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简述了福安市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建立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网络,加强天然林保护,建立强化自然保护区系统,建立生物多样性科研中心,开展学术合作与交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补偿制度,加强宣传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我国山地生物多样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我国山地生物多样性特点、困境及保护对策。我国山地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山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给山地生物多样性带来了较大破坏。因此必须加强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山地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3.
论生物多样性及其与水土保持和发展小流域经济的关系唐德富(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150030)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意味着保护人类现在和将来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环境保护问题之一,越来越引起国际...  相似文献   

4.
中国荒漠区的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中国荒漠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和保护该区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指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迫切性,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通过生物多样性立法的法制建设,避免人类生存基础的破坏,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法制建设现状的描述,提出了我国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乡村生态系统覆盖国土面积的一半,具有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资源多样性,是国家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述了乡村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农业部门参与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功能和保护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表明,农业集约化生产和农业景观均质化导致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降低,致使生物多样性相关野生资源保护、自然授粉、害虫调节、水土涵养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进而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和实践进行了综述。分别探讨了农业景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授粉服务、调节服务、水土涵养等多方面生态服务功能中发挥的作用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总结了欧美在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采取的实践措施,指出中国虽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出很多努力,但却忽略了对农业景观的保护,近些年的城市化和集约化发展都进一步加剧了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亟需借鉴欧美国家经验提出我国的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我们认为保护和提高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的生态集约化对维护农作物产量,改善品种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从农田生态系统和农业景观两个尺度上开展农业景观综合管理,提高农田作物和景观植物多样性和异质性,恢复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最后,针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建议从政策和法规、监测和评估、工程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生态补贴制度、培训和推广等方面,开展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利用与WTO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及保护现状,分析了浙江省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并针对我国加入WTO后,面对“农产品市场萎缩”、“绿色壁垒”、“生物入侵”等新问题、新挑战,结合实例,提出了浙江省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效益农业、精品农业发展,维护生态安全的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建德市实际分析评价了该市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中对生物多样性进行有效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北戴河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张莹莹  朱永明 《水土保持研究》2017,24(1):305-310,316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借助ArcGIS 10,Conefor Sensinode 2.2和InVEST 2.2.0软件,识别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最小累积阻力面并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阻力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缓冲区(阻力值0~8 242.16)、生物多样性保护过渡区(阻力值8 242.16~20 509.57)、生物多样性保护限制区(阻力值20 509.57~49 069.63),构建了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目的的北戴河新区景观安全格局。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3.34%,用地类型包括水体和林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缓冲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64%,主要用地类型是耕地、建设用地、水体和林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过渡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41%,主要用地类型是耕地和建设用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限制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61%,主要用地类型是耕地和建设用地。针对各功能区的用地结构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贫困山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山区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是由于自然灾害及人类不合理开发的影响,使得生物多样性锐减。建议加强贫困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山地灾害,合理开发山区生物资源,促进贫困山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洪泽湖西部湖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泽湖西部湖滨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湿地植被群丛多样,重点保护鸟类种类多,种群数量大。调查结果显示:洪泽湖湿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65种、水生高等植物81种、浮游动物91种、底栖动物69种、鱼类102种、鸟类194种。在对洪泽湖西部湖滨的范围、自然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和环境质量进行简要介绍后,分析了影响洪泽湖西部湖滨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重点提出了洪泽湖西部湖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加强保护区建设、湖滨生态工程建设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对洪泽湖西部湖滨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对洪泽湖西部湖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来源进行了筹划。  相似文献   

13.
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概念和动态保护理念,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自此以后,特别是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GIAHS的概念和保护理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试点地的积极探索,不仅使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促进了遗产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中国已被列入GIAHS的11个项目点及其保护工作,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以及文化多样性5个方面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特征,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的生态学思想以及原则,最后从建立监测和评估体系、强化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管理的研究、建立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激励机制、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地自我维持和持续发展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北干旱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论述了西北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现状、该区生物多样性的特点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指出研究该区的生物多样性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干旱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福建省泉州市独特的地理气候特征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泉州市建设生物多样性总体目标及“九五”规划和保护工程建设现状,并提出“十五”期间进一步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实施规范管理,扩大保护规模,加强湿地保护和建设,开展科学研究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南岭地区是我国1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广西南岭区域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基于广西南岭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分析目前主要存在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及保护政策法规体系仍不健全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保护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建立监测评估、预警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和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7.
以塞罕坝阴河分场自然保护地为例,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构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管理体系建设、科研监测能力建设、科普宣传教育能力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系统化保护的内容,并提出了自然地保护的创新模式,为塞罕坝自然地有效保护提供依据,保障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塞罕坝林场绿色、健康、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及其保护现状,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我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口增长威胁生物多样性据合众社1994年6月6日自马尼拉报道,亚州发展银行总裁MitsuoSato在马尼拉召开的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会议上说,高速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正在威胁生物多样性,并由此导致了环境危机。环境危机要求通过各国政府在全世界范围采...  相似文献   

20.
沿海水陆交接带是生态脆弱地带,其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将影响到沿海区域的生态安全。基于广西沿海水陆交接带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分析目前主要存在城市建设由沿海向滨海发展、滨海资源过度利用、沿海水陆交接带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等问题,提出加强广西沿海水陆交接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建议:加强沿海水陆交接带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恢复;强化沿海生物多样性监管能力建设;完善沿海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开展沿海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推动公众参与,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