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明确单核枇杷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以3个单核枇杷单株‘2-27’、‘10-6’、‘10-47’为试材,‘大五星’为对照,研究了单核枇杷花粉活力、离体萌发率和授粉受精亲和性,并进行了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和雌配子体发育进程的解剖学观察,并鉴定其倍性。【结果】3个单核枇杷都是三倍体;花粉畸形率高、离体萌发率极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二倍体花粉在单核枇杷柱头上有生长缓慢或停滞的现象,田间杂交所获子代全部为单核;单核枇杷中多见胚囊过早解体退化,导致大部分未受精胚珠过早败育。偶见1个子房中仅存1个正常胚珠,有望发育为单核果实。【结论】三倍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重组或不减数等形成低几率育性,最终获得的极少数有育性的配子才是形成单核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对9个枇杷品种的品质与产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贵妃’、‘BY’、‘NHB’、‘青种’、‘新白1号’、‘常白1号’、‘冠玉’、‘白玉’、‘大五星’等9个枇杷品种产量、品质差异较大。其中,‘大五星’、‘冠玉’、‘贵妃’3个品种产量较高,‘白玉’的产量较低;‘常白1号’、‘BY’和‘贵妃’3个品种的果实品质较好,‘大五星’、‘青种’和‘新白1号’的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术快速测定169份香蕉种质资源的倍性,以期为香蕉遗传进化以及杂交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以‘小果野蕉’(AA)为内参,分析香牙蕉(Musa AAA Cavendish)、大蕉(Musa Dajiao)、粉蕉(Musa ABB Pisang Awak)、棱指蕉(Musa ABB Bluggoe)、龙牙蕉(AAB)、贡蕉(AA)、野生蕉等不同类型香蕉种质资源的染色体倍性。【结果】野生蕉、贡蕉均为二倍体,香牙蕉、棱指蕉、龙牙蕉均为三倍体,大蕉和粉蕉多数为三倍体,‘畦头大蕉’‘景洪野大蕉’‘粉杂1号’为四倍体。本研究中的香蕉杂交组合‘高州中把大蕉’ב那邦野蕉’、‘高州中把大蕉’ב广宁野生蕉’、‘高州中把大蕉’ב阿宽蕉’、‘华农中把大蕉’ב阿宽蕉’的后代均为四倍体,而‘广粉1号’ב那邦野蕉’为三倍体。‘海南红蕉’和‘飞亚-25’为三倍体。【结论】香蕉基因组和倍性十分复杂,根据形态特征鉴定香蕉染色体倍性,其结果可靠性很低。以嫩叶为材料,采用FCM技术可以快速、准确鉴定香蕉资源的倍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枇杷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其果肉细胞质体的发育与果肉颜色变化的关系。【方法】以不同颜色的枇杷品种‘黄金块’(橙红)、‘解放钟’(黄色)、‘白玉’(白色)不同发育阶段的果肉为试材,应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果肉细胞质体的大小,颜色和超微结构。【结果】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发现‘黄金块’、‘解放钟’果肉细胞中的质体由叶绿体转变为有色体,而‘白玉’的果肉中没有形成相应的有色体。此外,在对质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时,发现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黄金块’、‘解放钟’果肉细胞质体中的质体小球逐渐发育,到成熟期有大量的质体小球出现;而‘白玉’果肉细胞质体在成熟过程中没有大量的质体小球出现。【结论】‘黄金块’、‘解放钟’、‘白玉’果肉的不同颜色可能与有色体的形成有关,而质体小球的发育影响有色体的的形成,最终表现为果肉颜色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内江枇杷品种结构调整,筛选适宜内江地区种植的优质白沙枇杷,以内江普遍种植的红肉枇杷‘大五星’为对照,调查了引种四川内江的7份白沙枇杷的植物学性状及果实性状。结果表明,引进的白肉枇杷在四川内江地区都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中‘贵妃’‘新白1号’‘新白8号’综合性状表现最好,与‘大五星’相比,其在树势、分枝能力、汁液、风味、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等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建议在内江地区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6.
引种地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属亚洲中部亚热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3’!最冷月(/月)平均气温 , ’!最热月(0月)平均气温48’!年降雨量/4).,(BB!无霜期4 8G’作者4))/年从重庆引进大五星枇杷!4)) 年春季从重庆引进黄五星和晚五星枇杷!栽种于本研究所试验园’参试品种还有同一气候区的实生种!华中农业大学提供的白玉 解放钟$华宝4号$华宝 号$田中$大房$森尾早生,根据栽培表现初步认为*(/)大五星枇杷在武汉长势良好!栽后第二年即挂果!具有早产性!第三年大部分果树挂果,可食率高!适宜在武汉地区的气候条件栽培,综合品种生长特性$果实经…  相似文献   

