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超微绿茶粉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竹 《茶业通报》2006,28(1):19-19
超微绿茶粉是将茶鲜叶经过蒸汽杀青和干燥处理后进行超微粉碎成200目(74μm)(气流粉碎式加工)甚至1000目(12μm左右)以上的茶叶超微细粉。它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品质和各种营养成分。超微绿茶粉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日用化工等行业,可作为面包、面条、糖果、果脯等食品的风味添加剂,赋予食品天然的绿色(超微绿茶粉)、红色(超微红茶粉)色泽和营养保健功能;应用于冰淇淋、果冻、糖果、奶油蛋糕、饼干、糕点、茶豆腐、口香糖、茶饮料及面条、面包等食品中,能有效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超微茶粉可溶于冷、热、冰…  相似文献   

2.
超微茶粉酸奶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微粉碎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加工技术,已广泛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电子等许多领域。本文对超微茶粉酸奶加工中茶粉添加阈值、茶粉酸奶在贮藏过程中的酸度和pH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对超微绿茶粉酸奶的生产工艺及相关参数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3.
绿茶低温负压干燥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是绿茶品质定型的关键工序之一,为生产优质绿茶,尤其是保留色泽和营养成分,对绿茶的干燥工艺进行了探索。通过比较传统热风干燥和低温负压干燥,发现低温负压的干燥效率平均提高30%,且在内质成分保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分别以干燥时间、叶绿素、水浸出物、氨基酸,儿茶素和茶多酚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优化绿茶低温负压干燥工艺,结果表明,绿茶最优低温负压干燥条件为干燥温度75 ℃,负压(0.03 MPa)4 min,低温15 min。应用最优工艺加工超微茶粉,与传统工艺超微茶粉比较发现,低温负压干燥技术可有效保留原茶主要品质成分,提高超微茶粉品质。  相似文献   

4.
果蔬粉的生产在我国刚刚起步,是果品蔬菜加工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果蔬粉加工一般是将新鲜蔬菜加工成果蔬粉,其具有明显的优点:①水分含量低,可以延长贮藏期,降低贮藏、运输、包装等费用;②原料的利用率高,它对原料的要求不高,特别是对原料的大小、形状没有要求;③加工制成果蔬粉后,拓宽了果蔬原料的应用范围。研究表明,果蔬粉几乎能应用到食品加工的各个领域,可用于提高产品的营养成分,改善产品的色泽和风味等。目前,国外果蔬粉的加工朝着低温超微粉碎的方向发展。果蔬干燥后再经过超微粉碎后,颗粒可以达到微米级大小。颗粒的超微细化使用时…  相似文献   

5.
将信阳毛尖绿茶研磨成粉添加到主食面包中制备信阳绿茶主食面包,研究不同绿茶粉添加量对主食面包比容、感官品质、水分含量及酸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茶粉最佳添加量为面包粉质量的3%,此时得到的绿茶主食面包比容为5.75 m L/g,感官品质评分98分,水分含量32.7%,茶多酚含量0.386 g/100 g,酸度2.98°T;绿茶面包表皮完整且丰满,无焦斑,色泽均匀,稍有茶叶的黄绿色,组织紧密有弹性、耐咀嚼,有茶叶的清香,无茶苦味,且具有较好的营养保健功能,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正>如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影响饮食消费观念逐渐向天然化、营养化、保健化的方向发展。超微绿茶粉是绿茶经超微粉碎后得到的产品,由于富含具有抗氧化功能的茶多酚,同时具有茶叶特有的风味,被广泛用于加工各类茶食品。试验将超微绿茶粉添加到曲奇饼干中,使茶叶的保健成分特别是茶多酚和纤维素等得到充分利用,并且赋予曲奇饼干天然的色泽及特殊的绿茶风味。对配方进行优化,并探讨壳聚糖对烘烤中绿茶风味的保护作用,开发出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  相似文献   

7.
茶桃酥的生产工艺及其品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桃酥生产过程中加入茶粉的可行性及茶桃酥产品的品质。研究了桃酥生产中加入绿茶粉,并测量了产品中茶多酚的含量。在桃酥储藏过程中,对茶桃酥与普通桃酥进行感官及过氧化值和酸价等理化指标的测定和对比。结果表明,茶多酚对桃酥有较强的保鲜作用。茶粉的最适宜添加量为面粉含量的7%。茶的加入不仅可以改善桃酥的色泽、口味,而且可以延缓桃酥变质。在相同储藏条件下,茶桃酥的保质期可以达到普通桃酥的1.7倍。  相似文献   

