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为了选出适应性强,生产性能优良,杂交优势明显的杂交父本,我们从1983年秋开始对美系杜洛克、丹系长白猪的主要生产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 一、种猪来源及饲养情况 所试种猪均于1983年由广东省繁殖场和杭州市种猪试验站引进,饲养在单列式水泥地面猪舍内,日饲湿拌料2次,以吃完不剩为原则,饮水充足,饲料营养水平,仔猪阶段每公斤料含DE_(3.4)兆卡、CP_(23%);后备猪DE_(3.1)兆卡,CP_(13.9%);空怀母猪DE(3.2)兆卡,CP_(11.1%);哺乳母猪DE_(3.2)兆卡,CP_(11.2%);种公猪DE_(3.2)兆卡,CP_(14.6%);另外每百公斤料加食盐0.5公斤,多维素10克,矿物质添加剂125克;防疫驱虫同步进行,且安排每年3、9月份产仔。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日粮蛋白(CP)水平对雪山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将1440只1日龄雪山鸡母鸡随机分成低蛋白(LP)、中蛋白(MP)和高蛋白(HP)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试验阶段日粮代谢能(ME)水平依次为1~20日龄12.13MJ/kg、21~60日龄12.55MJ/kg、61~120日龄12.97 MJ/kg;蛋白水平依次为1~20日龄为20.0%、21.0%、22.0%,21~60日龄为17.5%、18.5%、19.5%,61~100日龄为15.0%、16.0%、17.0%。结果显示:1~20日龄,HP组平均体重高于MP(P0.05)和LP组(P0.05),HP组平均日增重(ADG)高于MP组(P0.05)和LP组(P0.05),HP组料肉比(F/G)低于MP组和LP组(P0.05);21~60日龄,HP组平均体重高于MP组和LP组(P0.05),HP组ADG高于MP和LP组(P0.05),HP组F/G低于MP(P0.05)和LP组(P0.05);61~100日龄,MP组ADG高于LP组和HP组(P0.05),MP组F/G低于LP组和HP组(P0.05);各组间雪山鸡屠宰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提示:1~20日龄,雪山鸡日粮ME和适宜CP水平分别为12.13MJ/kg和22.0%;21~60日龄,雪山鸡日粮ME和适宜CP水平分别为12.55MJ/kg和19.5%;61~100日龄,雪山鸡日粮ME和适宜CP水平分别为12.97MJ/kg和16.0%。  相似文献   

3.
山区农户养地方种6月龄母猪按体重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8头,对照组母猪初配体重为28.5±3.04千克,试验组母猪初配体重为37.5±3.45千克。在农村常规条件下,结果表明:(1)对照组母猪体重始终低于试验组,且没有快速生长而赶上的势头,试验组在第三胎仔猪断奶时体重为92±5.32千克,比对照组75±5.71千克仍有17千克的差距。(2)试验组在第一情期受胎率高达83.33%,比对照组62.5%高出20.83%(P<0.01)。(3)试验组三胎平均总产仔数、活产仔数、60日龄活仔数分别高于对照组14.9%(P<0.05)、10.8%(P<0.05)、13.3%(P<0.05)。(4)试验组初生窝重、60日龄窝重同对照组间均有明显差别(P<0.05)。(5)对照组母猪断奶至发情天数为9.4±14.2天,试验组只有6.47±2.5天,缩短2.93天。  相似文献   

4.
1.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小苏打): 育肥猪为0.3%; 妊娠猪和空怀猪为0.4%~0.6%; 哺乳母猪和公猪为0.6%~0.8%。(盐碱地地区除外) 2.选用以下药物内服:复方阿司匹林2~10片/次;十滴水10~20毫升;盐酸氯丙嗪3毫克/千克体重·次;巴比妥0.1~0.2克。 3.把中暑病猪及时放在阴凉通风地方,并用凉水浇头、颈、全身,以及冷水灌肠,效果明显。否则,往往容易造成死亡。 4.急救也可选用以下药物,进行肌肉注射:复方氯丙嗪0.5~1毫克/千克体重·次; 安定1~7毫克/千克体重·次; 复方氨基比林5~10毫升/次; 安乃近1~3克/次。(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相似文献   

