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母猪定时输精与批次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主要从母猪的性周期同步化、卵泡发育同步化、排卵同步化和配种同步化4个方面介绍了母猪定时输精技术与原理,以及猪场的批次化管理。并结合当前我国猪场生产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简要介绍了猪场批次化管理的流程和导入方式,以期为猪场定时输精和批次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场批次化生产模式是一种极佳的养猪生产模式,笔者对猪场批次化生产的概念、优势等进行介绍,比较当前国内推广的主要批次化生产类型(法式批次化、德式批次化)的优缺点,同时结合我国猪场实际情况,提出对批次化生产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批次化生产是猪场高效管理的繁殖技术手段。文章主要综述了目前猪场常用的6种批次化生产模式以及批次化生产中不同激素制剂的使用效果,介绍了以上批次化生产模式的适用情况,比较了6种批次化生产模式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以期为猪场选择批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场批次化生产具有工业化特征,母猪批次化生产由“批次分娩”发展而来,是指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母猪批次化繁殖生产,从而实现猪场生长猪的“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正>德式母猪生产批次化是我国猪场实现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有效途径,通过吸收德国母猪生产批次化技术,结合我国养猪业的现有条件,分析母猪生产批次化猪场的设计各要素,建立中国特色的批次化养猪模式。德式母猪生产批次化技术是我国猪场实现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有效途径,通过简单的流程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猪场的管理的执行力和水平,通过吸收德国的母猪生产批次化技术,建立中国特色的批次化养猪模式。在我国推行德式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时,应该有一个渐进过程,先结合中国养猪生产的  相似文献   

6.
批次化生产导入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批次化生产导入的技术细节进行了讨论,介绍了不同批次和不同生产情景下批次化生产导入方法以及导入效果,并针对导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为今后大规模推广批次化生产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结合猪场的实践经验,从猪场管理、批次化方案选择及优势,阐述了规模猪场在实施三周批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操作要点,以期为规模猪场批次化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母猪生产批次化是实现猪场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关键环节,通过简单的流程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猪场的管理的执行力和水平,有利于提高猪场的繁殖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将成为中国养猪模式的必然趋势。母猪生产批次化是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规模按计划分群并组织批次生产,是一种母猪繁殖的高效管理体系,也是实现猪场全进全出生产模式的关键环节。母猪生产批次化最早是欧洲国家中小母猪场的生产要  相似文献   

9.
批次化生产模式的优与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自逵 《猪业科学》2017,34(1):46-46
<正>2016年11月14—29日,本人专门考察了荷兰的规模猪场,对他们的批次生产模式印象非常深刻,希望能对国内猪场有所启发和帮助。猪场批次化生产模式源于工业批次化、标准化、模式化管理,能够充分挖掘猪场母猪的生产潜能,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资源避免浪费,可均匀批次化生产避免生产高峰和淡季的出现,通过数据分析可实现数据化管理并发现生产中问题,可大大减少人为  相似文献   