8.
四季豆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四季豆在低温及PVC袋包装条件下的贮藏效果,测定其在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水分含量、维生素C、还原糖、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及PPO、POD活性的变化,并且分析锈斑生成原因。结果显示,四季豆为呼吸跃变型蔬菜,9℃为四季豆适宜贮藏温度,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水分、VC、还原糖、叶绿素的含量下降,PPO、POD活性上升;锈斑的形成与CO2有关;在35天之内,四季豆商品率可保持在92%左右。  相似文献   

9.
鹰嘴豆经超微粉碎,过100目、200目、300目筛,对各处理的冲调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不同的增稠剂对鹰嘴豆粉稳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鹰嘴豆粉粉碎粒度为300目,加入4mL2%的增稠剂海藻酸钠,并用80℃热水50mL冲调,其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不同球磨时间的超微绿茶粉进行了重金属元素铅、铬及镍的测定;设置不同材质的磨球和罐体对蒸青片进行球磨,并选取球磨材料不同、粒径相近的两组超微绿茶粉进行重金属元素(镍、铬)检测,为寻求合适的球磨材料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茶样中的铬和镍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铅含量无显著差异,原因是球磨时所用罐体为不锈钢材质,而不锈钢中含有18.0~20.0%的铬,8.0~11.0%的镍;在不锈钢球-不锈钢罐、氧化锆球-不锈钢罐、玛瑙球-尼龙罐三种研磨材料组合中,超微茶粉粒径为35~55μm时,使用玛瑙球-尼龙罐球磨的茶样中铬和镍的含量均小于5.0mg/kg;粒径为10μm以下时,不宜使用不锈钢球-不锈钢罐进行球磨加工。  相似文献   

11.
设施栽培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栽培绿茶为对照,通过对设施栽培绿茶中主要生化成分、五种儿茶素含量的测定,香气物质的GC-MS分析及感观审评,对设施栽培茶叶的品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设施栽培环境下茶叶的茶水浸出物和氨其酸含量较常规栽培有所增高,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略低于常规栽培;五种主要儿茶素总量设施栽培低于常规栽培茶叶,但儿茶素品质指数有明显提高;GC-MS分析共鉴定出57种香气物质,其中大棚茶叶51个组分、露天对照茶叶43个组分,通过对2种茶叶主要香气组分和香气特征物质的对比,发现二者主要香气物质和香气特征物质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设施栽培茶叶感观审评得分93.45,略高于对照的93.40分。因此,设施栽培茶园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绿茶良好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不同采制时间对黄化品种绿茶品质的影响,对不同采制时间的2组黄化品种共6个绿茶样品进行了感官品质评定、理化成分及香气组分的检测。结果表明,随着采制时间的推后,扁形安吉黄茶感官品质逐渐降低,蟠曲型御金香感官品质先升高后降低;2组黄化品种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等都随采制时间而变化,且差异显著,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变化趋势与感官品质评定的结果基本一致;在该研究的两种黄化品种绿茶中,可检测出92种香气组分,通过主成分分析,可有效鉴别黄化品种不同的香气类型及香气高低,其结果与感官品质评定的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加工工艺对‘紫娟’茶品质的影响,以‘紫娟’鲜叶为原料,分别利用烘青绿茶、晒青绿茶、红茶、白茶及黑茶的加工工艺制作成5种‘紫娟’茶,检测其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工艺下,同一品种‘紫娟’鲜叶制得的茶样所含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紫娟’烘青绿茶中花青素含量最高,晒青绿茶次之;儿茶素的含量随着发酵程度的加深而降低。此外,在黑茶中没食子酸含量最高,在白茶中茶氨酸含量最高,而咖啡碱在红茶中的含量最高。由此可见,不同加工工艺对‘紫娟’茶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影响较大,其中‘紫娟’烘青绿茶的多酚类物质含量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旨在了解莽山茶区13个野生茶树单株的优势组分,从而根据育种目标进行大量培育繁殖,为莽山茶区选育新的适制性强的专属优良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13个莽山茶区野生茶树单株表型性状的观测统计,以及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和HPLC法测定其内含成分中水浸出物、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含量以及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结果]结果表明13个试样内含成分总体表现为高水浸出物、高可溶性糖、高茶多酚、低氨基酸、低酚氨比。[结论]推测其中一个资源有望成为红茶适制性品种,四个有望成为绿茶适制性品种,尤其以MS-9单株茶多酚和茶氨酸含量均较高,推测其为提取茶多酚和茶氨酸的特异性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15.
新颖袋泡茶工艺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原料颗粒大小、浸泡时间以及冲泡次数对新颖袋泡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袋泡茶选择40~60目的颗粒原料最佳,汤色黄绿、浸出率高,冲泡5min、冲泡3次为最佳,3次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浸出率分别占到总量的96.74%、96.24%、95.76%。  相似文献   

