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毒饵站”是一项高效、安全、环保的灭鼠技术,将毒饵投放到两端开口的管状容器中替代传统的裸露投放毒饵,可减少投饵量和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对家禽、鸟类等非靶标动物的安全性,延长了毒饵的作用时间,提高了灭鼠效果。为保护我区舂播种苗免遭鼠害,提高灭鼠效果,促进“毒饵站”灭鼠技术的推广,笔者于3月31日~4月2日在朱泾镇珠丰农场、区农技中心新农实验场等地进行了“毒饵站”灭鼠技术示范,示范面积为1000亩,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2.
为加大毒饵站灭鼠技术的推广力度,2017年春季开展了大范围的毒饵站灭鼠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结果表明,用毒饵站灭鼠技术与传统的裸露投放毒饵的方法防控农田害鼠的防治效果很接近,毒饵站灭鼠技术示范区的总体防治效果达82.67%,裸露投放毒饵的对照区的平均防治效果达82.99%,2种技术防治效果都达80%以上,差异不明显,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故可以在农田灭鼠中广泛应用毒饵站灭鼠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农田化学灭鼠中,一般采取随地撒投毒饵的方法,毒饵裸露在外,易被牲畜误食,儿童也有接触到毒饵的可能,易发生中毒事件,且造成环境污染.饵料易受潮而发生霉变,导致害鼠拒食,增加了灭鼠成本.毒饵站灭鼠技术是一项新型的灭鼠技术,具有高效、经济、安全、环保、持久等优点.毒饵站是指害鼠能自由进人取食而其他动物(如鸡、鸭、猫、狗、猪等)不能进入或取食的、能盛放毒饵的一种容器.  相似文献   

4.
养殖场应用黄瓜、胡萝卜、小麦、饲料等饵料进行灭鼠。投药1~6d,害鼠主要取食黄瓜和胡萝卜等多汁毒饵。药后6~9d,小麦、猪饲料毒饵的消耗量明显增加。结果说明养殖场采用多汁蔬菜毒饵与粮食型毒饵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灭鼠效果。但大范围灭鼠中应以粮食型饵料为主,北京地区的养殖场可选择的饵料种类有饲料、过筛玉米渣、小麦等。  相似文献   

5.
2004年在硖石街道进行竹筒毒饵站农田害鼠防治效果试验,研究表明:竹筒毒饵站农田灭鼠效果优于裸投毒饵灭鼠,同时彻底解决了农田灭鼠裸投毒饵易受雨水冲刷、霉变、不能长期放置等缺点,提高了灭鼠效果;竹筒毒饵站灭鼠技术体现了高效、经济、环保、持久等优点,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0.075%胆钙化醇毒饵的毒力及灭鼠效果,为农区推广应用和科学使用鼠药提供依据。由中国农业大学鼠害防治实验室按相关杀鼠剂急性毒力测试规程对0.075%胆钙化醇毒饵进行了毒力测试,测得胆钙化醇对小白鼠的全致死剂量Dm=57.33 mg/kg,无致死剂量Dn=13.61 mg/kg,Dm/Dn≈4.21,致死中量LD50值为38.16 g/kg。室外灭鼠试验委托北京康华盛大有害生物防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市顺义区养猪场进行。结果显示:①该毒饵强制饲喂药效毒效显著,毒饵半致死量LD50=38.16 g/kg,lg LD50的标准误为0.070 48 g/kg,其95%平均可信限为(38.16±9.150 7)g/kg;取食死亡时间3~6天。②胆钙化醇毒饵消耗量低于溴敌隆毒饵,害鼠只取食3天,可能是胆钙化醇会使害鼠产生厌食现象。③胆钙化醇灭鼠效果不及溴敌隆毒饵,药后15天溴敌隆的灭鼠效果为100%,胆钙化醇的灭鼠效果为75.84%,二次投药的灭鼠效果为86.8%,也达到良好灭鼠效果。胆钙化醇是一种新型的安全杀鼠剂,可与抗凝血杀鼠剂交替使用或治理抗凝血杀鼠剂抗性种群,适于在家鼠为主的农区环境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饵料的选择与配制:毒饵的优劣、饵料的种类和质料直接关系到毒饵的适口性,从而影响到灭鼠的效果。一种理想毒饵应具备防潮、防腐、适口性好、易于拌和、投放方便等条件。农田灭鼠一般以小麦作饵料为好,优点是易浸泡、不易碎、成本低、适口性好,鼠喜欢吃。毒饵的配制,要严格细致,按浓度配制,毒饵中加入5%的糖、2%的食盐等,可以提高毒饵的适口性。毒饵的配制以浸泡法最为方便,配制毒饵应加警告色,防止误食、误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PVC管、硬纸板、塑料瓶毒饵站在农田区和农户住宅区灭鼠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毒饵站投放0.0375%杀鼠醚小麦毒饵,在农田区耗饵率为12.78%~14.32%,防治效果为81.82%~85.68%;在农户住宅区耗饵率为8.24%~8.89%,防治效果为78.13%~89.06%。耗饵率和防治效果均优于裸露放置,不易被非靶标动物误食,且残留毒饵灭鼠后可统一回收,可在农区灭鼠中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饵料毒饵防治主要害鼠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物灭鼠是防治害鼠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为寻找经济、有效的饵料配制毒饵,提高鼠类适口性,降低成本,提高灭鼠的经济效益和灭鼠效果,我们于1999年7月在思南县大坝场镇进行了大米、稻谷、玉米粒、小麦粒、红苕块毒饵的灭鼠效果和适口性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0.
