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油4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杂交选育的常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其组合为"鉴13×8705".2001年7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扬麦11号"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室与南京农大遗传所合作,采用滚动回交与分子标记抗性鉴定相结合育成的带有抗白粉病基因Pm4a的小麦新品种.2000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扬麦11号",并列入国家863计划中试推广项目.该品种早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综合性状突出,是替代"扬麦158"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3.
"扬麦16号"(原名"扬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和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用"扬91F138"和"扬90-30"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我市于2005年秋引种示范,2006年在全市扩  相似文献   

4.
"扬麦11号"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而成.2000年由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列入国家863计划中试推广项目.我场自1999年引进以来,一直表现为早熟、高产、高抗等特点,是一个比较适宜本地区生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扬麦12号"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大合作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属春性.2001年6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我所示范种植中表现为耐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且穗大粒多,产量结构三要素协调,增产潜力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宜作"扬麦158"替代品种推广,尤其适宜白粉病重发及肥水条件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扬麦16号”(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和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用“扬91F138”和“扬90-30”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我站于2005年秋引种示范,获得亩产382.5kg的高产。  相似文献   

7.
“宁麦12号”(原“宁96048”)为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宁9170”为母本,“扬15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代连续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该品种2001~2003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45.1kg。较对照“扬麦158  相似文献   

8.
扬麦10号原名扬93-111,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合作,采用滚动回交与分子标记抗性鉴定技术相结合育成的抗白粉病、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Yuma/8Cc//扬麦5号/3/4×85-85/4/扬麦1582),1995~1998年通过江苏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199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扬麦10号.  相似文献   

9.
正1审定编号:苏审稻201610 常农粳10号新品种审定编号为苏审稻2016102来源与类型原名"常粳12-9",由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利用镇稻196/武2015及中晚粳06/扬粳3118选育后中间材料进行复交,  相似文献   

10.
“扬油5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鉴10/F6008/加拿大3号”配组杂交选育而成的常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邮编:225007,电话:0514-87302207)选育的早熟长灯笼形辣椒新品种"扬椒1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扬油4号”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杂交选育而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于2001年7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一般亩产可达175~200k,具有亩产220kg以上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3.
扬两优6号(广占63-4S×扬稻6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扬麦16(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以扬91F138和扬90-30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5年被列入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的品种.200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030436.4,公告号为CNA000663G.  相似文献   

15.
“扬麦16号”(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扬91F138”和“扬90-30”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200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书。2007年秋播时我区引种试种,推广示范面积达9595亩,该品种表现出大穗、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扬辐麦1号(原名扬辐麦9437)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1984年春用突变品系1-3058作母本与扬麦5号杂交,1985年秋利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变经多代选育于1993年育成的优质饼干小麦,1999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扬麦16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扬麦16(原名扬00-126)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以扬91F138和扬90-30杂交育成的春性中熟中筋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2005年被列入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的品种。2005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  相似文献   

18.
苏果 《农家致富》2011,(5):26-27
一、扬椒2号审定编号:苏审椒201003。来源与类型:原名"太保",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96104-2-1-51×94047-4-1-3-51配组,于2002年育成,属中早熟牛角形辣椒,适宜江苏省作春季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扬粳糯l号”(原名“香粳糯041”)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泰州市种子公司联合以“香粳糯91-21”/“广陵香糯”杂交,于2000年育成的迟熟中粳糯稻新品种。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003年参加生产试验,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被列为江苏省新品种展示品种.适宜在江苏、安徽、河南和上海等省市迟熟中粳稻区推广种植。经近两年试验、示范和推广,该品种表现出产量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农艺性状优、稻米品质好、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是一个市场前景较好的糯稻品种.  相似文献   

20.
"淮麦19"由江苏省淮阴市农科所育成.2001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