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11种农药对温室自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灭螨猛对温室白粉虱各虫态毒力均高,并且随虫龄的增加,白粉虱的抗药性增强。稻丰散、乐果、氧化乐果对温室白粉虱若虫毒力尚可,但对其它虫态效果差。马拉硫磷、二嗪农、敌敌畏、洗衣粉除对一龄若虫有一定效果外,对其它虫态毒力极低。北京地区温室白粉虱对某些药剂已出现明显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高效安全的韭蛆防治药剂,室内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比较了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啉与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6种对照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力,同时用人工土壤法测定了13种药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并通过盆栽试验验证了其对韭蛆和蚯蚓的选择毒力。结果表明,吡虫啉、噻虫胺、呋虫胺、噻虫啉、噻虫嗪对韭菜迟眼蕈蚊4龄幼虫的毒力明显高于6种对照药剂,对虫酰肼的相对毒力倍数分别为101.6、55.0、32.9、27.2、13.6;13种供试药剂中,除吡虫啉、啶虫脒、噻虫胺、呋虫胺对蚯蚓中等毒性外,其余均为低毒;盆栽试验中,吡虫啉、噻虫嗪、毒死蜱、噻唑膦、高效氯氟氰菊酯的防虫效果和保苗效果均分别高于其它药剂,但其中只有噻虫嗪对蚯蚓没有明显致死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有效地防治丹参新害虫--薄荷金叶甲,本文测定了5种化学药剂啶虫脒、噻虫嗪、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对丹参新害虫薄荷金叶甲的毒力效果。结果表明,所选5种化学药剂对薄荷金叶甲均有一定的毒力作用,但相互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1.7404mg/L,啶虫脒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毒力相近,LC50值分别为64.7845和86.5744mg/L,而噻虫嗪对薄荷金叶甲的毒力较差,LC50值为220.2474 mg/L,阿维菌素对薄荷金叶甲的毒力最差,LC50值为678.6936mg/L。  相似文献   

4.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乙酸铜、噁霉灵、霜霉威、代森锰锌4种杀菌剂对瓜果腐霉病菌(Pythiumaphanidermatum)的毒力,各药剂的EC50值依次为:30.292 3、5.891 7、34.331 9、65.982 6μg/mL。可见噁霉灵30%水剂对瓜果腐霉病菌表现出较强的毒力。对4种杀菌剂还进行了田间黄瓜猝倒病的防治试验,其防效依次为83.65%、80.14%、80.91%、42.48%。根据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乙酸铜20%可湿性粉剂、噁霉灵30%水剂、霜霉威盐酸盐722克/升水剂对黄瓜猝倒病均具有较高的防效。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叶法,在室内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北京地区黏虫的毒力.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黏虫3龄幼虫的毒力最高,氯虫苯甲酰胺和虫螨腈次之,毒死蜱和氯氟氰菊酯的毒力较低.建议在黏虫应急防控中应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或虫螨腈(延庆除外),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与顶孢霉菌株相容的化学杀螨剂,本文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哒螨灵、虫螨腈和螺螨酯对顶孢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及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哒螨灵、甲氰菊酯、四螨嗪、氟虫脲、螺螨酯、虫螨腈、螺虫乙酯在不同浓度下对顶孢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哒螨灵、虫螨腈、螺螨酯与顶孢霉混用对二斑叶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哒螨灵、虫螨腈、螺螨酯在高浓度下(25μg/mL、0.83μg/mL、60μg/mL),对顶孢霉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27.67%、27.83%和29.22%,对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0%、18%和18%,抑制作用较低,有较好的相容性;25μg/mL哒螨灵、0.83μg/mL虫螨腈、60μg/mL螺螨酯与含孢量为1×106个/mL顶孢霉复配处理二斑叶螨11d,对二斑叶螨的致死效果明显大于单用顶孢霉的处理,3种药剂与顶孢霉复配剂对二斑叶螨的半数致死时间(LT50)分别为5.38、5.41、5.79d,较单用半数致死时间缩短了4.19、4.16、3.78d,提高了顶孢霉的杀螨速度。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用点滴法测定了杀虫剂高效氯氟氰菊酯、甲基嘧啶磷、虫螨腈和灭多威对家蝇雌雄成虫的毒力,并对毒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甲基嘧啶磷、虫螨腈和灭多威对雄性家蝇的毒力分别是雌性家蝇毒力的4.63、2.41、3.11、1.73倍。  相似文献   

8.
