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乔纳金苹果为试材,在不同气贮藏条件下进行试验,当未脱除贮藏环境中的乙烯时,以在1%CO2 1%O2条件下贮藏的果实硬度最大。在脱除乙烯条件下,5%CO2 3%O2气调处理的果实硬度明显高于未脱除乙烯的相同处理;在低氧和低二氧化碳气调(1%CO2 1%O2)贮藏条件下,贮后果实的硬度与乙烯的关系不大。果实贮前用2%的二氧化碳处理10天,然后在5%CO2 3%O2气调下贮藏,可以显著地延迟后熟。乔纳金苹果的果实对高CO2和低O2不敏感。贮前用高二氧化碳处理后在5%CO2 3%O2气调下贮藏,及低O2和低CO2(1%CO2 1%O2)贮藏乔纳金苹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果实成熟是一种老衰老化现象,采收后果实的老化,乙烯(成熟激素)起主要作用。最近有用乙烯或分子堆吸收乙烯。在日本为促进温州蜜柑的着色,已采用此法。又有用酯(Elherelsalr)为乙烯的发生剂,以偿熟梨及蕃茄的,效果也很好。在乙烯发生前,用甲流丁氨酸(Methionme)作前驱物质,对促进果实成熟,也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在果实贮藏中抑制乙烯的发生,以提高其贮藏性的研究尚不多,因而作果实贮藏中乙烯发生对贮藏性影响的试验,其简要经过如下: 一、试验方法 用适期采收的苹果(富士、国光、印度)在4℃温度下贮藏。 1.不同品种果实的乙烯生成量;苹果于1…  相似文献   

3.
水蜜桃贮藏保鲜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采后水蜜桃采用不同温度、不同包装处理进行贮藏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E发泡网包果将果实装入0.02mm厚的塑料(PE)袋中,在袋内放入PM保鲜剂(乙烯吸收剂),用纸箱作外包装进行冷藏(3-4℃)的贮藏方式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桃果实采后成熟过程中脂氧合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4  
吴敏  陈昆松  张上隆 《园艺学报》1999,26(4):227-231
以‘玉露’和‘仓方早生’桃果实为试材,测定了成熟衰老过程中脂氧合酶(LOX)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后玉露桃果实在20℃下贮藏,后熟软化进程很快,采后1~5d,硬度由(14.93±1.00)kg/cm2降至(5.11±0.85)kg/cm2,随后变化平缓,表现为采后初期硬度快速下降期和后期缓慢下降期两个阶段,但仓方早生桃果实的软化类型不同于玉露;两品种果实均具有典型的乙烯跃变过程,LOX活性峰先于乙烯释放峰出现2~3d。5℃低温贮藏可显著抑制LOX活性及乙烯的生成,有效地减缓软化;经低温贮藏16d后的玉露桃果实,置于20℃仍能正常后熟软化,且不影响其品质。  相似文献   

