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经筛选试验,25%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400g/L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5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避雨栽培区6个药剂处理对葡萄黑痘病均有良好防效,防效均在90%以上;在露天栽培条件下,25%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400g/L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50倍液4个处理防治葡萄黑痘病,病叶相对防效在73%以上,病指相对防效在83%以上。  相似文献   

2.
以马铃薯晚疫病感病品种费乌瑞它为材料,每667m2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75mL+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50g组合、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0g+18.7%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75g组合、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g+18.7%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75g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75mL+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50g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毛葡萄穗轴溃疡病主要危害果穗穗轴,引起果穗枯死和果实大量脱落,造成果实产量降低。本研究对该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特征、ITS rDNA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将该病的主要病原鉴定为小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通过抑制菌丝生长法在室内初步筛选防治该病的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在测试的26种药剂中,30%氟硅唑微乳剂、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70%戊唑·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2.2%抑霉唑乳油、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及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等7种药剂对该病病原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率均达100%,可作为备选药剂进行田间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对葡萄霜霉病高效且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新型杀菌剂,开展田间试验调查了不同作用机理的5种药剂对露地栽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当田间病情指数为34.0~49.5时进行一次性施药,以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为稳定,药后3~14 d防效为51.9%~67.6%;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2 000倍液与对照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处理药后14 d防效均在68%以上,持效性较好;生物农药5%D-柠檬烯可溶液剂300倍液处理药后3~14 d防效51.3%~62.0%,与唑醚·代森联较为接近,也有较好的控病效果。推荐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中使用5%D-柠檬烯可溶液剂、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葡萄霜霉病,注意按照药剂推荐浓度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5.
调查辽宁、吉林人参主产区灰霉病发生危害发现,人参灰霉病发病初期为6月上旬,发病高峰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发病严重的参床病株率达12.5%。为防治人参灰霉病,选用12种杀菌剂进行室内、外药剂筛选试验。室内初筛发现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嘧霉胺悬浮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_(50)分别为0.19、1.20 mg/L和4.41 mg/L;其次是30%醚菌·啶酰菌水剂、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差。田间药效试验发现,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和40%嘧霉胺悬浮剂防治效果较好,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6.
葡萄叶斑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葡萄产量的病害。为了明确引起刺葡萄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及筛选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从福建农林大学实践教学基地采集刺葡萄‘高山二号’10片典型叶斑病病叶片,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rDNA-ITS(ITS)、β-tubulin和EF-1α序列分析确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防治药剂筛选的结果显示,不同的防治药剂对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不同,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25%嘧菌酯悬乳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其EC_(50)分别为0.119 mg/L和0.178 mg/L;其次为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其EC_(50)为1.766 mg/L;抑制效果最差的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仅表现出轻微的抑制作用。防治棒状拟盘多毛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佳药剂是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25%嘧菌酯悬乳剂,可作为备选药剂进行田间刺葡萄叶斑病防控试验。  相似文献   

7.
试验表明50%烯酰吗啉等九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初期均有好的防效,药后7d防效均在81.5%以上。在马铃薯晚疫病初期施药,各药剂防效差异明显。第2次用药后7d,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在83%以上,且最后增产效果均在40%以上。而70%甲基硫茵灵可湿性粉剂等其它5种药剂的防病效果只在70%左右,增产幅度也低。各药剂对马铃薯安全,无药害表现。建议向农民首推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其次是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和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有效防控葡萄霜霉病的杀菌剂,选择了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20%松脂酸铜水乳剂等13种杀菌剂开展田间药效试验。通过比较各处理防效,发现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30%烯酰·甲霜灵水分散粒剂、70%烯酰吗啉·霜脲氰水分散粒剂、47%烯酰吗啉·唑嘧菌胺悬浮剂、60%代森联·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较高,相对病指防效在86.98%~93.01%之间,可用于生产中葡萄霜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杨梅褐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用药量的增加而上升,其中1125倍第3次用药后75d的防效达87.46%,分别比对照药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875倍、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00倍的防效高出1.84、3.18个百分点,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1 000倍的防效,且对杨梅安全,在生产上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柑橘脂点黄斑病的最佳防治药剂,指导大面积防治,选用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等5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和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柑橘脂点黄斑病的防效分别达80.49%、74.22%,防治效果优于其他供试药剂。  相似文献   

