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和膨胀剂对砂浆力学性能及变形性能的影响,利用不同掺量聚丙烯纤维对基准水泥砂浆进行沉入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测试,利用折压比确定聚丙烯纤维最佳掺量用来配制补偿收缩砂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砂浆沉入度逐渐减小;当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9kg/m~3,砂浆折压比最大,掺入聚丙烯纤维的抗折试件在破坏形态上表现出"裂而不断"的特点;采用不同膨胀剂掺量配制纤维补偿收缩砂浆,膨胀剂掺量为8%与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9kg/m~3双掺配制的补偿收缩砂浆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地质聚合物因兼顾合成有机胶黏剂的高强度与无机胶黏剂的耐候性等特点,在人造板木材胶黏剂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无机网络的高脆性与低界面相容性限制了其与木材的胶接强度。本研究以提高地质聚合物的基体韧性及其与木材的剪切性能为目的,采用地质聚合物为原料制备木材胶黏剂,探索地质聚合物在木材胶黏剂领域应用的可能性,旨在从原料角度解决人造板产品甲醛释放的危害。  方法  采用苯丙乳液(苯乙烯?丙烯酸酯)作为有机掺杂物,以偏高岭土(MK)为地质聚合物原料,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偶联剂,经碱激发、有机掺杂和养护成型制备有机掺杂地质聚合物木材胶黏剂,通过调节苯丙乳液含量和养护工艺,研究其对地质聚合物基体性能及其与木材剪切性能的影响。  结果  相比于纯地质聚合物,苯丙乳液会降低地质聚合物基体的抗压与抗折强度,使压折比降低至6.09,剪切强度升高至2.6 MPa,接触角降低了4.1%,增加基体表面微孔尺寸与裂缝数量;添加KH-550后,基体抗压与抗折强度仍有所降低,但其明显改善了胶黏剂性能,压折比降低为5.96,剪切强度升高至3.6 MPa,接触角降低了25.7%,基体表面微孔尺寸变小,裂缝减少,结构更紧密。硅烷在基体中起偶联作用,使苯丙乳液与地质聚合物产生化学连接。  结论  苯丙乳液有机掺杂与硅烷偶联协同作用,在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中形成韧性膜,虽然降低了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基体强度,但能较好地改善其脆性,达到增韧效果,并且能够提高地质聚合物与木材的界面相容性,从而增强地质聚合物木材胶黏剂的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和收缩性能,本文采用了玄武岩纤维、芒硝、粉煤灰、脱硫石膏作为外掺料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并按照正交实验的方法确定不同材料的最佳配合比例,最后开展XRD半定量分析与SEM扫描电镜实验对改性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改性外掺料的等质量替代水泥的最佳配合比为:粉煤灰掺量10%、脱硫石膏掺量8%、芒硝掺量0.5%以及玄武岩纤维掺1.5%;经过复合材料改性后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0.48和2.1倍;干缩率减小了0.56倍;从SEM图像中观察到材料中有大量水化凝胶产物包裹玄武岩纤维,粉煤灰和石膏颗粒填充在孔隙中,矿物水化程度和微观结构的变化是改性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材料收缩性和强度增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玉米氧化淀粉共混改性PVAc乳液的性能及配方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增粘剂存在的条件下,研究了自制氧化淀粉与PVAc乳液共混体系的粘接性能及其混改性PVAc乳液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共混改性手的PVAc乳液具有粘接强度高,耐水性能优良等优点。采用正交试验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法确定了共混体系的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5.
