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正桑树虽是多年生乔本植物,但是由于人为长期的采叶、剪伐,桑树树势衰退较快,影响桑叶产量质量。为提高桑园亩桑产叶量,增加桑园亩桑产值,延长桑园生产使用周期,在桑园生产管理中常采用桑树复壮技术,以提高桑树树势。桑树复壮的技术措施较多,其中,提高剪伐复壮技术对桑树枝干健全,但桑拳已呈现衰老、发条数逐渐减少,或树形偏低、枝干和桑拳偏少的桑树效果明显。但是,在实际的桑园管理过程中,提高剪伐复壮的技术措施大多没有落到实处,致使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2010年3月10日安徽省歙县地区发生的冻灾对桑树造成冻害的情况,以及灾后管理措施对产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受冻害程度与桑品种、树龄、剪伐形式、立地条件等有一定的关系。桑树发芽越早,遭受冻害越严重。歙县地区栽植桑品种的抗寒性顺序为璜桑14号>育71-1>盛东一号>农桑14号。在同一品种中背风朝阳的桑园轻于迎风背阳的桑园,坡地桑园轻于平地桑园,春伐桑园与重剪梢的桑园(剪1/2枝条)轻于一般剪枝的桑园(剪1/3枝条),隔年夏伐或春伐的桑园轻于当年伐条的桑园。灾后加强桑园管理对产叶量有很大的影响,在桑树冻害较为严重,即枝条部分芽部组织冻坏、枝条轻微冻伤的情况下,重剪枝条会使新梢数量显著减少,产叶量减幅很大,减产幅度依次为育71-1(22.2%)<盛东一号(29.2%)<农桑14(35.1%);冻害后可以不修剪桑枝条,但有必要待桑树恢复生长后剪掉冻死、枯梢枝条。  相似文献   

3.
《四川蚕业》2017,(4):50-51
<正>桑树复壮的技术方法较多,其中提高剪伐的复壮技术,对于枝干健全、桑拳已呈现衰老、发条数逐渐减少或树形偏低、枝干和桑拳偏少的桑树效果极为明显。但在实际的桑园生产管理过程中,提高剪伐的复壮技术措施大多没有落到实处,致使年年复壮却不见效果。为此,作者就提高剪伐的复壮技术主要措施分述于后,供同行参考,以期达到桑树复壮目的。1剪伐时间及方法1.1剪伐时间剪伐时间的早迟对夏秋桑树枝条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4.
何国华  林学祝 《蚕业科学》1994,20(3):180-181
低干桑留芽夏伐技术的研究何国华,林学祝,鲍连芳(山东省文登市丝绸公司)桑树剪伐技术是提高桑叶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多年来,我国低干专用桑园的夏季剪伐,大多延用拳式或无拳式的做法,使桑树夏伐后失去了绿叶。为了充分利用光能,提高桑叶产量,自1991年春季以...  相似文献   

5.
<正> 1、桑树为什么要进行整枝?何时整枝最合适? 整枝是用锯或桑剪修去桑树的死拳、枯桩、病虫枝和细小无效枝。其目的是减少病虫害和不必要的养分消耗,增强树势,使树型整齐。整枝工作在桑树落叶后,树液流动前进行。修剪时紧贴支干分叉处和枝条基部,剪口平滑,使伤口容易愈合,促使潜  相似文献   

6.
1剪梢剪梢可以提高桑树发芽率,减少花果和病害,提高桑叶产量。剪梢要适时。一般在枝条顶芽停止生长之时,江浙地区在11月份进行,以水平剪梢为好,长势好的桑树1.8米以上的枝条应剪去;1.5米以下的枝条剪去3/10;封顶枝条不剪,病枝剪到病斑以下7~10厘米。2整枝逐株修除死拳、枯桩、病虫害枝以及细小无效枝条等。修剪时应紧贴枝条基部,剪口平滑,这样可以减少养分消耗,伤口容易愈合,增强树势。剪掉的枝条应集中带出田块统一烧毁。3清园将桑园内的残叶、杂草等收集起来制作堆肥或烧掉,消灭潜藏其中的病原菌和越冬害虫。4束枝与解束在桑树落叶后用稻…  相似文献   

