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促排卵周期使用调经种子丸后对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及厚度变化的影响和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前瞻性研究,比较使用与不使用调经种子丸对促排卵周期患者子宫内膜血流及厚度的影响.选择排卵障碍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克罗米芬(CC)促排卵,A组不再使用其他药物;B组口服CC同时加用河北安国药业生产的调经种子丸,每天4.5g,每日2次,连服20天.在促排卵后5天及卵泡成熟日、排卵后7天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B组在卵泡成熟日及排卵后7天的子宫内膜厚度较A组厚,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在卵泡成熟日及排卵后7天的子宫动脉平均血流阻力指数(RI)值较A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克罗米芬联合使用调经种子丸能降低子宫动脉RI,改善内膜血供,增加内膜厚度,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女性不孕与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感染和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培养法分别对139例原发性和167例继发性不孕患者的官颈分泌物进行UU、MH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EMAb。同时选择健康已孕妇女102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原发性及继发性不孕组UU、MH感染率及AEMAb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原发不孕组与继发不孕组UU、MH感染率、AEMAb阳性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孕组中支原体感染阳性患者AEMAb阳性率明显高于支原体阴性患者(P〈0.01)。结论:女性不孕与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免疫因素有关,且AEMAb的产生与支原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阴道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检测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EC (EC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增生组)的患者各30例,设同期来院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均行经阴道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检测,检测指标包括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搏动指数(PI)、血管指数(VI)、血管血流指数(VFI),分析EC组、增生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EC组PSV、EDV、RI、PI均低于增生组及对照组(P0.05),VI、VFI则明显高于增生组及对照组(P0.05);增生组PSV、EDV、RI、PI均低于对照组(P0.05),VI、VFI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检测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短暂性脑缺血患者93例,按入院顺序分为丹红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丹红组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和丁咯地尔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都应用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选择51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丹红组和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丹红组和对照组均比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丹红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增加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脑血流量,预防脑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最佳妊娠时机和术后辅助药物治疗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分析206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排除其他不孕因素。结果术后随访期间总妊娠率为67.0%(138/206)。Ⅰ~Ⅲ期的总妊娠率明显高于Ⅳ期(P〈0.05);Ⅱ、Ⅲ期术后1~12月的妊娠率明显高于1a后的妊娠率(P〈0.05)。Ⅰ期无辅助药物治疗,Ⅱ~Ⅳ期辅助药物治疗者的术后妊娠率、流产率与无辅助药物治疗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手术后1~12月是妊娠最佳时机,术后辅助药物治疗不能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化瘀止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化瘀止痛汤,6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 %(38/42),对照组为73.8%(31/4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0.5%(4/38),对照组复发率为35.5%(1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心慌及不规则阴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化瘀止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的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AFS各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腹腔液CA125和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测结果。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6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膜异位症组)血清、腹腔液的CA125和EMAb.同时检测12例正常女性(对照组)的血清CA125和EMAb并作比较。结果:内膜异位症组血清中的CA125水平、EM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同AFS分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的CA125水平或EMAb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Ⅰ期(或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CA125水平与Ⅲ期(或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CA125水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Ⅰ期和Ⅱ期(或Ⅲ期和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Ⅰ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EMAb阳性情况与Ⅲ期(或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及腹腔液EMAb阳性情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检测血清及腹腔液中CA125和EMAb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全身用药、局部用药以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36例,分为A、B、C 3组,每组12例。A组以甲氨蝶呤(MTX)进行全身用药治疗;B组以MTX局部用药治疗;C组以MTX局部用药并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 A、B、C 3组患者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分别为(73.2±58.4)、(41.7±11.5)、(12.9±6.8)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瘢痕部位包块消失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总有效率优于A组(91.6%vs 41.7%,P〈0.05)。结论 MTX局部用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LNG-IUS(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曼月乐)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0例A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LNG-IUS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行曼月乐宫腔放置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月经期及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CA1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痛经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LNG-IUS联合米非司酮治疗AM对患者性激素无明显影响,并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应用米非司酮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40例和孕三烯酮组34例。米非司酮组于术后1周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2.5 mg,孕三烯酮组于术后1周口服孕三烯酮2.5 mg,每周2次。两组均服药6个月,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米非司酮组与孕三烯酮组的临床有效率、复发率、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孕三烯酮组(2.5%vs 26.5%,P〈0.01)。结论术后应用米司非酮的效果满意,副作用少,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比较好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73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子宫、增生期子宫、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73a、VEGF-C蛋白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73a、VEGF-C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增生过长、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P<0.01或0.05)。