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果实发育及成熟规律,温州蜜柑(宫川)完熟采收能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完熟采摘的标准为固酸比10:1左右,着色度10,达到这一完熟标准的时间,浙西桔区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小型果实更适于完熟栽培。完熟期采摘,不会对翌年柑桔产量和树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果实发育成熟规律,温州蜜柑(宫川)完熟采收能有效提高果实品质。完熟采摘的标准为固酸比10:1左右,着色度10。达到这一完熟标准的时间,浙西桔区为10月25日至11月5日。小型果实更适于完熟栽培。完熟期采摘,不会对翌年柑桔产量和树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施书星 《浙江柑橘》2007,24(3):44-46
1柑橘 1.1适期采收 采收要贯彻选黄留青、分批采收的原则。鲜食用的果实,采收的成熟度应在9成以上,直至完熟。即要求达到该品种成熟时的固有指标充分体现,在浙江台州主要品种的适期采收时间是,早熟温州蜜柑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普通温州蜜柑为11月上旬至11月下旬,本地早为11月中旬至11月下旬。加工用的果实可适当地提早。  相似文献   

4.
1柑橘1.1适期采收采收要贯彻选黄留青、分批采收的原则。鲜食用的果实,采收的成熟度应在9成以上,直至完熟。即要求达到该品种成熟时的固有指标充分体现,在浙江台州主要品种的适期采收时间是,早熟温州蜜柑为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普通  相似文献   

5.
地面覆盖反光膜对温州蜜柑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地面覆盖反光膜对早熟温州蜜柑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后,柑桔果皮色泽指数呈正值,果皮亮度值(L)达到70以上,其着色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空白),极大地改善了柑桔外观着色.试验还表明,早熟温州蜜柑秋季地面覆盖反光膜的最佳时期在完熟采收(11月上旬)前30~40天,若此期覆膜,龟井、兴津和宫川等3个温州蜜柑品种的果实外观着色明显优于对照,果实内在品质有较大幅度地提高,糖度比对照提高0.7个百分点以上.  相似文献   

6.
柑橘完熟采收增糖效应及其机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研究了完熟采收对宫川温州蜜柑果实精积累影响和光合产物在果实内的分配特性及运输机制。结果表明:完熟采收可使柑橘汁囊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明显提高。光合产物主要通过背维管束输入汁囊,完熟采收期间分配到汁囊的光合产物占整个果实18%,而分配到可食组织(维管束+囊瓣皮+汁囊)的光合产物却超过60%。从着色期到完熟采收期,维管束到囊瓣皮再到汁囊存在一个由高到低的~(14)C光合产物的放射性比活度梯度,其中从囊瓣皮到汁囊的梯度都随汁囊糖积累而稳步上升。上述结果表明完熟采收有利于提高果实含糖量,光合产物通过存在于运输路径中由高到低的光合产物梯度推动而持续输入汁囊是完熟采收增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新则村登记号:第2402号(果树第306号) 该品种为则村温州蜜柑(尾张温州枝变)的珠心胚实生树,于1990年10月登记,果实风味甜,在育成地和歌山县有田郡吉备镇于11月下旬采收,属中熟温州蜜柑;树冠大小中庸,树势稍强,节间略长,叶大。果实扁圆形,果形指数1.36左右,  相似文献   

8.
两种钙剂对防止温州蜜柑果实浮皮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生产高品质的柑橘果实,浙江省各地都在开展柑橘完熟栽培,早熟温州蜜柑几乎都在11月中、下旬完熟后采收,但浮皮果发生率高达30%~50%,多雨年份高达70%以上。由于浮皮是引起果实腐败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柑橘完熟栽培的品质管  相似文献   

9.
根据柑桔果实发育积温确定采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柑桔果实成熟及其品质的因素很多。其中积温(简称AHI)较为重要,不同柑桔品种对积温有不同的要求。1991年,我县温州蜜柑采收时虽然着色较好,固酸比较高,但普遍反映味道偏酸。为究其原因,我们以品质较好的1985年为对照。对1991年宫川、兴津、尾张温州蜜柑果实发育积温(谢花至采收期)和采收时果实的糖、酸含量等品质指标作一比较分析。积温计算据公式:AHI=∑(日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0.
山川温州蜜柑是 1987年日本选育的一个特早熟温州蜜柑品种。 2 0世纪 90年代 ,我市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引种并进行了试种和大面积的推广栽培。针对生产中出现的过早采收问题 ,我们对山川温州蜜柑果实成熟期及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 ,以确定山川温州蜜柑的适宜采收期。1997年春高接换种在本所 2 4年生枳砧龟井温州蜜柑上 ,栽培管理水平中等偏下。 2 0 0 1— 2 0 0 2年每年的 9月 1日至 10月 2 3日 ,选择有代表性树 3株 ,每隔 5~ 15天采果样一次 ,每次每株随机采果 5个 ,采用手持测糖仪和氢氧化钠中和滴定法分别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11.
“5406”细胞分裂素是一种综合生长调节剂。1986年我们用“5406”细胞分裂素对温州蜜楷进行保果试验,结果摘要如下: 试验于1986年在三明市区台江三明四中农场温州蜜柑园中进行。选用土肥水条件一致,生长比较均匀,花量相近的10年生枳砧温州蜜柑15株。设“5406”2号制剂200倍液、400倍液、600倍液、800倍液4个处理和一个清水对照处理,单株小区,随机排列,3次重复(区组)。分别在4月27日(花落三分之二时),6月10日(第一次生理落果后)进行两次喷布。10月21日采收统计挂果数和座果率。  相似文献   

