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稿约     
《古今农业》2011,(1):62-62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2.
稿约     
《古今农业》2006,(2):120-120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经过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2003年成为公开出版物。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论坛”、“古代农业史”、“近代农业史”、“农村社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业民俗研究”、“国外农业史”、“古农书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3.
农业灾害学与农业灾害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农业灾害史方面的研究可以说为时久远,成果丰硕。但与现代灾害学有密切联系的灾害史研究则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总体来看,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此阶段,农业灾害学与农业灾害史研究之间的关系也许成为农业灾害史研究者颇感兴趣的话题。 一、农业灾害学研究进展 农业灾害研究与农业灾害问题的日趋严重是分不开的。 农业灾害是异常的自然变异对农业生产的一种破坏,自然界处于永恒的变动发展之中,农业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自从有了农业生产,农业灾害就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农业生产受灾害的影响很大,农林牧副渔各业不同程度地遭受…  相似文献   

4.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近年来农史学科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在梳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缘起和演进过程前提下,对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以此为基础,对确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方向的动因从内在发展逻辑和外在影响因素2个维度展开了讨论。其中,内在发展逻辑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对农业遗产研究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二是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在科学技术史(农业史)研究中的引入及运用;外在影响因素则是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加之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管理法规的提出和启动实施。内在发展逻辑为决定性因素,外在影响则充当诱致性角色。  相似文献   

5.
《古今农业》2021,(2):105-114
本文从农业文物与农业史研究的关系角度,深入阐释了农业文物在推动农业史研究方面具有历史物证、填补空白、修正偏差、文献印证及丰富研究方法等重要作用,分析了农业文物在打开研究空间、拓展研究思路、创新研究方法、搭建数据平台和推进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应用前景,对推动农业文物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稿约     
《古今农业》2011,(2):120-120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灾害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农业技术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7.
陈梧桐 《农业考古》2006,(1):233-235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史的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然而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农业科学技术史方面,从文化史或文明史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不多,以致迟迟未见一部中国农业文明史的专著问世。最近,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陈文华研究员出版的力作《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填补了这个空白。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一个新的完整的概念来研究农业历史,这一概念使得农业生产与销售、分配等有机地联系起来.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因为许多从事农业史的学者将自己限制在农业生产之中,以至于他们不能有效地把握农业因素与其它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因为在现代生活中随着农业的地位越来越变得相对下降,特别是在研究者将农业孤立于社会和经济生活之外的时候,越来越少的学者有兴趣来研究农业史.由于强烈地受到由诺贝尔奖得主威斯利·里昂提夫所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特别是戴维斯和高登博格将其运用于农业史研究中的影响,作者展示了系统的概念,提供了大量的例子说明如何将系统的概念应用于实际之中,忠告从事农业史研究的学者遵循.作者认为,只有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写出更加准确的农业史,而且会吸引更多的研究者进入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9.
稿约     
《古今农业》2010,(2):82-82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稿约     
《古今农业》2009,(4):37-37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1.
稿约     
《古今农业》2019,(2):30-30
一、《古今农业》是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2.
稿约     
《古今农业》2010,(4):49-49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3.
稿约     
《古今农业》2012,(2):99-99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4.
稿约     
《古今农业》2009,(2):46-46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5.
稿约     
《古今农业》2013,(4):66-66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6.
稿约     
《古今农业》2010,(1):26-26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7.
稿约     
《古今农业》2019,(1):107-107
一、《古今农业》是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稿约     
《古今农业》2009,(3):118-118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19.
稿约     
《古今农业》2010,(3):24-24
一、《古今农业》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主办的学术季刊。本刊的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古代农业史研究”、“农村社会史研究”、“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遗产与民俗研究”、“世界农业史研究”、“古农书研究”、“农业国情研究”、“农业考古发现与研究”、“农业与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20.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6,(1):240-242
中国农业史研究萌芽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直至20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其中以万国鼎主持的456册、3700万字的《中国农史资料》为代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70年代末,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书的整理和研究,其中以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农学史》为代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业科技史的研究,其中以梁家勉主编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为代表。大约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中国农业文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出现了一大批成果。如我所主编的《农业考古》杂志开始辟有“农业文化研究”专栏,10多年来陆续发表了一大批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