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文章分析农业污染源主要因素中,农药流失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危害明显,涵盖食品、土壤、大气、水体,已形成立体污染。农药使用有效利用率低下是农药造成立体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目前化学防治仍是农作物病虫草害的主要方法的前提下,“减量控制”是农药污染防控的主要对策。并提出实施“减量控制”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农业大国,我国每年要使用大量的农药用于防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近年来,由于受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异常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的面积不断扩大,年商品农药用量80万t,年化学防治面积2亿hm2次以上。如何合理、科学地使用这些农药,以确保环境安全、人身安全和食品安全,施药器械和施药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论述了中小型植保药械的发展现状、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施药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仁东 《农业机械》2015,(3):96-100
植保机械、农药、防治技术是化学防治的3大支柱。作物病虫草害是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使用防治其危害的植保机械,是保证增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为了促进垦区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作业更好更快发展,对黑龙江垦区的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4.1.2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随着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和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视,对作物的病虫草害进行综合防治已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主要采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我国在生物农药制剂上的  相似文献   

5.
农药防治是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病虫害突发或爆发时具有快速高效的防治优势。茶树叶片表面具有亲水性,常量施药会造成茶叶农残超标、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实现茶树减量施药是减少茶叶农残的有效手段。系统综述了茶树生物特性、茶树病虫害预测诊断及防治方法、茶树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强调提高茶树低容量喷雾的农药有效利用率是实现茶树减量施药的关键。针对目前茶园地面工况复杂及农药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从低容量仿形喷雾机、茶树病虫害喷雾决策及智能终端等六个方面提出茶树病虫害施药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建议,指出低量化、精准化及智能化是未来茶树植保喷雾机械及施药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现今国内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仍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常规的施药方法和施药器械还比较落后,施药方式一般采用连续喷药,其主要缺点是:由于农作物均非连续种植、喷在作物之间的药液不能有效地沉积在植株上,大量农药就会流失到水、土壤和大气中,药剂的利用率较低,防治病虫害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在对温室大棚作物的施药防虫过程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户对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认识不足,常常出现乱用药、多用药,甚至用高毒农药;二是施药机械陈旧老化、用药方式简单粗糙,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手动喷雾器施药。这种施药法雾滴粗、用水量大、均匀度差,药液附着率低、流失严重、污染环境,防治效率低下,费药费水费工。  相似文献   

8.
我国施药技术和施药机械的现状及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施药技术和施药机械严重落后的现状与我国高速发展的农药水平极不相称,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造成了农药利用率低、施药效果差、农药残留超标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愈来愈重视,对我国的施药技术和施药机械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分析了我国施药技术和施药机械的落后现状,提出了改进和提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常温烟雾施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温室大棚传统的手动喷雾施药方式已不适应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需要,为此引进、应用国外先进的温室大棚常温烟雾机施药技术,进行科学、细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完全适用于当地设施农业病虫害防治的要求,并具有节药、节水、节时间、防治效果好等优点,代表了当代设施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康鹏 《农业机械》2012,(26):125
目前,植保的方法主要采用化学、物理、生物和综合防治等,由于化学防治方法具有工效高、防治及时等特点,特别是针对突发性、大面积泡发病虫害时,能确保及时控制和防治。因此,它是国内外农业生产中采用时间较长的病虫害防治手段。1我国植保情况简介一些相关数据表明,植保机械每年可为我国农业生产减少粮食损失175亿kg,减少皮棉损失1000万担;由于我国植保器械和植保技术还比较落后,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仅为20%~40%,大部分的农药流失到土壤和环境中,不仅浪费极  相似文献   

11.
飘移控制喷雾施药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雾滴飘移是造成药液流失、环境污染、病害防治效果低的重要原因。非目标的雾滴飘失导致了水土污染,人畜中毒,环境恶化等大量问题。为了增强作物种植中施药喷雾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提高化学农药的使用效率,节省农民的种植成本,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人员的伤害,针对喷雾过程中现存的大量问题,结合了目前国内农药的使用现状及相关飘移控制技术的发展,通过对辅助式喷雾、低量低压喷雾、变量喷雾、静电喷雾、抗飘移喷头和农药改善配方的使用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目前防飘移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综合,提出了一种可行的缓解农药污染的防飘移方案。  相似文献   

