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扩散型指数法、回归模型分析法、Fuzzy ISODATA聚类分析和二维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油松毛虫幼虫种群空间格局的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越冬幼虫上树后直至化蛹期间的空间格局皆属聚集型,种群聚集度第逆密度制约的,表现在时间序列上的总趋势是离心运动(扩散);幼虫种群空间动态系统可划分为4个阶段(亚系统),与之相对应的种群生物学阶段,分别是越冬幼虫刚刚完成上树期、幼虫稳定取食为害期、迁移扩散期和蛹期;m^*(T,m)关系的二维趋势面方程对种群空间动态作出了客观的描述。此外,文中还对Iwao的准则作了必要的补充,使之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2.
光肩星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扩散系数C法、扩散指数I0法、Cassic指标CA法,种群群集均数入法,Taylo指数b法和Iwao的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数x的回归分析法,测定了杨树上光肩星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属于聚集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模型。同时探讨了空间分布型在序贯抽样中的应用。行道树和防护林中理论取样数(N)与单株虫口平均密度(x-)的关系分别为:N=8.00利用有虫株率(P)简易估计虫口密度的关系式分别为:x=7.2620[-/n(1一P)] ̄0.6003和x=3.6925[-1n(1-P)] ̄.39101。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的散系数C法,扩散指数Iδ法,Cassic指标CA法,种群群集均数入法,Taylo指数b法与Iwao的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数X的回归分析法,测定了杨树上光肩星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属于聚集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4.
对1986、1987年在普定城关区的田间调查资料,用9种检验分布型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华东稻铁甲幼虫的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幼虫的聚集是由环境引起的。并提出估计田间种群数量时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5.
玉米田四代棉铃虫幼虫分布型与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集指标法,Iwaom-x直线回归法和Taylor指数法对玉米田四代棉铃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玉米田四代棉铃虫幼虫种群呈均匀分布,种群个体间相互排斥。  相似文献   

6.
帽儿山地区森林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1983年以来,在帽儿山地区土壤动物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在IBMPC微机上处理分析。从样本矩阵的概念出发,采用多对多的回归方法,聚类法分析了种群的分布规律,种群与环境的相关关系,并估计出该地区土壤动物种群最大数量。采用刀切法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即出现土壤动物种数是86种,单一种数是9种。  相似文献   

7.
采用扩散型指数和回归模型分析柑桔锈螨种群空间格局,结果表明,该锈螨种群均呈聚集型,格局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的分布也是聚集型。进行资料代换时可用负二项分布的代换公式y=lg (x k/2)。本文还提出估计田间种群数量时的最适抽样数。  相似文献   

8.
应用频次分布法和4种扩散指数法(包括扩散指数C、聚集度指标I、Morisita分散指标Iδ、Cassie.R.M指标CA)对福建武平帽布米槠林炼山前后6种主要树种分布格局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6种主要树种炼山前后的空间分布型均符合于项分布(聚集分布)。炼山后米槠种群(除了Iδ、CA和X/^-X公式外)、杉木种群、木荷种群、刨花楠种群和栲树种群聚集强度都不同程度增加,而中华杜英种群除了Iδ聚集强度  相似文献   

