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留申病细小病毒的分离及VP2基因遗传衍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disease of mink,AD)是水貂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为阿留申病细小病毒(Aleutian mink disease parvovirus,AMD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AD自1940年发现以来至今60年里,已经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人工养殖的水貂种群中。对水貂养殖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正水貂阿留申病(AMD)是由水貂阿留申病毒(AMDV)引起的一种能够引起自身免疫紊乱的慢性进行性传染病。引起该病的病毒可感染各个年龄段的水貂,依据感染毒株类型的不同,病症呈多样性。对新生仔貂而言,AMDV引起的死亡率几乎可达到100%;而对于成年水貂,该病通常引起水貂的持续感染,并表现为终生病毒血症、高蛋白血症、动脉血管炎和由病毒- 抗体复合体诱导的肾小球肾炎及肝炎等。临床上还没有能够防治AMD的有效疫苗和药物,因此目前防控该病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水貂阿留申病(AMD)是由阿留申病毒(AMDV)感染引起的危害养貂业的重要病毒病之一,在所有养水貂的国家和地区均有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水貂均对AMDV易感,但阿留申基因型水貂更易感。当前在生产中尚无有效的阿留申病疫苗可用,也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总结了有效防控方法,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注重饲料营养水平,提高动物抵抗力,定期检疫,逐步建立无AMD的水貂养殖场。  相似文献   

4.
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mink disease, AMD)是由水貂阿留申病病毒(Aleutian mink disease virus, AMDV)引起的水貂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深入开展对AMDV的研究对于该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AMDV基因组全长约为4.8 kb,主要编码2种结构蛋白和3种非结构蛋白,它们在病毒复制、增殖及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MDV的复制依赖于代谢活跃的细胞,对于幼貂,病毒感染肺泡Ⅱ型细胞会造成急性致死性肺炎,感染巨噬细胞则会引起成年水貂患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和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等慢性进行性疾病。笔者从AMDV侵入细胞的受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途径及病毒复制等方面对其致病机理进行阐述。AMDV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现有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血清学诊断方法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目前,尚未开发出安全有效的针对AMDV的商品化疫苗,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灭活疫苗、DNA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研制上有所进展;抗病毒的新方法,如筛选AMDV耐受貂,提高水貂免疫力和靶向适配体技术为AMD的防控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从AMDV编码蛋白功能、病毒细胞嗜性与复制、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便捷、灵敏的水貂阿留申病病毒(AMDV)纳米PCR检测方法,根据AMDV NS1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纳米PCR反应的退火温度、胶体金浓度进行了优化;测序检测扩增基因是否发生变异;对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此纳米PCR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1℃,普通PCR为55℃;加入胶体金最佳浓度在0.2~0.8nmol·L-1,纳米PCR与普通PCR产物测序相似性大于99%。特异性检测表明该纳米PCR方法只扩增AMDV而不能扩增犬瘟热病毒和水貂肠炎细小病毒。在粪尿样品检测中该纳米PCR敏感性比普通PCR高10倍。检测40份临床样品,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对流免疫电泳检测敏感性提高,从而为用粪、尿等低病毒样品检测水貂阿留申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检测水貂阿留申病毒(AMDV)的方法,本研究根据AMDV的VP2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MGB探针,并优化检测反应条件,建立了AMDV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以重组质粒为标准品建立的标准曲线在1.0×10~2拷贝/μL~1.0×10~8拷贝/μ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8。该方法仅对AMDV的靶基因扩增呈阳性,而对猪细小病毒、犬细小病毒、水貂肠炎细小病毒等相关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良好。该方法对AMDV检测的灵敏度为10拷贝/μL,为普通PCR灵敏度的100倍;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方法的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应用建立方法和普通PCR方法分别对40份疑似临床组织病料样品进行检测,该方法检出率比普通PCR高约7.5%。本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AMDV 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快速、特异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对AMDV的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综述了水貂阿留申病的不同诊断方法,介绍了水貂阿留申病目前常用的防治措施,这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提前预防,提高经济效益。水貂阿留申病又称浆细胞增多症或高丙球蛋白血症。这种病是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阿留申病病毒(ADV)侵染机体引起的,经发展成为一种慢性的持续性衰弱疾病。患病机体常表现为终生病毒血症,持续性感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受到侵害。其生理特征是浆细胞弥漫性增生、进行性免疫复合物形成、产生多量γ球蛋白,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水貂阿留申病毒(AMDV)微滴式数字PCR (dd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AMDV VP2基因的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PCR扩增AMDV VP2基因并克隆至p MD19-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 MD19-T-AMDV,并经PCR和测序鉴定后利用该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通过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了检测AMDV的ddPCR方法。分别以AMDV、水貂肠炎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水貂流感病毒基因组为模板,按照本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检测,评估其特异性;将1.43×107拷贝/μL~1.43×100拷贝/μL的重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采用优化后的ddPCR和文献中的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评估该方法的敏感性;分别以不同浓度的重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采用优化后的ddPCR分别进行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以变异系数(CV)评估该方法的重复性。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佳引物终浓度为400 nmol/L (1.2μL)、探针终浓度为200 nmol/L (0.6μL)、退火温度为60℃。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可检...  相似文献   

