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立地质量的好坏是影响日本落叶松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日本落叶松的生长调查,研究了日本落叶松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18指数级的林分,胸径和树高年均生长量分别比14和16指数级高22%、14%和26%、16%;18指数级的林分总生物量比14和16指数级高54%和33.2%,树干生物量高12.3%和6.3%;18指数级的优势木比例比14和16指数级高21.8%和17.4%,弱势木的比例比14和16指数级低49.2%和45.0%。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知不同坡面华北落叶松林的生长状况,选取木兰围场北沟林场的落叶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生长的调查,找出适宜其生长的地形条件。结果显示:坡向对胸径生长量的影响方面,阴坡立地条件下华北落叶松胸径的生长量要高于阳坡;坡向对树高生长量的影响方面,阴坡立地条件下华北落叶松树高的生长量也高于阳坡。总体规律为阴坡立地条件下的华北落叶松生长优于阳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进行苗木分级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日本落叶松Ⅰ级苗造林,成活率高,保存率好,能促进林分快速郁闭,缩短培育周期,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选择Ⅰ级苗造林10a后,保存率仍能达到93.6%,比混合苗造林保存率提高19.5%,树高生长量提高30.3%、胸径生长量提高50%,林木质量优异,林木分化不明显。日本落叶松苗木分级造林是今后人工更新应提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吕梁山林区引种日本落叶松林分的生长规律,更好地为合理经营该地区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提供依据,对吕梁山林区引种30年的日本落叶松进行了样地调查及树干解析,并以华北落叶松为对照,建立起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模型,分析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1)同林龄下日本落叶松的胸径、树高、材积均比华北落叶松大。(2)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在吕梁山区的初始间伐期应在第10年左右。(3)日本落叶松的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13~14年相交,而华北落叶松则相交于17年。(4)日本落叶松的树高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约在7年相交,而华北落叶松则相交于19年。(5)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还处于材积生长期,没有到达数量成熟期。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内蒙古大青山42株华北落叶松解析木数据,从中选取密度相同、立地条件不同的4块标准地分析立地条件对华北落叶松生长规律的影响以及密度不同、立地条件相同的3块标准地分析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坡位对华北落叶松人工生长均有一定影响,树高、胸径生长量,阴坡大于阳坡,相同坡向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的树高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密度对树高生长影响较小。不同密度对落叶松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即密度越大的林分其标准木的胸径和材积越小,胸径和材积生长速度越慢,生长量也低。通过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密度调控,可发挥其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6.
白龙江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白龙江林区2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33块样地调查,并对35株样本进行了树干解析,以研究其生长过程。结果表明:(1)6-10年分别是胸径和树高的速生期;胸径高峰值出现在第8年(1.11cm),树高高峰值出现在第7年(0.87m);胸径和树高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分别相交于14年。(2)建立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率、形数的数学模型,并经对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进行模拟得出,它们符合理查得(Richards)生长曲线。(3)18年生材积生长量比云杉、华山松、油松3个树种的材积生长量高2倍以上,生长速度的次序为:落叶松>华山松>油松>云杉。  相似文献   

7.
辽宁东部山区高龄日本落叶松林的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辽宁省东部山区残存的少量高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调查分析了林分及林木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在林龄60~86年生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分当中,直径≥30cm的大径材比率均在90%以上;各调查林分的胸径连年生长量还维持着一定的旺盛生长势,间伐后胸径生长变化率向正的方向转变趋势明显;与日本落叶松原产地日本长野县相比,林木的树高和胸径生长几乎没有差异。按照日本的落叶松长伐期经营标准,这些调查林分还具有较大的生长潜力,可进一步大幅度延长其培育年限,实施长伐期经营。  相似文献   

8.
几种落叶松生长规律及树高与胸径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用logistic曲线方程模拟北日落、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3种林木生长进程,其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用直线方程来描述树高与胸径间变化规律,其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因而可用林木胸径生长量估测树高生长量。  相似文献   