通过正交实验和综合评分的方法,对影响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乳液性能的7个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三元共聚乳液的优化配方。结果表明,乳化剂特别是聚乙烯醇的种类与用量是影响共聚乳液性能的最重要因素。加入少量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对改善醋酸乙烯酯均聚乳液的耐水性作用明显。从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看出,共聚乳液在固化过程中聚合物分子间有交联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低固含量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并向乳液中添加尿素对其进行改性,研究了尿素添加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热重分析仪(TGA)、激光粒度仪等现代分析手段对乳液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尿素的添加使得乳液黏度降低,且黏度随剪切作用的变化速率变小,剪切应力减小,乳液胶接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在尿素添加量为60%时达到最大值,膜的储存模量、耐热性、耐水性及稳定性提高;尿素的添加增大了乳液粒径,而粒径分布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正交实验和综合评分的方法,对影响醋酸乙烯酯-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乳液性能的7个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三元共聚乳液的优化配方,结果表明,乳化剂特别是聚乙烯醇的种类与用量是影响共聚乳液性能的最重要因素,加入少量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对改善醋酸乙烯酯均聚乳液的耐水性作用明显,从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看出,共聚乳液在固化过程中聚合物分子间有交联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碳纤维增强粉煤灰-偏高岭土(FA-MK)基地聚合物砂浆经200、400、600℃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外观和微观形貌等,探讨了碳纤维对地聚合物砂浆耐高温性能的改善机理。结果表明:碳纤维的掺入可改善地聚合物砂浆的耐高温性能。20~600℃时,试件的抗压强度随碳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温度高于400℃时,试件的抗折强度随碳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就高温后力学性能而言,碳纤维的最佳体积掺量为0.50%。温度对试件力学性能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试件颜色由深变浅,力学性能先上升后下降。较高温度时,试件强度损失随高温持时的增加而逐渐加剧。结果表明,在较高温度下地聚合物内部N-A-S-H/C-A-S-H凝胶受热分解、砂浆基体内部裂缝增多及碳纤维熔断是试件强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控制环氧树脂结构胶填料种类和掺量,以纳米碳酸钙、硅微粉及两者按1:1组合的组合物作为填料对常用的环氧树脂结构胶进行改性,分析不同填料掺量对环氧树脂(对)结构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对环氧树脂结构胶的抗压性能有一定改善,高掺量的纳米碳酸钙对环氧树脂的拉伸性能没有促进作用;硅微粉能显著改善环氧树脂结构胶的工作性能,对其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纳米碳酸钙和硅微粉的组合能产生叠合效应,改性后环氧树脂结构胶的抗压强度提高更为显著,拉伸强度也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共聚乳液的聚合工艺条件,选择改性单体。实验结果用综合评分方法进行分析表明,醋酸乙烯酯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元共聚制得的乳液,对提高醋酸乙烯酯均聚乳液的耐水性胶接强度和其他性能的综合效果最好。醋酸乙烯酯与顺丁烯二酸酢或顺丁烯二酸的乳液共聚合反应很难正常进行,所得产物转化率低,无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实际,以在4种不同浓度的SO4^2-,Mg^2 侵蚀溶液中浸泡的普通水泥胶砂试件和掺矿渣微粉高性能混凝土胶砂试件为对比试件进行研究,通过测定和观察试件在浸泡期为28d、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10个月、12个月的强度损失和形态形貌变化,用抗折强度和抗蚀系数来评定其抗侵蚀性能。宏观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水泥胶砂试件在不同浓度的SO4^2-,Mg^2 侵蚀溶液中抗侵蚀性能都很差;掺矿渣微粉高性能混凝土胶砂试件抗侵蚀性能优异,在4种侵蚀溶液中侵蚀龄期均大于1年。  相似文献   

12.
全过程采用水泥砂浆试验设备和方法,研究了水灰比、水泥掺量、养护龄期对水泥固化淤泥土和填筑黄土试块的物理力学特性影响。结果表明,随水灰比和水泥掺量的增加,淤泥水泥土密度变化不大,而填筑黄土密度降低;淤泥水泥土随水泥掺量的增大,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明显增大;填筑黄土水泥土随水泥掺量的增大,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值出现波动现象。随龄期的增加,2种水泥土抗压强度都在增长,且规律比较接近。研究还表明,掺加水泥后,2种土渗透性能改善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3.
