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而且其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也较大占据着首要位置,所以为保证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和农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应该提高玉米杂交种的质量,同时这也是育种和生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提高玉米杂交种质量的措施大致包括:亲本种子纯度、制种田隔离、去杂去雄以及割除父本、覆膜挂茬等几方面,如果做好这一系列的改进工作,那么就会大面积的提高玉米杂交种的质量,而且还会大大提高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从制种地选择、壮大亲本生产队伍、严把生产技术环节3方面介绍了提高玉米杂交种质量的措施,以期为生产优质合格的玉米杂交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迅猛发展.玉米单产的不断提高,我国杂交玉米种植面积不断上升.玉米杂交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做好玉米种子生产,提高种子质量.已成为繁育玉米种子的重要环节。因此,要有一套科学的、周密的、切实可行的玉米杂交制种生产管理操作规程。本文从播种、田间管理、割本去雄、脱水保质等方面介绍了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提高玉米杂交种质量的措施,有制种田隔离,亲本种子纯度、去杂、去雄,规格播种,收获后晾晒等技术措施,对于提高玉米自交系质量和杂交种制种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玉米杂交组合是玉米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随着国农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玉米杂交种的需求量在快速增加.从使玉米制种面积在不断扩大。但是由于环境条件或自然灾害以技术手段等原因,造成种子质量不合格以致产量减少甚至出现收现象,给制种单位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后果。针对这一问题.文提出了杂交玉米制种的主要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保临泽县玉米杂交种生产技术措施的实施,便于开展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监督玉米制种生产技术的落实及提高种子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相似文献   

7.
王颖 《新农业》2004,(12):40-41
种子纯度是种子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是评定种子等级的主要依据。只有纯度高、质量好的种子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试验表明,纯度94%的铁单10号玉米种子比纯度99%的每667平方米减产67.5公斤,可见,提高玉米杂交种的纯度是种子行业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么,玉米杂交种的纯度都受哪些因素影响呢?从玉米杂交种生产的主要环节分析,造成杂交种子纯度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如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提高玉米杂交种质量的措施,包括:亲本种子纯度,制种田隔离、去杂、去雄,割除父本,覆膜挂茬等内容,从而为大面积提高玉米杂交种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玉米杂交种发展历史的回顾与现状分析,预测了未来生产对玉米杂交种的要求,并试拟了河北省玉米杂交种的发展战略,即要以种质资源的征集,改良和利用为基础,以大幅度地提高单产为前提,实现局部高产与大面积均衡增产的结合,高产与稳产、高产与优质的结合,高产与低成本高纯度的结合和品种配套与合理布局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贵州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审定的137个玉米杂交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早期玉米杂交种的选育主要是直接从地方品种中分离自交系和从北方引进温带玉米自交系组配杂交种。20世纪90年代后期加强了从引进的热带玉米群体中分离自交系。“十五”以来,加快了地方种质、热带种质和温带种质的相互改良和自交系选育,组配并审定了更多的优良玉米杂交种用于玉米生产。此外,就下一步贵州玉米种质的扩增、改良和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玉米杂交种优质高产繁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庚香 《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18-118,125
玉米杂交种是利用杂交优势来获得增产的,增产幅度的大小与亲本种子纯度和制种质量都有密切的关系。从保障种子质量、选好繁制基地、播前种子处理、田间生产操作、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繁制玉米杂交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东省80~90年代推广的主要玉米杂交种的系谱是以黄早4、Mo17、8112、330和E28等骨干自交系及其衍生系为主,与其他自交系杂交,形成了较大的品种系谱群。这些玉米杂交种对山东省的玉米生产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系谱分析还表明,美国种质对山东省的玉米育种效果影响较大。今后要改进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选育推广紧凑大穗型玉米杂交种,进一步加大密度,使玉米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优良玉米杂交种是提高玉米单产的前提和关键.提出了提高玉米杂交种纯度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玉溪地区80 ̄90年代推广的主要玉米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是330、Mo17、黄早4、丹340、掖107、SSE238、8112等骨干自交系及其衍生系,与其它自交系杂交,形成了一定的品种系谱群。这些杂交种对我区玉米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分析表明,山东省和辽宁省的玉米种质资源对我区玉米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今后我区的杂交玉米发展方向是要进一步推广紧凑大穗型玉米杂交种,加强群体改良工作,使玉米产量再上  相似文献   

15.
搞好玉米制种工作,提高杂交种的产量与质量,必须真正了解并掌握亲本间的生长与发育情况。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特性,做到整个生长发育时期的科学安排,科学管理,从而实现玉米制种的高产、优质。根据近年来玉米杂交种的生产情况,不同地理条件,不同灌溉条件,以及不同的气候因素等,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84年~1993年陕西省种植面积在0.67万hm~2以上的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玉米杂交种的生产已基本达到单交种化;生产上使用的杂交种比较集中,省外系和国外系组成的杂交种面积较大;玉米杂交种亲本系利用更趋集中,种质基础狭窄;玉米自交系主要采用以窄基为主的选育方式;种质杂交模式主要是美国的瑞德黄马牙、兰卡斯特分别和中国的唐山四平头、旅大红骨的杂交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总被引:213,自引:13,他引:200  
对1978—1987年中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生产和1984—1988年全国大区区域试验的资料的分析表明:我国玉米杂交种生产已完全进入单交种时代,国内系×国外系的杂交种面积增加较多,1987年已达到百万亩以上杂交种总面积的65.68%。玉米杂交种的亲本系利用更趋集中,1987年自330、黄早四和Mo17的面积已分别占百万亩以上杂交种总面积的11.43%、14.61%和28.29%,我国玉米种质基础更趋狭窄。我国玉米新自交系的主要来源是单交组合(42.3%),综合种或群体(13.4%),地方品种(12.6%)和回交(10.6%)。近几年由于育成了一批新系和新杂交种,产量育种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杂交种纯度是检验种子质量的决定性指标,因此纯度鉴定尤为重要,概述了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在山西省开展高油玉米的育种工作,为发展高油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对引进的运高油1号玉米杂交种进行试种和观察,结果表明:施肥量与籽粒的含油率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省许多县市都在制会单四号杂交种,但因自交亲本繁殖田或杂交制种田隔离不好及其他原因,出现了因会单四号种子产地不同而在生产上表现出差异。要从提纯复壮抓种源,严把生产管理关,及时去杂去劣和去雄等方面来提高会单四号玉米杂交种的种子质量,确保其杂交种的良好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