在宁夏近3年的“毒饵站”灭鼠技术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毒饵站”灭鼠比稞投毒饵灭鼠节约毒饵40%-60%,防效提高15%-20%,且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环保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动物饲养场是鼠类活动最猖獗的地方,老鼠咬死幼畜、偷吃饲料、破坏物品、传播多种疫病,给动物饲养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灭鼠工作是动物饲养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药物灭鼠常用的是抗凝血剂类灭鼠剂,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一直是作为主流灭鼠剂在使用。但是这类灭鼠剂在投放后需要一定时间的保留期才能达到预期的灭鼠效果。毒饵投放后如不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在自然条件下放置时间过长,会影响毒饵质量,潮湿场所还有潮解霉变等问题发生,对饲养的动物也潜在一定的危害。为了防止毒饵变质引起浪费,节约灭鼠成本,减少饲养或野生动物因误食毒饵而发生事故,2004年初在北京市昌平区内共选取了5个养殖场和1个饲料加工厂作为试验点,在全市统一集中灭鼠时制作了固定毒饵站在灭鼠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农田灭鼠技术,包括灭鼠时间的选择、灭鼠技术、毒饵站技术、毒饵的配制与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以为农田灭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老鼠偷食粮食,传染"鼠疫"、"出血热"等流行性疾病,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裸露投放毒饵灭鼠,不仅灭鼠时间短,而且易造成其他动物(如鸡、狗、猫、鸭、猪等)甚至小孩误食中毒,危及人和畜禽生命安全。春、秋两季是灭鼠的最佳时期,毒饵站科学灭鼠是最有效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害鼠的长期控制。毒饵站制作简单,因毒饵投放在毒饵站之中,可以防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农区裸投毒饵在灭鼠的同时杀灭一些有益生物及鸟类这一问题,设计了不同材质毒饵站取食量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农区应用陶土毒饵站、PVC毒饵站灭鼠技术,可有效压低害鼠密度。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上海高伦农化公司生产的0.005%溴敌隆毒饵和沈阳爱威科技公司生产的0.005%溴鼠灵毒饵农田灭鼠效果均较好,具有急性毒力大、灭效好、适口性好、节省饵料、使用安全等优点,在农村室内外灭鼠中有重要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该文主要介绍了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推广农村毒饵站灭鼠技术取得的成效,以及毒饵站灭鼠技术的优点、制作方法、毒饵配制、放置方法、组织措施和原则以及中毒应急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何慎 《甘肃农业》2005,(12):74-74
采用瓦筒毒饵站进行农田灭鼠效果可到达80%以上,可降低投饵量,毒饵有效期延长,提高毒饵利用率,有效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和被非靶标动物的误食。瓦筒毒饵站在通渭取材方便,成本低,制作简单,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PVC管"毒饵站"在农区灭鼠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PVC管“毒饵站”和竹筒“毒饵站”投放0.005%溴鼠灵毒饵,对农田区鼠类和住宅区鼠类的适口性和防治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PVC管“毒饵站”投放毒饵对农田区鼠类的平均取食率为25.58%,防治效果为84.14%;竹筒“毒饵站”的平均取食率为25.49%,防治效果为77.73%。PVC管“毒饵站”投放毒饵对住宅区鼠类的平均取食率为33.23%,防治效果为82.92%;竹筒“毒饵站”的平均取食率为33.97%,防治效果为88.88%,两者取食率和防治效果差异均不显著。说明两种“毒饵站”投放毒饵对农田区鼠类和住宅区鼠类的取食无影响,都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和防治效果,是一种很好的灭鼠投饵方法,可在贵州省广大农区灭鼠中推广应用。在竹材馈乏地区,应用PVC管“毒饵站”统一灭鼠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毒饵站灭鼠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5年开始在全省14个市、71个县(市、区)开展推广毒饵站灭鼠技术,同时开展了不同材质毒饵站比较试验、农舍毒饵站放置比较位置试验和毒饵站与裸投毒饵灭鼠效果比较试验。6年来共开展毒饵站农田灭鼠面积106.17万hm2、农舍灭鼠户数1 252.97万户次,累计挽回农作物损失38 689.7万kg,挽回经济损失77 399.4万元。每667m2投入防治成本为6元,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3.53。通过推广毒饵站灭鼠技术,减少了人畜中毒事件、提高毒饵使用效率、降低毒饵土壤残留,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技术采用物理方法,无需电和毒饵,灭鼠效率高。产品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可反复使用。 一、原材料 350克白板纸、改性醋酸乙烯胶粘剂。颗粒饲料、葡萄糖粉、白酒、醋、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