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解海晏县沼泽草场放牧牛羊及同盘吸虫感染等情况而进行了本调查,结果为:沼泽草场放牧户占到全县总放牧户数的9.27%,放牧牛羊分别占到全县牛羊总数的10.93%和12.65%。77.78%的沼泽草场放牧户牛羊感染同盘吸虫,而牛群和羊群同盘吸虫感染率分别达到了59.26%和48.15%;牛羊群体混合感染率40.74%;牛羊个体同盘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4.83%和17.04%。结果还表明专业技术人员等对同盘吸虫病了解不足,区域间感染率差别较大,牛羊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证明现在使用的驱除药物对同盘吸虫虫卵阳性率降低很不理想,今后对本病的预防知识普及宣传及技术培训、驱除药物研制和筛选、湿地椎实螺的防治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2.
鹿同盘吸虫隶属前后盘科、同盘属,本病自1990年以来,在呼伦贝尔市牧区已发生流行,对牛羊危害严重,引起牛羊死亡,现将调查及防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963~1984年在本省牛羊体内发现五种巨盘属吸虫,泰国巨盘吸虫发现于自云南引进的水牛胆管内,其它四种均发现于本省牛羊真胃内,腹吸盘巨大,其直径与体长之比均在1:2.1~2.376之间,其中两种系未见记载的虫种,定名为南湖巨盘吸虫(Gigantocotyle nanhuense)和温州巨盘吸虫(G.wenzhouense)。前者以生殖孔开口于口吸盘边缘和睾丸呈三叶草样或十字花样为其主要特征,可与扁形巨盘吸虫(G.explanatum)和孪生巨盘吸虫(G.fraternum)区别。后者以睾丸较小,胆管粗大,肠叉成锐角,子宫内虫卵甚少等为其主要特征,可与其它种巨盘吸虫相区别。  相似文献   

4.
汨罗市羊的体内寄生虫较多,但没有引起广大养殖者的重视,导致其生产力下降,直接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文章对汨罗市羊体内寄生虫进行了调查,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粪便检查,共查出羊寄生虫8种,主要危害虫种为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牛羊消化道线虫等。  相似文献   

5.
云南牛羊同盘类吸虫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云南省各地州市的牛羊和部分马,亚洲象(Elephasmaximus)猕猴(Macacamulatta)等5种动物所寄生的同盘类吸虫(Amhistamatoaxstrematodes)进行分类鉴定,共有56种,隶于5科,11属,牛羊有3科11属51种同秀吸虫,马、亚洲象,猕猴有3科4属5种同盘吸虫,其中异叶巨盘吸虫(Gigantocotyleanisocotyle)为国内新记录,直肠锡叶吸虫(Ce  相似文献   

6.
正一、牛前后盘吸虫虫体检查2013年5月,笔者在湖南省洞口镇大正市场检查畜禽产品,发现一个水牛瘤胃中排满了前后盘吸虫,排列整齐,计数约有8966个虫体。为此,笔者安排屠宰商贩,对大正市场以及高沙镇农贸市场的相关产品进行牛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的观察,发现情况立即报告检疫员。而后,共发现前后盘吸虫9例,在瘤胃中前后盘吸虫数处于785和5633之间。加上之前发  相似文献   

7.
一、牛羊驱虫药物的选择靠放牧饲养的牛羊,极易患寄生虫病。现就驱虫药物的选用提几点看法,供参考。根据寄生虫病发生和流行规律,牛羊一般应注意驱除线虫类的蛔虫、钩虫等;吸虫类的肝片形吸虫、前后盘吸虫等;绦虫类的莫尼茨绦虫、马探头绦虫等。其药物协选择安全、驱虫港广、疗效显著、简便易行、价格低廉的药物。1.驱线虫:首选虫克星(阿维菌素),按体重0.2~0.3毫克/R斤体重给药,可口服、肌肉或皮下注射,对牛羊的多种线虫、螨、蝉、虱。蝇蛆等,驱杀率可达到95~100%。虫克星是北京农业大学的最新成果,一种新型的抗寄生虫…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源于安徽省金寨县牛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对该地区展开病原学调查,以期为该地区牛羊寄生虫病防治与诊断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该调查主要采用直接涂片法、饱和食盐水漂浮法对在金寨县的4个乡(镇)7个不同养殖场(2个牛养殖场和5个羊养殖场)采集的50份牛羊粪便进行检查,并根据形态学特征对所获得的虫卵和幼虫进行归类。经过对调查样本的检查结果显示共查出8种寄生虫,分别为犊新蛔虫、古柏线虫、扩展莫尼茨线虫、大片形吸虫、食道口线虫、夏伯特线虫、捻转血矛线虫、前后盘吸虫等。由此可见,安徽省金寨县牛羊寄生虫感染还是比较严重,因此需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1牛前后盘吸虫虫体检查2013年5月在洞口镇大正市场,检查畜禽产品,发现一水牛瘤胃中排满了前后盘吸虫,排列整齐,数数8 966个虫体,为此,组织屠宰户,注意观察牛肝片虫、前后盘吸虫,发现有及时报告检疫员。后发现前后盘吸虫9例,在瘤胃中前后盘吸虫数分别是3995、1966、5633、785、2831、2667、3022、3543、921。加前1例共为10例,虫数在8 966和785之  相似文献   