p73a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VEGF-C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有关(P<0.01或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73a与VEGF-C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p73a、VEGF-C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VEGF-C可作为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促排卵汤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4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拟促排卵汤对女性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促排卵方治疗组(49例)和克罗米芬对照组(47例),测定用药前后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基础体温(BBT),并采用B型超声监测排卵状况、观察子宫内膜生长情况,随访其妊娠及生产(包括流产)情况.所有数据纳入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妊娠率(67....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子宫内膜腺癌、3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MMP-2、MMP-9表达.结果 MP-2、MMP-9 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期表达增加,而在早分泌期几乎无表达;MMP-2、MP-9在不典型增生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采食水平对初产母猪妊娠早期孕酮分泌、胚胎存活和胚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FGFR2)、孕酮受体(PGR)及胚胎和子宫内膜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叶酸结合蛋白(FBP)、子宫转铁蛋白(U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母猪配种后随机分到3个组,按2.0倍、1.2倍和0.6倍维持需要供给饲粮(分别为采食高、中、低水平),妊娠12、25和35 d屠宰母猪,收集血清、子宫液和胚胎、子宫组织,运用ELISA测定血清和子宫液中孕酮浓度,用RT- PCR测定目的基因在胚胎和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妊娠12、25和35 d,血清孕酮浓度在采食高水平组极显著低于采食中、低水平组(P<0.01)。子宫分泌液孕酮浓度在妊娠12 d,采食低水平组极显著高于采食高水平组(P<0.01),采食中水平组显著高于采食高水平组(P<0.05),妊娠25 d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12 d采食中水平组的活胚数显著高于采食高水平组(P<0.05),采食高、低水平间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各阶段,采食中水平组的胚胎FGFR2、RBP4以及子宫内膜RBP4、FBP、UF mRNA 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妊娠35 d,以中水平采食量饲喂初产母猪,具有较高的活胚数,采食高水平或者严重限饲,引起孕酮分泌过高或过低,降低胚胎FGFR2、RBP4及子宫内膜RBP4、FBP、UF mRNA的表达,降低活胚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孕症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时对比剂逆流的X线征象,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总结37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有逆流征象病例的X线征象,与临床病史资料进行对照.病例临床诊断均为不孕症患者,对比剂使用76%的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或碘海醇注射液.结果所有病例中血管性逆流9例(24.3%),间质性逆流13例(35.1%),混合性逆流15例(40.5%).诊刮结果3例为子宫内膜结核,2例为子宫内膜增生,28例为炎性病变,4例未见异常.结论子宫输卯管造影时发生逆流征象为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提供了主要依据,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体质量为(21.55±1.62)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研究对象,投喂壳聚糖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5%、1.0%、1.5%、2.0%、3.0%的饲料,研究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血清相关免疫因子、肌肉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进行60 d。结果表明:1.0%壳聚糖添加组试验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1.5%壳聚糖添加组试验虾的死亡率和蜕壳死亡率均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和2.0%壳聚糖添加组试验虾血清中的酚氧化酶(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1.0%、2.0%壳聚糖添加组外,其他添加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各添加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除2.0%壳聚糖添加组外,其他添加组试验虾肌肉粗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均低;除2.0%壳聚糖添加组外,其他添加组粗脂肪含量较对照组均高,其中1.0%、1.5%和3.0%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仅1.0%添加组肌肉灰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仅2.0%添加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添加组试验虾肝胰腺中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以及肠道中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添加组试验虾肝胰腺和肠道中的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成虾饲料中壳聚糖的添加量为0.5%~1.5%,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起到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并能增强其消化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17.
紫丁香叶对史氏鲟生长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为试验对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紫丁香叶粉,研究紫丁香叶对史氏鲟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共分9组(对照组、A~H组),A~H组试验饲料中紫丁香叶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3%、4%、5%、6%、8%、10%,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饲养试验共进行56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史氏鲟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除C组和F组外,其它各试验组鱼血浆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下降(P〈0.01);H组鱼血浆中自蛋白显著下降(P〈0.05),谷丙转氨酶(ALT)显著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AST)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鱼血浆中C3、C4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降低,除C组和F组外,其余各组鱼血浆中C3、C4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这说明,饲料中不同水平的紫丁香叶粉对史氏鲟生长和免疫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脑钠肽(BNP)治疗肺栓塞(PE)的疗效.方法 82例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脑钠肽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脑钠肽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钠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和Tei指数.结果 脑钠肽组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68.3%(P<0.05);治疗后,脑钠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高血压患者心脏及血管改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82例高血压患者及65例健康自愿者的心脏、颈动脉、肾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结果高血压组心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均增厚52例、左房扩大42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1者有72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4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36例、肾段动脉阻力指数RI〉0.70者50例、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106 cm/s者67例,而对照组分别为5、17、12、11、14、15、22例,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心脏、颈动脉、肾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均出现异常表现者43例(52.4%),对照组均无异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了解早期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颈动脉内膜情况及肾动脉、脑动脉血流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