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盆栽条件下对碱茅在等渗的盐(NaCl)及渗透胁迫(PEG模拟)下的生长,水分含量,离子(K+、Na+)吸收与选择性以及渗透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0.01~-1.5MPa渗透势范围内,随渗透势降低植株的干重及水分含量均迅速降低,PEG胁迫比等渗的NaCl胁迫下降幅更大。NaCl及NaCl+PEG胁迫下,随溶液渗透势的降低(或NaCl浓度的增大)植株Na+浓度,Na+/K+及对K+(相对于Na+)的选择性均迅速增大,而K+浓度未显著变化。植株Na+主要是被动吸收的结果,而K+则是主动的选择性吸收的结果。植株渗透势随胁迫溶液渗透势降低而线性降低,NaCl胁迫下植株渗透势约比等渗的PEG胁迫下低-0.14~-0.20MPa。NaCl胁迫下,当渗透势高于-0.9MPa时,植株渗透势的降低(渗透反应)主要可归于由Na+积累引起的渗透调节与脱水;渗透势-0.9~-1.5MPa时,渗透调节可解释植株渗透反应的72%~78%(其中,由Na+引起的渗透调节占总渗透调节的56%~73%),脱水可解释22%~28%。PEG胁迫下,当溶液渗透势高于-0.7MPa时,植株的渗透反应主要是脱水引起的;渗透势-0.7~-1.5  相似文献   

2.
淫羊藿——蜂胶佐剂对小白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LDH(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了淫羊藿-蜂胶佐剂(以下简称Y-F佐剂)对小白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Y-F佐剂组小鼠NK细胞活性极显著地高于阴性对照组(Y组)和环磷酰胺组(CY组)(P<0.01);Y-F佐剂/环磷酰胺组极显著高于CY组(P<0.01),但与Y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Y-F佐剂不仅能极显著提高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而且能抗CY的免疫抑制作用,使CY抑制小鼠NK细胞活性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3.
白玉龙 《草业科学》1997,14(3):28-31
测试了12种牧草的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各自的无氮浸出物含量。牧草细胞壁损失含量与NEF含量间呈非常显著正相关,款项人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16.66+0.79x(P<0.05),NDFK法NFE含量与NDF间呈非常显著相关(r=-0.9019P<0.01),其线性回归方程式为:y=56.25-0.72x(P<0.05)。NDF法NFE含量较CF法NFE对照达显著水平(t=6.709>t0.  相似文献   

4.
将108羽1日龄伊莎系蛋用公雏均分为三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余两组在雏鸡3日龄时,于背侧颈部皮下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注射液1次,再分别于雏鸡7、21、35、49日龄时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雏鸡外周血中自然杀伤细胞(NK)活力的动态变化。注射剂量0.4ml/羽能极显著(P〈0.01)地提高35日龄雏鸡NK活力,0.2ml/羽能显著(P〈0.05)提高35日龄雏NK活力。结果表明,黄芪  相似文献   

5.
1日龄健康AA雏鸡感染CIAV后8天进行ND疫苗免疫,免疫后29天用vNDV攻击,于免疫后7,14,28免疫后7天,胸腺T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比未感染的免疫对照鸡显降低(P<0.01);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于7和28天著降低(P<0.05,P<0.01)。感染免疫鸡免疫后14天脾脏淋巴细胞干扰素(IFN)诱生活发性明显降低(P<0.01)。结果表明感染CIAV鸡对ND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6.
应用通径分析法讨论了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径分析法讨论了3周龄断奶仔猪断奶后肠道过敏反应(HS),木糖吸收率(XA)和养分消化率(ND)与腹泻程度(DS)之间的相互关系。HS,XA和ND与DS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16(P<0.01),-0.5263(P<0.20)和-0.8419(P<0.01);通径系数分别为0.2811(P>0.05),0.6178(P<0.01)和-1.0965(P<0.05)。HS本身并不直接导致腹泻  相似文献   

7.
用120头杜大长肥育猪分别研究口服不同剂量N-甲基-D,L-天门冬氨酸(NMA)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50mg/kgNMA对猪消化性能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表明:①添加NMA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其中50mg/kgNMA组效果最佳,日增重提高了9.65%(P<0.02),料重比降低了9.59%(P<0.01);②50mg/kgNMA使饲料中粗蛋白、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4.39%(P<0.01)、26.61%(P<0.02),而对干物质和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无明显影响(P>0.05);③在添加50mg/kgNMA组,猪血清GH、IGF-I、Insulin水平分别提高了117.19%(P<0.01)、92.89%(P<0.01)、48.29(P<0.05)。  相似文献   

