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螺旋藻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国内外食品级螺旋藻粉的质量要求,从国内产品实际生产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出发,结合科研生产的经验和成果,分析了引起藻粉外观、灰分、水分、蛋白质、重金属及微生物质量指标不佳的原因.并从各个环节讨论了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螺旋藻(缩写:S.P.)属兰藻门,兰藻纲,颤藻目,螺旋藻属。藻体为螺旋状多细胞结构,呈绿色或青绿色,个体为300—500微米。原产于非洲窄得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其蛋白含量高,并含有广泛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尤以维生素B族,E族的成份高;不饱和脂肪酸的r—亚麻酸含量高达800—1,300毫克%,能较强地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同时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螺旋藻在水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始于1975年日本,主要对象为对虾、锦鲤、香鱼、鰤、鲑等。90年代转入用于高档水产品养殖,年产量超过200吨,螺旋藻应用在水产养殖上对提高成活率,降低饵料系数、缩短养殖周期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常见废水与螺旋藻生长的适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立丹  王素英 《水产科学》2011,30(6):325-330
分别利用中水、淡水养殖废水、海水养殖废水、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电厂废水,培养盐泽螺旋藻351、极大螺旋藻438、纺锤螺旋藻TJSD、钝顶螺旋藻834和分离自内蒙古天然湖泊的螺旋藻(NMG),以生物量和藻体颜色为指标,研究螺旋藻在各种废水中生长情况.发现淡水养殖废水培养盐泽螺旋藻351的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子试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露天跑道池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螺旋藻养殖产业中,但这种培养模式避免不了螺旋藻养殖过程中的水源和空气污染,其中浮游动物、杂藻、溶藻细菌和病毒是主要的污染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就如何有效预防浮游动物和杂藻污染,做到清洁培养进行综述,为今后螺旋藻工业养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螺旋藻FACHB-439对重金属Hg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藻类作为生物吸附剂对于监测和防治水体重金属污染得到极大的关注。本实验以螺旋藻FACHB-439作为生物吸附剂,从干粉复水处理、藻粉的起始含量、重金属离子的起始浓度及pH等四个方面对螺旋藻FACHB-439对重金属Hg的吸附性能研究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前藻粉的复水处理,有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能在较短时间达到最高的吸附效率。随着藻粉浓度的增大,吸附效率加大,单位藻粉的吸附效率减少。汞离子浓度的升高,藻的吸附效率下降。当pH为6时,吸附效率最大。  相似文献   

6.
螺旋藻属蓝藻门,蓝藻纲,念球藻目,颤藻科,螺旋藻属,是一种微型藻,因其个体微小,且呈螺旋状,故名螺旋藻。其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富含多种维生素,如Vc、Ve、Va、Vb和胡萝卜素;富含r-亚麻酸、藻蓝蛋白及钙、铁、碘、锌、铜、硒、锗、锶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螺旋藻还含有核酸小分子多糖、蛋白多糖、叶绿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螺旋藻的细胞壁不是由纤维素构成的,而是由多糖类物质构成的,易于吸收,消化率高达86%以上。80年代许多资料上介绍了使用藻粉的方法,特别是日本在水产育苗上广泛应用螺旋藻。1994-1995年我们…  相似文献   