9.
在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银杉踏查和设置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分布系数(Cx)法和扩散指数(Iq)法对银杉种群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沙河银杉种群总体上是一种不完全种群,特别是一些中等大小径级缺失使之成为一种不连续种群,但在不同群落银杉种群又表现出一定程序的多元化,即在某些群落中亦可以一种进展种群的形式存在,银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多为集群分布。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银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显示出与重庆金佛山、湖南八面山银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但也有不同之处,金佛山的银杉-石栎群落和八面山的银杉-木荷群落中的银彩种群多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10.
1988年在大兴安岭火烧迹地上,调查了云杉小黑天牛(Monochamus sutor L)幼虫的空间分布。采用扩散系数(C),Iwao的m—m回归分析如Taylor幂的法则等7种方法,测定云杉小黑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扩散蔓延规律为聚集型扩散。其聚集程度随火烧程度、有虫株率及虫口密度大于5~7个侵入孔/1000 cm~2时种群趋于随机或均匀分布。聚集原因分析表明,平均1000 cm~2树干面积上2.13头幼虫是该虫种群聚集机制发生变化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1.
用动态逻辑斯谛预测法研究黑龙江省乡村人口增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常微分方程反问题方法以及计算机辅助运算对黑龙江省农村人口Ligistic方程中的参数进行数值拟合。提出以每年添加当年人口数据来重新拟合参数的动态Logistic预测法来解决参数随时间的变动问题,并预测黑龙江省农村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在昆虫空间分布型测定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电子计算机讲行了昆虫空间分布型测定方法的研究,首次把牛顿迭代法用于负二项分布的K值估计,并分析比较了各种K值估计方法。结果表明,昆虫空间分布型电算测定是可行的,且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在K值估计方法中,牛顿迭代法优于线性内插法。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区县综合实力评价的GA-BP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遗传神经网络模型综合了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优点,具有全局寻优、自学习、自适应的信息处理能力,用于地区综合实力的评价是可行的。设计了能反映重庆市各区(县、市)地区综合实力的3类共34个评价指标,并用GA—BP模型对其进行了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渝中、沙坪坝等8个区(市)地区综合实力最强,永川、北碚等9个区(县、市)次之,南川、开县等10个区(县、市)一般,而黔江、城口等13个区(县、自治县、市)地区综合实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4.
芦苇钻心虫 Archanara aerata Butler 的幼虫空间分布属于奈曼分布和负二项分布。应用改进的 Iwao (?)-x 回归公共 Kc 值和根据 Taylor 指数法求得理论抽样数模型,从而导出不同置信度,不同虫口密度(?)(头/m~2)和不同允许误差下理论抽样数。通过对聚集分布一系列聚集指标的测定。分析了聚集原因,并初步探讨了抽样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主分量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83株华北落叶松二年生留床苗(2—0)进行了苗木分级方法的比较。283株样苗是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取得的。每株样苗分别测量了下述六个因子:苗高(x_1);地径(x_2);侧枝数(x_3~-);主根长(x_4);鲜重(x_5)重心高(x_6)——苗木重心至顶芽的距离。进行比较的方法有:六因子(x_1—x_6),四因子(x_1,x_2,x_5,x_6)和二因子(x_1,x_2)主分量分析法与逐步聚类分析法。比较结果:(1) 由于六种分级法之间差异均不显著,所以在苗木分级时主分量法与逐步聚类法都可以采用;(2) 地径、鲜重、重心高和苗高所含苗木质量的信息量较多,因此这四个因子可作为苗木分级的主要因子;(3) 主分量分析法工作量较大,并且比较复杂,不便于生产上使用,但在选择因子方面可为聚类法提供依据;(4) 地径、苗高二因子也可反映苗木质量的主要信息,苗木分级时采用这两个因子可使分级工作简化。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分区方法研究——以四川盆周山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分区,涉及到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边界具有很强的模糊性。运用模糊聚类方法与判别分析相结合,既能适应上述特点,又有效解决了独立样本的合理归类问题。利用主分量分析选取聚类指标,并以各指标对主分量的负荷和作用为依据确定其聚类时的权重。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舞毒蛾卵块的空间分布型,用聚集度指标度量适合聚集分布。Iwao的回归分析法与Taylor幂法则也是确定聚集型分布的好方法,结果都说明是聚集型的。由此可确定抽样调查的最适抽样数,编制序贯抽样分析表,用于预测预报和防治效果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从光合作用产物运输与分配、土壤养分供给两个方面 ,回顾了作者已经开展的工作。阐述了示踪动力学原理与方法在作物养分运输与分配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及用于活体测定的多探头测量仪。最后对新时期作物养分运输研究提出展望 ,并希望多学科的参与、渗透  相似文献   

19.
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选取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物理性粘粒(<0.01mm)、pH 值、代换量、含盐量8个指标,把福建海岸带28个水稻土区分为5个物质类型.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全钾、含盐量未达到类型间 F 值测验显著水平,pH 为 F_(0.05)显著水平外,其它5项指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该方法可作为水稻土基层分类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用1984年4月—1985年3月分别在温室内外测定的太阳辐射资料,考虑了太阳高度、云量、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等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按季节建立了三个模式,可用来估算温室内的总辐射和漫射辐射的日总量。经检验,模式误差大约在5—8%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