10.
前后盘吸虫病是由前后盘科的多种前后盘吸虫寄生所引起的疾病。成虫寄生在反刍动物如牛、羊等的瘤胃和网胃壁上,为害不大,多量幼虫在发育过程中移行于真胃、小肠、胆管和胆囊,可造成严重的病变,甚至导致死亡。据资料报道该病遍及全国各地,南方较北方多见;黑龙江省前后盘吸虫病原体为鹿前后盘吸虫,经普查证实牛的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11.
藏羊对严酷的高原低氧环境适应性很强,是高寒牧区最适宜发展的畜种之一,开展藏羊与低海拔绵羊脑血管形态的比较研究,可为探讨藏羊的高原适应性机理奠定基础.研究以高原藏羊—欧拉型藏羊和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滩羊脑为试验材料,采用管道铸型腐蚀技术,运用比较解剖学方法对二者脑动脉系统的结构特性开展研究.比较发现,藏羊和滩羊脑动脉系统的大体解剖结构相同,但藏羊的大脑后交通动脉、上颌动脉的管径显著比滩羊粗,其它脑动脉管径平均值也略大;藏羊脑硬膜外异网显著长于滩羊;藏羊主要脑动脉中的侧支更发达,伸展较长,细小分支更丰富.藏羊有相对发达的脑动脉系统,利于向脑组织有效供血,可能是藏羊适应高原环境的结构特征之—.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青海3个生态类型共计216只藏绵羊血红蛋白(HB)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欧拉型藏绵羊和山谷型藏绵羊HB位点受HBA和HBB2个等位基因控制,出现HBAA、HBAB和HBBB3种基因型;而高原型藏绵羊HB位点受HBA、HBB和HBC3个等位基因控制,出现HBAA、HBAB、HBBB和HBAC4种基因型。3个生态类型藏绵羊HB位点均分别以HBAA和HBA为优势基因型和优势等位基因,欧拉型藏绵羊、山谷型藏绵羊和高原型藏绵羊的HB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104、0.8143和0.8116,HB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990、0.9000和0.9060,且HBA等位基因频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经χ2检验,3个生态类型藏绵羊HB基因型分布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13.
为推广优良品种在高寒牧区成为优势种,我们选纯种欧拉型藏羊为父本,青海藏羊和小尾寒羊为母本,经A、B、C三组杂交、培育和试验结果表明:杂种羔羊出生重:A组为4.3 kg,B组为3.7 kg,C组为4.4 kg,对照组分别0.8、0.7和1.2 kg,A、B、C三组初生重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C组初生重最大;12月龄杂种羊的胴体重与对照组比,欧x寒藏组提高率达109%,欧x寒组提高率为88%,欧x藏组提高率为60%,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极显著(P<0.01);欧拉杂一代成年公羊体重比青海藏羊高9.5%、母羊高7.2%;比小尾寒羊公体重高4.2%、母羊高5.8%;肉质中高能量、高蛋白、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等特性数值仍在上升,且氨基酸含量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藏绵羊适应青藏高原缺氧环境的分子机制,克隆了藏绵羊的肌红蛋白(Mb)基因,纯化了心肌Mb,同时比较了心肌和骨骼肌的Mb含量。用RT-PCR克隆了心肌Mb的cDNA,长度为640 bp,编码153个氨基酸。试验采用盐析、CM-Sephadex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50凝胶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了藏绵羊Mb,SDS-PAGE分析其分子量约为17kD。组织含量测定表明,藏绵羊心肌中Mb含量极显著高于骨骼肌。  相似文献   