7.
2005年笔者从浙江、福建两地引进早钟6号、香钟11号、解放钟、大五星等4个枇杷品种在贵州省荔波县试种。现将这4个品种的表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及试验地点  相似文献   

8.
枇杷是重庆市合川区的主要特色水果之一,其面积和产量居重庆首位,其主要品种为‘大五星’和‘早钟6号’。但在其挂果的前几年,连续出现了‘大五星’坐果率极低、‘早钟6号’商品率极低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经过多年的大量试验示范研究,最终得出以下技术:(1)选择好土壤。(2)规划好枇杷的早中晚品种达配。(3)搞好改土定植工作。(4)抓好定植后基地的农业投入品使用、平衡配方施肥、合理整形修剪、花期前后、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五项管理。(5)嫁接树及时做好接后除萌以及肥水管理。(6)适时采收。特别是要落实好花前的病虫害防治、疏穗疏花疏果和枇杷果套袋以及‘大五星’枇杷的盖膜防雨设施和‘早钟6号’种成熟前的田间喷灌设备等5项重点技术。  相似文献   

9.
阴雨对‘大五星’枇杷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五星’枇杷为试材,研究了阴雨天气对枇杷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阴雨天气的持续均可以使枇杷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不同程度地降低,降低授粉效率,对枇杷生产均有负面影响。此外柱头可授性检测表明,‘大五星’枇杷柱头可授期为开花当天至花后第5天,在此期任何一天只要天气晴朗,柱头随即恢复并具有较强的可授性,此特性可以一定程度地减少阴雨天气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枣树种质资源丰富,‘赞皇大枣’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自然三倍体品种,其他均为二倍体。鉴于三倍体‘赞皇大枣’表现出的果实大,抗逆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梁森林  党江波  梁国鲁  郭启高 《园艺学报》2018,45(10):1895-1899
通过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制片确定枇杷天然实生筛选株系‘B431’为四倍体。采用改良涂片法观察了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离体萌发法和人工杂交分析其育性,染色体计数法检测了其后代的染色体数。结果表明:天然四倍体枇杷‘B43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存在异常行为;染色体配对以二价体为主,也可见少量单价体和部分多价体;减数分裂进程中出现板外染色体、早熟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微核和极少的三极体等异常现象;四分体时期有二分体、三分体、多分体和微核等异常现象。四倍体枇杷‘B431’育性低于二倍体,但其花粉活力达到66.29%±2.22%,杂交结实率与二倍体差异不显著,仍有较高的育性,其与二倍体的杂交后代三倍体率达到66.67%,可以作为三倍体创制的核心亲本。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对芋属(Colocasia)中种质资源类型最为丰富的滇南芋(C.?antiquorum Schott)和芋〔C.?esculenta(L.)Schott〕的染色体倍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滇南芋的染色体倍性为2n=2x=28。芋中魁芋的染色体倍性表现为2n=2x=28|多头芋、魁子兼用芋为2n=3x=42|多子芋一般为2n=3x=42,但白芽乌绿柄多子芋为2n=2x=28,另外来自印度的绿柄多子芋也为2n=2x=28。  相似文献   

