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天竺桂叶精油的含量动态、化学成分及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明天竺桂叶精油含量的月变化动态及高含油量月份的叶精油化学成分组成与抗菌效能。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天竺桂叶精油,GC-MS-DS分析叶精油化学成分,纸片扩散法与梯度浓度MIC法测定与评价叶精油的体外抗菌活性。不同月份的天竺桂叶精油含量变化范围约0.25~0.6mL/100g干叶,其中12月份精油含量相对较高,该月份的叶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为匙叶桉油烯醇(13.522%)、丁香烯(10.403%)、丁香烯氧化物(8.691%)、α,α-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8.293%)等,体外抗菌试验表明该精油对普通变形杆菌、藤黄八叠球菌、甘蓝黑腐菌、白菜软腐菌等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天竺桂的适宜采叶期为12月份,此时精油得率较高,抗菌活性也强,在植物源抗菌剂与农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食品保鲜领域,可食用天然抗菌保鲜膜是一种重要的可生物降解膜,具有易降解、成本低、来源广等特点。介绍了多糖膜、蛋白膜和脂质膜3种可食性涂膜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现状,综述了复合成膜技术、纳米颗粒制备技术及添加植物精油在制备可食性涂膜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可食性包装材料在保鲜领域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其对微生物细胞膜、蛋白、遗传物质的破坏作用以及对果蔬中乙烯的代谢抑制和氧化作用,使其具有优良的杀菌、食品保鲜效果,是稳定可靠的食品保鲜剂。主要对二氧化氯的生物安全性、抗菌保鲜机理、抗菌效果以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植物种类繁多,含有多样性的化学成分,一些特定的化合物如酮类、萜类等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并且植物提取物保鲜成本低、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具有良好的抗菌价值,对葡萄保鲜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应用于葡萄保鲜的植物种类及其提取物保鲜作用机理、植物提取物对葡萄采后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提取和应用方法,展望了植物提取物在葡萄保鲜方面的应用前景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花椒精油的提取、抗菌活性研究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是花椒主产地。花椒的品种、生长环境以及提取方法的不同都会导致花椒精油化学组成与含量的差异。对产自山东德州的花椒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花椒精油,分析精油抗菌活性,采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精油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所得精油在颜色、气味、状态等方面差别明显,对微生物抑制程度也不同,其中,乙醚提取的精油抗菌活性最强,对7种受试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GC-MS显示在匹配度大于80%时,乙醚和石油醚提取的精油分别鉴定出45和63种物质,酮类为主要组分,2种精油中都含有大量的未被报道过的1(- 2-羟基-4,6-甲氧基苯基)乙酮。花椒精油作为花椒的重要功能成分,将会在食品呈香及抑菌防腐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评估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通过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DAD)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猴头菇中化学成分;通过抗氧化活性清除能力试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试剂盒(ABTS)和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猴头菇的抗氧化能力,并按照肉汤微稀释法以最小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小细菌浓度(minimum bacterial concentration, MBC)值测定抗菌性。结果显示,测定的样品在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存在差异。与干燥的组织相比,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合物更为丰富。所分析的提取物中确定的化合物的含量受到用于提取的溶剂的影响。与水提取物和干燥的原料相比,乙醇提取物中这些物质的含量最高,特别是辛醇(969.71 mg/100 g)。同时,这种提取物显示出最强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猴头菇样品在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乙醇提取物确定的化合物的含量明显高于水提取物和原料,并且显示了最强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精油富含多种抗菌成分,在天然抗菌剂的开发方面具有较好潜力。采用二倍稀释法研究丁香、薰衣草、桉叶、香茅、肉豆蔻5种精油的体外抑菌活性,通过悬浮培养定量测定各精油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5种植物精油的组成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丁香精油、薰衣草精油、桉叶精油、香茅精油、肉豆蔻精油对大肠杆菌的MIC分别为1.25、5.00、10.00、10.00、5.00 ?滋g/mL,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0.63、1.25、2.50、1.25、0.31 ?滋g/mL。GC-MS结果显示:丁香精油主要组分为丁香酚(84.90%)和石竹烯(13.27%);薰衣草精油主要组分为乙酸芳樟酯(34.05%)和芳樟醇(28.40%);桉叶精油主要组分为桉树醇(34.29%)和柠檬烯(18.29%);香茅精油主要为香茅醛(16.22%)和花侧柏烯(16.04%);肉豆蔻精油主要为柠檬烯(32.68%)和蒎烯(23.96%)。5种精油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可为更好地开发抗生素替代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唯一碱性多糖,具有广谱抗菌性、良好成膜性、抗氧化活性和安全可食性等优点,可作为天然高效的保鲜材料,应用于果蔬保鲜领域。通过介绍壳聚糖的保鲜特性,综述了壳聚糖在5种热带水果贮藏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和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壳聚糖在热带水果贮藏保鲜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保鲜纸箱对油桃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油桃为试材,采用自制保鲜纸箱加套袋处理包装,以普通纸箱作对比,研究保鲜纸箱及套袋处理对油桃采后常温(20±5)℃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鲜纸箱处理对常温贮藏油桃具有较好的保鲜作用,普通纸箱内油桃在常温下的贮藏时间为6 d,而保鲜纸箱可达10 d。