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工影响天气主要是指在合理利用自然气候因素,选择合理时间、条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人为改变某些地区的大气条件的科学运作过程,人为增加或减少自然天气,达到增减雨水,预防冰雹、霜降等人为影响自然条件的活动。本文通过笔者对当今人工影响天气的现状及发展进行论述,以期增加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上海动物园饲养的4对吸蜜鹦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吸蜜鹦鹉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饲养过程,包括笼舍的环境管理、饲养流程、饲料配比等方面,并研究其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自然繁育情况和常见疾病诊治相关问题。结果表明:给吸蜜鹦鹉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及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食物是其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得以存活、繁殖成功以及预防日常疾病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对人工饲养条件下海南亚春蜓稚虫羽化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究,羽化过程包括壳裂、出壳和展翅3个阶段,时间大约82 min。  相似文献   

4.
人工气候箱饲养甜菜夜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利用人工气候培养箱继代饲养甜菜夜蛾的关犍技术环节。摸索出了良好的饲养条件要求、完善了人工饲料配方、制定了一套饲养过程中行之有效的病毒防治措施.并对饲养过程的关犍细节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沼气是多种厌氧性细菌发酵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的,丰富的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和保持一定水分、温度的条件下,便能生成沼气。于是人们对沼气的产生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步弄清了人工制取沼气的工艺条件。人工制取沼气,必须创造厌氧发酵的基本条件,若不具备相用的条件将得不到沼气或得到很少。这些基本条件是:  相似文献   

6.
人工影响天气是当前人类对天气要素进行有效改变,以利于指导人们日常生产的气象条件改变方式。这种方式在我国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改善当前的天气条件,实现对气象条件的有效调控,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人工影响天气对气象要素及天气预报的影响,从而能够优化人工影响天气过程。本文在此背景下,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当前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实施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建议,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最近的20年中,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污水量也在逐年的增多,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已经不适用现代污水处理的发展形式。人工湿地技术作为我国海绵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污水的处理领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对人工湿地技术进行有效的利用。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条件,选择适合的人工湿地种类,这样不仅仅可以有效的提升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的质量,对我国海绵城市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工增雨作业过程个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2008年4月20~23日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进行的人工增雨作业,包括气象条件、天气条件分析,及指挥预警和作业过程等。  相似文献   

9.
烤烟发酵过程中氧气条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人工发酵法研究了氧气条件对发酵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氧条件下发酵烟叶的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总氨基酸、淀粉、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下降幅度大于无氧条件下发酵的烟叶。这说明发酵过程中氧气条件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降解和转化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烟叶发酵过程中,应提供充分的氧气条件,以促进烟叶品质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上部烟叶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在醇化过程中变化趋势,合理指导烤烟醇化,本研究对自然醇化与人工醇化两种方式下烟叶跟踪取样,并对7种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醇化方式下,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该类物质总量逐渐增加,其中12-18个月是显著提升期。不同化合物在醇化过程中含量变化存在差异,其中苯甲醛、苯酚和苯乙醇、苯乙醛四种化合物在醇化过程中含量是增加的;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含量在醇化过程中呈现降低趋势;苯甲醇和苯乙酮含量变化较小。人工醇化条件下前6个月内总量显著增加47.25%,同时期自然醇化条件下含量增加29.39%,变化不显著。12-30个月期间,自然醇化条件下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总量不同程度高于同期人工醇化条件下含量,前者总量达到最大值时间较后者提前12个月左右。自然醇化条件下,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总量与杂气、刺激性指标呈0.01水平上的正相关,与总分指标呈0.05水平上的正相关,偏相关关系不显著;人工醇化条件下,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总量与杂气、刺激性指标呈0.05水平上的正相关,与其他指标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MM5产品进行冰面过饱和度、散度差、K指数、比湿等相关物理量的计算,利用逐步判断法得到一个判断增雨潜力大小的综合指标,对安徽省增雨潜力区分布进行分级预报的研究。从个例结果来看,预报的潜力区分布与实况降水的分布有较好对应关系。这种催化潜力区的分布用图形方式给出,形象直观,非常方便人工增雨业务人员识别,因而对省级、地市级气象部门进行增雨作业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甘肃省玛曲县降水的气候背景和天气系统,结果表明,80%的降水是由中尺度对流云团造成。为此,综述了用卫星云图分析青藏高原MCSs活动的特征及其大尺度环境条件和降水的关系,发现青南高原和玛曲对流云团的低云冰水路径,其中心强度为223~245 g/m2,大于东侧的陇南和陕南,而高云光学厚度则相反,玛曲仅为8,是陇南和陕南的44%,显然与高原海拔高度较高有关。玛曲的大降水多由对流云团产生,降水效率较小约为19%~40%,人工增雨潜力应比冷锋高云带大,但小于古巴热带对流云的增雨率39.7%。  相似文献   