11.
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叶鞘腐烂病是近几年的新发病害,目前生产上尚无高效药剂,2012-2013年进行了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评价。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42%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是抑制香蕉叶鞘腐烂病的较好药剂,336倍液施药4次对香蕉叶鞘腐烂病防治效果达到63.16%、66.15%,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348倍液施药4次后的防效,值得在香蕉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防治降香黄檀炭疽病的环境友好型药剂,本文测定了10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并从中筛选出毒力较强的药剂进行林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丙环唑EC,60%唑醚·代森联WG和40%氟硅唑EC对降香黄檀炭疽病菌的毒力较强,其EC50分别为0.12,0.15和1.12 mg/L。其他供试药剂的EC50分别为:75%百菌清WP231.42mg/L,10%苯醚甲环唑WG 3.60mg/L,80%醚菌酯WG 1.58mg/L,70%甲基硫菌灵WP 4.51mg/L,3%中生菌素WP 19.36mg/L,80%代森锰锌WP 79.76mg/L,80%多菌灵WP 11.47mg/L。考虑到氟硅唑、唑醚·代森联价格较高,建议将这两种药剂使用在降香黄檀苗木炭疽病的防治上。人工林炭疽病的防治采用25%丙环唑EC、80%醚菌酯WG、70%甲基硫菌灵WP和3%中生菌素WP,每隔15d依次施用,林间防治效果达到71.53%,明显高于其他防治方法。因此,在人工林降香黄檀炭疽病的防治中采用这4种药剂每隔15d依次施用可以有效控制降香黄檀炭疽病的暴发。喷雾时间应选择在阴天或晴天早晨露水干后8:00-10:00或者15:00-17:00。  相似文献   

13.
几种药剂对草莓炭疽病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8%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和70%代森联干悬浮剂4种药剂对草莓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菌丝生长的EC50的大小顺序为:50%咪鲜胺40%福美锌70%代森联48%波尔多液,50%咪鲜胺的EC50为6.24 mg/L。并选取毒力较好的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和4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进行了田间药效测定,48%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作为对照。试验发现: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在田间的效果最好,其800 mg/L处理在田间2次药后7 d的防效达到了80.26%,与对照药剂48%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对香蕉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香蕉采后炭疽病的新型防腐保鲜药剂,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进行了复配药剂32%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防治香蕉炭疽病的采后保鲜试验,对该药剂防治香蕉炭疽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32%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用量640 mg/kg对香蕉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5年药剂处理后12 d的防治效果为81.80%,2016年药剂处理后6 d的防治效果为83.36%,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2.7%二氰蒽醌悬浮剂500 mg/kg处理,与对照药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500 mg/kg的处理防效相当。32%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对香蕉果实安全,蕉果催熟后,果实颜色金黄,风味正常,值得推广应用于香蕉果实的采后保鲜贮运。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蚕豆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以推动青海有机蚕豆生产,本研究以9种生物农药为供试药剂,针对苜蓿蚜、蚕豆赤斑病及枯萎病,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生测试验表明,0.3%苦参碱水剂等4种生物农药均对苜蓿蚜有良好的毒杀作用,其中0.3%苦参碱水剂的毒力最强,其24h和48h的LC50分别为7.33mg/L和5.66mg/L;田间防效试验表明,0.3%苦参碱水剂和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对苜蓿蚜的防效显著,500倍药液药后7d防效达76.00%~83.00%;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和枯草芽胞杆菌(1000亿芽胞/g)可湿性粉剂混用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效有增效作用,制剂用量为500.0g/hm2时,药后14d防效为73.98%~77.79%;多粘类芽胞杆菌(10亿CFU/g)可湿性粉剂和哈茨木霉(≥2亿活孢子/g)可湿性粉剂对蚕豆枯萎病的防效高于另两种生物农药,药后14d防效分别为74.23%和71.01%。综上所述,0.3%苦参碱水剂、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10%小檗碱可湿性粉剂、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多粘类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和哈茨木霉可湿性粉剂对蚕豆3种主要病虫害防效优良,据此可进一步建立蚕豆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用于青海蚕豆的有机绿色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绿豆田土壤处理除草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生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5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对绿豆的安全性和对杂草的防效,筛选适于内蒙古中部绿豆田使用的化学除草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用量处理下,33%二甲戊灵乳油990g/hm2、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750g/hm2和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152g/hm2处理对绿豆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分别为92.4%、91.9%和90.3%,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8g/hm2处理对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效在94%以上。田间安全性调查及测产结果显示,上述4种除草剂常量处理和倍量处理的绿豆出苗数、根系鲜重、茎叶鲜重、株高等指标及产量性状指标均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室内结果表明,这4种除草剂的施药量增加到常用量的3倍后,对绿豆生长仍比较安全。从除草剂药效和作物安全性考虑,33%二甲戊灵乳油、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80%唑嘧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可推荐用于内蒙古中部绿豆田。  相似文献   