自流平砂浆配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可再分散乳胶粉、砂、粉煤灰、聚羧酸减水剂制备了高流动度自流平水泥砂浆,综合考虑砂浆的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各因素水平的最佳组合,得到自流平水泥砂浆的最佳配方。按照最佳配方(集灰比1.2,水胶比0.42,乳胶粉掺量1.5%,粉煤灰掺量4.5%,减水剂的用量0.12%,消泡剂用量0.1%)制备的砂浆,20min流动度达到210mm,28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达到9.7MPa和44.2MPa,其性能指标满足《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JC/T985—2005标准,具有一定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一种聚合物水泥砂浆抗硫酸盐侵蚀的室内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单纯硫酸盐条件下的侵蚀试验、硫酸盐结合Cl^-和Mg^2+条件下的侵蚀试验以及干湿交替条件下的侵蚀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砂浆中掺入丙乳能够抵抗较高浓度的SO4^2-、Cl^-和Mg^2+的侵蚀,且能有效提高水泥抵抗硫酸盐结晶的侵蚀。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油菜秸秆纤维对硅酸盐水泥胶砂孔隙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将处理后的油菜秸秆分别按照0、1%、2%、3%和4%质量分数的比例掺入水泥中,对不同秸秆纤维掺量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及凝结时间进行测定,研究不同龄期(3、7、28 d)下油菜秸秆的掺量对水泥胶砂孔隙率和孔隙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菜秸秆掺量的增加,水泥胶砂试块的表观密度逐渐减小,其中,当掺量为4%时,其表观密度相比基准组降低9.27%;当掺量为1%时,其孔径分布与基准组相近;当掺量为3%和4%时,两组的孔径分布相近,在龄期为28 d时,胶砂的有害孔占比分别为14.2%和15.4%,多害孔占比分别为24.15%和25.01%,与基准组相比,多害孔和有害孔增幅较大,均约为基准组的3.5倍。随着秸秆掺量的增加,水泥胶砂最可几孔径均减小;随着龄期的增加,水泥胶砂最可几孔径减小,多害孔及有害孔比例相对减少。显微形貌分析结果表明,油菜秸秆纤维掺量为1%时,与水泥界面粘接较好;掺量为3%和4%时,多害孔及有害孔增加,主要出现在秸秆纤维周围。  相似文献   

16.
赵雷  郭玉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358-4359
混凝土配合比是影响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的主要因素。针对吉林省东南部地区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较低的问题,采用均匀设计法,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水胶比和砂率4因素进行分析,用均匀设计软件计算出最佳混凝土配合比,经验证试验证明,用均匀设计法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在实际施工中也表现出很好的效果,可以在施工中采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含有粉煤灰、沸石和矿渣的水泥胶砂试样因碱-硅酸反应所引起的膨胀和微观开裂特征表明:复合矿物材料(粉煤灰、沸石和矿渣)在低碱水泥和高活性集料中并不能完全消除水泥胶砂试样中的碱-硅酸反应,但减少了胶砂试样的膨胀率和膨胀破坏;且随着复合材料的增加,胶砂试样的膨胀率和膨胀破坏下降,微观结构得到改善。此外还研究了复合矿物材料对水泥胶砂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就粉煤灰机械化学活化前后的表观特征、需水量比、粉煤灰水泥胶砂强度作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粉煤灰活化效果明显 ,活化粉煤灰水泥胶砂 3 d强度比活化前提高 10 .7% ,2 8d强度提高 15 .5 % .活化粉煤灰可以用作水泥混合材  相似文献   

19.
木塑材料具有良好的装饰性、加工安装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经济环保,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新型材料。运用"热流计法",测量了5种木塑复合墙体和2种木塑单一板材墙体的传热系数,参照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得出以下结论:①普通砖墙(10 mm厚水泥砂浆+240 mm厚实心黏土砖+10 mm厚水泥砂浆)已不能满足新规范的热工要求。②当建筑的体型系数≤0.4时,4种复合墙体都能满足规范要求。当体型系数〉0.4时,试件2(普通砖墙+40 mm厚木塑龙骨+20 mm厚木塑板)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试件3(普通砖墙+40 mm厚木塑龙骨+外喷25 mm厚发泡聚氨酯+20 mm厚木塑板)、试件4(普通砖墙+40 mm厚木塑龙骨+30 mm厚木塑板,内填发泡聚氨酯)、试件5(普通砖墙+20 mm厚木塑龙骨+60 mm厚木塑板,内填发泡聚氨酯)均能满足规范要求。③试件3的传热系数最小,热工性能最好,构造最经济合理。④单一板墙比复合墙体厚度薄、自重轻,保温性能较高,更适合用作隔墙。60 mm厚单一板墙即可满足内隔墙的最低热工要求。120 mm厚单一板墙可满足外墙的热工要求。  相似文献   

20.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再生混凝土和透水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集中二者优点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应运而生,其在公园道路、绿化工程及护坡护岸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水灰比和粒径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有效孔隙率和透水系数的影响程度和趋势。结果表明:透水系数和孔隙率呈现出大致相同的规律;随着粒径的增大透水系数和孔隙率增加,抗压强度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水灰比则要与骨料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才能在骨料表面形成薄厚均匀的砂浆层,这样才可以同时满足强度和透水系数的要求。通过设计的正交试验,研究透水混凝土在不同水灰比和不同粒径下的性能指标变化情况,得出了透水系数和28d抗压强度较好时所对应的粒径和水灰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