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强制热空气处理对鲜切花品质的影响和对西花蓟马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保持较低的处理温度、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保护切花品质。3种供试玫瑰、雏菊能耐受的强制热空气处理条件为46℃、60min,RH70%~90%,49℃、30min,RH90%,白菊、黄菊、非洲菊为46℃、60min,RH90%,49℃、30min,RH90%,康乃馨为52℃、30min,RH90%,百合为46℃、60min,RH90%。46℃、60min,49℃、20min,RH90%的处理可以用于选取切花上西花蓟马成虫的检疫处理。  相似文献   

2.
25%咪鲜胺乳防治水稻恶苗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5%咪鲜胺EC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有较好的防效.秧田调查,25%咪鲜胺EC2000~3000倍液浸种能有效地控制恶苗病的发生,防效在90%以上;本田期调查,水稻种子经25%咪鲜胺EC2000~3000倍液浸种后控病效果在85%以上,显著优于常规药剂浸种灵,防治水稻恶苗病的优良农药品种之一.25%咪鲜胺EC2000~4000倍液浸种对水稻出苗率和成秧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出口原竹制品的热处理杀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测量水煮法、烘干法、蒸汽法等热处理时竹材在水煮锅、烘干房和蒸汽池中竹材外介质温度与竹心温度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了出口原竹制品蛀虫的热处理技术,水煮法处理,当水温为86℃,处理5min,竹心温度达到75℃时,天牛死亡率达到100%;烘干法处理,当烘干房温度为54℃,处理40min,竹心温度达到48℃时,天牛死亡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浴法,对离体咖啡短体线虫、薯蓣块根内咖啡短体线虫以及薯蓣块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47、50、52、55 ℃处理条件下,杀死100%离体咖啡短体线虫的处理时间分别为6、2.5、1.5、1.5 min,而杀死100%薯蓣块根内线虫的处理时间分别为19、15、11、10 min;同时在上述温度下,分别处理35、30、25 min和25 min对薯蓣发芽没有影响。在同一温度处理中,随着处理时间延长,线虫的死亡率增加;而在不同温度处理中,随着温度升高,杀死线虫的时间逐渐缩短。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建议生产上防治薯蓣种薯内咖啡短体线虫的处理方法以52~55 ℃处理15~20 min为宜。  相似文献   

5.
温度和湿度对南方根结线虫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试了不同温度处理对离体南方根结线虫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30、35℃和40℃下,杀死90%以上离体南方根结线虫分别需要30d(100%)、26d(96.6%)、24d(94.1%)和9d(99.6%),而45、50℃下则需要15min和2.3min。同时测试了不同温湿度处理对土壤中南方根结线虫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25、30℃是土壤中根结线虫的适宜温度,当土壤含水量为14%时,40d死亡率分别为91.1%、90.4%;35℃线虫处于抑制状态,40d死亡率为85.3%;而线虫对40℃以上的高温敏感,随着处理温度升高,杀死线虫所需时间缩短。根结线虫在不同温湿度下的死亡情况不同,土壤温度为25~35℃,土壤含水量为6%是线虫的适宜湿度;土壤温度达到40℃且含水量为6%和14%时,杀死100%根结线虫仅需4d,不利于其存活;而50℃的高温和含水量达18%的高湿更不利于其存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口岸截获的奇亚籽为实验材料,探究了温度60℃、70℃和80℃,湿度68%、78%、88%和98%条件下,不同温湿度组合的强制热空气处理30~300 min对奇亚籽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同一湿度下,发芽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同一温度下,湿度越高,处理效果越明显。60℃/98%/540 min处理技术指标经10万粒奇亚籽大规模验证后,奇亚籽全部灭活,达到了灭活机率值9的检疫安全水平。同时该热处理技术指标对奇亚籽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矿物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等主要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热处理杀灭木质包装中松材线虫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近年来,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多次从经热处理的木质包装中截获松材线虫.本实验利用电热恒温箱和热处理窑对携带松材线虫的进口木质包装进行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和工厂化热处理试验中,木材中心温度达到56℃时处理4h不能完全杀灭木质包装中的松材线虫;木材中心温度达到60℃时在实验室试验中需要3.5h方能完全杀灭松材线虫,而在工厂化热处理试验中,木材中心温度达到60℃处理2h,尚不能完全杀灭松材线虫;实验室和工厂化试验表明,仅当木材中心温度达到65℃,保持0.5h以上方能100%杀灭松材线虫.本文探讨了实验结果与目前IPPC推荐的国际标准(即木材中心温度56℃时处理30min以上)不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侵染大豆和桑的烟草坏死病毒(TNV)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是介绍农业部植检所和有关单位共同协作进行的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结果。杀虫效果方面:室内试验得出:对谷斑皮蠹成虫、幼虫、蛹,温度11~14℃,10克/m~3,处理24~48小时,效果100%。对谷斑皮蠹卵,温度11~14℃,15~50克/m~3,处理24小时,效果9.0~62.5%,50克/m~3处理48小时,40克/m~3处理72小时效果100%,温度20~22℃,40克/m~3处理24小时,15克/m~3处理48小时也100%死亡。对谷象、玉米象、绿豆象的卵,温度20℃,15克/m~3处理48小时效果100%。对胚后期的黑皮蠹、烟草坪,印度谷蛾幼虫、玉米象、谷蠹和绿豆象成虫的效果更好。室外粮垛上试验,粮温15~16℃,50~70克/m~3处理24小时,对玉米象和绿豆象各虫态的效果100%。中草药材垛上试验,温度27~28℃,30克/m~3处理二天,对黑皮蠹幼虫、玉米象各虫态以及锯谷盗成虫效果100%。真空熏蒸,真空度负745~720mmHg,温度12~20℃,70克/m~3处理3小时,对谷象和绿豆象卵的效果方能100%。熏蒸粮食残留量测定结果:20~70克/m~3熏蒸3天,小麦中氟残留量为0.55~1.48ppm,水稻中为0.29~2.48ppm,玉米中为0.09~1.51ppm。熏蒸粉类粮食残留量高。硫酰氟熏蒸粮、棉、油、蔬菜以及林木种籽,对发芽安全。粮食在熏蒸期间对硫酰氟的吸附量,以大豆和玉米为例,分别只有溴甲烷吸附量的36%,20.3%  相似文献   

