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铃薯粉痂病(Spongpora bterranea(Wollr.)Lagerh.)自1954年9月在北海道开始发现以来,在各马铃薯栽培地区均有发生。日本本州高寒地的马铃薯栽培制度与北海道基本相同,每年都有发生。造成危害。目前对本病的防治除轮作外尚无好方法。为此,我们以防治为目的,调查了本病在本州高寒地的发生生态,对利用根毛感染检验病土的方法作了尝  相似文献   

2.
<正> 1 前言目前国内外马铃薯育种工作仍以利用马铃薯普通栽培种进行品种间杂交为主要育种途径,但由于亲缘关系较近,基因库不丰富,加之马铃薯四倍体遗传的复杂性,入选率很低,难于育成突破性品种。短日型安第斯栽培种(Solanum andigena)具有很多优良的基因。然而,用它直接同普通栽培种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但马铃薯栽培种均不耐低温霜冻且马铃薯栽培种种内几乎没有遗传变异,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遭受霜冻而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马铃薯野生种中具有丰富的抗寒种质资源,部分野生种材料耐低温霜冻能力强并且能通过短暂的冷驯化使耐低温霜冻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是改良普通栽培品种耐冻性的重要种质资源。已有研究表明至少在35个马铃薯野生种中发现有耐低温霜冻的无性系存在。在所有具有强抗寒能力野生种当中,S. commersonii和S. acaule被认为是抗寒能力最强的2个野生种,是改良马铃薯耐冻性的重要基因资源。随着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愈来愈频繁,引进马铃薯野生种质资源并评价其耐冻能力,挖掘植物自身的耐冻基因,解析耐冻机制,进而培育耐低温霜冻的马铃薯品种尤显必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粉痂病(Spongospora subterranea(Wallr.)Lagerh. f. sp. subterranea)在宾夕法尼亚州马铃薯种薯繁育地区(Potter县)危害较大。同本地的其它马铃薯产区相比,整个生长季节温度都较低。由于土壤水分和温度是粉痂病发展的重要因素(De Boer等,1985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马铃薯细菌病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马铃薯是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有栽培.我国马铃薯栽培已有400年的历史,近50年来,随着中国人民对马铃薯的重视,马铃薯栽培面积大幅增长,全国每个省(区)都有马铃薯的栽培.但马铃薯分布情况以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为多,是中国马铃薯重点产区.黑龙江省属气候稍寒冷的温带地区,气候凉爽,气温较低,正适合马铃薯细菌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为了摸清马铃薯细菌病害在我省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从2001~2002年,我们利用两年时间对黑龙江省境内的马铃薯细菌病害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模糊聚类,对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分类。聚类过程为:计算相似矩阵■取幂,至■,得到模糊等价关系■;选取适当的λ进行聚类。本文的相似系数聚类结果表明,普通栽培种与新型栽培种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模糊聚类在马铃薯品种(系)分类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生产上,常因选择除草剂种类不当及使用技术不合理,造成马铃薯药害和杂草防效低下时常发生.为探讨适宜鄂北平原地区马铃薯安全高效芽前除草剂,研究了6种除草剂对马铃薯安全性、田间杂草防治及增产效果.除45%异松·乙草胺乳油1.5 L/hm2出现轻微药害外,其他药剂相对安全.不同...  相似文献   

8.
芝麻野生种与栽培种的交配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野生种(S.schinianum)和栽培种(S.indicum L.)宜阳白、中芝5号、鄂芝1号和中芝7号为亲本进行了正反杂交。以栽培种作母本,一次授粉和重复授粉均不能产生种子。以S.schinzianum作母本则产生秕种子,重复授粉提高秕籽率,但这些秕种子于土中不能发芽。离体培养授粉后8天的幼蒴仅野生种作母本的组合产生了小植株、植株的形态特征与野生种相似。  相似文献   

9.
我国三个野生稻种粗线期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求栽培稻同野生稻种的亲缘关系,采用去壁、低渗和Giemsa染色制片法,比较分析了我国的普通野稻(Oryza rufipogon Griff.)=O. perennis Moench),药用野稻(0.officinalis Wall),疣粒野稻(O. meyeriana Baill.)和栽培稻(Oryza sativa L.)的粗线期核型。试验结果表明,最长染色体长度与最短染色体长度的比值,以普通野稻同栽培稻最为接近。根据Levan等的臂比率标准,普通野稻的核型为7 M + 5 SM;药用野稻为6 M 十5 SM+l ST;疣粒野稻为7M+ 5 SM; 栽培稻为6 M 十6 SM。普通野稻同栽培稻具有相同类型和编号的染色体数目最多,核型最相似,表明二者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本文还就种内核型变异的主要表现及引起变异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学术园地·马铃薯营养物质分配对蕾花果脱落的影响王俊平 ,门福义 ,宋伯符等 (1) 1……………………………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刘翠英 (1) 5…………………马铃薯晚疾病菌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的研究I田间试验袁军海 ,赵美琦 ,姚裕琪等 (1) 9………………马铃薯设施栽培技术的初步研究马绍利 ,黄冲平 (1) 14…………比利时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及其在我国的应用谢开云 ,车兴壁 ,ChristianDucatillon等 (2 ) 67……………马铃薯二倍体栽培种S .phureja与普通栽培种的四倍体杂种品质性状育种价值的研…  相似文献   