7.
钟熙  王磊  陈世平 《水产养殖》2020,41(1):58-60
螺旋藻隶属于蓝藻门,段殖藻目,颤藻科,螺旋藻属,是地球上最为古老的生物之一,其结构是由单细胞或者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螺旋藻营养均衡,含有很多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能够较好的被人体吸收,被认为是理想的食物和药食资源。目前,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有2种,一种是原产墨西哥的极大螺旋藻,另一种是原产于非洲乍得湖的钝顶螺旋藻。由于螺旋藻不仅可以补充人体蛋白质及维生素,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功效,在人类保健食品领域发挥着越要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Ni^2+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法,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Ni^2+,对螺旋藻的生长曲线、生物量、吸收光谱以及藻胆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当Ni^2+质量浓度为0~0.5μg/mL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藻胆蛋白含量增加,螺旋藻生长加快,累积的螺旋藻生物量增加;0.5μg/mL的Ni^2+对螺旋藻生长、生物量累积和藻胆蛋白含量具有最大促进作用;0.5μg/mL的Ni^2+处理,导致螺旋藻叶绿素a在蓝紫光区的吸收光谱发生明显变化,440 nm的吸收峰消失,而在430 nm和450 nm处分别出现一个吸收峰;Ni^2+对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吸收光谱没有显著影响。当Ni^2+质量浓度达到1.0μg/mL时,螺旋藻仍能正常生长。试验结果表明,0.5μg/mL的微量Ni^2+通过改变螺旋藻叶绿素a在蓝紫光区的吸收光谱,提高藻胆蛋白含量,从而促进螺旋藻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累积,是促进螺旋藻生长的最佳Ni^2+质量浓度,为降低螺旋藻生产成本,以及利用螺旋藻治理水体镍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Vc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Zarrouk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Vc,研究Vc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Vc能提高螺旋藻的藻胆蛋白含量,促进螺旋藻的生长,Vc的最佳作用质量浓度为300 mg/L。  相似文献   

10.
王凡 《内陆水产》2007,32(10):31-32
螺旋藻属蓝藻门、蓝藻纲、颤藻科、螺旋藻属,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丝状体。当前螺旋藻产业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通过对螺旋藻养殖技术的不断更新,生产成本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为水产养殖和水产饵  相似文献   

11.
螺旋藻广泛分布在世界各海区及陆地淡、盐水湖中,是浮游自养的原核生物,属蓝藻门颤藻目颤藻科。藻体由于含藻蓝素而呈绿色,显微镜观察呈细丝状螺旋形。全世界已知存在36个种,目前国际上工厂化生产的主要是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2个淡水种类。螺旋藻是目前常用微藻(小球藻、绿藻、螺旋藻)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营养全面、消化吸收及适口性最好的藻种,而且食用安全,至今未发现对动物有任何毒性或致病等副作用。1螺旋藻的营养特点1. 1蛋白质含量高 螺旋藻含蛋白质高达55%~70%,相当于大豆蛋白质的2倍,鸡蛋蛋白质的4倍,…  相似文献   

12.
在LED光电板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分析研究了LED集成光电板辐射光照强度对螺旋藻生物量浓度、螺旋藻比生长速率、藻光合放氧量及藻光合色素等螺旋藻生长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LED集成光电板辐射红光及红、蓝组合双波长光质与冷白荧光灯光质对藻类各有效组成部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尚未达到饱和光照强度之前,光照强度决定螺旋藻的比生长速率;超过饱和光照强度,光合作用产氧量趋向恒定,说明螺旋藻光合器官具有光合稳定性;与冷白荧光日光灯组相比,LED集成光电板辐射红光及红、蓝组合双波长光质非常适合螺旋藻的生长并促进细胞干重、叶绿素、藻胆蛋白的增加,在相同的光辐射强度(50W/m~2)下,采用LED集成光辐射板辐射单色红光与冷白荧光日光灯组相比,藻胆蛋白、藻细胞干重及叶绿素a分别增加43.39%、98.40%、51.563%。  相似文献   

13.
螺旋藻在南美白对虾饲料中最适添加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藻属蓝藻门、颤藻目、颤藻科,目前国内主要有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两个淡水种,云南程海湖是世界上三大天然螺旋藻产地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用均匀设计方法优化螺旋藻培养基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得到的12种培养基及对照Zarrouk培养基对轮顶螺旋藻(Spirulina ptatensis)S6品系进行培养,进行了不同培养基对螺旋灌生长速率和氨基酸含量、β胡萝卜系及对绿素α含量的研究,优选出能使灌体生长速率加快、藻粉质量提高,并使养殖成本降低的3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与Zarrouk培养基相比,3号、6号、7号培养基可使灌生长速度加快,且灌粉产量和质量均有提高,3种2基均  相似文献   

