损耗,缩短卸油时间,节省能耗,有利于安全作用和环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梁在带屈服平台线性强化弹塑性模式描述的弹塑性问题.着重分析了带平台的线性强化材料的梁的塑性区域边界曲线方程.据此,又讨论了梁的应力应变关系的表达方法,分析了梁在卸载后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变.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了梁的挠曲度计算问题.最后对一个实例进行了计算.研究表明,利用该方法对中强钢进行计算更接近于实际情况.虽然该研究是对带屈服平台的线性强化模式而言,但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只要对某些参数赋予一定的值,很容易就能描述理想和线性强化模式下的梁.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高热膨胀系数差异的塑膜与装饰薄木高温热压复合卷曲问题,制备各项性能良好的塑膜增强柔性装饰薄木,提高珍贵木材利用率和增加产品附加值,采用凹凸模曲面成型工艺进行塑膜与薄木的热压复合,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为塑膜增强柔性装饰薄木工业化应用探索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以红栎为装饰薄木,等离子体改性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为胶粘和增强材料,以塑膜增强薄木剥离强度和卷曲度为性能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凹凸模具曲面成型制备塑膜增强薄木的热压压力、温度和保压时间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1)塑膜与装饰薄木热压曲面成型制备塑膜增强柔性薄木,可显著缓解塑膜增强柔性薄木高温热压卷曲变形现象。2)凹凸模曲面成型制备塑膜增强柔性装饰薄木的较优工艺参数为热压压力0.8 MPa、温度125℃、保压时间210 s。3)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柔性装饰薄木,剥离强度达0.50 kN/m,横向抗拉强度达4.09 MPa,柔韧性可达钢棒直径4 mm,浸渍剥离性能达到国标I 类试验要求,表面平整度好。塑膜与装饰薄木热压曲面成型,可有效解决塑膜增强柔性薄木热压卷曲变形问题,保证后续饰面生产,为新型塑膜增强柔性薄木的制备和工业化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完全降解(Reverte添加剂)地膜在棉花中的应用与示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验证Reverte添加剂生物降解地膜在棉田中消除残膜污染和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1)在相同田间水肥条件下,设置Reverte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在棉花上的生产对比试验;(2)分四个时间段,观测降解过程,测量Reverte降解地膜在棉田中的破碎情况;(3)把埋土和暴露在阳光下不同时间的8个样品放置老化箱中,测其脆化度.[结果]Reverte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相比,对棉花生育期和产量无明显影响;Reverte降解地膜在棉田中达到了消除残膜污染的效果.棉花诱导期120 d覆膜129 d时,地膜大面积崩裂并形成不规则小块和碎片,部分土地裸露面在85;左右,达到生物降解第一阶段(崩裂阶段).土壤表面小块残膜和埋于土壤中的残膜经红外线分析测定其羰基系数,进行计算分别为2~3月和3.8~4月进入生物降解第二阶段(生物降解阶段).[结论]Reverte生物降解地膜在棉田中有显著的崩裂,小块残膜脆裂现象.小块残膜最终在自然环境中被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水,进一步研究还有待于堆肥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19.
齿轮泵圆形卸荷槽下的困油压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齿轮泵圆形卸荷槽下的卸荷面积和对应的困油压力。以困油的膨胀过程为例,首先通过啮合点位置和圆形槽圆形轮廓与从动轮齿廓和主动轮槽廓的交点位置计算,给出卸荷面积的精确计算方法,其结果由虚拟的测量数据验证;其次由流体体积弹性模量定义所构建的困油模型,对圆形、矩形两卸荷槽下的困油压力分别进行仿真运算,结果则被相关文献提供的试验结果所验证。结果表明:卸荷面积的计算结果与虚拟测量结果非常吻合;困油压力峰值的仿真结果与现有试验结果也非常吻合。当泵采用小侧隙大卸荷槽间距时,应多采用矩形槽,以提供更大的卸荷面积;当泵采用大侧隙小卸荷槽间距时,应当多采用圆形槽,以降低加工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20.
白色污染对棉花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研究了土壤中地膜残留对土壤物理性状、棉花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随残留地膜的增加而减小,而土壤容重和比重随之增加.(2)在0~40 cm土壤中,残膜能够刺激棉花根系的生长,当残膜量为900 kg/hm2 以下时,棉花根表面积、根长密度和根重都大量增加;在40~100 cm土壤中,残膜阻碍根系生长,使根系生物量下降.(3)随着残膜数量增加,棉花干物质重和冠/根均随着残膜量的增加而减小,棉花地下部地上部生长不协调,产量降低.因此,一定数量的残膜刺激根系生长的现象是棉花植株的适应性反应,而残膜对棉花的生物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均有负面影响,残膜数量越大,减产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