8.
1日龄健康AA雏鸡感染CIAV后8天进行ND疫苗免疫,免疫后29天用vNDV攻击,于免疫后7、14、28和攻毒后10天取材检测.给果,感染CIAV雏鸡经ND免疫后7天,胸腺T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比未感染的免疫对照鸡明显降低(P<0.01);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于7和28天显著降低(P<0.05,P<0.01).感染免疫鸡免疫后14天脾脏淋巴细胞干扰素(IFN)诱生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果表明感染CIAV鸡对ND疫苗免疫的分子免疫调节作用明显减弱,HI抗体效价于免疫后7~28日明显降低(P<0.05)。ND强毒攻击后,CIAV感染ND免疫雏鸡的免疫保护率为60%%,明显低于免疫对照鸡(100%).  相似文献   

9.
盐渍化土壤渗透势的电导测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华  朱兴运 《草业学报》1994,3(3):71-75
本文介绍了用电导法测定盐渍土壤渗透势的方法,并将此法用于测定河西盐渍化土壤和碱茅(P.tenuiflora)种子萌发期半致死渗透势。结果表明:河西盐渍化土壤浸提液的渗透势(OP,MPa)与电导率(EC,dsm-1)呈指数关系,OP=-0.025EC1.19。研究区各类草地渗透势的变化特点是春、秋两季下降,夏季上升。2年生碱茅草地和撩荒地土壤0~10cm层渗透势明显高于10m以下各层,其平均值分别是:-0.34,-0.31MPa;3年生碱茅草地渗透势升高,10cm土层平均值为-0.07MPa。碱茅种子萌发期的半致死渗透势为-0.91MPa。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通径分析法讨论了3周龄断奶仔猪断奶后肠道过敏反应(Hs)、木糖吸收率(XA)和养分消化中(ND)与腹泻程度(DS)之间的相互关系。HS、XA和ND与DS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16(P<0.01)、-0.5263(P<0.20)和,0.8419(P<0.01);通径系数分加为0.2811(P>0.05)、0.6178(P<0.1)和-1.0965(P<0.05)。HS本身并不直接导致腹泻,与腹泻间的强正相关是通过影响XA和ND实现的;XA对腹泻的影响也是通过ND实现的;ND是影响腹泻的直接因素。由此认为,腹泻的直接原因是养分消化率的下降,而根本原因是机提对日粮抗原发生的过敏反应;过敏导致肠道损伤,从而使养分消化率下降。  相似文献   

11.
郭欢  潘雅清  包爱科 《草业学报》2020,29(7):112-121
泌盐盐生植物四翅滨藜是一种多年生C4灌木,具有良好的适应盐碱和干旱环境的能力。前期研究发现,通过将过量Na+转运至叶表面盐囊泡、增加Na+对渗透势的贡献以提高植株保水能力是四翅滨藜耐盐的主要策略,且100 mmol·L-1 NaCl可显著刺激其生长。为进一步探究NaCl是否有助于缓解渗透胁迫对四翅滨藜生长的不利影响,本研究分别用不含和含有100 mmol·L-1 NaCl的山梨醇引起的总渗透势为-0.2和-0.5 MPa的1/2 Hoagland营养液处理5周龄四翅滨藜幼苗5 d。结果表明,在渗透胁迫下,NaCl的添加可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净光合速率以及降低叶渗透势(Ψs),从而促进四翅滨藜的生长。NaCl的添加还显著增加了茎叶组织及叶盐囊泡中的Na+积累并提高了Na+对叶Ψs的贡献,且对茎叶组织中K+含量影响较小。此外,渗透胁迫下,添加一定浓度NaCl显著增加了植株中游离脯氨酸和甜菜碱含量,它们除作为保护剂减轻渗透胁迫损伤外,还参与植株的渗透调节,从而进一步提高四翅滨藜对渗透胁迫的适应性。综上所述,适宜浓度的NaCl的确能够有效缓解渗透胁迫对四翅滨藜生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水分胁迫对苜蓿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高渗溶液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苜蓿幼苗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幼苗叶片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和脯氨酸含量在水分胁迫下增加,活性氧清除系统中的SOD和CAT活性降低,POD活性先升高后下降.水分胁迫导致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积累增加,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大.  相似文献   