15.
甘南藏羊与滩羊脂肪酸含量分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甘南藏羊高于滩羊(P〈0.05),饱和脂肪酸低,为评价甘南藏羊肉用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藏羊是青海地区特有的牲畜品种,生活在高海拔气候严寒,生长条件恶劣的环境下。但由于青藏高原冬季枯草期漫长,在枯草期内牧草供给缺乏,造成藏羊的体重损失严重,甚至会影响藏羊的正常生长发育,引发藏羊死亡。为进一步验证冬季藏羊补饲的效果,于2018年10月15日至2019年5月30日,从青海省达日县的一个藏羊养殖场选择50头2岁的母羊作为试验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头,试验组羊群在进行传统放牧养殖的基础上每天补充青干草0.4 kg,混合精饲料0.1 kg,对照组藏羊按照常规放牧方式进行管理,并在试验前、试验中期和试验末期各进行称重,测量增重和增重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寒冷季节放牧养殖模式下,通过对羊群进行适量的饲料补充能增加机体的营养供给,试验组羊群在试验中期、试验末期的平均增重量分别为2.78、3.64 kg,增重率分别为13.11%、16.32%,而对照组的平均增重量和增重率呈现负相关,由此得出冬季寒冷季节补充适量的饲料有利于藏羊安全越冬,并维持身体膘情。  相似文献   

17.
欧拉型藏羊的肉质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欧拉型藏羊肉质品质进行了分析,并与高原型藏羊和青海半细毛羊进行了肉质常规营养和氨基酸含量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欧拉型藏羊蛋白质含量达21%,脂肪含量3.15%,胆固醇含量为0.365mg/g,挥发性盐基氮0.1126mg/g,矿物质总量6785mg/kg,氨基酸总量224.835mg/g。欧拉型藏羊与高原型藏羊和青海半细毛羊相比,羊肉具有高能量、高蛋白质、矿物质丰富,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且氨基酸含量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饲料添加剂对甘南藏羊免疫功能、氨基酸及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随机对60头藏羊分为6组,分为3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10头藏羊。在试验组的基础日粮中按1%添加本地取材的七味中药饲料添加剂。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对照组相比与试验组甘南藏羊的免疫功能、氨基酸及脂肪酸均显著提高(P<0.05)。试验表明,在甘南藏羊日粮中添加中药饲料添,对甘南藏羊的免疫功能、氨基酸及的及脂肪酸有明显的改善,添加不同剂量的中药材有利于藏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青海省海北州藏羊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羊边界病毒的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分别对青海省海北州的161份健康藏羊血清样品和34份腹泻藏羊组织样品进行了BVDV和BDV的抗原核酸检测。结果显示:195份样品中BVDV和BDV总阳性率分别为29.74 %和14.36 %;161份健康藏羊血清样品中BVDV和BDV平均阳性率分别为26.71 %和11.80 %,BVDV/BDV混合感染率为4.35 %;34份腹泻藏羊组织样品中BVDV和BDV平均阳性率分别为44.12 %和26.47 %,BVDV/BDV混合感染率为17.65 %。本研究表明青海省海北州健康藏羊群和腹泻藏羊群中均存在BVDV、BDV的单独感染以及混合感染,且感染情况在个别养殖场(户)较为严重,本研究为青海藏羊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了指导依据,丰富了我国羊群中BVDV和BDV的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欧拉羊与山谷型藏羊杂交效果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进草地型藏羊欧拉羊杂交改良山谷型藏羊,结果表明:引进的欧拉羊生理指标正常,对在林间草甸类和高山灌丛草场与山谷型藏羊同群放牧较适应;试验组受胎率、繁殖率、繁殖成活率比对照组分别高2.65%、2.69%、3.81%;欧×山杂交F1代初生公、母羊体高、体长、胸围及管围比同期对照组公、母羊分别提高了3.20 cm和4.50 cm、1.97 cm和2.25 cm、4.10 cm和2.20 cm、0.53cm和0.40 cm;体重提高0.62 kg和0.53 kg,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9.68个百分点和17.97个百分点。经过t检验,杂交F1代初生公、母羊体重、体高、体长、胸围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初生公、母羊(P0.01);管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