10.
徐汉进 《猪业科学》2018,(11):121-122
该文简要介绍了不同批次化生产模式的优缺点,以帮助我国中小规模猪场更好的根据自己猪场实际,选择合适的批次化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0,37(4):58-60
随着中国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养猪生产正在从劳动密集型的连续生产方式过渡到智能化、批次化养猪的管理新模式,与之相伴而来的是猪新旧疫病的不断发生,其仍然是养猪生产面临的重大挑战,尤其是近两年非洲猪瘟防控形势非常严峻,猪场在疾病防控、生物安全方面遇到了新挑战。批次化生产模式可以使传统连续饲养方式造成的疫病传播得到阻断,在养猪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综述了批次化生产的概念、批次化生产在猪场疫病净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生殖激素是调控动物体内复杂生殖过程并影响繁殖性能的一系列的重要激素。近年来,利用生殖激素的批次化生产繁殖技术被广泛使用,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效率,促进了养猪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的发展。目前在批次化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及化学类激素进行繁殖调控。但是这些产品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开发出成本低、活性好的高品质蛋白类生殖激素产品,应用于猪场批次化生产中,提高生猪养殖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为提升我国乃至全球畜牧业的动物繁殖效率做出贡献,为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贸易国,猪肉进口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猪肉产量大幅下降,猪肉进口量进一步增加,猪肉进口额由2017年的22.2亿美元涨至2019年的46.6亿美元;大豆、玉米等主要饲料进口额近三年增长了4~14亿美元。本文分析了国内需求、国际畜产品价格、进口关税、其他贸易国生产消费等因素对我国生猪贸易情况的影响以及是否能依靠进口保障我国猪肉需求等问题,分析认为,我国应加快生猪产业复养复产,积极开发地方品种,促进生猪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国内国际交融合作。本文为推动我国生猪产品贸易健康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猪场的生产绩效考核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尤其在非洲猪瘟(ASF)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一线员工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如果缺乏有效可行的激励措施和合理的管理考核方案,极易导致员工工作出现麻木懈怠,甚至人才流失造成场内生产紊乱的情况发生。批次化生产高效集中的生产方式,已被各集团猪场作为一种管理创新模式所应用,笔者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所接触的多为规模化养殖企业,且已基本全覆盖批次化管理模式。在批次生产过程中,如何将各批次生产指标精准挂钩到相关人员,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是一项很关键的工作,文章主要围绕该主题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猪群结构、猪群组成及其周转是猪场均衡生产和提高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母猪批次化生产技术在猪场实施的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制定、各类猪群存栏数及占栏数的计算依据不清晰,容易出现错误。文中的研究以600头基础母猪、7 d为一个生产周期猪场为例,详细地阐述了生产参数的制定、不同猪群的存栏数和占栏数的计算依据和过程,以期为猪场设计人员的猪场设计与建设和养猪生产者生产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2019年猪肉产能出现大幅下滑,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连续10个月下降,猪肉供应减少,进口量激增;猪肉消费减少,白条鸡、鸡蛋等替代品消费增加;生猪、猪肉和仔猪价格明显上涨,猪肉稳价保供压力大。2020年,生猪产能将逐渐恢复,加上猪肉进口的扩大和储备肉的投放,猪肉供销将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牛贤云 《猪业科学》2021,38(6):34-37
批次化管理应用最早源自工业批次化管理,应用在畜牧业逐渐转化成母猪等畜禽批次化生产管理。母猪生产批次化管理是利用生物技术,根据母猪群大小进行批次生产,达到同期发情、同时排卵、同时配种和同时分娩的目的,是一种提高猪场母猪群繁殖性能的高效管理体系。近两年来非洲猪瘟给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巨大损失。由于母猪批次化生产对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效益提高、降低成本等方面与母猪连续生产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母猪批次化生产在全国得到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18.
批次化生产是欧美等畜牧业发达国家开发的一种工厂化养猪模式,近年来我国也在逐渐推广应用,它显著提升了猪场生产效率与生物安全,尤其对当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产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母猪批次化生产的研发历史,并综述了其技术优势、关键技术以及我国目前研发、应用情况,以期提高我国母猪批次化生产水平,促进养猪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张海峰 《猪业科学》2020,37(2):36-41
2019年世界猪肉产量有较大幅度下降,总产为10613万吨,比2018年下降了6.03%,其中世界最大猪肉生产国中国的产量下降幅度巨大,下降幅度为13.95%。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生产与消费占据着世界的半壁江山,2019年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中国生猪产量大幅度下降,猪肉进口大幅度上升,导致了世界整体猪肉产量的下滑以及猪肉贸易量的大幅度上升。2020年中国猪肉产能下滑趋势将得到缓解,但是供给紧缺、进口增加的态势将持续,将对世界猪肉生产以及贸易格局带来巨大影响。世界第二、第三大猪肉进口国日本与墨西哥的猪肉生产稳定,猪肉价格平稳上升,猪肉进口量2019年也有一定增长。随着中国的猪肉进口需求量增加,预计2020年全球猪肉贸易量会有一定上升,美国、欧盟等主要猪肉出口国的猪肉产量将有一定增长,下面详细考察2019年世界生猪产业的发展情况并对2020年的走势做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