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采收:甜玉米的采摘期为花丝抽出后的23~25 d,糯玉米、高营养玉米的采摘期不能超过花丝抽出后的28 d。采摘回的嫩玉米应及时加工,防止雨淋和曝晒,并尽可能避免机械损伤。甜玉米要放在通风凉爽处  相似文献   

2.
70—2是耐阴湿、抗干旱、植株高度中上、配合力较高的自交系。用70—2做母本制种时,若按照花丝抽出苞叶到花丝萎蔫都能受粉安排父母本的花期调差、果穗秃根特别是秃顶现象比较重。为了摸清70—2自交系花丝生命力的特性,准确掌握授粉时间,提高制种产量,笔者于1991年对70—2自交系花丝生命力进行了测定。 1 测定材料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宏 《种子世界》2002,(8):41-42
1 自交系特征特性 母本:植株长势旺,叶色深绿,成株健壮整齐,秆硬抗倒,根多发达,耐旱;雌雄穗发育协调,雌花花丝抽出时,雄花开始散粉。 父本:植株长势旺,叶色灰绿,成株健壮整齐,雌雄较发达,分枝多,花粉量较大,花期长。雌雄出现……  相似文献   

4.
玉米花丝活力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丝活力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玉米制种产量和杂交种产量,对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阐明玉米花丝活力的遗传机理,本研究利用来自优良玉米杂交种农大108的一套203个重组近交系群体,通过1年3点的田间试验对玉米花丝活力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发现同一基因型的花丝活力在不同环境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了8个不同位点的QTL,分布在玉米第3、第5、第6、第7和第8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花丝活力表型变异的11.06%~20.82%,该研究为玉米花丝活力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红花羟基黄色素A动态积累规律及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红花花丝羟基黄素色A (HSYA)动态积累规律和HSYA的热稳定性,为红花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以‘延津’红花和‘原阳’红花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红花花丝不同发育时期的HSYA含量以及不同温度和时间对HSYA制剂和花丝HSY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HSYA在花蕾形成时期就开始产生并积累,在开花后第3 天,其含量到达平台期。HSYA制剂含量随着保存温度(50~100℃)增加而呈直线下降;在保存温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保存时间(30~120 min)的增加也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红花花丝在50℃烘干条件下,以烘干时间为240 min 时花丝HSYA含量最高;在70℃烘干条件下,以烘干时间为90 min 时花丝HSYA含量最高。红花花丝在100~140℃的烘干条 件下,HSYA含量呈直线下降;在烘干温度一定的条件下,HSYA含量随着烘干时间(30~240 min)的增加均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因此,红花采摘以花后第3 天为最好,花丝烘干可以采用40~50℃烘干,而红花制剂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采用高温浓缩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玉米杂交种花丝活力及不同日龄花丝结实率的动态变化规律,更好的为玉米育种和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用玉米杂交种‘永优1573’‘、永优1583’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花丝日吐丝数量和吐丝长度、不同日龄花丝结实率和授粉果穗穗部性状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玉米杂交种日吐丝数量呈快增-慢增的变化趋势,日吐丝长度峰值在吐丝第2天。随着吐丝日数增加,授粉后果穗的穗长、穗粗、穗粒重和结实率基本呈先增后降的动态变化,其中穗粗峰值出现在吐丝第4~5天,穗长、穗粒重和结实率峰值均出现在吐丝的第6~7天,品种间有差异;吐丝第1~4天授粉百粒重均高于对照,有秃尖且逐日减小。研究结果所反映的花丝活力及其授粉结实率的变化规律无论在玉米高效育种还是在大田生产中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从而实现高产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7.
对本试验结果的分析认为:姊妹种的花丝三四天已基本出齐,且花丝受粉力最强;花丝活力一般七八天。因此,用姊妹种制种要抓住吐丝三四天的时机授粉。否则,每推迟一天授粉,单穗粒重就会减轻12%。  相似文献   

8.
玉米空秆秃顶和缺粒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秆是指玉米植株不结果穗或有果穗不能结实长大的现象。秃顶是指果穗顶部不结实,当雌穗顶部花丝抽出时,雄穗已散粉完毕,或者是不良气候影响,导致花粉败育,因而得不到花粉授粉受精。缺粒有两种,一是果穗的一面有若干行由基部到顶部都不结实,即缺行;一种是满天星缺粒,即果穗上只结少数子粒。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增密对玉米花丝受精结实能力及衰老进程的影响,以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两个密度(52 500,112 500株/hm~2)下玉米果穗花丝受精结实能力及衰老动态。结果表明:增密使花丝生长速率降低,吐出苞叶的时间延迟,整个果穗的花丝可受精持续时间延长,但不影响花丝的衰老特性。与低密度相比,高密度下DH605和ZD958果穗花丝吐出苞叶的时间分别推迟3,1 d,可受精结实持续时间分别延长2 d和1~2 d。高密度下玉米果穗顶部花丝吐丝时间虽晚但仍然有正常受粉结实的潜力。利用分别套袋1~20 d每天统一授粉以及花丝衰老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果穗可受精花丝百分率与衰老花丝呈极显著相关关系(r~2=0.964~(***)),说明延迟授粉造成的花丝受精结实能力降低主要是由于早吐丝花丝的衰老造成的。总之,增密对吐出苞叶后的花丝衰老时间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延长整个果穗花丝衰老时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玉米自交系与其姊妹交种花期授粉的试验表明:姊妹交种的吐丝期比对应自交系提前2-3d;姊妹交种的花丝长度显著长子对应自交系5-6cm;而吐丝到萎蔫的天数两者差异不大;在相近的时间内,姊妹交种花丝伸长快而集中,最终导致授粉结实率高。根据以上结果,在改良单交制种花期调配上,提前父本的播期4-5d,改播种二、三期父本为播种一期父本,在实践中应用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