13.
高渗诱导因子NFAT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FAT5是Rel蛋白家族中目前最后一个被发现的成员,也是转录因子NFAT家族中惟一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调控由渗透压诱导的基因表达的成员.它以二聚体的形式与DNA形成蝶状复合体结构,通过磷酸化被激活,并受多种激酶的调控,对于维持高渗条件下细胞内的渗透压平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论文就NFAT5的结构、功能以及调控机制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外膜蛋白W(outer membrane protein W,OmpW)在鸭源鸡杆菌抗渗透应激中的作用,分析了鸭源鸡杆菌RZ及其ompW基因缺失株ΔompW在渗透应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生长性能差异;并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了两者外膜蛋白在不同盐度下的表达差异,并用实时定量PCR分析了OmpW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相对于鸭源鸡杆菌RZ,ΔompW在高渗透环境中(3% NaCl)的生存率较低(95.17% vs 83.50%,P<0.05),且其生长性能受渗透应激影响更大;在高盐BHI中培养时,鸭源鸡杆菌RZ OmpW的表达被上调,且OmpW mRNA的表达被上调至正常盐度(0.5%)时的1.19倍(P>0.05)。本研究表明OmpW与鸭源鸡杆菌抗渗透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5.
荆芥的生长、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荆芥的生长、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在不同干旱程度[基质相对含水量分别为5%~10%(重度干旱)、45%~50%(中度干旱)和85%~90%(正常灌溉)]和不同干旱时间(15、30和45 d)下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荆芥的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速率、叶干重和叶绿素含量降低,比叶质量增大;叶中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Na+含量增大;叶片抗氧化能力受到影响,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胁迫15和30 d时逐渐增强,45 d时逐渐减弱,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在胁迫30和45 d时逐渐增强,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在胁迫15 d逐渐增大,分别在30和45 d时中度干旱下的积累量最高。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荆芥叶的渗透调节作用受到影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脯氨酸、K+、Na+和Ca2+的含量降低,SOD和CAT活性先增强后减弱,POD活性持续增强,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先增加后趋于不变。荆芥能对干旱胁迫做出适应性应答,对缺水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这为荆芥的规范化栽培和用水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低温胁迫对野牛草幼苗渗透调节物与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暖季型草坪草"中坪一号"野牛草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对其幼苗渗透调节物与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调节物与野牛草幼苗低温调节机制密切相关。在低温胁迫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的趋势。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趋于平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受低温影响较大,随低温胁迫强度的增大,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较敏感,低温处理初期,脯氨酸含量急剧上升,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脯氨酸含量又缓慢降低,但整个过程中脯氨酸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低温胁迫对野牛草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较显著,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急剧降低,说明根系对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或可作为植物抗寒性鉴定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海藻糖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探究了外源施加海藻糖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膜脂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比较,150 mmol/L的盐胁迫显著降低了玉米幼苗地上部干鲜重、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质膜相对透性增大,抗氧化酶活性下降。与盐胁迫处理比较,施加10 mmol/L的海藻糖处理显著增加了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MDA含量、Pro含量及质膜相对透性,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促进了可溶性蛋白含量的积累。上述结果表明外源施加海藻糖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从而增强玉米幼苗对盐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张玉霞  范方  崔禄  杜晓艳 《草原与草坪》2012,32(6):48-51,61
以分布于科尔沁沙地的粉煤灰草地,盐碱地和荒地3种不同生境的野生寸草苔为材料,通过蛭石营养液培养,进行混合盐碱胁迫处理,检测其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3种生境寸草苔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随着盐碱胁迫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盐碱地寸草苔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300mmol/L高浓度盐碱胁迫增加明显,荒地寸草苔和粉煤灰草地寸草苔则变化不明显,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随着盐碱胁迫浓度增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均以盐碱地寸草苔最强;可溶性糖和脯氨酸两种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尤以高浓度处理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对NHC牧草Na+、K+、Pro、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为了改良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NaCl型盐碱地,研究了引进美国的NewHy Crested Wheatgrass(NHC)盐胁迫下的渗透调节物质变化及其部分耐盐机理。以1/2 Hoagland培养液培养NHC,3周后对幼苗进行NaCl和土壤盐胁迫处理。结果在100、200 mmol/L NaCl盐及土壤盐处理条件下,除根K+/叶K+值及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变化外,其他各生理指标均极显著增加。在300 mmol/L NaCl处理条件下,各项指标均极显著波动,在300 mmol/L土壤盐处理条件下,7 d后死亡。试验结果表明,NHC牧草通过增加根Na+/叶Na+值,增加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耐盐胁迫能力。NHC最大耐受盐浓度分别为土壤盐浓度200 mmol/L, NaCl浓度 300 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