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于克氏原螯虾特殊的繁殖习性,养殖者只要在宜养水体中投放少量的克氏原螯虾,第2年或第3年就可以有一定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正克氏原螯虾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小龙虾或克氏螯虾。近年来,克氏原螯虾市场需求量急剧上升,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现将苗种繁殖技术简介如下。一、工厂化繁殖克氏原螯虾建立室内水泥池进行工厂化繁殖克氏原螯虾苗种,采用流水或充气结合定期换水的方法,为虾苗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因而可以进行高密度育苗,生产养殖所需苗种,提供充足的虾苗。1.育苗设施工厂化育苗设施主要有室内孵化池、育  相似文献   

3.
克氏原螯虾又名淡水小龙虾、龙虾、克氏螯虾.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克氏原螯虾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虾仁出口欧美的供不应求,克氏原螯虾一跃成为水产养殖的炙热品种.本试验就克氏原螯虾在水泥池高密度养殖生产条件下进行了养殖技术的探索,在总结养殖经验技术的同时为以后的大规模养殖生产及工厂化苗种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唐建清 《水产养殖》2009,30(2):40-41
第二讲 克氏原螯虾养殖场地选择与设计 克氏原螯虾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一些常规的鱼、虾、蟹类不能存活的水域,克氏原螫虾也能生活。克氏原螯虾养殖追求最高的产量和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能有效地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殖产量,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建立一个克氏原螯虾养殖场,首先要考虑场地是否适宜克氏原螯虾的生活与生长,根据克氏原螯虾昼伏夜出,营浅水底栖生活,喜逆水,冬夏穴居,  相似文献   

5.
克氏原螯虾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克氏原螯虾苗种规模化供应短缺问题,以洪泽湖地区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掌握本地区克氏原螯虾繁殖习性的基础上,设计并建设了由700 m2大棚产卵池和50 m2加温孵化温室及若干特制网箱组成的苗种规模化繁育设施.2007年9月分批次将16 443只成熟的克氏原螯虾亲虾放入大棚产卵池特制网箱,通过降低光照、微孔增氧、循环流水等措施,先后获得抱卵虾6 053只,平均抱卵率为45.7%;抱卵虾移入温室后,在控温、流水条件下孵化,获得了平均体长0.88 cm的稚虾76.9万尾,平均孵化率为81.1%.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产》2013,(12):41-46
A克氏原螯虾苗种培育与生态养殖技术 技术概述:克氏原螯虾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水产养殖品种。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种质退化、产量与效益不稳定、病害增多等。为了推进克氏原螯虾的苗种规模化繁育及生态养殖,本技术主要提出了克氏原螫虾池塘主养、池塘虾蟹混养、稻田养虾和圩滩地增养殖等模式,内容涉及苗种生产、放养、投饲管理、池水调控和病害防治等环节,可作为广大养殖户开展养殖生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克氏原螯是Procambarus clarkii(Girard)是一种淡水虾,又称小龙虾或克氏蝥虾。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具有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生长迅速、食性杂、抗病力强等特点。近年来,在消费需求的带动下,克氏原螯虾养殖发展较快,同时也扩大了对虾苗的需求量,由于克氏原鳌虾天然资源已越来越少,价格节节攀升,使得人工繁殖前景广阔。为在山东地区大面积养殖克氏原鳌虾提供苗种繁育技术支撑,2012年至2013年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鱼台县、东平县等地进行了克氏原鳌虾土池生态苗种繁育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相关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湿地大水面克氏原螯虾养殖就是根据螯虾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活习性,在湖泊、大水面等湿地水域中,补放抱籽虾和幼虾,实施克氏原螯虾养殖.  相似文献   

9.
克氏原螯虾工厂化人工育苗试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大规模推广我县克氏原螯虾养殖,解决虾稻连作中的种苗的不足,黄梅县水产局特拨专项经费在局属杨柳湖渔场进行克氏原螯虾的工厂化人工繁殖育苗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建清 《水产养殖》2009,30(5):41-43
第四讲 克氏原螯虾池塘主养技术 池塘主养克氏原螫虾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养殖模式,由于其养殖技术和传统的虾蟹主养技术接近,普遍受广大养殖户应用,但克氏原螯虾毕竟与其他虾蟹的生活习性不同,养殖技术也就有较大的差异,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科学养鱼》2006,(10):73-73
有读者打电话询问关于克氏螯虾的有关问题,现答复如下:一、听说克氏螯虾和红螯螯虾杂交,产量可以很高,是真的吗?克氏螯虾杂交的情况怎样?答:没听说过可以杂交,克氏原螯虾是刺蛄科、原螯虾属,红螯螯虾是河虾属,相距较远,杂交是否可行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如果说产量很高的话有可能  相似文献   

