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研究不同造林季节对沙地造林苗木成活率的影响,探求沙地造林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在华北北部沙化严重地带,春季土壤刚刚化冻后、苗木萌动前,造林成活率最高,容器苗成活率可达到98%。  相似文献   

2.
以达到出圃标准,且苗木径、高生长差异小的1年实生山杏苗为材料,通过5次重复,5个浸苗时间及起苗后不同晾晒时间处理的植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苗木的吸水时间与造林成活率呈正相关,当苗木吸水在15~24h时,成活率可提高13.8~15.8个百分点;苗木起出后,在露天晾晒,对造林成活率影响较大,随着晾晒时间的延长,造林成活率下降的越严重。因此,造林前苗木浸泡15~24h,确保苗木本身有充足的水分,苗木在起苗、贮藏、运输及造林过程中,减少自身水分消耗,是保障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根据齐齐哈尔市今春造林受严重干旱、高温、冻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造林成活率普遍不高的现象,总结出了造林中保证苗木成活的八项措施:栽植大苗、苗木浸根、适地适树、就地育苗、及时平茬、适时早栽、提倡深栽、严把苗木关等。  相似文献   

4.
柳杉赤枯病是为害柳杉苗木最烈的病窖。发病严重的苗圃,使成片苗木呈赤枯色死亡。用带病苗木造林,在林地能继续为害,降低造林成活率。为防治柳杉苗木赤枯病,我们作了不同浓度波尔多液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5.
黑茶山林局位于吕梁山脉的西侧中段,海拔1200~2260米,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冬、春季干旱多风,水土流失严重,给造林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近年来华北落叶松造林成活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在1983、1984两年的造林实践中,首先对华北落叶松苗木高度与造林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来源于同一地理种源的种子育苗后,苗木高度不同,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有着明显的影响。在我局的具体条件下,造林苗木以选用苗高20~50厘米,地径在0.3厘米以上,根系较完整的二年生苗为好。一、造林苗木状况本区上山造林苗木全部采用同一种源的落叶松二年生留床苗,就地育苗,就近造林。造林苗木规格一般高15厘米以上,地径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人工造林成活率低下,是一个长期困扰当地造林工作的难题。而造成这一难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工造林植苗后的一段时间内,苗木根系严重缺水所致。为解决这一难题,在人工造林中应用保水剂,植苗后使其在苗木根系周围,人为地造成并保持一个局部的湿润环境,在一定时间内充足供应苗木生长所需水分,使苗木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而安全渡过  相似文献   

7.
植苗、插条、埋干和播种造林,是我区主要的植树造林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植苗造林凡是利用苗圃培育出来的苗木或野生苗造林叫植苗造林。这种造林方法的优点是,栽植带有完整的根系的苗木,对造林地的不利条件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和适应能力,能较快地恢复生长,造林成活率较高,还能节省种子,便于管理。目前,国内外造林主要是应用这种方法。在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或杂草多、冻拔害和鸟兽害严重的地方,植苗造林要比其它造林方法优越得多。  相似文献   

8.
辽西山地主要造林树种有山杏、侧柏、刺槐、油松、榆树等,由于受野兔危害,造林苗木被啃食非常严重,甚至造成苗木大面积死亡,极大地影响了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2016-2018年,对辽西丘陵山地造林苗木的兔害防治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就地取材捆绑荆条方法的综合防治效果最好,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环保无污染,为该地区行之有效的兔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春旱严重、雨季明显的大青山地区,利用雨季造林切实可行,效果良好。雨季高温高湿,树木生长旺盛,利于根系恢复。但是雨季苗木蒸发强度也大,加之天气变化无常,也会造成移植苗木根系恢复的难度,影响成活。文章结合造林实践,就如何提高干旱阳坡的造林成活率,谈一些具体做法,供在造林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樟子松容器苗木抗旱造林的优点、容器苗木抗旱造林技术、容器大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对提高樟子松容器苗木造林成活率具有帮助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柳林县地处吕梁山区,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属于严重的干旱土石山区。随着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县的退耕还林任务越来越大,对苗木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大,这对于荒山荒坡大面积的造林来说,苗木的质量好坏决定着造林成活率的高低。因此,需要适应当地干旱贫瘠土壤生长的苗木,就要在容器苗上下功夫,这样才能确保退耕还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干旱阳坡火烧迹地进行了整地方式、苗木T/R比、造林季节和保苗剂应用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鱼鳞坑整地能够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率,进而提高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随着苗木T/R比的降低,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增加;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春季造林成活率均高于秋季;使用HRC保苗剂后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平均增加1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在阿拉善左旗境内选取5个试验区,观测不同时期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新梢生长长度、地径大小、冠幅大小及苗木成活率。结果表明:各试验区内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量和成活率的表现规律较一致;春季造林,苗木在进入生长季后,生长缓慢,到6月后,生长速度开始加快,但与秋季造林的苗木生长量差异显著(P0.05),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量显著高于春季造林生长量,而且,秋季造林成活率也显著高于春季造林成活率。因此,本地区适宜秋季造林。  相似文献   