13.
枇杷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与倍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以16个枇杷品种的二倍体和自然多倍体为试材,研究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和气孔密度与倍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气孔密度与倍性相关性不显著;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气孔叶绿体数平均值分别为14.22、17.98和17.46,多倍体气孔叶绿体数比二倍体有明显增多,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而多倍体之间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叶绿体数有明显差异,但各品种叶绿体数分布有近似规律;以16为界来判定倍性,叶绿体数少于16的为二倍体,大于或等于16的为多倍体,对二倍体和多倍体判定的准确率分别达92.8%和94.2%。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对于多倍体枇杷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可作为判定枇杷倍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5,105(2):263-268
The genome doubling agent colchicine has been used effectively to obtain tetraploid plants when starting with diploid material. Since the plant meristem consists of many cells, as well as obtaining tetraploids, it is possible to obtain mixoploids (chimeras consisting of diploid and tetraploid tissue) after colchicine treatment.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DNA ploidy level of different tissues of individual hop plants following colchicine treatment of diploid hops. Plants that are shown to be mixoploid after analysis of leaf tissue can display higher levels of tetraploid nuclei in root tissue, such that they could be mistakenly classified as tetraploid. The hop variety Galena-4n, which was previously considered to be a tetraploid, is shown to be a mixoploid based on leaf material. However, Galena-4n consistently produces triploid progeny when crossed with a diploid hop variety, indicating that Galena-4n produces tetraploid reproductive tissues and is effectively a tetraploid from a breeding perspective. The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care should be taken when determining the DNA ploidy level of an individual plant after exposure to genome-doubling agents based on single tissues and that leaf tissue is a choice material for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15.
以大五星枇杷为对照,调查了引种四川的5个日本枇杷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测定果实维生素C、总酸、总糖及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结果表明,引进品种里见和有间综合性状表现最好,除可食率低于大五星外,单株产量与大五星无显著差异,单果重、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都高于大五星,适合在四川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采用压片法对不同倍性蝴蝶兰品种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及成熟花粉进行观测,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花粉中的DNA含量,发现除了单倍性配子外,均有少数未减数配子发生。不同倍性蝴蝶兰品种中单倍性、二倍性、三倍性和四倍性花粉平均直径分别为11.4、17.2、19.1和20.3 μm,花粉直径与倍性呈正相关关系(r = 0.935,P < 0.065);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蝴蝶兰品种未减数雄配子的平均发生率分别为0.59%、2.39%和0.67%,三倍体品种发生未减数雄配子的频率明显高于二倍体和四倍体品种;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品种均通过二分体和三分体的方式形成未减数雄配子,其中二分体的形成是由于小孢子母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Ⅰ,而正常进行减数分裂Ⅱ所致,三分体的形成可能是由于纺锤体异常定位形成三极纺锤体所致。  相似文献   

17.
不同倍性西瓜种壳解剖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比较了8组同基因型不同倍性西瓜的二倍体、三倍体与四倍体之间种壳解剖结构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倍性之间种壳的解剖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三倍体与四倍体西瓜的种壳平均厚度及各细胞层的平均厚度大于二倍体西瓜的平均厚度;三倍体和四倍体种壳的皮下组织层由小细胞和大细胞组成,而在二倍体中小细胞数目较少;55℃浸种12h处理后,不同倍性西瓜的种壳厚度及各细胞层的平均厚度均变大,栅栏组织柱状排列。  相似文献   

18.
为培育三倍体无核葡萄新品种,以二倍体欧洲葡萄无核品种红宝石无核、爱莫无核、黎明无核和欧山杂种北醇及四倍体欧美杂种藤稔、黑奥林为亲本,进行了红宝石无核×藤稔、黎明无核×藤稔、爱莫无核×黑奥林、藤稔×北醇、黑奥林×北醇5个组合的杂交,通过胚挽救技术获得杂种幼苗41株。在此基础上,利用流式细胞术、染色体计数的方法对所获得的杂种幼苗进行了早期倍性鉴定,结果表明有10株杂种为三倍体,6株为四倍体,4株为非整倍体,其余21株为二倍体。这将为进一步选育出三倍体无核葡萄新品种和提供新的育种材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不同倍性蝴蝶兰杂交后代的染色体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倍性蝴蝶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杂交后代的根尖染色体数进行了检测。结果表 明,除三倍体和三倍体杂交未能产生杂交后代外,不同倍性蝴蝶兰杂交后代的倍性均出现分离。二倍体和 二倍体、二倍体和四倍体杂交均产生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二倍体和三倍体杂交产生二倍体、三倍体、 五倍体和非整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随正反交不同而异,三倍体@四倍体的后代倍性有三倍体、四倍体、 八倍体和非整倍体,而四倍体@三倍体的后代倍性有三倍体、四倍体、五倍体和非整倍体;四倍体和四倍 体杂交产生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五倍体、六倍体和非整倍体。不同倍性蝴蝶兰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 分裂普遍存在微核、落后染色体和三分体等异常现象,导致小孢子和杂种后代的倍性出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