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我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契约理论,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公司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并不能对管理层发挥很好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从而不能显著地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也没有提高公司绩效,即公司债务融资契约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2.
以2007~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代理成本和代理效率的视角考察了高质量审计是否有助于提升负债的治理功效。研究发现:高质量审计与短期借款之间存在协同治理效应,该效应有助于提升代理效率但无助于降低代理成本;进一步地,高质量审计与短期借款之间的协同治理效应仅显著存在于金融发展水平高地区的上市公司中。此外,附加检验的结果显示,高质量审计有助于透过改进代理效率提升商业信用的治理功效且这一效应只在法治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上市公司中存在。上述研究结论揭示了我国当前制度环境下高质量审计提升债务治理功效的路径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负债融资、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负债融资与代理成本呈反方向变动,短期负债融资对代理成本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而长期负债融资的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代理成本并没有负向的效应;负债融资比率对企业绩效是正相关的,同时短期负债的增加会提高企业的绩效,而长期负债的增加会降低企业的绩效。  相似文献   

4.
考虑到中国股市的有效性程度较低及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高这两个因素,从债务期限结构的角度考察了管理层持股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越多,公司债务的期限越短.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管理层持股与债务期限结构之间存在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在高信用等级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表明管理层持股减轻了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具有一定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融资结构对于公司治理中代理成本以及公司治理机制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来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和治理绩效的提高。为此我们要强化银行债权约束、实现治理的整合效应以及使融资主体多元化与结构优化互动.法人治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制的角度,研究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质量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质量具有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的作用;不同性质的媒体报道对不同产权背景下企业的监督治理作用不同;同时,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质量具有互补关系,二者的整合治理能更有效地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保护相关者利益。  相似文献   

7.
基于在A股上市的77家农业上市公司及农副食品加工业公司2014-2020年共539组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综合绩效指标,选取平均信息量指数EDI来衡量公司的多元化经营程度,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探究多元化经营程度对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呈现一种“U”型的影响机制,“U”型的底部EDI为0.551,此时农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比例约为76%。多元化战略初期产生折价效应,随着战略的深化,折价效应逐步减弱,而后开始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主板上市企业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上市企业管理层权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内部治理机制对管理层权力——企业绩效敏感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治理机制影响管理层权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当不考虑内部治理机制时,企业绩效与管理层权力综合变量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具有较高教育背景和持有企业股权的管理层,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业绩。当考虑内部治理机制时,企业绩效与管理层权力综合变量仅在10%水平上正相关。管理层权力综合变量对股权制衡度较低和独立董事比重较高的企业的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金融体制下,权益融资的成本要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农业上市公司可以大量而低成本地利用证券市场圈钱,从而权益融资成为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首选的融资方式.基于代理成本理论,对权益融资的代理成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农业上市公司应如何选择最优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10.
代理理论认为经营者持股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但这种相关关系并没有在以往的实证研究中全部得到证实。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和验证环境动态性对公司经营者持股和公司绩效的关系的影响,来说明经营者持股和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在实证中没有被证实的原因。对于环境动态性的研究是未来公司治理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