9.
根据水貂阿留申病毒(Aleutian mink disease virus,AMDV)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NC_001662.1)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AMDV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的灵敏度达10拷贝/μL,≥102拷贝/μL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同时利用该方法对8份疑似AMDV血清进行检测,结果6份阳性,阳性率为75%。本研究为水貂阿留申病的鉴别诊断及净群根除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水貂阿留申病是由阿留申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毒属细小病毒科,在水貂中主要引发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成年水貂感染病毒后,表现出典型的水貂阿留申病,以体内产生高水平的血清丙种球蛋白,浆细胞增多,持续性病毒血症及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的严重肾小球肾炎并伴有动脉炎、肝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1.
正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mink disease, AMD)是由AMD病毒(AMDV)感染水貂引起的自身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并引发自身免疫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的水貂养殖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1-2])。由于其特殊的致病机制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3-4]),尚无预防该病的商业疫苗。目前主要通过检疫淘汰病貂来净化貂厂,但  相似文献   

12.
为检疫不同感染率貂场水貂阿留申病(AD)的感染状态,本研究利用碘凝集(IAT)和对流免疫电泳(CIEP)方法对水貂阿留申病毒(AMDV)不同感染率的两个貂场(A、B两个貂场)进行AD检疫,采用PCR和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进一步分析AMDV的感染状态。结果显示,根据IAT和CIEP检测结果可将貂群分为4个群体:IAT~-CIEP~-、IAT~+CIEP~+、IAT~-CIEP~+和IAT~+CIEP~-,不同AMDV感染率貂场各群体占比有明显差异;A场母貂感染率显著高于公貂(p0.01),而B场公貂与母貂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CR结果表明,低感染率A貂场中IAT~-CIEP~-貂群中存在感染初期貂(IAT~-CIEP~-PCR~+);高感染率B貂场中存在超过40%的抗性貂(IAT~-CIEP~+PCR~-)和耐受貂(IAT~-CIEP~+PCR~+)。q PCR结果显示,A场貂群的病毒载量集中分布在1.1×10~4拷贝/μL~7.5×10~5拷贝/μL,而B场貂群的病毒载量集中分布在1.8×10~3拷贝/μL~9.5×10~3拷贝/μL范围内。统计学分析显示,低感染率A貂场水貂体内AMDV载量显著高于高感染率的B貂场(p0.01)。表明上述联合检疫方法可准确判断AD的感染状态,且不同感染率貂场AD的感染状态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貂场检疫淘汰阿留申病貂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貂阿留申病是由水貂阿留申病毒引起的一种持续感染性疾病,危害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水貂阿留申病毒的致病特点、免疫机制等与其他细小病毒不同,存在自身的复杂性.目前,众多研究者寻求新的疫苗来预防水貂阿留申病的发生,但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疾病诊断及疫苗研发对防控水貂阿留申病具有积极的意义.水貂阿留申病毒结构蛋白在病毒感染、机...  相似文献   

14.
水貂阿留申病是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阿留申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传染病,蓝色和黄色彩貂发病率最高,标准黑貂和其他深色貂也时有发生。其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导致秋、冬季节水貂死亡率高,而且造成水貂繁殖率低和毛皮品质低劣等损失。侵害水  相似文献   

15.
用感染水貂阿留申病病毒G株(ADV-G)的猫肾传代细胞(CRFK)建立了检测水貂阿留申病病毒抗体的PPA-ELISA法。该方法敏感性高于CIEP 16倍,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可用于病原定位,是水貂阿留申病检疫和研究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disease of mink),又称浆细胞增多症(Plasmacytosis),是由细小病毒科的阿留申病病毒(ADM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导致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并逐渐衰竭,并发强烈的自身免疫。主要侵害网状内皮系统,其特征为浆细胞弥漫性增生、产生多量C-球蛋白和持续性的病毒血症。水貂阿留申病具有自身免疫  相似文献   

17.
水貂阿留申病毒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貂阿留申病毒(Aleutian mink disease virus,ADV)是一种主要侵染水貂的自主复制型细小病毒,是一种在水貂中广泛存在的重要病原体。病毒粒子的蛋白分为结构蛋白(VP1、VP2)和非结构蛋白(NS1、NS2)两类。VP1蛋白对病毒粒子产生感染性有重要作用;VP2蛋白是主要免疫功能区,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NS1和NS2主要参与病毒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调节。文中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水貂阿留申病毒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河北衡水某水貂养殖场水貂大批量死亡的原因,笔者对死亡水貂进行解剖,采集其肾脏、脾脏等组织器官,进行阿留申病毒(ADV)、伪狂犬病毒(PRV)、犬瘟热病毒(CDV)和传染性肝炎病毒(CAV-Ⅰ/Ⅱ)检测。结果:阿留申病毒和伪狂犬病毒检测结果阳性,犬瘟热病毒和传染性肝炎病毒检测结果阴性,说明该养殖场的水貂感染了阿留申病毒和伪狂犬病病毒,应及时对畜舍进行消毒,隔离和淘汰阳性水貂。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水貂阿留申病毒(AMDV)在体外诱导猫肾细胞(CrFK)凋亡情况,用AMDV-G株感染CrFK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CrFK细胞感染后的细胞存活率,用AO/EB染色法检测CrFK细胞核的形态变化,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通过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凋亡执行分子Caspase-3活性。结果显示,AMDV-G株感染可导致CrFK细胞增殖率下降,产生明显的形态学凋亡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MDV-G株感染可引起CrFK细胞凋亡并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凋亡率增加,同时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上述结果表明,AMDV-G株在体外能够诱导CrFK细胞凋亡,为进一步研究AMDV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快速检测水貂犬瘟热病毒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试验根据犬瘟热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和探针,优化体系反应条件,并进行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和水貂外周血淋巴细胞感染犬瘟热病毒后的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最低检出量为3.96个拷贝;与水貂细小病毒、水貂阿留申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批内重复和批间重复循环阈值(Ct)变异系数均小于1%;应用该方法可成功检出水貂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犬瘟热病毒。说明建立的检测方法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好,可以用于水貂犬瘟热病毒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