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壤柑桔园硼铜镁营养失调的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植株外部症状及叶片、土壤分析结果,确诊福建省长泰县岩溪果场椪柑和蕉柑出现的叶片黄化、早期落叶等现象,系硼、铜过量及缺镁综合诱发的植株营养失调。发病植株叶片硼、铜含量明显超过适宜值,分别达110~258ppm和26~41ppm;镁含量偏低,为0.22%~0.31%。初步认为连年喷布(或土施)硼肥和波尔多液,以及土壤酸度过高是导致柑桔植株硼、铜、镁营养失调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 柿疯病是柿树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病害,关于该病症状、侵染性及病源微生物已作报道。该病是由难养细菌RLO通过斑衣蜡蝉(Lylorma delicatula White),血斑叶蝉(Erythroneura Mori Mats)以及嫁接为媒介传病.罹病后叶脉变黑,果实畸形,新梢木质部产生黑褐色纵条病变等,罹病严重者不结实,结实者果实早红早落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3.
柑桔梢枯病(dieback)首次被承认是一种有别于其他已知原因引起的病害,是1942年新南威尔士州的一株感染了的光滑塞维利酸橙树。1942—1968年间偶然在葡萄柚和柑橙上看到。1970年以后梢枯病树大量增加。在局部地区发病高的果园,感染率可达80%以上。梢枯病的剧增,似与冬季连续多雨及果园周围自然植被有关。  相似文献   

4.
生长季苹果硼素营养变化动态及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条件下,玫瑰红/平邑甜茶新生器官全硼变化动态表现不同:短梢叶全硼含量较稳定;长梢叶及其皮部变化动态相似,生长季早期全硼下降,中期升高,后期又下降;果实全硼变化最大,随果实膨大,全硼持续降低,其中以花后一个月降低幅度最大。缺硼植株的果实及长梢皮部全硼显著降低,其它部位全硼含量与缺硼症表现程度之间不一致。果实采收后,长梢皮部全硼含量与次年幼果的全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秋季干旱处理长梢皮部全硼含量下降幅度大于叶片和果实。长梢皮部可作为苹果硼素营养的诊断器官。  相似文献   

5.
缩果病是由缺硼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枯梢症和缩果症。枯梢症以春季长出新梢嫩叶后发病重,多从新梢顶部向下干枯。枯梢的下部侧芽萌发出大量小叶,叶厚而脆,形成“簇状叶”;缩果症主要是果皮出现水渍斑块,果肉失水  相似文献   

6.
<正>葡萄栽培中,许多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着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商丘市葡萄常年普遍发生的病虫害有穗轴褐斑病、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褐斑病、房枯病、白粉病、螨类、蚜虫、粉蚧、叶蝉等。1展叶及新梢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葡萄植株从3月下旬开始萌发,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左右,开始萌芽展叶,新梢开始迅速生长。展叶3~5片时,喷施25%阿米西达1 500倍+70%安泰生600倍+瑞镇1 000倍,或  相似文献   

7.
<正> 流胶病是桃树枝干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生极为普遍,尤以管理粗放的果园受害严重,在桃树罹病以后,树势日趋削弱,树体早衰,影响持续丰产,已成为当前生产上的重要问题. 流胶病发生在桃树不同的枝龄,所表现的症状也有明显区别,病菌侵入当年的新梢  相似文献   

8.
稿摘登 针对巨峰葡萄落花落果严重、座果率低的现象,在新梢展叶5~7片(1988)和新梢展叶7~9片(1989)时,对新梢叶的里面喷洒不加展着剂的乙烯利,浓度分10、1520和 30 ppm,结果各浓度均明显提高有核果粒的平均着果数,其有效浓度的顺序是 30ppm>20ppm>15ppm>10ppm 。但是30ppm 对部分幼嫩新梢有药害反应,所以认为15~20 ppm为最适宜的浓度。喷洒乙烯利对防治巨峰葡萄落花落果的效应@姚立平$齐齐哈尔市园艺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由于树体硼含量多少直接影响其坐果率及果实品质 ,长期以来苹果生产中有补硼的习惯。近年来 ,不少果园有过量补硼的现象 ,导致苹果硼毒害时有发生。根据作者的调查 ,现将硼毒害的发生状况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 苹果硼毒害的症状苹果硼毒害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和新梢顶端。果实硼毒害时表现为 :在发育后期果实的中上部 (靠近果柄处 ) ,形成大小不等的深褐色凹斑 ;或者果实着色差 ,表皮发黄。凹陷斑表皮下的果肉也发生褐色病变 ,严重时果肉全部变褐 ,无法食用。新梢发生硼毒害 ,其外观、长度、粗度及叶片与正常树无明显差别 ,但顶芽有坏死现…  相似文献   

10.
1病害1.1杏疔病1)症状。主要危害新梢和叶片,被害新梢节间缩短,幼叶簇生,被害叶暗红色、增厚呈肿胀状,干枯不落。2)防治方法。清扫果园,剪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萌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展叶后喷1~2次1∶1.5∶200波尔多液;生长期人工剪除病梢。1.2细菌性穿孔病1)症状。被害叶初期  相似文献   

11.
<正> 1987年以来,在宁夏的盐池、灵武、银川、永宁等地的苹果树上陆续发现一种叶部病害。罹病苹果树的叶尖和叶缘,初呈现圆形褐色小斑点,随后扩展为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并散生小黑点,常引起叶片大量提早脱落。经镜检鉴定,该病的病原菌为宁夏首次发现的苹果叶枯病菌(phyllostictamali)。该病菌以菌丝体在罹病落叶上过冬,翌春  相似文献   