13.
田广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49-19651
以2009年5月17~18日降水天气过程为例,分析并总结了辽宁地区常用的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将作业条件分为两大类,即宏观天气作业条件和微观云物理作业条件,分别阐述各自的指标与判据,及其在人工增雨作业方案制定和实时指挥中的作用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2011年5月初辽宁的西、北部出现春旱,为改善辽西北土壤墒情以确保春耕,辽宁省人影办认真分析了各地的需水情况和增雨潜力,对辽西北进行飞机和火箭联合增雨作业。作业后特别是辽西地区的实际降水量明显大于预报量,对春播和增加土壤含水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旱情得到缓解,可见这次增雨作业是成功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王维佳  周嵬  何奇瑾  刘东升  刘建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72-18373,18468
利用79个气象台站30年的地面水汽压资料,计算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结合各站地面降水资料,计算了四川省飞机作业区域的降水转化率,分析了降水转化率的特征及其与雨日的关系。结果表明,飞机作业各区域降水转化率都不高,降水转化率最小的区全年平均7.34%,最大的区全年平均12.29%,实际降水量占空中水汽总含量比例都很小,空中水资源开发前景广阔。降水转化率的时空分布明显不均匀,各气象台站间差异较大,季节差异明显,夏季最大,秋季次之,冬季最小。降水转化率和雨日相关系数为0.571 58。降水转化率和大到暴雨日呈线性增长关系,相关系数为0.825 02。  相似文献   

16.
吴俊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79-9880,9944
利用商丘8个县(市)196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商丘市(西片、中片、东片)降水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商丘市开展人工降水的可行性及其增雨潜力。结果表明,商丘市各片年、季、月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季降水变率较大,易形成旱灾和涝灾;根据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分析,商丘各县(市)3~11月(春、夏、秋季)均可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从区域分布来看,中片可供作业日最多,相对增雨潜力最大;西片次之;东片增雨潜力最小;从月季分布来看,6月份相对增雨潜力最大,8月份最小,春季相对增雨潜力最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由雨日条件分析可知,商丘市各片潜在的作业天数春、夏、秋季平均分别为3~4、2~4、2~4 d。  相似文献   

17.
大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安装已运行7年,期间,运用多普勒雷达天气资料指导人工增雨作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通过研究两次大范围稳定性降水的速度场演变情况,得出系统加强、维持、消散的图像特征。这两次降水过程是大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大范围降水回波长时间维持与人工增雨作业共同影响的结果。其速度场具有混合性降水回波特征,并且在增雨催化阶段表现显著,可以作为该地区增雨作业识别增雨催化的时机和潜力区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09—2015年广西11—12月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及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宏观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对增雨作业天气系统进行分型,并分析相应作业云系,建立增雨作业天气概念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一次增雨作业个例。结果表明,广西11—12月增雨作业天气系统主要有5类,包括冷空气型、高空槽型、华南静止锋型、低层南风急流型、台风型;其中冷空气型是最典型的降水天气形势。作业云系以层状云为主,有少量层积混合云,主要包括层积云、层云、积云、高层云,基本为暖云结构。层状云中下部可开展飞机作业或利用地面烟炉进行暖云催化作业,层积混合云中积状云部分可开展地面火箭作业。  相似文献   

19.
2012年辽宁夏季一次人工增雨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6月1~3日,辽宁省气象局在辽宁部分地区实施了飞机、火箭联合增雨作业,此次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明显,有效地缓解了旱情,降低了森林火险等级。本文从需水情况、天气形势、降水预报、增雨潜力及作业条件、作业方案设计、实时指挥、增雨作业情况及效果等方面分析了这次人工增雨作业过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作为防灾减灾的科学手段,其效果和效益越来越受人们关注。采用高炮或火箭向对流云或层状云中播撒碘化银,对云层中的水滴或冰粒子实施人工干预,进行静力催化和动力催化,促进和加速水滴或冰粒增长并下落,达到人工增雨抗旱的目的,其直接效益已得到一致公认。对2012年3月21日聊城市一次人工增雨抗旱作业的直接增雨效果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在初春层状云中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