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3 毫秒
1.
市场分析 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有数以万计的打工者,即使在小城市,也有上千的打工者,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他们漂泊异乡,他们有着许多无奈和辛酸,渴望倾诉;他们的合法权益常常被侵犯,需要有个社团出面帮他们维护;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困难,盼望得到及时的帮助;他们都希望下了班.能有个地方和一些兴趣爱好相同的朋友凑在一起聊天交流,或者参与一些与自己相关的联谊活动,倾听成功者的经历和感想当然,能和好友知己品一杯茗香茉莉,翻阅一些喜欢看的书籍,唱唱歌,跳跳舞,锻炼一下身体,结交一些新朋友,等等,都是花钱不多但时尚的享爱.  相似文献   

2.
高元法 《新农村》2007,(3):35-35
浙江省萧山区南阳镇永利村在红山脚下有3幢安居房,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425名打工者就居住在这里。他们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之中,感到无比的欢乐。这些安居房是南阳镇永利村村两委于2005年初为解决外来打工者生活问题而建的,为此他们筹措资金400万元。安居房总占地面积18亩,设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目前的形势来说,打工者在城市安家立业是可能的,但是却面临着很多阻力因素,其主要来源于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在城市里有一个长期的住所困难很大,因为城市的房价都比较高,很多都超出了打工者的承受范围;二是户口限制;三是在城市里找到一份长久稳定的工作也很难,很多打工者  相似文献   

4.
一、市场分析城市里数以万计的外来打工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但目前适合他们消费的休闲娱乐场所较少。开一间针对中低端打工者俱乐部,丰富外来打工  相似文献   

5.
甄源 《农家科技》2007,(6):25-25
<正>市场分析打工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他们飘泊异乡,大多数处在弱势地位。他们有着许多无奈和辛酸,渴望倾诉;他们的合法权益常常被侵犯,需要有个社团出面帮他们维  相似文献   

6.
《云南农业》2005,(12):33-33
骗局①年底给钱是行规建筑行业几乎已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包工头们每月只发给打工者100 ̄200元的基本生活费,余下工资承诺年底一并发给他们“一笔过年钱”。工头们搪塞的理由是:“干这行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我不能破了规矩。”可是到了年底,打工者们往往是空等一场。骗局②部分  相似文献   

7.
蕾蕾 《农家科技》2006,(6):16-17
时下,关注打工者已成为焦点,每个打工者都有自己心中成功的梦想。然而在通往梦想的路上,又有多少人知道成功者背后的辛酸泪水呢?为此本刊记者深入打工者群体,聆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现将其中的片段整理出来,以供大家深思。心态决定成败岁月的历练悄然隐藏于眉宇,温暖的笑容时常浮现在脸上。眼前的周琪,虽不过三十来岁,却已是年销售超亿元的快威网络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总经理。摒弃了同龄人的浮躁,凭着良好的心态,他开拓出网络世界的一片新天地。1992年,大学刚毕业的周琪分到一家研究所工作,不到半年,他毅然南下“淘金”。到了广州、深…  相似文献   

8.
许多进城打工者都有这样一个梦想:在城里找个好归宿或一份长久、稳定的工作。为了这个梦想,他们艰苦奋斗,风餐露宿,流血流汗,但最终能圆梦者却是少之又少。 如今,农村也开始发展各种工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如果  相似文献   

9.
蔡敏 《农技服务》2005,(10):54-54
[骗局一]年底给钱是行规。在建筑行业几乎已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包工头们每月只发给打工者100~200元的基本生活费,余下工资承诺年底一并发给他们“一笔过年钱”。工头们搪塞的理由是:“干这行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我不能破了规矩。”可是到了年底,打工者们往往是空等一场。  相似文献   

10.
沈光华 《农技服务》2005,(11):75-76
这些年来,许多地方的农民朋友利用农闲外出打工,增加收入,但外出打工者被骗、被辱、被打的事屡有发生,不仅给打工者造成了经济损失。也给打工者人身造成了伤害。那么,外出打工者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外出打工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虎子 《农村百事通》2010,(10):38-39
在平湖的新居民打工者队伍中,有那么一群人,从农村来到城市,经历磨难后的他们,凭着那份坚强、执著,尝试着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他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了力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梨树县棚膜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生力军。千名用工者的背后天刚放亮,在梨树县高家村生活了13年、如今当上村环卫主管的打工者高文军,便与今年一大批大棚打工者见了面。梨树县乡村振兴先导区管委会设在高家村。管委会楼前聚集了近千名打工者,他们有的来自村内租住户,有的是5公里的外县城居民,还有附近用  相似文献   

13.
《当代农村》2005,(1):27-28
一、打工者必须对用人单位的具体情况(企业性质、企业法人代表等)有所了解,切莫盲目应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诸如分支机构多、挂靠单位多的用人单位,打工者一定要谨慎,否则一旦发生欠薪现象,打工者往往连向谁追讨都搞不清。  相似文献   

14.
打工者从较封闭的农村进入开放的城市,新的环境往往令他们无所适从.同时生活、工作的巨大压力,精神生活的严重缺失、夫妻的长期分居,艰苦的生活条件,社会地位的低下及个别人的鄙视目光等,都会导致打工者产生身心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骗局1:年底给钱是行规建筑行业几乎已经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包工头们每月只发给打工者100~200元的基本生活费,并承诺年底一并发给他们"一大笔过年钱"。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国青年报》对全国31个省(区、市)5 063位打工者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的相关数据如下:2015年,受访打工者对生活的期待排在前三的是:增加收入(61.3%)、学习新技能(43.3%)、结婚(27.9%)。2015年,打工者有什么打算?调查显示,31.5%的受访打工者会去其他城市打工,27.7%的打工者会在目前所在地打工,9.0%的打工者会回乡(附近)打工。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14.5%的受访打工者已有创业  相似文献   

17.
度本 《新农村》2009,(2):34-34
进城打工者要谨防上当受骗。 1.了解招工信息 在农村了解招工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两条:第一,从居住所在地的乡、县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获取。他们是劳动部门在基层的劳动就业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18.
春节期间.不少的打工者把男女朋友带回家乡,请父母过目。笔者借此机会采访了两对打工情侣.把他们的爱情故事说给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9.
打工者聚在一起往往牢骚占了多数,骂老板刻薄,埋怨工作量大,收入太低等等,很少有打工者对自己目前的状况满意的。为什么打工者会选择用语言而不是实干来获得心理平衡呢?这与打工者的心态密不可分。对此,中国经销商研究发展中心潘文富研究员总结出以下几点老板与打工者心态上的不同:一是在长远目标上老板往往知道自己最终想要什么,具备长远的眼光和战略意识;而打工者着眼点往往只是安全感即如何保住现有的饭碗。二在解决问题的态度上老板对一件工作的完成定义是把这件事情彻底地解决,今天能搞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打工者会习惯性地把工作按照…  相似文献   

20.
据调查,全国打工者合法权益受到无辜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进城打工者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受聘之前,打工者要按照国家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与用人单位签订用工合同。一旦发生劳资纠纷或人身伤害,有合同为凭证,劳动监察部门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