虫霉目Entomophthorales真菌在合适的条件下能引起广泛的流行病,是不少害虫种群自然调节的主要因素。迄今已知的160多种虫霉中,有120多种是昆虫病原。据初步统计,约40种侵染同翅目昆虫,其中20种侵染蚜虫类;约37种侵染双翘目,其中16种侵染蝇类;约19种侵染鳞翅目,13种侵染鞘翅目。由此可见,蚜虫是虫霉的重要寄主。虫霉研究在国外已有百余年历史。如今美国和法国已成功地进行了试验性生产~(13),法、美、英、苏联、澳大利亚和我国已对某些蚜虫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在20种侵染蚜虫的虫霉中,有15种已可人工培养。在我国,蚜虫上的虫霉近年来已陆续有所采集报道,但由于虫霉目分类混乱,命名变动大,再加上资料及实验技术所限,目前在鉴定中困难不少,且有些鉴定尚有疑问。因此有必要将侵染蚜虫的20种虫霉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对番茄斑疹病菌联合毒力及防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了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对引起番茄斑疹病的丁香假单胞杆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的毒力及两种药剂混配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和噻霉酮对番茄斑疹病菌具有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5.32μg/mL和2.66μg/mL;联合毒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和噻霉酮质量比1∶1的配比增效作用最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春雷霉素、噻霉酮及春雷霉素与噻霉酮(1∶1)混剂,田间防治效果均达到80%以上,混剂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单剂。  相似文献   

10.
三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小地老虎和 蚯蚓的选择毒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筛选出高效安全的土壤处理杀虫剂,室内采用浸叶法比较了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与8种常规杀虫剂对小地老虎的毒力,用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分别测定了11种药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并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其对小地老虎和蚯蚓的选择毒性.结果表明,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小地老虎的室内毒力明显高于其它8种对照药剂,对蚯蚓的LC50均属于低毒级,其中以溴氰虫酰胺的毒力选择性最高.盆栽试验中双酰胺类药剂防虫效果均低于其它对照药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保苗效果显著高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20%丁硫克百威乳油,且双酰胺类药剂对蚯蚓没有明显致死作用.说明在棉田选择溴氰虫酰胺能够控制小地老虎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寄生于小豆蚜(Aphis laburrvi Kaltenbach)的三种虫霉菌,其中暗孢耳霉是国内新记录,小豆蚜亦是虫霉的一个新寄主。对三种虫霉的形态及寄生征状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2.
2种种衣剂对小地老虎幼虫的毒力测定及保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地老虎是玉米苗期的重要害虫。山西省春播玉米常受其为害。传统的喷雾防治常因错过最佳防治时期而效果欠佳。采用种衣剂包衣种子能及时、高效地防治小地老虎幼虫。为筛选出对小地老虎幼虫毒力高且内吸性强的种衣剂,采用浸虫法测定了2种种衣剂和1种常规喷雾药剂对小地老虎幼虫的毒力,并进行了2种种衣剂包衣防治小地老虎幼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地老虎3龄幼虫毒力最高,其LC_(50)、LC_(90)分别是67.75、1 095.14 mg/L。田间玉米接4龄幼虫7、14、21 d,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的保苗效果分别是84.13%、90.24%、90.28%。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法系统测定了烯啶虫胺对烟粉虱不同虫态的毒力、成虫持效性、抗性风险评估和不同施药方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烟粉虱低龄若虫和高龄若虫均表现出较高毒力,对成虫也有一定毒力,而对卵效果较差。烯啶虫胺水剂100 mg/L处理时对烟粉虱成虫1~15 d的校正死亡率在80.18%~92.13%之间,随着时间的延长,烯啶虫胺对烟粉虱的防效降低。烯啶虫胺喷雾和灌根方法效果较好,从速效性来说,喷雾好于灌根,从持效性来说,灌根优于喷雾,两种方法均显著高于单叶施药和涂茎法。