16.
选择永川地区具有一定规模的3个永川秀芽茶生产企业,于6月从各企业的直销门市随机取样不同级别的永川秀芽茶样8个,研究永川秀芽茶感官品质与内含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茶多酚、氨基酸含量的降低,永川秀芽茶的内质感官品质呈下降的趋势,它们的含量均相对较高且酚与氨的质量比值又相对较低,则其感官品质较好;随着水浸出物含量的降低,永川秀芽茶样的内质感官品质呈上升趋势,这一点与普洱茶感官品质与水浸出物的关系正好相反[1];咖啡碱含量和糖类物质含量对永川秀芽茶样感官品质的影响不是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岩茶品种结构调整,对‘奇兰’等4个品种引种在武夷山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奇兰’等4个品种的植物学性状,引种武夷山后,树型、树姿、叶缘等基本不变,但树幅、树高及叶片稍小。(2)①秋季品种的不同部位,‘奇兰’的水浸出物和游离氨基酸都是嫩茎中含量最高,‘奇兰’第1叶茶多酚含量最高,咖啡碱最高含量是芽头;‘矮脚乌龙’的嫩茎的水浸出物最高,茶多酚、咖啡碱含量最高是芽头,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嫩茎;‘高脚乌龙’的水浸出物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都是嫩茎中最多,茶多酚、咖啡碱含量芽头最高;‘软枝乌龙’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含量最多的为嫩茎,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最高是芽头。②品种的不同季节,水浸出物含量最高为‘奇兰’夏季第4叶,茶多酚含量最高是‘奇兰’秋季第3叶,咖啡碱含量最高是‘高脚乌龙’夏季第3叶,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是‘高脚乌龙’夏季第4叶。  相似文献   

18.
高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的速溶茶加工原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目前速溶茶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较低的问题,分别以不同季节的茶叶和不同品种的乌龙茶为加工原料生产速溶茶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速溶茶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采用Duncan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摘季节的茶叶为加工原料或不同乌龙茶品种的茶叶为加工原料,其生产出的速溶茶产品中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差异分别达显著水平。与春茶为加工原料相比,选用乌龙茶秋茶或绿茶夏茶为加工原料生产速溶茶,显著提高了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与‘铁观音’品种相比,选用‘单枞’或‘毛蟹’品种的乌龙茶为加工原料生产速溶茶,显著提高了速溶乌龙茶产品中的酯型儿茶素和EGCG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客观地评价不同主产地绿茶品质的差异性,统计分析了四川、湖北、福建的16个绿茶样品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灰分、水分、重金属、农药残留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四川产绿茶的茶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湖北,3个省份的茶多酚、茶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含量最高的产地分别为宜宾市、峨眉山市、眉山市(编号3)。湖北产绿茶的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四川和福建,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四川;不同主产地绿茶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研究结果将为绿茶原料的产地选择、品质评价等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三种海棠优系以及对照平邑甜茶所制四种茶的品质进行研究,明确海棠茶的开发价值。[方法]于2015年4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实验站苹果中心采集四种海棠的芽尖,制作过程仿照绿茶工序,通过晾晒、杀青、揉捻、烘干几个步骤将海棠叶制作成茶,通过国家标准方法对茶样进行感官审评,以及茶多酚、黄酮、可溶性糖、氨基酸、水浸出物、干物质含量等几种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海棠茶各项内含物含量丰富,感官评审较优,且海棠茶叶外形独特,呈现深紫色的卷曲状,用沸水冲开后,茶汤也呈现出淡紫色。[结论]综上所述我们应对海棠茶进行更深程度的开发以及研究,从而加大海棠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