5.
提高仔猪育成率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可兵 《养猪》2002,(2):17-18
问题的提出 :死亡 1头仔猪的损失有多大 ?一头体重 1 5 0千克的母猪年产两窝共产活仔 2 0头 ,计需ME3 1 76兆卡 ,折合 1 1 3 4千克饲料 ,每头仔猪初生时即分摊 1 60兆卡 ,折合 5 6 7千克饲料。所以 ,死亡 1头 (或少生 1头 )初生仔猪即损失 5 6 7千克饲料 ,60日龄内死亡 1头平  相似文献   

6.
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科学家在母猪妊娠后期,在日粮中添加脂肪和氟羟脱氢皮质醇进行试验,以评价不同添加物对断奶小猪的影响。供试妊娠母猪共18头,分为三组。平均产前九天开始试验,母猪每天喂1.8千克维生素(或矿物质)、玉米、大豆粗粉饲料(可产生代谢能6兆卡,蛋白每头母猪290克)。另外每头母猪还补充4兆卡代谢能,以淀粉、大豆油或大豆油加氟羟脱氢皮质醇三种方式提供。其中添加氟羟脱氢皮质醇组,限定每头母猪70毫克,氟羟脱氢皮质醇是人工合成的一种糖皮质激素。在28天的哺乳期间,按标准给母猪饲喂14%的蛋白及玉米、大豆粗  相似文献   

7.
甜菜碱对热应激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日龄的肉仔鸡(麻鸡与隐性白的杂交一代)120只在常规状态下饲养至17日龄后进行试验。在试验期内,肉鸡被随机分成3组,并饲养在热应激环境中,对照组喂基础日粮,第 组、 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3%的甜菜碱。试验期内,定期测定采食量,增重等生产性能指标,81日龄时测定屠宰率。结果表明:在17~57日龄,与对照组相比较,第 组公鸡平均增重提高了278.9克/只,母鸡平均增重提高了218.7克/只,差异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第 组公鸡平均增重提高了0.2克/只、母鸡平均增重提高了17.6克/只,差异不显著(P>0.05);在采食量方面,对照组、第 组、第 组分别是:公鸡61.05克/只·日、66.12克/只·日、65.84克/只·日,母鸡46.68克/只·日、54.97克/只·日、53.59克/(只·日),三组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较,第 组公鸡饲料转化率提高了0.5,差异显著(P<0.05);第 组母鸡饲料转化率提高了0.19,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第 组公鸡饲料转化率减少了0.22,差异显著(P<0.05);第 组母鸡饲料转化率减少了0.26,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第 组、第 组肉鸡的屠宰率分别是公鸡91.15%、90.90%、91.05%,母鸡91.70%、91.55%、91.85%,各组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证明,适量甜菜碱可以缓解热应激对肉鸡的不  相似文献   