5.
外源激素对不同年份甜瓜种子发芽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6-苄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赤霉素(GA3)处理采收4年、6年和8年的厚皮甜瓜种子。试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对提高甜瓜种子发芽率效果较好,GA3也有一定作用,NAA效果不明显。不同年份的甜瓜种子在常温下贮藏4年,发芽率在50%以以下;6年的已降到20%以下;8年后发芽率基本为零。不同浓度处理,在所试验的浓度范围内,3种激素均无明显差异。不同浸种时间处理,4小时和6小时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翠冠梨贮藏保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慈溪市成和果业有限公司保鲜库进行。主要处理方式:I.专用保鲜袋+复合保鲜剂(含乙烯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吸收剂及防腐剂),用专用保鲜袋每袋10kg包装,上面放复合保鲜剂(保鲜剂下衬垫白纸一张,以免直接接触果实),然后扎紧袋口,入库贮藏;Ⅱ.专用保鲜袋+单一保鲜剂(仅含一种防腐保鲜剂),每袋10kg,放单一保鲜剂(保鲜剂下衬垫白纸),扎紧袋口,入库贮藏;Ⅲ.多菌灵500mg/L+吐温200mg/L(用热水溶解)浸果,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栽培条件对樱桃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用樱桃番茄‘千禧’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土壤栽培和基质栽培,采收后分别于贮藏0、5、10、15 d时测定两种栽培方式下樱桃番茄的感官指标(腐烂度、软硬度、光泽与色泽、萼片新鲜度)和质量指标(失重率、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分析两种栽培方式下樱桃番茄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基质栽培樱桃番茄的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贮藏过程中均高于土壤栽培的,如基质栽培樱桃番茄在贮藏10 d时维生素C含量较土壤栽培的高76.56%;基质栽培条件下樱桃番茄在贮藏过程中腐烂度和失重率较普通栽培樱桃番茄低,其它感官指标亦优于普通栽培条件下的樱桃番茄。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6-苄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赤霉素(GA3)处理采收4年、6年和8年的厚皮甜瓜种子。试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对提高甜瓜种子发芽率效果较好,GA3也有一定作用,NAA效果不明显。不同年份的甜瓜种子在常温下贮藏4年,发芽率在50%以下;6年的已降到20%以下;8年后发芽率基本为零。不同浓度处理,在所试验的浓度范围内,3种激素均无明显差异。不同浸种时间处理,4小时和6小时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本模拟试验中,对韭菜采后立即预冷(在24小时内预冷到0℃)和在常温下放置1天或2天造成的品质损失进行了比较,就不同的贮藏温度和加冰与否对韭菜的变黄、失水及腐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韭菜采后应在24小时内预冷到0℃,在0~5℃下贮藏7天后商品率为90.3~84.6%。韭菜采后在15℃下1天和0℃下7天商品率可达89%。韭菜采后在15℃下2天和20℃下1或2天,不论以后的贮藏温度如何,腐烂都很严重。加冰对减少失水和降低菜温有一定的效果,但会减少运载量,而对减轻腐烂未见明显作用。经过预冷的韭菜用带孔塑料薄膜(地膜)包装可减少失水。在低温中贮藏的韭菜浸水处理可以降低失水,对腐烂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果实在贮藏过程中,为防其乙烯生成量上升,而迅速软化,可以利用乙烯吸附剂、或脱乙烯剂。具体讲就是用蛭石、尿烷或氧化铝球吸附过锰酸钾饱和液后,置于贮藏箱箱底即可。在常温贮藏条件下利用此技术,可以获得5℃低温贮藏条件下大致同等程度的贮藏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研究了MAP技术(Modified Atmosphere Packeging)保鲜香菇。比较了预处理中微小灭酶与热风排湿法,研究了MAP中的充气降氧法和包装袋中添加乙烯脱氧剂对香菇保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风排湿预处理MAP中使用充气降氧法(O2:1%~2%,CO2 25%~40%),包装袋中加入乙烯脱除剂,低温下贮存为最佳贮藏方式。  相似文献   

12.
应用MAP技术保鲜香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MAP 技术(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eging) 保鲜香菇。比较了预处理中微波灭酶与热风排湿法,研究了MAP 中的充气降氧法和包装袋中添加乙烯脱氧剂对香菇保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风排湿预处理 MAP 中使用充气降氧法(O2∶1 % ~2 % ,CO225 % ~40 % ) ,包装袋中加入乙烯脱除剂,低温下贮存为最佳贮藏方式。  相似文献   

13.
王志华  贾朝爽  王文辉  佟伟  姜云斌 《园艺学报》2020,47(12):2277-2289
为探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金红’苹果果实能量代谢和生理品质的影响,将‘金红’苹果分别放置在–2、0、2、4 ℃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果实能量相关物质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磷酸腺苷(AMP)含量和能荷(EC)变化以及H+-ATPase、Ca2+-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相关酶活性,同时测定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实硬度、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生理品质指标,并调查果实组织褐变情况。结果表明:整个贮藏及货架期,–2 ℃下的果实ATP、ADP和AXP(AXP = ATP + ADP + AMP)含量、EC以及能量相关代谢酶活性(H+-ATPase、SDH、CCO)、SOD、乙烯释放速率始终保持最低,维生素C含量后期下降迅速;4 ℃下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降幅较大;–2 ℃下的果实褐变指数最高(果皮和果肉均出现了严重褐变),0 ℃下的果实果皮和果肉也有轻微褐变,2 ℃和4 ℃果实无褐变。贮藏30、45、90 d以及贮藏90 d + 货架3 d和90 d + 货架5 d期间,2 ℃贮藏的果实保持较高的能量水平,果实品质和风味保持较好,0 ℃果实次之。研究结果表明,‘金红’苹果组织褐变与能量亏缺有密切关系,能量亏缺越多,褐变越严重,适宜的低温能维持果实较高的能量水平,同时抑制果实褐变,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14.
寒露蜜桃采后呼吸变化规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寒露蜜桃不同贮藏条件下其呼吸生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室温(25 ℃±2 ℃) 和低温(0 ℃~1 ℃) 条件下,均出现两个呼吸高峰。适宜的成熟度,预冷温度,包装及乙烯吸收剂均能降低其呼吸强度,推迟两次呼吸高峰出现。  相似文献   

15.
亚精胺对柿果采后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梅  张继澍 《园艺学报》1999,26(6):364-368
研究了为柿采后乙烯生物合成以及不同浓度外源亚精胺(Spd)处理对其乙烯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火柿果实属呼吸跃变型;较高浓度(10.0mmol/L)外源spd处理抑制乙烯释放和硬度下降;较低浓度(1.0、0.1mmol/L)促进乙烯释放和硬度下降,这种效应可以被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所逆转。  相似文献   