17.
玉米病虫害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择2种杀虫剂(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和100 g/L顺式氯氰菊酯EC)和4种杀菌剂(18.7%丙环唑·嘧菌酯SE、250 g/L吡唑醚菌酯EC、125 g/L氟环唑SE和17%吡唑醚菌酯·氟环唑SE),通过单独或组合在玉米心叶期(V12)一次性施药,并在药后7 d接种玉米弯孢菌,随后对各处理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基于施药成本、施药后的增产效益和玉米价格,采用贝叶斯推断统计方法计算净利润的概率。在盈利平衡点(纯利润为0),通过施药获得净利润的概率变幅在0.328~0.998之间;如果要获得1 500元/hm~2的净利润,各施药处理概率的变幅为0.024~0.993,其中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18.7%丙环唑·嘧菌酯SE处理的盈利概率最高(0.986~0.993),其次18.7%丙环唑·嘧菌酯SE和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17%吡唑醚菌酯·氟环唑SE处理的盈利概率也超过0.947。本研究表明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18.7%丙环唑·嘧菌酯SE是防治当地玉米病虫害理想的杀虫剂杀菌剂施药组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AB-1水剂、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oliquefaciens SAB-1水剂、大花旋覆花内酯乳油与化学杀菌剂交替或混合使用对温室黄瓜病害发展的影响.寿光试验包括以下处理:交替或混合喷施50%啶酰菌胺WG、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的桶混液、60%唑醚·代森联WG、40%嘧霉胺SC、50%烯酰吗啉WP、10%苯醚甲环唑WG、69%烯酰·锰锌WP、68.75%噁唑·锰锌WG、52.5%噁唑·霜脲氰WG等不同作用机理和防治谱的化学杀菌剂;混施生防菌剂BAB-1水剂、SAB-1水剂及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50%烯酰吗啉WP、25%双炔酰菌胺SC、25%吡唑醚菌酯EC等对霜霉病特效化学杀菌剂;将不同化学杀菌剂桶混液与BAB-1水剂、SAB-1水剂和化学杀菌剂桶混液交替喷施.其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94.5%、92.3%和93.6%,对黄瓜白粉病分别为90.7%、89.9%和90.4%,对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9.3%、85.6%和85.7%,每种病害的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AUDPC)相当.在定州试验中,化学杀菌剂与SAB-1混施对白粉病的防效(84%)明显高于其与BAB-1混施的防效(72.8%),对灰霉病的防效(61.3%)明显低于后者的防效(95.1%),与SAB-1、BAB-1混施后对白粉病、灰霉病及霜霉病防效分别为90.2%、89.3%和92.6%.在保定郊区试验中,将大花旋覆花内酯乳油与化学杀菌剂及BAB-1水剂、SAB-1水剂交替喷施显著降低霜霉病、白粉病及灰霉病的严重度及AUDPC,对其防效分别为83.5%、87.4%和88.5%,AUDPC分别为219、352和249,延缓了3种黄瓜病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对菵草高效且对小麦安全的除草剂品种,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了 7种苗后除草剂对菵草的除草活性以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5%唑啉草酯EC和15%炔草酯WP对菵草防效优异,ED90仅为各自田间登记低剂量的1/3和1/2;50%异丙隆WP和7.5%啶磺草胺WG对菵草防效较好,ED90与各自田间登记高剂量相当;69 g...  相似文献   

20.
布顿大麦草为麦田入侵杂草, 为尽早建立对该杂草的化学防除技术, 本研究采用室内盆栽法测定了布顿大麦草对21种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土壤处理剂41%氟噻草胺悬浮剂对布顿大麦草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 42%氟啶草酮悬浮剂?60%丁草胺乳油?40%砜吡草唑悬浮剂?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布顿大麦草的防除效果一般, 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50%吡氟酰草胺可湿性粉剂防除效果不理想; 茎叶处理剂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12.5%烯禾啶乳油?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布顿大麦草防除效果好, 5%咪唑乙烟酸水剂?8%炔草酯水乳剂?30 g/L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8%烟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7%双唑草腈颗粒剂?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对布顿大麦草的防除效果一般, 5%唑啉草酯乳油?7.5%双环磺草酮颗粒剂?69 g/L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防除效果不理想?氟噻草胺?在推荐剂量492 g/hm2下, 处理21 d后对布顿大麦草的鲜重抑制率为75.40%; 啶磺草胺?草甘膦异丙胺盐?烯禾啶在推荐剂量14?1 500?187.5 g/hm2下, 处理21 d后对布顿大麦草的鲜重抑制率分别为73.96%?60.60%?65.07%?综合本研究结果及除草剂使用特性, 麦田布顿大麦草可采用氟噻草胺土壤封闭或者啶磺草胺茎叶喷雾处理进行有效防除; 油菜田布顿大麦草可采用烯禾啶进行防除; 非耕地布顿大麦草可采用草甘膦异丙胺盐进行防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