12.
我国植保机械化发展短板与提升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装备基础,农业机械化要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必须加快补齐植保机械短板。我国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发展缓慢虽然与植保机械本身的特性分不开,但在近几年取得长足进步的情况下,却又遭遇农机农艺融合不够深等问题而裹足不前。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自走式风送喷雾机具有农药利用率高、施药均匀性好、对靶性强、作业效率高等优势,是解决防治效果差、农药污染重的最经济的手段,成为减轻农药负面影响,节本增效、提高防控效果和防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根本出路。通过比较分析欧洲发达国家植保机械农机农艺融合的经验、我国部分地区开展的试验示范情况,得出结论就是农艺、农药与农机等多方面的互融互促,才能解决制约植保机械发展的瓶颈问题,才能促进整个农机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农药市场各种产品鱼龙混杂、无法溯源的问题,亟需建立行之有效的农药监管机制。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农药管理,构建农药监管平台,实现对农药产品的全程追溯,可以从源头上保证农药市场的安全性,值得农业执法部门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传统农业随着人口老龄化、生产劳动强度大等原因导致其发展受到制约。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农用无人车的应用成为可能,实现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的转变。对目前农用无人车发展情况介绍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农用无人车环境感知技术的发展现状,对不同传感器技术的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并比较分析不同传感器技术的优缺点;同时在对目前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发展情况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农用无人车环境感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没能够遵循精细化农业的发展方向,对于农业生产环境结构化研究欠缺。对此文章融合精细农业思想,提出作业对象结构化和作业机器传感器融合技术并重的解决策略,最后为降低成本、提高普及性,指出农用无人车的环境感知技术层可拓展性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是我国现代经济稳步增长的可靠保障,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自动化机械的帮助。近年来,车载式施药机逐步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推广使用,但是由于技术相对落后,在施药过程中普遍存在"跑冒滴漏"、农药喷施不均、漂移、蒸发、污染和施药者中毒等问题。为此,在概述车载式施药机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ID压力反应机制的末端执行器流量控制策略,并对其运行效率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以期在车载式施药机行走速度不同的情况下保证相同的施药量,并在减少对环境污染的同时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李晓川 《湖南农机》2016,(1):161-162
农作物的病虫害是农业丰产丰收的大敌,其防治措施一直是农业生产技术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农药控制和生物防治,通过化学农药控制的方式会因为农药残留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而通过生物防治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这种风险.  相似文献   

17.
我国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保机械、农药、防治技术是化学防治的3大支柱.作物病虫草害是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实施防治其危害的植保机械,是保证增产稳产的重要措施.植保机械和农药使用技术严重落后的现状与高速发展的农药水平极不相称,已严重妨碍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带来了诸如农药有效利用率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作物药害、操作者中毒等负面影响,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以及其他不良后果.为此,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农药产品化学成分复杂,具有腐蚀性和毒性,中西部和东北部农业发达地区农药运输成本相对较高,且农药运输发生的事故时有发生。针对农药安全运输要求,研究了一套基于CAN总线的安全运输监测系统,系统采用多数据融合的方法,结合3G通信、北斗定位等技术实时监测车厢内部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压力和异味浓度)与车辆运行参数(速度、加速度和位置)。开展试验,结果表明,测量相对误差<7%,提高了农资运输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水稻标准化生产中病虫草害机械化防治重要性、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力求将应用农药、施药机械、施药技术等主要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包括化学、生物、物理、农业等防治技术的病虫草害机械化综合防治体系,涵盖水稻生产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变量施药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将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变量施药作业,提高了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残留、环境污染.为此,阐述了施药系统的变量原理,重点介绍了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设计.仿真和田间实验表明,系统稳定可靠,可操作性好,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