经过8代6次选育,烟粉虱对烯啶虫胺抗性发展缓慢,与选育前相比敏感性降低2.653倍,烟粉虱对烯啶虫胺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2 5,在50%~90%的筛选压力下,要获得10倍抗性,需要9~21代,表明烟粉虱对烯啶虫胺有产生抗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噻虫胺等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致毒效应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毒力,采用管测药膜法和药液定量滴加法测定了噻虫胺等6种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不同虫态的毒力,并研究了噻虫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辛硫磷亚致死浓度对其4龄幼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吡虫啉和噻虫嗪对成虫的击倒毒力均较高,分别是阿维菌素的5.75、3.86和3.51倍;6种药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卵的毒力均较低;对2龄和4龄幼虫的毒力,均以噻虫胺最高,LC50分别为0.339 mg/L和1.020 mg/L,分别是阿维菌素的27.00倍和25.23倍。用噻虫胺亚致死剂量处理韭菜迟眼蕈蚊4龄幼虫,其发育历期和蛹期延长,蛹重、化蛹率、成虫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均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杀虫剂对苹果黄蚜的毒力及复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虫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苹果黄蚜的毒力,并对不同药剂进行复配,测定复配药剂对苹果黄蚜的毒力和复配效果.结果表明:苹果黄蚜对啶虫脒最敏感,其次是吡虫啉、联苯菊酯、阿维菌素,对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敏感度较低,对马拉硫磷基本无敏感性.不同药剂复配以啶虫脒与阿维菌素配合效果最好,5种不同比例配合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啶虫脒与阿维菌素质量配比为2∶1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其余依次为啶虫脒与阿维菌素(1∶4)和(4∶1)、啶虫脒与高效氯氰菊酯(1∶4)、啶虫脒与氰戊菊酯(1∶4)、啶虫脒与联苯菊酯(1∶2),其共毒系数均高于400.田间试验同样表明:啶虫脒与阿维菌素(2∶1)桶混处理效果明显好于单剂.  相似文献   

16.
在2种浓度(田间推荐使用浓度R和0.2R浓度)下研究了12种田间常用杀虫剂对努利虫疠霉和块耳霉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杀虫剂对虫霉菌孢子萌发的影响随浓度的降低而减弱,不同种类杀虫剂的影响程度各异;在R浓度下所有的杀虫剂均完全抑制努利虫疠霉孢子萌发,块耳霉孢子仅在6种杀虫剂处理平板上有不同程度的萌发;即使在0.2R浓度下,仍有5种杀虫剂能完全抑制努利虫疠霉和块耳霉孢子萌发。可见,杀虫剂对田间蚜霉菌的发生与流行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同时,结合对12种杀虫剂依据Hassan的标准划分的抑制等级,对田间实际抑菌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清  何可佳 《江西植保》2010,33(2):69-71,74
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和阿维菌素等3种杀虫剂对蜘蛛的选择毒性,指导合理使用农药、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本文模拟稻田施药时稻株中上部药膜、基部液层而设计的"管壁药膜底部液层"法测定了以上3种杀虫剂对拟环纹豹蛛和食虫沟瘤蛛两种蜘蛛的毒力,并通过安全系数评估其对供试蜘蛛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拟环纹豹蛛毒力最低,氰氟虫腙对食虫沟瘤蛛毒力最低,而阿维菌素对食虫沟瘤蛛和拟环纹豹蛛毒力最高;3种杀虫剂对拟环纹豹蛛和食虫沟瘤蛛的安全系数高低顺序为: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阿维菌素。因此,氯虫苯甲酰胺和氰氟虫腙是一种良好的新型杀虫剂,既能有效防治害虫又能减小对自然天敌的杀伤作用,达到保护农作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1984~1988年初,对长沙地区蔬菜蚜虫上的虫霉菌资源作初步调查,现已鉴定出诺氏史疫霉、新蚜虫疫霉、圆孢虫疫霉等13个种,并对其中的优势种作了田间自然流行情况考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是危害巨大的杂食性害虫,化学农药是其防治的最后一道防线,明确不同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对该害虫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探究7种化学杀虫剂对江西南昌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的毒力。【结果】7种杀虫剂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辛硫磷、茚虫威、高效氟氯氰菊酯,其LC50分别为0.0231,1.1642,2.031 5,2.035 5,2.359 3,15.957 5,25.688 6 mg/L。【结论】推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作为江西地区草地贪夜蛾应急化学防控药剂,为江西地区草地贪夜蛾化学防治与抗药性区域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亚洲玉米螟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浸叶法测定了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亚洲玉米螟的毒力。结果表明,氟啶脲、虱螨脲、氟铃脲、除虫脲和甲氧虫酰肼对亚洲玉米螟的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8.1678、4.9892、4.0816、101.7723和1.5328㎎/L。其中甲氧虫酰肼的毒力最强,除虫脲的毒力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