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促进沙棘事业的发展,方便沙棘文献资料的查询和运用,在收集、整理和汇总现有沙棘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微机技术研建了沙棘文献资料查询与管理软件。  相似文献   

2.
杜仲文献及技术专题微机查询系统介绍李芸生,王蓝,张康健(西北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我们在收集、汇总、整理近年来出版发表的有关杜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微机技术研建了一套杜仲文献及技术专题查询系统软件。该系统包括:文献查询、技术专题查询、数据库...  相似文献   

3.
沙棘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茂生  高国雄 《沙棘》2004,17(1):44-46
为了帮助广大种植沙棘的农民朋友们了解和掌握运用沙棘生产和开发利用中的有关科学知识和技术,我们约请了有关专家编写了《沙棘科技讲座》,现由本刊分期刊登,以供在生产实践中参考。我们热忱欢迎各有关方面的沙棘生产与科技工作者指正补充,以进一步为我国的沙棘开发利用事业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4.
《沙棘》2005,18(4):F0002-F0002
阜新市绿洲沙棘良种选育推广研究所是个专门从事良种沙赫引种,选育、推广的科研单位。本研究所由著名的阜新市沙棘育种专家梁九鸣先生(原阜新市沙棘开发办公室主任)担住所长及技术总监,并聘请中国林科院沙棘育种权威专家黄铨教授为名誉顾问。多年来在成功引育、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辽阜一号、辽阜二号、乌兰沙棘等良种沙棘的基础上,又由国外引进优良种源,运用科学的育种手段及先进的繁育技术,培育出更具优良性状的绿洲系列新品种,进一平满足了沙棘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沙棘王”王冠当属谁文/吕文图/和强都说中国是沙棘的王国,的确有一定道理。首先从沙棘家族分布看,沙棘属的家族有5个种和8个亚种,而我国就占有沙棘、西藏沙棘、肋果沙棘、柳叶沙棘、江孜沙棘5个种,中国沙棘、云南沙棘、中亚沙棘、蒙古沙棘4个亚种,“沙棘王国...  相似文献   

6.
永寿沙棘基地沙棘杂交试验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韩玉兰 《沙棘》1997,10(2):8-12
在第二代子代测定区,二次选择出的优良单株上进行中国沙棘和国外沙棘杂交,中国东部沙棘和西部沙棘亲交,经三年的杂交试验基本都成功,以陕西黄龙和河北丰宁,涿鹿杂交效果最佳,其次是陕西黄龙中国沙棘和前苏联沙棘;青海中国沙棘和蒙古乌兰格木沙棘等。  相似文献   

7.
初论我国沙棘资源建设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张丽 《沙棘》2006,19(3):1-6
沙棘有相对较广的生态适应性,在我国西部和北部有大量适宜种植沙棘的土地。为使沙棘种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发挥沙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必须研究沙棘的种植区域,制定种植区划,指导沙棘资源建设。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区划和沙棘的特性,采用温度、水分等自然因子和水土保持、农村经济等经济社会因子将我国适宜发展沙棘的区域划分为6个一级沙棘种植区:松辽河沙棘经济林种植区,海河水系上中游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长江上游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蒙新及内陆河沙棘生态林种植区和青藏高原沙棘种质资源保护区。  相似文献   

8.
中国沙棘优良类型选育和俄罗斯大果沙棘引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金争平  蓝登明 《沙棘》1998,11(4):10-16
通过在内蒙古开展的中国沙棘优良类型选育和俄罗斯大果沙棘引种研究的结果认为,西藏沙棘,肋果沙棘,云南沙棘,江孜沙棘,海滨沙棘,中亚沙棘不适宜在本区栽培;蒙古沙棘在本区能够正常生长。通过无性系选择,选出了53个中国沙棘优良单株和4个优良类型首次在本区选育出无刺的中国沙棘并进行了繁育;选育出垂枝矮生观赏型中国沙棘和10个极少刺,果较大,产量较高的优良单株,可进行无性繁殖,用于生产或作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9.
文连奎  张志东  刘洪章 《沙棘》2003,16(4):30-32
对蒙古沙棘、俄罗斯沙棘和中国沙棘的加工性状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果实大小、果柄、百果重、果实糖酸比、果实出汁率等方面,蒙古沙棘和俄罗斯沙棘均好于中国沙棘,而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V-C含量等方面,中国沙棘均好于蒙古沙棘和俄罗斯沙棘。蒙古沙棘、俄罗斯沙棘和中国沙棘在类胡萝卜素含量、脂肪油含量、色素及V-C稳定性方面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同工酶技术结合传统分类,使沙棘种和亚种不仅从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方面,而且从基因的表达上给予正确的分类。同工酶分析的结果表明,肋果沙棘和西藏沙棘分属不同的种,而云南沙棘、青海沙棘、内蒙沙棘和建平沙棘则属同一种,但分属不同的亚种,即Subsp.yunnanensisRousi和Subsp、sinensis Rousi(青海沙棘,建平沙棘,内蒙沙棘属这一亚种),它们都是近缘种,它们的亲缘关系依次疏远,呈从西南到西北的地理递变。其中肋果沙棘是递变的中间过程,是沙棘从西南到西北的替代表观。这和传统的从生物学特性分类是吻合的,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沙棘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沙棘引种驯化及开发利用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60年代。据统计,全省现有人工沙棘林面积达13.33万hm^2,沙棘加工企业10余家,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沙棘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辽宁省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沙棘已逐渐发展为一项开发潜力较大的生态型产业。章针对目前辽宁省沙棘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突出沙棘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沙棘建设力度;加强沙棘资源的管理,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大力发展沙棘产品精深加工业,推进沙棘产业化进程;加强沙棘科学研究,提高沙棘资源经营管理水平;切实加强领导,为沙棘建设与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徐永昶 《沙棘》2006,19(2):26-26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有组织的开展沙棘开发利用以后,青海省也先后建起了几家沙棘加工企业,并获得相当的经济效益。以后随着这些企业进行调整和重组,至2005年还有青海大通大森沙棘饮料有限公司(原为1987年建立的大通沙棘饮料厂)在生产沙棘汁和白拌汁;青海藏宝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沙棘神仙果(含片)和中华沙棘茶;青海康普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沙棘果粉、沙棘油胶囊、沙棘总黄酮和沙棘果蜜;青海省格尔木市沙棘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沙棘浓缩汁等。  相似文献   