8.
孙士铨  郝立飚 《养猪》1993,(4):20-21
观察了长·大杂种母猪及其亲本(父本长白、母本大约克)和杂种母猪的与配公猪本洛克猪近两年初产和第二胎268窝的繁殖成绩:1.初产:总产仔数分别为10.2头,9.29头、9.46头和9.20头;产活仔数分别为10.05头、8.88头、8.98头和9.07头;35日龄断奶45日龄窝重分别为138.37千克、113.86千克、115.23千克和117.52千克。2.经产:总产仔数分别为11.81头、10.2头、11.61头和9.92头;产活仔数分别为11.56头、9.70头、11.39头和9.67头;35日龄断奶45日龄窝重分别为149.30千克、113.1千克、128.47千克和121.35千克。长·大杂种母猪的繁殖性能显著优于双亲及其与配公猪品种,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9.
利用呼吸测热器对5头繁殖母猪及其哺乳仔猪进行了绝食代谢的测定。母猪分妊娠前期、妊娠后期、哺乳前期、哺乳后期和空怀期;仔猪分哺乳前期和哺乳后期。母猪5期的绝食代谢产热量分别为100.6、92.0、105.6、109.6和79.6千卡/公斤~(0.75)·天;耗O_2量分别为20.8、20.4、22.5、23.2和16.9升/公斤~(0.75)·天;CO_2产生量分别为14.7、14.1、16.0、16.6和11.9升/公斤~(0.75)·天;呼吸商变化范围在0.66-0.72之间。仔猪哺乳前期和哺乳后期的绝食代谢产热量分别为124和112千卡/公斤~(0.75)·天;耗O_2量分别为25.8和23.4升/公斤~(0.75)·天;CO_2产生量分别为17.1和17.5升/公斤~(0.75)·天;呼吸商在0.66-0.75之间;其体蛋白分解量分别为3.4和3.3克/公斤~(0.75)·天。结果与国外有关报导相近。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舍饲牦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体重为(200±20) kg、健康状况良好的成年公牦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牦牛。在饲粮代谢能(10.6 MJ/kg)一致的前提下,分别配制低蛋白质水平饲粮(12%,LP组)、中蛋白质水平饲粮(14%,MP组)、高蛋白质水平饲粮(16%,HP组)。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 MP组牦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LP组和HP组(P<0.05);LP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HP组(P<0.05);LP组料重比显著高于MP组和HP组(P<0.05)。2)LP组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低于HP组(P<0.05);MP组丙酸浓度显著低于HP组(P<0.05)。3)3个试验组共鉴定出11 989种瘤胃液特征序列,共有1 165种瘤胃液特征序列(ASVs),占总数的9.72%,LP组、MP组和HP组的ASVs数量分别为3 437、4 184和3 903种,其独占种数分别为1 351、1 978和1 790种;LP组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MP组...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研究提高初产母猪泌乳期日粮中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以此来提高母猪蛋白质和赖氨酸摄入量对哺育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分娩日期相近的大约克初产母猪1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头母猪,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分别饲喂4种泌乳期日粮:18%CP(A)、16%CP(B)、18%CP+0.2%Lys(C)、16%CP+0.2%Lys(D)。哺乳母猪自由采食。结果表明:提高初产母猪泌乳期日粮的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可以增加母猪的蛋白质和赖氨酸摄入量(P<0.01),同时(1)提高了仔猪断奶存活率、断奶窝重(P<0.05)和平均日增重(P<0.01);(2)母猪的泌乳期体失重减少,断奶-发情间隔缩短(P<0.05)。  相似文献   

12.
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研究提高初产母猪泌乳期日粮中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以此来探讨母猪蛋白质和赖氨酸摄入量对哺育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分娩日期相近的大约克初产母猪1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有4头母猪,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分别饲喂4种泌乳期日粮:18%CP(A)、16%CP(B)、18%CP+0.2%Lys(C)、16%CP+0.2%Lys(D)。哺乳母猪自由采食。结果表明:提高初产母猪泌乳期日粮的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可以增加母猪的蛋白质和赖氨酸摄入量(P<0.01),同时:①提高了仔猪断奶存活率、断奶窝重(P<0.05)和平均日增重(P<0.01);②母猪的泌乳期体失重减少,断奶—发情间隔缩短(P<0.05)。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上海市饲料科学研究所研制的乳猪饲料(试验组)和上海大江有限公司的“551”乳猪饲料(对照组)的饲喂效果。采用同窝配对分组法,设置22个重复组对两种乳猪饲料进行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仔猪0—60日龄增重:试验组和对照组效果一致。试验组平均头日增重421.2克、对照组为422.2克(P>0.05),(2)耗料和料重比:试验组分别为527.2克/日·头,1.1878:1;对照组分别为478.6克/日·头,  相似文献   

14.
糖萜素对母猪和仔猪健康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研究了糖萜素提高母猪和仔猪健康指标的效果。选用妊娠86 d长×大二元母猪6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0、250 mg/kg糖萜素,饲喂68 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500、250 mg/kg糖萜素可改善仔猪外观指标;可使母猪哺乳期第19~21 d时炎症指数降低61.99%(P<0.05)和100%(P<0.05);可使母猪哺乳期第5~7 d和第19~21 d时免疫强度指数分别提高18.21%(P<0.05)和18.95%(P<0.05),以及25.70%(P<0.05)和27.37%(P<0.05);使母猪哺乳期第5~7 d时健康指数分别提高43.95%(P<0.05)和33.43%(P<0.05);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500、250 mg/kg糖萜素均能提高母猪和仔猪健康性能。  相似文献   