7.
<正>桑树夏伐后是桑树重新萌芽长条叶的开始,这一时期桑树能否正常生长是关系到整个夏秋季桑树的发条数和条长,这不仅影响当年夏秋叶甚至影响到下一年产量。 而当夏伐后,重新发芽之际,也正是桑象虫为害、交尾产卵的时刻,同时,一些残留的鳞翅目害虫如桑毛虫、桑尺蠖、桑螟、野蚕及微体昆虫如桑蓟马等也一起食害芽叶,给桑树的发芽生长带来严重的为害。这些害虫在我省桑园中普遍发生,而且很严重,不重视这一期的防治,轻则不少尚未萌发或刚萌发的芽被食害,重则造成死拳、枯树,严重影响桑叶产量。而此时又是全年治虫最方便的时期,由于树冠小、用药省、化工少,对养蚕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因此,夏伐后的治虫是我省桑园治虫的重点之一。 但由于没有掌握好时间和农药品种,往往夏伐后的白拳治虫效果不好,有的地方建议需要二次用药,这样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增加成本。为此,对药剂的筛选、防治适期的确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进行小区试验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8.
浅述延缓桑树树势衰败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是以用叶为主的植物,由于连年的采叶、剪伐,必然造成桑树植株生理损伤,若管理不当则导致桑树树势衰败,桑叶产量低、叶质差,影响养蚕收入.为防止树势的衰败,应从桑园基本建设、桑树培护,桑叶采收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培育管理.  相似文献   

9.
桑树冬季枯桩修剪对桑象虫的防治效果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蚕业》2017,(2):14-16
通过设置冬季桑园修剪区和对照区,在来年春季桑树发芽前以及桑树夏伐后进行桑象虫虫口基数调查。通过调查分析,阐述了桑园冬季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桑树随着夏伐后的新稍萌发生长,为害桑树的各种病虫陆续从不同场所迁入桑园。夏秋季由于养蚕批次多,病虫发生种类也多,危害重,致使防治与养蚕发生矛盾,增加了防治工作的难度。因此,夏秋季必须认真抓好桑树病虫的防治工作,采取一些必要措施,确保蚕茧丰收。1、加强桑园管理,施足夏秋肥,干旱严重时及时灌溉,桑园杂草及时锄掉,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2、结合养蚕,合理采叶,改善桑园小气候,减少桑螟、叶蝉、粉虱的虫口密度,防治桑树叶部病害的病菌蔓延。3、6月~7月份人工捕捉桑天牛成虫,刮除其产卵痕,摘除有桑尺蠖、桑毛虫和斜纹夜娥等害虫的…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桑树夏伐是桑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春蚕用叶结束后,于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对桑树枝条进行剪伐,促使休眠芽或潜伏芽萌发,长出新枝叶,有维持树形、促进营养生长、增加桑叶产量的作用。但在剪伐之后,从伤口溢出大量伤流,损失大量营养物质,对桑树生理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早为人们所注意。  相似文献   

12.
<正> 桑紫纹羽病又叫烂根病,属真菌病害,系寄生在桑树根部的。紫纹羽病菌(Hejieodasidium mompa Tanaka),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本病寄主范围广,寄生植物已查明有50科119种。其病菌侵害桑树、果树等多年生植物及蔬菜等经济作物,是土传病害中防治特别困难的一种。我场本坝冲积土桑园,曾被紫纹羽病菌严重为害,由于防治办法未跟上,导致桑叶大幅度下降。70年代初,轮换新植的桑树,长势不良。一队外三区9.3亩桑树,枝条细  相似文献   

13.
陈智勇 《蚕学通讯》2000,20(4):43-44
桑树修剪得当,可提高桑叶产质量,反之则造成减产减收。人们习惯认为桑树修枝的最佳适期是冬季。笔者认为,夏伐桑园修枝的最佳适期应正秋蚕上蔟后立即进行;断梢应在冬至至大寒节前后进行,冬季重剪的桑园和四边桑修枝的最佳适期应是春蚕上蔟后立即进行。冬季重剪以冬至至大寒为佳。春伐复壮应改为冬伐复壮。管理与冬季重剪相同。1 从桑树生理与环境温度看修剪的最佳适期 四川、重庆1月气温是全年最低月份,2月和12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桑树一般从12月中下旬开始进入休眠期,3月开始发芽。据实验,桑树愈伤组织的形成在20℃…  相似文献   