15.
螺旋藻在河蟹育苗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螺旋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藻种 ,属兰藻门颤藻目 ,是一种多细胞螺旋体状的浮游自养原核生物。通常所讲螺旋藻是螺旋藻属中个体较大的钝顶螺旋藻 (S .platensis)和极大螺旋藻 (S .maxima) ,其富含蛋白质高达 6 0 %- 70 % ,仅藻类蛋白占干重的 1 5 % ,是螺旋藻含量最高的成分 ,还含有 1 5 % - 2 0 %的多糖 ,1 2 5 % - 1 6 6 %的脂类 ,其中的 40 %是糖脂 ,试管实验证明藻的糖脂具有抗AIDs病毒的特性 ,能够抑制AIDs病毒的生长 ,螺旋藻还是γ -亚麻酸 (GLA)的一种浓缩型天然原料 ,大约占比重的 1 % - 1 5 % ,作为保…  相似文献   

16.
影响螺旋藻生长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中影响螺旋藻生长的因素很多,了解和认识各方面的原因对指导生产很有必要,现根据我们十多年的科研成果和多年的实际生产经验结合许多单位碰到的问题分几个主要方面与大家探讨。一、气候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1.温度适宜的温度是螺旋藻正常生长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螺旋藻最佳的生长温度为25-32T,白天32T左右的温度螺旋藻生长最快,夜间25℃的温度使藻体能进行正常的生理呼吸和代谢,并不会消耗过多的能量,保持一定的物质积累。在温度较高的一段时间,藻体生长良好,藻液浓度(OD成高,藻粉产量提高。相反温度低,藻液浓度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以天津湿地分离的纺锤螺旋藻TJSD为对象,研究了温度、光照度和pH对纺锤螺旋藻 TJSD生长量和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纺锤螺旋藻 TJSD生长的温度为25~35 ℃,pH为7~11,其中最适生长温度为35 ℃,最适生长pH为10.在3000 ~12 000 lx光照度范围内,纺锤螺旋藻 TJSD的生长量随光照度的增强而增加;在测定生长量的同时,观察了不同条件下纺锤螺旋藻 TJSD的形态变化,发现高温可以使藻体的螺宽、螺距明显变小;高pH值使得藻体的螺旋数量大幅度增加;从低光照度到高光照度,藻丝体略变粗,螺旋变得紧密,螺旋数量先增多后减少,藻体的颜色由翠绿色逐渐变成淡黄绿色.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螺旋藻突变株(SP-Dz)生长及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少斌  燕安  刘慧  刘国琴 《水产科学》2006,25(7):357-359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对直线型钝顶螺旋藻突变株(SP-Dz)生长和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藻(SP-Dz)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在30℃条件下培养的螺旋藻积累藻胆蛋白最多。  相似文献   

19.
将罗非鱼下脚料蛋白水解液添加到Zarrouk培养基中对螺旋藻进行混合营养培养,研究罗非鱼下脚料蛋白水解液对螺旋藻的生物量、叶绿素、藻蓝蛋白含量及氮素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5‰~5.0‰的罗非鱼下脚料蛋白水解液,均能增加螺旋藻的生物量与叶绿素含量,其中以添加3.0‰时增幅最大,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40.4‰与35.4‰,同时可明显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但对藻蓝蛋白含量影响不大.添加罗非鱼下脚料蛋白水解液对藻液体系的pH值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20.
螺旋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螺旋藻广泛分布在世界各海区及陆地淡、盐水湖中,为蓝藻门(Cyanophta)、颤藻目(Oscilatarides)、颤藻科(Oscillatoridae)的一个属。全世界已知存在36个种,目前国际上工厂化生产的主要是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和极大螺旋藻(S maxima)[1,2] ,含蛋白质高达60%~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