13.
马瑞君  陈学林 《沙棘》1998,11(3):17-19
不同温度下,四种沙棘种子萌发率和主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肋果沙棘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5℃~20℃,中国沙棘和棱果沙棘为20℃~25℃,在同一温度下,四种沙棘以肋果沙棘萌发最快,西藏沙棘最慢,差异的原因除种皮因素外,可能还与种的生态环境有关,就日生长量来看,中国沙棘表现更为喜温,肋果沙棘较为耐寒。  相似文献   

14.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黄河流域沙棘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代强 《沙棘》2003,16(1):39-41
我国黄土高原沙棘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推动黄土高原沙棘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1)加强领导,进一步重视做好沙棘生态建设;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建设;3)做好沙棘封育保护;4)不断推进沙棘生态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创新;5)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沙棘科研工作;6)加强沙棘产业开发和沙棘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5.
沙棘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孝达 《沙棘》2005,18(3):43-46
1.沙棘的病虫种类及危害性?沙棘病虫害种类较多,其病害主要有沙棘腐朽病、沙棘烂皮病、沙棘干枯病、沙棘叶斑病、沙棘缩叶病、沙棘猝倒病、菟丝子等;沙棘虫害有沙棘象、沙棘实蝇、沙柳木蠹蛾、柳干木蠹蛾、红缘天牛、栎黄枯叶蛾、黄褐天幕毛虫、沙棘巢蛾、舞毒蛾、沙枣尺蛾、兰目天蛾、沙棘木虱、华北蝼蛄、黑绒鳃金龟等。沙棘病虫害如不及时防治,对沙棘园及人工林造成大量减产;有的危险性病害如国外传来的沙棘干枯病,目前已在国内沙棘产区大量蔓延,造成人工林成片死亡。在虫害方面,沙棘象、红缘天牛、沙棘蝇等种实害虫和蛀干害虫危害也很严重,1990年铜川发生大面积沙棘象危害,种实被害率达80%以上,当年沙棘种子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6.
建平县人工沙棘林面积达4万多hm^2,但近年来沙棘果实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综合分析沙棘果实产量下降的原因是:沙棘后备资源不足;沙棘混交林通风透光条件差,影响了结实;掠夺式采果,过度放牧,破坏了沙棘资源。提出了沙棘资源保护利用的对策:①加大宣传和打击力度,禁止毁林采果和在幼林内放牧;②对现有沙棘林实行分类经营,或封育保护发挥生态功能,或集约经营提高经济效益;③建立沙棘高产园,做到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李瑞军 《沙棘》2001,14(4):28-29
镇赉县是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确定的全国30个沙棘产业建设重点县之一。搞好沙棘产业化建设对于促进镇赉县乃至全省农业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以及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镇赉县沙棘资源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为了今后的沙棘产业化建设和管理,要扩大面积,形成规模;引进良种,营造沙棘园;建立沙棘系列产品加工厂,做好对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管理技术保障体系,使沙棘种植和加工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孙荣军  白丽杉  吴克汶 《沙棘》2003,16(4):33-34
实验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7月上旬采集自神兴沙棘种植园的中国沙棘叶和俄罗斯大果沙棘叶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从经济实用角度考虑,采用两种提取方法,为国内沙棘种植和沙棘资源的高效和无废物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沙棘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甘肃省1986年沙棘资源清查数据和1995年、1999年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了甘肃沙棘资源现状,其资源丰富,在国内天然林面积列第3位,但沙棘开发利用较为落后。研究甘肃沙棘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现阶段应对沙棘进行分类经营和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型沙棘林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介绍了山西岚县沙棘的产业布局、资源建设、种质创新和开发利用情况,分析了约束其沙棘产业发展的资源供给不足、加工产品单一和市场开发滞后等问题,并从加强沙棘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大沙棘产学研结合、提升岚县沙棘品牌市场需求、加大沙棘产业扶持力度和增强沙棘三产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旨在为岚县沙棘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