12.
苹果新梢不同叶位叶含铁量与失绿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玫瑰红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了苹果植株间新梢基、中、上位叶含铁量的变化规律、失绿树和正常树的差异及各叶位叶含铁量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显著性。结果表明,苹果植株间新梢叶片含铁量的变异系数呈上位叶>中位叶>基位叶;失绿树和正常树之间新梢叶含铁量的差异上位叶最显著,中位外显著性下降,基位叶不显著;虽然全部样品叶含铁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但新梢基位叶两者相关不显著,中位叶两者相关接近或达到显著水平,上位叶两者相关极显著;中位叶含铁量与上位叶叶绿素之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雨季到来,经济果林都进入了快速生长的阶段。往往在雨后人们会发现果园中的部分桃树或梨树甚至马路两边的部分行道树会出现有规律的新叶黄化症,这一类生理性病害是由于缺乏中微量元素钙、镁、铁、硼、锌等而引发的。例如在北方果园中,苹果、梨和桃树常有发现缺铁的黄叶病、缺锌的小叶病和缺硼的腐心病,苹果树还有缺钙引起的苦痘病。在南方果园里,柑橘、荔枝因缺硼或缺锌所引发的落果和新梢黄化症等近年来也常常出  相似文献   

14.
<正> 以砂培的4年生苹果树(砧木为M26)为试材,喷布不同浓度的硼液(1、5、10或15ppm),处理结果表明:用较高浓度硼液处理的植株的叶片、果实和枝条均出现了硼中毒症状。叶片中毒症状表现为中脉、大侧脉及其周围组织变黄,叶向背面弯  相似文献   

15.
果树一般需钙较多 ,一旦发生缺钙 ,体内代谢受阻 ,植株生长即受抑制。顶芽、侧芽、根尖等分生组织容易腐烂 ;幼叶卷曲畸形 ,呈缺刻状或从叶缘开始变黄坏死 ;果实生长发育不良 ,顶端易出现凹陷及黑褐色坏死。1 苹果树缺钙 根粗短弯曲 ,根尖回枯 ,地上部新梢生长受阻 ,叶片变小褪绿 ,幼叶边缘向下卷曲 ,严重时叶片出现坏死组织 ,枝条枯死 ,花朵萎缩 ;果实易发生各种病害而腐烂 ,如苦痘病、水心病、痘斑病等。2 葡萄缺钙 幼叶皱卷 ,呈淡绿色 ,脉间有灰褐色斑点 ,叶缘焦枯 ,新梢和蔓顶端枯死 ,根部停止生长 ,甚至腐烂。3 梨树缺钙 新梢嫩…  相似文献   

16.
苹果幼树铜、镉分布特征与累积规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3年生盆栽苹果(红富士/平邑甜茶) 为试材, 土壤施入重金属铜(Cu) 和镉(Cd) 后,于生长季不同时期检测根、枝、叶内铜、镉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苹果根系、新梢和叶片中Cu和Cd累积量都随着土壤Cu和Cd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大。从春梢展叶开始, 根系和新梢Cu、Cd含量逐渐增加, 到春梢停长时达到最高, 之后下降; 叶片Cu、Cd含量变化比根系和新梢滞后, 到秋梢生长期才达到最高。Cu、Cd在不同器官的累积量由高到低为: 根系>枝干>新梢>叶片; 苹果根系吸收和积累Cu的能力大于Cd, 但Cd向地上部的迁移能力大于Cu。  相似文献   

17.
桔潜(虫斧)又名桔潜叶(虫甲),属鞘翅目,叶(虫甲)科。该虫在山地果园为害严重,尤以近竹、木林边的柑园受害更重。每年春夏季主要为害柑桔幼芽及新生春悄叶片,也食害嫩梢、幼果及果柄,偶食老叶,造成春梢叶片大量脱落,严重时导致叶落梢枯和落果。我场柑  相似文献   

18.
调查9个不同的葡萄品种在石河子垦区栽培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所选品种分早熟、中熟和晚熟3类,表现为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有差异.植株叶面积、茎节长度和新梢生长动态为单S型曲线,即5月30日之前为缓慢生长, 6月5日开始进入快速生长.通过LSD多重比较,克伦森的新梢生长量和节间较长,为高植株大叶品种;京早晶、高墨次之;无核紫的新梢生长量极显著小于其他品种,节间较短,为低植株中等叶品种;黑大粒为小叶品种.其余为中低植株品种.  相似文献   

19.
以南京师范大学植物园生长的7a生银杏苗木为试材,选择银杏植株当年生新梢叶片和同株多年生枝条叶片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新梢叶片与老枝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及荧光参数,研究了银杏新梢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与老枝叶片相比,银杏新梢叶片叶绿素a、b含量相对低,但是Chl a/b的比值较高;新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比老枝高,光合日变化显示新梢和老枝叶片具有光合“午休”现象,主要原因是气孔因素导致;叶绿素荧光方面表现为,新梢叶片具有更高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  相似文献   

20.
近年在浙江黄岩桔区初结果的槾桔树上出现大量的黄斑叶、焦叶及严重的落叶现象,喷布钼酸铵500ppm液矫治效果极为显著。喷施钼酸铵不仅能消除黄斑,提高叶片质量,防止焦叶和落叶,还能促进新梢及根系生长,并有利于果实发育和外观内质的提高,对翌年着果率及产量的提高亦有明显效果。叶分析结果还表明,槾桔黄斑并非缺钼引起,而主要是高钠环境引起叶钠含量过高所致,喷钼酸铵后,叶片钠含量大幅度降低,从42.9ppm降至5.9ppm(无黄斑正常叶为4.6p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