15.
李瑞珊  吕炳起 《养猪》1993,(2):26-29
在深县猪选育过程中,对266窝深县猪和50窝两元杂交猪进行了测试。经六代选择,五世代深县猪包括基础群6头公猪和11头母猪的血统,五世代23头公猪和69头母猪群体平均近交系数为17.3%±0.5%,亲缘系数29.6%±1.05%。深县肉猪(20—90千克)日增重549.5克,料重比为3.4:1,屠宰率73.5%,胴体瘦肉率43%。母猪头胎产仔9.9±0.45头,双月窝重82.6±4.84克。主要经济性状世代改进量:日增重25.8克(P<0.01),料肉比0.1千克(P<0.01),肥育期缩短6天(P<0.05)。头胎产仔多0.5头(P<0.01),双月窝重提高7千克(P<0.01)。以深县猪做母本,与汉普夏、杜洛克、长白、大白公猪杂交,均有杂种优势,但以汉深、长深两个组合最好。选育前后五年近交系数由2.11%上升到17.3%,但有关性能没有下降,连续三代全同胞和四代父女交配也无近交衰退表现。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环颈雉幼雏期饲粮适宜的能量浓度与蛋白质水平,本研究选用240只1日龄环颈雉进行3(ME:2650,2900和3100kcal/kg)×5(CP:21.5,24.0,26.5,29.0和31.5%)二因子交叉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环颈雉幼雉期饲粮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时,适宜 CP/ME 应为90.3~93.3克/兆卡,且适宜 ME 浓度与CP 水平分别不应低于2900kcal/kg 和26.5%。不论饲粮 ME 浓度与 CP 水平如何,环颈雉的增重率模式均相同,即1~14日龄其增重率迅速提高,并在8~14日龄达到最高,此后15~24日龄则逐渐降低。饲粮 ME 浓度与 CP 水平对环颈雉氮沉积量(克/日、只)与代谢能值(千卡/日、只)的互作效应均显著(P<0.05)。氮沉积率随着饲粮 ME 浓度与 CP 水平的提高而分别显著提高与降低(P<0.05)。能量代谢率随着饲粮 CP 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运动场草坪坪床的床土和机械组成(床土含砂量)、基肥磷(P_2O_5)和氮(N)为因素,以草坪品质综合评定得分为衡量指标,利用三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对运动场草坪坪床结构的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实验得出,最佳坪床结构的三因素水平分别为:床土含砂量67.0820~77.9180%,磷(P_2O_5)0.0131~0.1330克/千克·土,氮(N)0.1122~0.2045克/千克·土;最优三因素水平为:床土含砂量61.8350%,磷0.1067克/千克·土,氮0.1161克/千克·土。文中还建立了草坪品质综合评定得分与坪床结构三因素显著相关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日粮蛋白(CP)水平对淮南麻黄鸡种鸡育雏育成期生长性能、体尺及第二性征和生殖器官指标的影响,选择1 350只2周龄淮南麻黄鸡母鸡,随机分为高蛋白(HP)、中蛋白(MP)和低蛋白(LP)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次重复150只,试验3个阶段日粮蛋白水平由低到高依次为,26周16.0%、18.0%、20.0%,76周16.0%、18.0%、20.0%,711周13.5%、15.0%、16.5%和1211周13.5%、15.0%、16.5%和1218周13.0%、14.0%、15.0%,其他各阶段处理组间日粮组分和营养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结果显示:第6周末平均体重,HP组显著高于LP和MP组(P<0.05),而对其他各阶段的各项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18周13.0%、14.0%、15.0%,其他各阶段处理组间日粮组分和营养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结果显示:第6周末平均体重,HP组显著高于LP和MP组(P<0.05),而对其他各阶段的各项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5周HP和MP组的平均胫长均显著高于LP组(P<0.05),而HP和MP组之间平均胫长的差异不显著(P>0.05);除在第14周时,HP组的胫围显著高于MP、LP组,蛋白水平对育成期胫长、胫围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15周MP组肉垂高度显著高于LP组,16周冠长、冠厚HP组显著高于LP组(P<0.05),日粮蛋白水平对其他周龄的各项体尺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蛋白水平对育成期卵巢和输卵管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05周HP和MP组的平均胫长均显著高于LP组(P<0.05),而HP和MP组之间平均胫长的差异不显著(P>0.05);除在第14周时,HP组的胫围显著高于MP、LP组,蛋白水平对育成期胫长、胫围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15周MP组肉垂高度显著高于LP组,16周冠长、冠厚HP组显著高于LP组(P<0.05),日粮蛋白水平对其他周龄的各项体尺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蛋白水平对育成期卵巢和输卵管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06周,在代谢能为11.96 MJ/kg时,日粮适宜蛋白水平为20.0%;76周,在代谢能为11.96 MJ/kg时,日粮适宜蛋白水平为20.0%;711周,在代谢能为11.73 MJ/kg时,日粮适宜蛋白水平为15.0%;1211周,在代谢能为11.73 MJ/kg时,日粮适宜蛋白水平为15.0%;1218周,在代谢能为11.69 MJ/kg时,日粮适宜蛋白水平为14.0%。  相似文献   

