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食品工业中包装设计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及分析,综述了包装设计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了食品工业中包装设计的缓冲功能、保鲜功能,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环保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对食品工业中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食品智能包装的研究热点、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Science Direct(SD)搜索平台进行文献计量分析,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分析平台检索分析专利授权情况,采用微软Bing搜索国际版搜索引擎搜集智能包装技术与产品,并进行归纳及整理,以追踪相关科学研究热点,分析相关产品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方向。发现近二十年来,关于包装专用新型功能材料研究文献量最大;而知识产权方面,信息型智能包装授权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生产中应用也较多,是未来包装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田鑫  张志国 《保鲜与加工》2016,16(5):112-115
对亚临界丁烷萃取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特点、工艺流程、研究现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亚临界丁烷萃取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杨梅抑制癌细胞生长、降血糖、抗炎和抗氧化等主要功能特性的研究现状,同时简要概述了杨梅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的开发应用现状,以期为杨梅生物功能的开发、杨梅产品的进一步精深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是一种性质较为稳定的增稠剂,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对羧甲基纤维素钠在食品中的应用特性进行介绍,分析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实例,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和普及智能包装在食品、农产品贮藏过程中的应用,在总结归纳近年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基础上,综述了食品包装中二氧化碳指示器/传感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探讨了各类二氧化碳指示器/传感器在农业、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预计未来二氧化碳指示器/传感器将更多地开发利用天然、安全的材料,指示/传感技术也将朝着精确、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并结合现代印刷技术和其他智能包装技术,以实现产品质量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7.
氮气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可用于食品防腐。文章从液氮冷冻与保质粉碎、非碳酸饮料生产、啤酒生产和食品包装方面综述了氮气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且指出氮气气调包装是氮气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羧甲基纤维素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是一种性质较为稳定的增稠剂,具有良好的功能特性,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对羧甲基纤维素钠在食品中的应用特性进行介绍,分析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实例,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硫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水果蜜饯、腌渍和干制食品中,起到漂白、防腐、脱色和抗氧化的作用,但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介绍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安全性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二氧化硫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和安全性,并且总结整理了近年来二氧化硫相关的安全事件,进行了安全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传统培养方法的局限性,促使微生物学家发明了基于核酸分析的免培养方法来研究微生物群落生态学。这些方法已应用于各种食品微生物检测及发酵工艺优化的研究。概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领域及其相关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群落分析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且对这些技术的优点、方法创新以及目前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香鳞毛蕨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广淼  常缨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6):170-174
为提高香鳞毛蕨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度,利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香鳞毛蕨总黄酮的纯化条件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总黄酮吸附率、洗脱率以及总黄酮纯度为考察指标,考查AB-8树脂对香鳞毛蕨总黄酮的吸附能力。确定最佳上样条件为:香鳞毛蕨上样液中总黄酮的浓度为1.5 mg/mL,上样流速为1.5 mL/min。最合适的洗脱条件为:70%的乙醇,流速为1.0 mL/min(2 BV/h)。AB-8大孔吸附树脂对香鳞毛蕨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纯化后香鳞毛蕨总黄酮纯度为38.4%。  相似文献   

12.
桔梗总黄酮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适合桔梗中总黄酮的提取及纯化方法,以充分利用桔梗资源,提高桔梗的利用价值。提取过程采用乙醇提取法,检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纯化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为主的纯化法。研究结果表明,样品桔梗中总黄酮含量大于2.87%,纯化后的纯度为76.77%。桔梗中总黄酮的含量较高,较易被提取纯化,可以作为提取黄酮的有效资源之一,所采用的提取及纯化方法可以作为桔梗中总黄酮提取及纯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聚酰胺树脂对箬叶黄酮碳苷分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薇  赵淳  韦琴 《保鲜与加工》2018,18(6):100-106
为提高箬叶的药用价值,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等箬叶中主要黄酮碳苷的含量,采用梯度洗脱法,考察了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这4种黄酮碳苷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30~60目聚酰胺树脂,经乙醇-水初步梯度洗脱后,4种黄酮碳苷在30%和50%乙醇洗脱剂中基本洗脱完全;采用80~100目聚酰胺树脂,经乙酸乙酯-乙醇-水的进一步梯度洗脱后,总黄酮的含量为94.69%,纯化倍数为16.3;4种黄酮碳苷纯化倍数超过25倍,回收率达91%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箬叶黄酮碳苷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生理活性物质,具有特殊的保健和药用功能。概述了苦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含量分布和提取纯化方法,并展望了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原生质体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植物进行遗传改良和细胞生理生化特性研究。为了给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分离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推动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的研究应用,对制备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的材料选择、材料的预处理、分离方法及条件和纯化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阐述,分析了影响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分离效果的有关因素,并对禾本科植物原生质体分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及对其研究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沙棘SCoT-PCR最佳反应体系并筛选出适用引物,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与单因素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其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设计的80条引物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沙棘SCoT-PCR最佳反应体系(20μL)为:2×Taq PCR预混试剂Ⅱ用量9.8μL,模板DNA用量25 ng,引物浓度0.9μmol/L;从设计的8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24条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较高的引物。本研究结果可为沙棘遗传多样性、遗传图谱构建、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等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活性。这类化合物已成为国内外医药界研究的热点,是一类极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天然药物。综述了近几年黄酮类化合物在提取、含量测定、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啤酒花CO2萃余物中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30,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90 min,在该提取条件下总黄酮质量分数为62.7 mg/g;经饱和的水正丁醇溶液萃取,可得到纯度为20.3%的黄酮提取物;经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可得到总黄酮纯度为62.2%的提取物。  相似文献   

19.
高速逆流色谱(HSCCC)是一种新型液—液分配色谱技术,在中药、生化、保健食品、天然产物化学、环境分析等领域广泛应用,溶剂体系是其分离纯化效果的关键,对HSCCC有效成分分离时,溶剂体系的选择规律及筛选方法进行了总结,为筛选快速、便捷的高速逆流色谱溶剂体系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蚬壳花椒资源繁育与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蚬壳花椒的一般特性及生长发育特征、地理分布差异、组织培养、扦插嫁接、有性繁育、遗传多样性分析、药用成分的种类、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有效成分的鉴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蚬壳花椒渐危的主要原因及其具体解决措施。认为蚬壳花椒种子资源库的建立,有性人工繁育,GAP规范化栽培研究,主要药用成分的药理、药剂、药代动力学考察,新的药用成分的分离、纯化、鉴定,药用成分的合成途径及其基因组学研究等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