9.
华北落叶松生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生长过程,胸径和树高均在6~10 a出现速生,10a以后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开始下降。2、华北落叶松当高径比为0.6~1.2时,林木分布近似正态分布。3、华北落叶松20年生时单株材积生长量比原产区高出37.3%。4、华北落叶松在该林区最适宜生长的海拔高度为2 700 m以下。初步认为华北落叶松在该林区引种是成功的,可作为该林区中低海拔速生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0.
施肥对落叶松二代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塞罕坝机械林场高海拔地区华北落叶松采伐迹地土壤出现的地力衰退、酸化、弱化等问题,为培育优质的二代林资源,根据土壤的立地情况及所需营养元素,对有代表性的迹地更新二代幼林进行了林地施肥对比试验。在试验混合肥区中,施肥30g的林地林木树高和地径年平均生长量均高出对照99.7%、施肥50g的年平均树高及地径生长量均高出对照1倍以上,分别达到158.5%、114.4%;在控释肥区中,施肥30g的林地林木树高年平均生长量高出对照43.6%、地径年平均生长量高出对照23.9%;施肥50g的林木树高年平均生长量高出对照77.3%、地径年平均生长量高出对照36.2%。试验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二代林地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通过施肥使林木生长明显加快,可以为立地条件类似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合理确定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间隔期,对经营好森林,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作用很大。通过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间伐后,胸径连年生长量下降时间的变化,林分郁闭度需要恢复的时间,自然稀疏率和离散度的逐渐增大的综合分析认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间隔时间为5~7年为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44株日×兴杂种落叶松F1代个体的生长性状、木材性状调查结果进行变异分析发现,杂种群体中的生长指标、材性均存在较大变异,其中材积变异系数达25.69%,管胞长度、宽度变异系数为11.67%、17.5%,管胞长/宽变异系数为19.4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日×兴F1代群体树高与胸径显著相关,树高、胸径均与材积极显著相关,冠幅与材积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选择适宜大径材培育的杂种落叶松优良家系,以40年生全同胞子代测定林31个家系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性状、干形性状、遗传力及遗传增益进行了测定.结果 表明:生长性状单株遗传力整体高于干形性状,树高单株遗传力平均值超过0.5,胸径平均值超过0.4,中央直径平均值超过0.3,材积的平均值超过0.5.胸径和材积的相关系数为0....  相似文献   

14.
日本落叶松与色赤杨、白桦混交林的综合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林型的试验表明,日本落叶松与白桦、色赤杨混交林型能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各项性状指标均优于日本落叶松纯林。各混交林型能改善林分土壤状况,提高土壤肥力,在不同林型中,乔木层物种重要值,日本落叶松纯林最大,基本为一个林冠层,而混交林有2个林冠层,在灌木层和草本层中,以混交林型物种数量最多,远远高于日本落叶松纯林。混交林的物种丰富度最大,数量最多,纯林的总数量仅为混交林的11%~37%。  相似文献   

15.
从青杨派、黑杨派、白杨派近200个品种(品系)中选出苗期表现好的39个品种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选各品种生长量均超过对照品种;黑杨派、青杨派高、径生长超过对照健杨的34%~115%、35%~142%和70%~212%;白杨派品种高、径、材积生长超对照新疆杨的21%~111%、38%~187%和66%~324%;...  相似文献   

16.
以8年生杂种落叶松21个处理为对象,对生长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的结果显示:树高、胸径家系内存在较丰富的变异。其中,树高变异较大的前4个家系为日3×石51、兴5×兴9、兴9×日76-2、日5×长77-3,胸径变异较大的前4个家系为日3×石51、兴5×兴9、兴7×日77-2、兴9×日76-2。对比5年与8年生杂种落叶松生长性状变化的结果显示:兴6×和6、日11×兴2、日12×兴9这3个家系表现出较快的生长速度,年平均树高、胸径生长量较大。对杂种落叶松3次测量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8年生树高、胸径与5年、6年生长性状均为正相关,且均达到显著水平。对8年生杂种落叶松树高、胸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生长性状杂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最终选择兴6×和6、兴7×日77-2、日11×兴2这3个家系为杂种落叶松优良家系,其平均树高与胸径遗传力分别为0.652、0.619,遗传增益分别为45.08%、39.97%。  相似文献   

17.
以碳汇林基线情景低效针叶林,包括日本落叶松、杉木、马尾松、湿地松为研究对象,利用收集和调查的生物量与解析木实测数据,选择不同数学模型,通过曲线回归、非线性回归方法拟合模型参数,建立4个树种的单株生物量模型、胸径生长模型和树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单株生物量模型、胸径生长模型采用相关系数较高、MSE值最小的幂函数模型、S模型拟合效果最好;4个树种的树高生长模型形式各异,日本落叶松、湿地松以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杉木以抛物线模型拟合效果最好,马尾松以S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日本落叶松、杉木、马尾松、湿地松的生长模型预估精度均达到了95%以上,且都通过了F检验。  相似文献   

18.
以建始县长岭岗林场17 a生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半同胞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性,选择出优良家系并对早期选择的结果进行验证,为日本落叶松遗传改良提供材料。结果表明: 各家系之间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6 a生与17 a生胸径、树高、材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41~0.947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日本落叶松家系6a生早期选择结果与17 a生选择结果基本一致;以17 a生材积为选择指标,选出排名前10位的优良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3.03%、1.77%和7.11%。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40年生以上的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人工林心腐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随林龄的增长,根部腐朽会越来越重,40年时腐蚀率达39%,50年达69%,60年达84%。心腐对日本落叶松的生长影响很大,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明显下降,同时也严重地影响林木的质量和产值。所以,对林龄较大的日本落叶松应及时主伐更新,避免因心腐过重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塞罕坝林区低密度经营对华北落叶松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坝上塞罕坝林区低密度经营提供依据,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分密度条件下(150株/hm~2、225株/hm~2、300株/hm~2和375株/hm~2)华北落叶松林分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低密度经营对华北落叶松生长的影响,提出培育华北落叶松大径级用材林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对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程度按照胸径、单株材积、树高顺序递减;林分密度过大或过小均影响华北落叶松林分的生长,林分密度控制在225~300株/hm~2时,华北落叶松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