19.
选用15头健康成年黑白花奶牛,随机分成三组,按3×3有重复拉丁方设计进行饲养试验,试期三个月,共有三个处理:(A_1)饲粮中添加 K110mg/头·日,(A_2)添加 K120mg/头·日,(A_3)常规饲粮(对照),研究饲粮中添加碘对奶牛产奶性能、垂体——甲状腺轴分泌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 A_1奶牛产奶量和标准乳量分别为23.29±0.51kg/头·日和20.53±0.51kg/头·日,处理 A_2则分别为23.41±0.34kg/头·日和20.58±0.33kg/头·日,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 A_3的21.58±0.50kg/头·日和18.70±0.57kg/头·日(P<0.01),A_1、A_2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三处理乳脂率分别为(A_1)3.21±0.077,(A_2)3.20±0.079,(A_3)3.10+0.081,两个补碘处理虽均高于对照,但统计上不够显著。三处理之间乳中干物质含量和非脂干物质含量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A_1、A_2处理血清中 T_4含量均显著高于 A_3(P<0.05),但 A_1、A_2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 T_3含量 A_2极显著地高于 A_3(P<0.01),A_1显著高于 A_3(P<0.05),A_1、A_2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游离甲状腺变化情况与甲状腺素的变化相似。A_1、A_2血清中 TSH 含量均极显著地高于 A_3,但 A_1、A_2之间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提示日粮中添加适量碘可以改善奶牛垂体——甲状腺轴的分泌机能从而提高产奶性能,饲粮碘稍微过量对甲状腺机能、产奶性能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水平对240日龄不同品种猪肌内脂肪(IMF)含量和胃肠道重量、长度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IMF含量与胃肠道重量、长度及消化酶活性的关系.试验采用2×2因子试验没计,即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猪(DLY)和太湖猪2个品种,每个品种分别饲喂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HC/LP)和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LC/HP)2种日粮.选用150日龄的DLY猪和太湖猪各12头,按体重相近、性别一致的原则共分为4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饲养90 d后屠宰取样.结果表明:与LC/HP日粮相比,HC/LP日粮极显著提高了DLY猪的IMF含量(IMF为5.83%)(P<0.01),对太湖猪有提高的趋势(P>0.05),但2种日粮对2品种猪眼肌面积和背膘厚没有显著影响(P>0.05);HC/LP日粮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了2品种猪的胰重和胰指数;无论在何种日粮下,太湖猪的胃、胰、小肠指数都极显著高于DLY猪(P<0.01);HC/LP日粮降低了2品种猪的消化酶活性,但对DLY猪的胰淀粉酶单位活性有所升高(P>0.05),其中对太湖猪的胃蛋白酶和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LC/HP日粮下,太湖猪胰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DLY猪(P<0.01);在HC/LP日粮下,DLY猪的胰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太湖猪(P<0.05).因此,HC/LP日粮在对2品种猪眼肌面积和背膘厚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可大幅度提高240日龄DLY猪的IMF含量,而大幅度降低了2品种猪的胰重和太湖猪的胃蛋白酶和胰脂肪酶活性,对2品种猪的胃、肝和小肠的重量或长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