12.
日本早熟温州蜜柑生产,随着成熟早、品质优的温室柑桔的大量上市,其原先具有的早熟优势已逐渐失去。而将果实留在树上,待其完全成熟以后再采收,则果实品质大幅度提高,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栽培方法——完熟栽培。 柑桔果实的成熟过程,一般可分为未熟、成熟、完熟和过熟几个阶段。其中,完熟阶段是指果实外观内  相似文献   

13.
1990年我们在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科研人员指导下,采用北京化工学院研制的LDPE保鲜袋“即时”(不浸药)包装温州蜜柑,进行贮藏试验,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试材为10年生枳砧尾张温州蜜柑,11月12日采收(8成成熟度),立即在树下用该保鲜袋单果包装。同时,还设置用此保鲜袋多果包装(浸药)、PE膜(广东阳江市塑料厂生产)单果包装(浸药)、PE膜大  相似文献   

14.
浮皮是影响宽皮柑桔品质和贮藏性的主要因子之一,为提高柑桔果实品质,近年来部分温州蜜柑主产区正推行完熟采收,果实糖酸比提高,化渣性好,具有高品质果的特点,但在采收后期,过熟的果实更易产生浮皮,容易引起腐烂和枯水,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场栽植的大部分是温州蜜柑。近几年来,产量年年上升。1978年产70万斤左右。每年都是在10月中旬开始采收中晚熟品种,10月底最迟11月上旬,果皮多数未达2/3转黄时,就全部一次采收完毕。为了探索温州蜜柑早采与晚采同产量的关系,1977—78年进行了不同采收期的试验。选取同品系,同大小、同成熟度和在树冠上同部位的各种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为调节温州蜜柑采收季节,满足市场需求,我们采用环割技术,促使果实提早成熟。从1985年起,选用宫川温州蜜柑进行环割处理,与喷施乙烯利和空白对照比较。 据观察,6月中旬环割后,果实8月下旬就开始退色,9月上中旬呈淡绿色,9月底至10月初呈黄绿色、果实襄辦变成橙黄色,汁胞变软,已完全可食。据9月30日测定,环割处理的果实糖、酸含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近些年来,为满足消费者对果品的高品质需求,果农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将温州蜜柑用覆盖栽培、限根栽培等来提高果实品质.本试验是推迟采收使果实在树上完熟,以期提高糖分、增进商品性、提高市价.露地栽培受气候条件影响,使之浮皮、果实受冻腐烂.本试验以兴津早生和青岛温州为试材,秋冬季用塑料棚保温兼控土壤水分,使果实在树上越冬翌年采收.探讨对果实品质及丰稳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96年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偏低原因调查习金根(江西省双金柑桔试验站331213)据了解,近年来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有所下降:果大皮厚、着色迟,酸含量偏高,减酸迟且慢。为查明特早熟温州蜜柑品质偏低的原因,1996年笔者在果实采收前后对我站特早熟温州蜜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市温州蜜柑种植面积已达3万余亩,上市期集中在11~12月间。此时正值南方柑桔大量北运,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局面。为解决此矛盾,结合我地实际情况,1985年,开始进行了温州蜜柑的保鲜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供试药剂果皮灵—O(DB),由浙江省椒江市卫生材料厂产;2,4—D为上海溶剂厂产;青鲜素(MH)为江苏丹阳化工厂产;多菌灵为江苏吴县农药厂产。供试品种为温州蜜柑的尾张品系,由苏州市委乡沙湖养殖场提供,果实于11月22日采收,  相似文献   

20.
为对比新型柑桔防腐剂溴氯烷(85%二溴四氯乙烷)、特克多(Tecto)与目前常用防腐剂多菌灵、托布津等对柑桔果实防腐贮藏的效应,我们于1984年冬应用不同药剂处理对温州蜜柑果实进行了防腐保鲜试验。试验所用溴氯烷为广西化工研究所产品,特克多是江西省农牧渔业厅经作处通过有关部门从美国默沙东药厂(亚洲)有限公司进口。供试果实于1984年10月24日采自宜春市下浦乡金桥园艺场13年生尾张温州蜜柑。于1984年10月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