9.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灭菌唑对水稻恶苗病菌的毒力,测得灭菌唑对10株水稻恶苗病菌的EC50值范围为0.0664~0.7661 μg/mL。采用有效成分质量浓度分别为60、120和240 μg/mL的25 g/L灭菌唑种子处理悬浮剂处理水稻种子后,对水稻发芽率、株高、鲜重均无影响。表明灭菌唑对水稻恶苗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且对水稻安全,可用于水稻恶苗病的化学防控。氰烯菌酯对10株水稻恶苗病菌的EC50值范围为0.0076~0.2629 μg/mL。将氰烯菌酯和灭菌唑分别按质量比4 : 1、3 : 1、2 : 1、1 : 1、1 : 2、1 : 3和1 : 4复配,测定了复配药剂对水稻恶苗病菌的联合毒力,所得增效系数在0.5~1.5之间,均为相加作用。研究表明,将氰烯菌酯与灭菌唑复配后施用,不仅能显著降低单剂的使用剂量,且能降低氰烯菌酯对病原菌群体的选择压力,延缓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速度,保障病害防效和水稻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辣木籽的安全进口,本文探索了蒸热处理对辣木籽的灭活效应。结果表明,98%湿度条件下,处理温度越高,辣木籽灭活所需时间越短,60℃处理300 min、65℃处理120 min、70℃处理30 min、75℃处理1 min即可使辣木籽灭活。温湿度65℃/98%蒸热处理236 min和70℃/98%蒸热处理30 min经3万粒辣木籽验证后全部灭活,达到检疫处理安全标准;且这2个处理指标,对辣木籽的蛋白质、脂肪和主要矿物元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温度预处理对苏云金杆菌芽孢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HD 1、HB 2菌株的孢子悬液经65~85℃活化处理15min,芽孢的萌发率在95%以上,100℃活化处理15min,萌发率则低于20%;孢子悬液在30~60℃区间内处理不同时间,结果以活化处理30min萌发率最高,而在70~80℃条件下,活化处理15min,萌发率最高;孢子悬液经高温→低温和低温→高温交替处理,萌发率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土壤添加剂及高温闷棚对防治根结线虫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不同土壤添加剂及高温闷棚技术对防治根结线虫病的影响,2011年在甘肃省白银市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土壤覆膜+麦草+鸡粪处理5cm土温显著高于对照约6℃,5cm土层温度大于40、50℃和60℃的时间分别达18、8和5h,而对照大于40℃持续时间只有9h,且最高温度不超过50℃。从防治效果看,土壤添加麦草、碳酸氢铵、阿维菌素、石灰氮、噻唑膦、阿维·毒死蜱、甘蓝叶和鸡粪等后第一茬防效达100%,第二茬覆膜+麦草+鸡粪也达100%,防效显著,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于室内研究了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3种不同相对湿度(RH30%、60%和90%)条件下,3龄、4龄和5龄蝗蝻均在RH90%时,死亡率最高,LT50最短;其次为RH60%和RH30%。在不同温度条件下,30℃时绿僵菌对5龄蝗蝻的致死率最高,LT50最短(3.366d);其次为33℃和27℃;36℃条件下,蝗蝻的死亡率最低,LT50最长(6.424d)。  相似文献   