16.
蔬菜贮藏保鲜姿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方卫 《蔬菜》1992,(1):34-34
本文所论述的是一种蔬菜收获后简易保鲜方法、理论与实践。只要将蔬菜以竖直姿态放置在板箱内,就能使其在运输期间保持新鲜。 1.水平放置的蔬菜产生较多乙烯茼蒿是一种容易很快丧失新鲜度的蔬菜,我选用这种蔬菜作为实验材料。将一部分以水平姿态放置保藏,另一部分以竖直姿态保藏,立即进行乙烯量测定并延续3天。保藏开始时两组试样没有差别,但经4小时后,就可观察到乙烯产生量出现明显的区别。水平放置的茼蒿的乙烯产出量开始高  相似文献   

17.
月季切花开花和衰老进程中乙烯变化类型初探   总被引:53,自引:10,他引:43  
高俊平  张晓红 《园艺学报》1997,24(3):274-278
以14个生产用月季切花品种为试材,测定了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朵的乙烯生成量和呼吸强度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乙烯生成量在萨蔓莎、天使、默西德斯、加布里拉和雅典娜5个品种表现为蕾期较低,随外层花瓣展开逐渐增大,在盛开期达到高峰,然后降低,变化动态类似于跃变型切花和跃变型果实;唐娜小姐品种在整个开花和衰老进程中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类似于非跃变型切花和果实的变化动态;坦尼克、黄金时代、金徽章、金牌、红衣主教、红成功、玛丽娜等品种在蕾期较低,随着开花进程逐渐增大,至盛花后期花朵露心时仍在增加,类似于末期上升型果实的变化特点。(2)上述3个类型月季品种的呼吸强度在瓶插期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即花蕾期相对较低,花朵充分展开前迅速升高并出现高峰,然后降低,呈现典型的呼吸跃变类型,同时,萨蔓莎和天使呼吸跃变高峰的出现都比类似乙烯跃变高峰的出现提前1~2天。说明月季切花乙烯生成量与呼吸强度的变化动态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8.
 以开花指数为1级的‘洛阳红’牡丹切花为试材,研究了外源乙烯和乙烯作用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其采后开花衰老进程中开花指数、花径增大率、瓶插寿命、内源乙烯生成量及乙烯生物合成关键酶ACC合成酶(ACS)和ACC氧化酶(ACO)活性的影响,从乙烯生物合成角度探讨了乙烯对其采后开花衰老的调节机理。结果表明,10 μL·L-1乙烯处理6 h明显加快了‘洛阳红’花朵开放进程,缩短了切花的瓶插寿命,并促使其在盛开后出现严重落瓣;1.0 μL·L-1 1-MCP处理6 h则延缓了花朵开放,延长了瓶插寿命,但却影响了部分切花的充分开放;内源乙烯的生成分别受乙烯和1-MCP处理的促进和抑制,与切花的开放衰老进程密切相关。不同处理后ACS、ACO酶活性分析表明,ACS活性变化与内源乙烯的生成相联系,是影响牡丹切花开放衰老进程的主要因子,这与目前得出的ACS是植物乙烯生物合成限速酶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SO2对葡萄采后呼吸强度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葛毅强  陈颖 《园艺学报》1997,24(2):120-124
采用气相色谱法和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发现:‘无核白’葡萄果粒为非跃变型呼吸类型,其乙烯释放量很低,但释放潜力很高,切伤后乙烯释放速率迅速增高;果梗和穗梗为跃变型呼吸类型,有很高的呼吸高峰和乙烯释放高峰。适量的SO2保鲜处理对葡萄的呼吸强度、脱落酸(ABA)含量及乙烯释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生长素(IAA)、赤霉素(GA)有促进作用,既可抑制葡萄生理衰老,又可减轻葡萄的落粒,延长葡萄采后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20.
龙眼冷藏适温及其冷害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周云  季作梁 《园艺学报》1997,24(1):13-18
研究了广东省主栽石硖龙眼(DimocarpuslonganaLour.cv.Shixia)品种的低温贮藏、冷害及其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0℃下贮藏14天果实开始表现冷害,21~28天发生不可逆冷害,果实受冷害后果皮细胞膜透性增大,呼吸作用异常升高,过氧化氢酶(CAT)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好果率显著下降,贮藏期缩短。在8℃下贮藏21天表现褐变与腐烂。在4℃下贮藏既不表现冷害,褐变也只在贮藏30天以后才开始表现。贮藏中乙烯释放量一直保持低水平,未出现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