11.
<正> 黑龙江省北部黑土地区是本省马铃薯重要产区,栽培面积110万亩,占全省马铃薯栽培面积的1/3。为了提高其产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自50年代起,对马铃薯高产栽培的合理施肥、合理密植、种薯切块大小和整薯播种等各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并使这一地区马铃薯产量逐年提  相似文献   

12.
李飞  金黎平 《中国马铃薯》2007,21(3):139-141
在自然霜冻条件下,对4个种(Solanum acaule,S.demissum,S.infundibuliforme,S.tuberosum)的25份马铃薯材料进行耐霜冻性评价。应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级聚类,使其归属于3个等级,分别是:强耐、中耐霜冻和霜冻敏感。其中强耐霜冻的材料有4份,中耐霜冻的有16份,霜冻敏感的有5份。筛选出的强耐霜冻材料有利于对马铃薯栽培种的耐冻性改良。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典型的流行病害,几乎分布在全世界所有马铃薯栽培地区.它是马铃薯病害中发生比较普遍,危害最重的一种病害.在我县历年均有发生,部分地方较重,造成马铃薯早衰,大面积减产,严重危害了马铃薯的生产与发展.本试验考察不同病指、发病率与产量损失的关系,找出马铃薯晚疫病经济、高效的防治药剂,以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脱毒马铃薯微型薯雾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目前,我国生产脱毒马铃薯微型薯主要有两类:基质栽培和雾化栽培,基质栽培是目前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生产中应用较为普通的一种栽培方式。一般多采用蛭石、珍珠岩、草炭等。而雾化法生产脱毒微型薯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一项新技术。它是  相似文献   

15.
《中国马铃薯》2013,(4):193-198
马铃薯的比重是加工企业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性状。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4x-4x和4x-2x杂种后代高世代选系的比重,试图利用单向有性多倍化(Unilateral sexual polyploidization,USP)的方法从二倍体栽培种向四倍体普通栽培种转育高比重基因。四倍体亲本为品种或高世代选系,二倍体亲本是普通马铃薯栽培种(Solanum tuberosum)双单倍体与二倍体栽培种富利亚(S.phureja)杂种的互交后代,或经轮回选择适应长日照的S.phureja-S.stenotomum杂种后代。从4x-4x和4x-2x组合各选出17个高世代无性系,以‘克新18号’(鲜食)和‘夏坡地’(薯条加工)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2011~2012年在黑龙江省的加格达奇评价了4x-4x和4x-2x高世代选系比重的表现。4x-2x和4x-4x后代高世代选系比重平均为1.0727和1.0659,二者差异极显著。但是,4x-2x内和4x-4x内无性系的差异仍达极显著水平。4x-2x四倍体后代HJ04-18-17,HJ04-27-41,HJ04-22-19以及HJ04-15-36比重高于对照品种‘夏坡地’,并和其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和4x-4x组合相比,4x-2x组合后代含有较高的比重。  相似文献   

16.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针对冀中北(主要包括廊坊、保定、唐山和北京、天津等地 )平原地区的气候特点、土壤状况、灌溉条件和耕作技术水平 ,近年来围绕马铃薯淡季上市、优质高产、优化栽培等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 ,探索出一整套实用种管技术 ,经多年多点大面积栽培 ,均获得了成功。实践证明 :只要掌握好以下关键环节 ,采取配套技术 ,冀中北平原地区栽培马铃薯将是一个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的好茬口 ,应大力推广。1 选择适宜季节和适宜品种栽培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 ,喜温怕热耐寒。冀中北平原地区露地条件下 ,仅 3月 10日至 6月 10日…  相似文献   

17.
一、栽培Bffect of calcium carbonate on am-monium and urea nutrition of youngtea plants(Camellia sinensis L.)——S.Krishnapillai,U.Pethiyagoda;Plantand Soil,1980,V.55(3):455—63(省农科院)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马铃薯类群(包括栽培种、近缘种、野生种)种的分化和栽培种的起源进行了研究。一、马铃薯类群的分类及地理分布1.分类据霍克斯(Hawkes,1978、1979)的资料,茄属(Solanum)是一个大属,约有2000种。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新型栽培种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自70年代初开展新种筛选工作以来,已选育出150余份抗病,高产,综合经济性状好的亲本材料,这些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马铃薯的基因库,以普通栽培种做母本,新型栽培种做父本是获是优良品种和高产实生薯群体的有效组合方式。新型栽培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后代不仅在产量上具有杂种优势。而且在品质上也较现有品种好,特别是在抗晚疫病和淀粉含量方面,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现有品种。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一、二季种主要性状及产量变化规律研究初报张兴端,涂文志,何清,代兴钊(四川省万县市农科所)1前言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马铃薯栽培面积达110万公顷左右,占全国的30%以上。由于该地区多系高原或山地,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明显,马铃薯栽培属于一、二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