14.
通过 10多年来造林工作实践 ,总结出针叶树造林有关如何利用苗木的问题。油松、樟子松造林一般采用 2年生移植苗造林 ,这将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树生长量 ;采用不合格苗造林 ,将显著降低一次性造林成活率 ;苗木在出圃前要灌足“三水”即解冻水、化冻水和起苗水 ,只有提高苗木的含水量 ,才能保证造林的成活率 ,苗木的含水率与造林的成活率呈正相关 ;在造林实践中 ,不可忽视苗木的保湿 ,应尽可能做到随起苗随运输 ,随栽植 ,缩短苗木在外裸露时间  相似文献   

15.
定向苗木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向苗木概念在评价更新造林和恢复造林中是个相对新而有效的方式。它强调苗木质量必须在造林地进行测定,而且不存在通用型优良苗木。特别是,定向苗木概念强调成功的造林项目需要苗圃经理和客户之间良好的沟通。定向苗木概念可以看做一个循环的反馈体系,从造林地反馈的信息来明确和细化适合每个造林项目的最佳苗木类型。  相似文献   

16.
桂乐发 《中国林业》2010,(11):44-44
为提高造林成活率,江西省吉水县从苗木上下工夫,狠抓苗木质量。一是规范制度。严格执行“三证一签”制度,强化造林苗木本土化,采取“定点定穗、定点育苗、订单生产、定点供应”的方法,保障造林的种苗质量。二是抓好验收。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的造林苗木逐块验收,进一步摸清造林苗木产量和规模标准,做好苗木调剂,  相似文献   

17.
<正> 种苗是林业生产的基础,其数量多少及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下一年度造林任务完成的情况。杉木是我县的主栽树种。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苗木的冻害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仅靠稻草覆盖为主,往往由于时间掌握不好以及方法不佳,加之雨雪使稻草下陷,致使优质苗露头,引起苗木顶梢受冻。而且覆盖后的苗木幼嫩脆弱,即使上山造林也易受晚霜危害,影响造林质量。特别是我县山区冬季气温变化大,每年的苗木受冻害率都在10%左右。最严重的1987年全县受冻苗达250余万株,占总产苗的28.4%,并且都是优质苗;直接经济损失达10余万元。随着造林事业的发展,对苗木数量和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苗木切根造林,其一苗木采用切根蘸红泥浆溶液后上山造林,其二苗木采用切根蘸2%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后上山造林,应用2种不同方法对苗木进行处理,对造林后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处理造林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比用红泥浆溶液处理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能提高12%,当年林木平均抽梢提高44.1%.  相似文献   

19.
1 课题的提出 麻栎等深根性阔叶树种大面积荒山造林,长期以来一直是林业生产上的难点。其主要原因是阔叶树幼苗水份蒸发量大,根系极易损伤,主根过长两侧根极不发达。在大面积荒山造林中,如果不能很好的掌握造林时机,保证移植苗木有充足的水份,苗木就可能大量死亡,从而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下。所以,在麻栎等阔叶树种的荒山造林中,历年来仅限于采取“直播”的方式进行。而麻栎直播的最大弊端便是鼠害严重或气候干旱,以致直播造林五、六次方能成功,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严重挫伤群众造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苗木调查数量和苗木分级指标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进行苗木调查,了解育苗成果,掌握苗木数量和质量,从而进行苗木分级,做好苗木供需计划和造林计划,是造林工作重要的一环。现将苗木调查数量和苗木分级指标的确定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