其中保鲜纸箱(MS1)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好,其可保持油桃果实较高的好果率、果实硬度和VC含量,延缓果实失水,维持较高的感官品质,除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外,其他指标均优于普通纸箱。说明这种兼具乙烯吸附和抗菌除湿功能的保鲜纸箱对于油桃的常温贮藏保鲜具有一定的效果,套袋反而不利于其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恩施州来凤地区种植的凤菊所提取的精油化学成分,分析了采用水蒸汽法提取的精油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并介绍了其抗菌能力、抗病毒能力、抗氧化能力及其他药用功效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柠檬烯的防腐作用及抑菌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檬烯在橙皮油中含量丰富,是一种天然活性单萜,对常见致腐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本文介绍柠檬烯的性质及肉类、水果等食品的腐败原理,综述柠檬烯的防腐作用、抑菌机理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展望柠檬烯作为天然防腐剂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卢锟  龚吉军 《保鲜与加工》2021,21(7):136-141
植物精油是一类从植物中获得的天然、具挥发性与芳香性化学成分的混合物的统称.鉴于化学合成的食品保鲜剂对人体健康存在的潜在风险,研究开发高安全性的天然保鲜剂是大势所趋.已有研究表明,植物精油具有抑菌活性,来源广泛且丰富,是开发农产品天然抑菌剂极富前景的原料.植物的种类、部位、收获季节、地理来源、提取方式等不同均会影响植物精油的化学组成,进而影响其抑菌活性.本文综述了植物精油的抑菌机理、对果蔬和粮食等农产品的抑菌效果及协同抑菌效果的研究,以期为植物精油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70%吡虫啉WDG防治杭白菊蚜虫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控制杭白菊上蚜虫危害,进行安全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来优化70%吡虫啉WDG防治蚜虫的应用技术。结果表明,70%吡虫啉WDG对不同品种杭白菊(‘金菊2号’、‘小黄菊’、‘早小洋菊’、‘异种大白菊’、‘麻城福田白菊’)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浙江和湖北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0%吡虫啉WDG对菊花上的棉蚜、桃蚜、菊小管蚜等蚜虫具有很好速效性和持效性的防治效果;使用量为52.5ga.i./hm2时,喷雾1天后的校正防效即可达70%以上,喷雾3天后的防效达85%以上,喷雾7天后的防效达90%以上,喷雾14天后的防效仍维持在80%以上,且没有观察到对杭白菊和非靶标生物的不利影响。70%吡虫啉WDG适宜在杭白菊上登记防治蚜虫,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生物防腐剂及其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消费者对天然产物的兴趣越来越高。由于化学防腐剂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天然生物防腐剂引起了食品工业界的极大重视。采用天然防腐剂,可以赋予食品更高的营养价值,减少或完全停用化学防腐剂,并且确保食品的微生物安全性。天然生物防腐剂是指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具有预防食品腐败作用的抗菌物质。天然防腐剂的作用方式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及发生在食品中的氧化反应和酶促反应。本文综述天然生物防腐剂的种类、抑菌机理及其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研究现状,阐述在栅栏技术中的应用效果,展望天然生物防腐剂今后的应用前景及其在开发应用中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黄土丘陵区菊花种植模式的生态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菊花品种及栽培模式的生态和经济效益,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亳菊’、‘怀菊’、‘杭白菊’3个菊花品种为主因子,以西瓜套种菊花、小麦收获后移栽菊花与菊花单作种植模式为副因子。结果表明,西瓜套种菊花的模式经济效益最佳,且生态效益较高,品种间以‘亳菊’的经济产量最高。由此可以得出:西瓜套种菊花的模式,因其自然温度、水分和光照等生态因素利用充分,模式搭配合理,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好等优势适宜在相似生产区域推广应用。在晋南黄土丘陵区‘亳菊’、‘怀菊’、‘杭白菊’均适宜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6.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切花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对切花菊品种‘神马’(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Jinba’)接种5种不同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分别在苗期和花期,通过测定相关形态及生理指标,研究AMF对切花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接种对照相比,5种AMF均能不同程度地侵染切花菊根系,增加植株株高、叶片数、根长和花瓣面积等,促进切花菊生长。接种AMF能够增强切花菊根系活力,提高根系、叶片和花瓣中的可溶性糖含量(Glomus mosseae除外),从而改善渗透调节。综合分析,最终筛选出G. intraradlces是对切花菊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的菌种。  相似文献   

17.
竹林生态系统虽然比较稳定,但病原菌也较多,使用生物农药是竹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许多芳香植物精油具有优良的抗菌活性,都有作为生物农药的潜力。但是竹林土壤微生物也可能受到精油抑菌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常见5种芳香植物精油香茅、肉桂、大蒜、生姜和茶树精油,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对毛竹实生盆栽苗的土壤进行处理,测定毛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细菌丰度和种群多样性。结果表明,5种精油会降低毛竹根际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使变形菌门的细菌成为绝对优势菌群。对微生物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香茅、生姜、茶树、肉桂和大蒜精油。  相似文献   

18.
抗菌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的活性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性、热稳定性好、抗菌机理独特等优点,成为医药、食品、畜牧业的研究热点。综述了抗菌肽膜损伤型和非膜损伤型的抗菌机理,不同来源获得抗菌肽及其在医药领域和食品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天然抗菌肽的推广及应用关键在于能否高效获得,并降低其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