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合理开发是实现自然保护区事业和当地社区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自然保护区基本特征,在分析太白山保护区开发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影响及成因基础上,提出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太白山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探讨,分析了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态质量、管理水平、经济现状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了科学的开发与管理对策,以促进动植物资源保护,协调好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推动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保护自然资源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任务,开发旅游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经营性产业之一。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自然保护区普遍面临的问题。只有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从大的方面上看,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发旅游,应在保护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生态效益和持续效益,不宜急功近利式地盲目开发旅游。在此,笔者以太白山保护区为例展开论述,来探索解决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这一对矛盾的有效途径。1 概况太白山保护区是1965年9月经原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的,1986年7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  相似文献   

5.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自然景色优美,第四纪冰川遗迹保存完整,古文化遗产底蕴深厚,是陕西省关中平原和汉中盆地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天然生态屏障。在太白山地区旅游产业逐步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户外旅游也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对区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渐显著,给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和困难。加强对户外旅游活动的管理,已经成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目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6.
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珍稀动植物分布状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周至老县城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部的秦岭腹地,太白山之东南,面积12611公顷,在秦岭保护区群中地理位置特殊。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物种分布广泛,探明该保护区动植物生存现状对秦岭尤其是南太白山地区珍稀物种的有效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老蛇冲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中生物景观资源、地理景观资源、水文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评价,并针对保护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自然保护区受周边社区活动严重影响,为了进一步做好陕西新开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协调好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我们以社区居民及相关工作人员为对象,重点调查了保护区周边社区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适合该保护区管理的可行性建议。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农业活动、盗伐林木、盗猎、采集非木材林产品、采集薪材等行为都会对保护区产生不利影响。新开岭保护区今后应更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和巡护制度,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开展社区共管。  相似文献   

9.
对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自然保护区现有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植物176科589属939种,动物10纲52目57科427种。对保护区进行了分析表明:保护区目前存在因人工养殖、垃圾污染等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生物资源动态监测、红树林保护、鹭鸟繁殖地保护等6项保护管理的对策,以期为自然保护区的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地理信息系统G IS基础上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特性、先进的地图索引和三维地图技术在自然保护区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利用北斗卫星系统实现自然保护区中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查询、统计、分析、定位、三维浏览等功能,阐述了自然保护区在旅游景区开发、资源利用、旅游导航和定位功能应用,以及在自然保护区景区防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应用的可行性。从三维立体的真实影像中,可得到满足政府部门更好地对保护区进行管理的需求,实现自然保护景区资源合理科学的利用、开发及保护,提高经济效益,以确保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利用发展。  相似文献   

11.
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状评价及开发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进行阐述的同时,通过对保护区内的生态质量、管理水平、经济现状进行评价及功能区区划的介绍,提出了科学的开发与管理对策,以保护动植物资源,协调好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推动本保护区的可持续开发、经营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资源保护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管理体制不顺,法制建设不完善,资金的筹措渠道少和投入严重不足和与社区发展不协调四个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拓宽自然保护区资金渠道,建立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3.
浅谈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云南丽江拉市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173个重要湿地之一,主要以高原湿地、野生动物和湿地植物群落为保护对象,保护区面积6523hm^2。水域、沼泽、草地皆备,是云南省高原湿地保护区中湿地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湿地植物较为丰富的保护区。在分析保护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等优势与现阶段旅游发展现状的反差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宣传、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今后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浅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龙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客源充足,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文章分析了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条件,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的构想。并针对保护区开发旅游的特殊性,提出了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会泽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黑颈鹤等大型水禽及其越冬栖息环境的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并对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进行SWOT分析,最后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地方生态旅游开发对策,为保护区的后期建设及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秦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秦岭细鳞鲑、大鲵等经济鱼类引入河道、水库自然养殖项目,探索水资源有效、可持续保护、利用。采用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社区项目实施人、自然保护区、专家、WWF等组织联合参与式保护的方法。得出了经济鱼类自然养殖项目保护了河道、湿地生物多样性,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有很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探索出一种水资源保护、经济鱼类引入、社区社会经济发展多赢的保护模式。旅游和水资源保护结合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应优先在自然保护区下游河道进行。社区联合参与式保护河道,是一种有效、可持续水资源持续利用探索,应引起相关各利益方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永安市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与自然景观资源十分丰富,资源利用与社区发展需要协调.提出了天宝岩的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通过与社区的联动建设,能够加强天宝岩自然资源的保护,并促进社区村经济发展,解决社区村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Biosphere reserves have been brought into Man and Biosphere (MAB) Programme, which are recognized by the world. Biospherereserves are the representative continent and ocean protected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MAB 2000). As an important type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tected area nam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biosphere reserve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tecting global biodiversity,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uti…  相似文献   

19.
结合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近几年经营情况,认真分析生态旅游发展形态,结合保护区目前管理现状和国家对保护地管理的政策,研究自然保护区旅游转型升级发展方向,分析现阶段存在的诸如缺乏可操作的定性定量标准,生态旅游设施工程建设难度大,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等困难和问题,提出编制生态旅游项目详规,强化监管检查,创新开发旅游产品,推动生态旅游转型升级,构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监管、监测与评估体系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慧  胡晓  巩合德 《绿色科技》2012,(8):247-250
对森林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优缺点、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采用参考文献等方法,提出了在哀牢山规划设计中建立便于游览的廊道、景观台等,针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建议并对其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为哀牢山将来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以及有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