14.
<正> 桑象虫是我省目前发生比较严重的桑树害虫,春伐、夏伐桑园都有危害,尤以春伐桑园为重。石泉县1986年受害面积大,程度深,损失严重。个别重害桑园桑树死亡率达10%。1987年对一典型桑园调查,桑树死亡率达16%。桑象虫属鞘翅目,体璧坚硬且布满蜡质,体型小,危害习性比较特别,绝大部分时间取食萌动桑芽芽芯,假死性又强,杀螟松、乙酰甲胺磷、敌百虫  相似文献   

15.
桑树不同夏伐时间对秋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泽林 《蚕桑通报》2006,37(2):18-20
通过不同夏伐时间对秋叶产量影响的初步试验表明: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采用采叶后第3天夏伐的齐拳剪伐方式,能极显著的提高桑树的芽条生长量及产叶量。  相似文献   

16.
桑树伐条是桑园田间管理的重要劳作。为提高桑树伐条效率和降低伐条劳动强度,以微耕机为主动力,通过改进行走装置,增加割伐机构和拨枝导向装置,设计出一种适用于桑树伐条的手扶式单锯盘燃油伐条机。该机以主动力轴上的小轮带大轮,以及通过蜗杆带蜗轮使整机行走缓慢;通过主动力轴上大轮带小轮使割伐盘高速旋转;割伐盘轴上端的蜗杆带动与之啮合的蜗轮减速,再经一级蜗杆蜗轮减速驱动拨枝叉低速旋转拨枝;通过拉杆变换顺、反蜗杆与蜗轮的啮合实现拨叉顺转或反转拨枝。该机结构简单,割伐功能齐备,操作简便,适合桑园内中低干养成桑树的枝条割伐,割伐速度为手工伐条的9倍,可解决丘陵山区小块坡地桑园机械割伐桑树枝条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桑树断枝病是我省近年来在桑树上发生的一种新型病害,国外未见报道,其症状与四川省断梢病相似,病害主要发生在春伐桑枝条的基部,故我省定名为桑树断枝病.该病在我省首次发生于兰溪市横溪镇国庆村,1974年少量桑园局部发生,1978年曾再度少量蔓延,到1989年大暴发,全镇26个村均有此病发生,其发病率达80%以上,枝发病率高达90%以上,全镇466公顷桑园中有266公顷发病,占总面积57%,本病已成了该镇的主要病害,春叶损失2500吨,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蚕桑生产.1995年据海宁桑保站  相似文献   

18.
在桑树修剪上,低干拳式养成年年夏伐的方式已有历史,因具有树形整齐,方法简单,春叶收获方便等优点,故为各地广泛采用。但树冠低小,光能利用率低,夏秋采叶费工等缺点也较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均有过不少研究,然而从根本改变株形的角度研究尚少,笔者认为这正是桑园从高产通向更高产的重要途径。于是根据生产中一些中、高干桑因剪伐“不当”造成干冠难分而高产的现象,试验了低干桑高冠养成技术,经八年试验结果表明,桑叶增产显著,夏叶叶质明显提高,夏秋收获采叶省工。一、试验情况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介绍了发生在浙江省临安市、桐庐县和淳安县的桑"枯萎"病害的症状,引起病害的2种病原菌"桑萎蔫病菌(Enterobacter mori)和桑青枯病菌(R.solanacearum)"研究情况和检测技术;通过大量的调查,系统分析了桑"枯萎"暴发的主要原因是桑树品种抗性不强、适温高湿环境条件、桑园农事操作和病区的砂性土壤和土壤酸化等.  相似文献   

20.
<正> 以往,桑树栽培大都采用“三腰六拳式”养成法,即栽植后,连续三年进行春代,培养成三级支干,然后夏伐定拳。这样,从栽植到树型养成,正式投产,需要三年时间。从发展蚕桑生产的速度要求来衡量,似有年限过长之嫌。近年来,龙游蚕种场在低丘红壤上开辟新桑园、更新老桑园的工作中,打破陈规,栽植后采用一年半定拳,养成树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