14.
花生生长中土壤虫害、收获后的荚果带菌量、荚果发育不良或成熟过度、收获中机械损伤、收获后干燥不及时、荚果水分过高、储藏中吸湿受潮、储藏害虫为害等影响花生果的安全储藏。含水量为47%的湿花生果在10~25℃、RH 60%~90%时储存1 d,或在4~5℃、RH 65%~79%条件下存放10 d即会出现霉变。含水量为39%的花生果在9~18℃、RH 62%~89%条件下存放1~2 d即会出现霉变。温度9~19℃时大规模仓储的干燥花生果在其水分活度为0.43~0.57时,储藏期间因温差和湿热转移造成花生果堆内局部水分增高,在半年的储藏时间内也会出现霉变或产毒。含水量为6%的花生果在20℃、RH 70%以下时可安全储藏,相对湿度达到70%及以上则会发生霉变。含水量为9%的花生果在25~27℃、RH 70%条件下,或在环境氧气含量低于1%,或二氧化碳含量60%以上安全储藏时间可达1年。  相似文献   

15.
高温高湿对黄瓜黑星病菌孢子萌发及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温湿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高温处理对黄瓜黑星病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Ell.and Arth.)侵染的影响,比较研究了35~50℃ 4个温度梯度、50%~90% 5个湿度梯度组合处理对病菌的致死作用。同一相对湿度下,随着温度的上升病菌的致死率增加,病菌致病力降低;在同一温度下随着湿度的不断升高,受处理的孢子萌发率和致病能力都逐渐下降。在RH 80%以上、温度40℃以上时,对孢子的致死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高,此高温高湿处理病菌超过2 h,病菌孢子不萌发,也基本没有接种发病率。通过高温控制苗期黄瓜黑星病的研究,初步确定高温高湿防治苗期黄瓜黑星病的最佳温度区间为40℃ 2 h或45℃ 1h (RH 80%)。  相似文献   

16.
热水处理对扶桑棉粉蚧的致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热水处理对扶桑绵粉蚧的杀灭作用,结果表明,在49℃、50℃、51℃、52℃和53℃时扶桑绵粉蚧1龄若虫死亡率达到100%的处理时间分别为240min、150min、60min、40min和6min。分析显示,热水温度和处理时间长度的复合作用导致了扶桑绵粉蚧的死亡。建立了热水温度(X1)、处理时间(X2)和扶桑棉粉蚧死亡率(Y)之间的模型方程为Y=-9.466+0.192X1-0.0000240X22+0.000218X1X2。给出了不同温度热水处理时扶桑绵粉蚧100%死亡的时间长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寻找竹制品新型检疫处理技术和提高检疫处理效率,本文应用一种新型真空蒸热处理设施以及真空和常压蒸热处理技术,对竹子中竹绿虎天牛幼虫的杀灭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真空蒸热和常压蒸热两种蒸热处理可100%杀死竹制品中竹绿虎天牛幼虫,其中真空蒸热处理参数为压力500 mbar,温度48℃,持续15 min;常压蒸热处理参数为压力1 000 mbar,温度52℃,持续15 min。上述两种热处理参数可推荐作为竹制品的检疫处理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8.
早稻直播田试验表明,水稻2.5叶期,用35%高渗苄·二氯WP 40~60 g/667m2,对稗草的防效为100%,对千金子的防效可达95%以上,总体防效达98.4%以上,早稻直播田一次性除草,可基本控制整季的草害问题.施药时排干田水,药后1~2 d灌水2~4 cm水层5 d以上,是最好的施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木板材干热处理时间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质包装热处理标准要求使木材中心温度达到56%并保持30min以上,然而中心温度直接检测受仪器设备、检测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准确监测中心温度,建立根据环境参数如厚度、含水率、加热温湿度等预测中心温度的数学模型,本项研究使用KBF'/20型恒温恒湿热处理箱,在设定温度为65、70、75、80、85℃,相对湿度分别为50、70、90%的热处理条件下,对厚度为5、7.5、10和12.5cm,含水率分别为20%、50%、75%、100%的杨树木板进行热空气处理试验,对升温速率与各环境参数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升温速率与加热温度、湿度呈直线正相关,与木板厚度、含水率呈直线负相关.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进行多元直线回归分析后,建立了预测中心温度达到56℃所需时间的预测模型,其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偏差的绝对值平均为2.78%,最大偏差为-9.95%和11.73%.  相似文献   

20.
王成炬  沈夕良 《植物检疫》1993,7(3):172-173
菜豆象 Acanthoscelides obtectus Say 是我国的对外植物检疫对象。本文测定了该虫4个虫态的最高致死温度。结果表明,卵经50℃40分钟或55℃30分钟、幼虫经55℃60分钟、蛹经55℃90分钟、成虫经55℃40分钟处理100%死亡。耐高温能力从弱到强依次为卵、成虫、幼虫和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