12.
克氏螯虾与鲢、鳙鱼池塘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氏螯虾原名为克氏原螯虾(P.clarkii),俗称"龙虾",隶属于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螯虾派、原螯虾属.克氏螯虾原产于北美,20世纪20年代由日本人移入本国养殖,后又移至我国南京一带放养.由于其适应性广,繁殖能力强,种群发展很快,以后扩展至我国多个省市,有的湖泊和地区已发展成为优势种,以江苏为例,在90年代初的产量就达6万吨.近年来,克氏螯虾由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价格低廉,以及利用虾壳提取的虾青素、几丁质等在食品、医药、保健、造纸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引发大量捕捞,致使克氏螯虾自然资源日益减少,为此,许多地方已开展了克氏螯虾的人工养殖.但由于克氏螯虾个体之间互相残食现象严重,特别是幼虾和刚蜕壳的虾容易被残食,所以,在生产上产量一直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利用克氏螯虾与鲢、鳙鱼的习性不同进行了混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这种新的养殖模式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可以为当前不太景气的淡水养殖业提供一个新的亮点.现将我们的经验技术总结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克氏原螯虾土池生态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氏原螯虾又称红色沼泽螯虾、小龙虾或克氏螯虾。近年来克氏原螯虾市场需求量急剧上升,天然资源锐减,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价格节节攀升。因此,养殖克氏原螯虾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我们于2009年至2010年进行了克氏原螯虾土池繁育苗种试验,现总结如下:一、试验方法试验点位于姜堰市沈高镇溱湖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我们选择了4个土质池塘,池埂坡比为1∶2.5,  相似文献   

14.
, 《中国水产》2012,(11):46-50
技术概述:克氏原螯虾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水产养殖品种.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种质退化、产量与效益不稳定、病害增多等.为了推进克氏原螯虾的苗种规模化繁育及生态养殖,本技术主要提出了克氏原螯虾池塘主养、池塘虾蟹混养、稻田养虾和圩滩地增养殖等模式,内容涉及苗种生产、放养、投饲管理、池水调控和病害防治等环节,可作为广大养殖户开展养殖生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选取更适合本地养殖的克氏原螯虾品系,通过采购鄱阳湖、汉江、洞庭湖、淮河4个水系的克氏原螯虾亲本和苗种,在九江市彭泽县凯瑞温室大棚开展繁殖与生长性能对比。结果显示,鄱阳湖水系亲本抱卵率和繁殖率最高,生长速度最快,体重30g以上规格的数量也最多。表明克氏原螯虾在养殖过程中不同地理位置、运输距离长短和区域品系在同一地点繁殖、养殖效果不同,距离越近,成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三、克氏原螯虾养殖 (一)养殖方式 1.池塘养殖 在池塘中养殖克氏原螯虾是一种获得较高产量和效益的方式,尽管如此,近年来仍有不少农户因养殖克氏原螯虾而亏损,其主要原因是对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特性了解较少、误区较多和养殖方法不甚合理,因此要想取得克氏原螯虾养殖生产的稳产与高产,首先必须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必须掌握符合当地水域环境特点的养殖模式和正确的养殖方法,只有上述要求得到满足之后,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成爱兰 《水产养殖》2009,30(7):36-37
为提高蟹池水体的利用率及其经济效益,优化蟹池养殖品种的结构,根据克氏原螯虾的生物学习性,2008年在兴化市安丰镇江苏红膏大闸蟹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选择了3口池塘开展了连片成蟹池套养克氏原螯虾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克氏原鳌虾池塘养殖十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氏原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简称(小)龙虾,是淡水螯虾的一个种。该虾肉味鲜美,风味独特。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钙、磷、铁质含量丰富,是营养价值较高的动物性食品。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又因其食性广、生长繁殖快、抗逆性强、个体较大、投资少、效益高、适应广。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近几年,螯虾市场货源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刺激了螯虾养殖的发展。笔者根据克氏原螯虾生物学习性。总结出把“四关”、做好“十要”的池塘养殖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经过1年左右的克氏螯虾养殖试验,我们摸索出了一些克氏螯虾繁殖方面的生物学知识,现总结如下。 一.克氏螯虾繁殖季节 克氏螯虾在春、夏零星繁殖,在秋季进行集中繁殖。  相似文献   

20.
1生物学特征和习性全世界共有龙虾400多种,我国是螯虾科龙虾分布最少的国家之一,仅有四个种:克氏原螯虾,东北螯虾(Cambaroidesdauricus),史氏拟螯虾(C.schrenki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