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笔者多年在猪场实践工作的经验,合理的猪群密度对生猪生长性能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对生长育肥猪在不同饲养密度下的生产性能进行对比,从日增重、疾病死亡、料肉比、整齐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得出结论,合理地控制饲养密度,可以提高整个猪场的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2.
猪群密度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多年在猪场实践工作的总结,合理的猪群密度饲养对生猪生长性能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试验对生长育肥猪在不同饲养密度下的生产性能进行对比,从日增重,疾病与死亡,料肉比,整齐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得出结论,合理的控制饲养密度,可以提高整个猪场的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3.
正猪场的饲养密度和进猪计划对于猪只的遗传性能至关重要。笔者从饲养密度、实际进猪计划、猪栏大小影响3个方面介绍了PIC如何通过进猪管理来提升猪群生长性能,并推荐了几种操作方法,希望有助于读者在养猪生产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集约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实际生产中为了便于集中管理和降低养殖成本,通常会增加猪群的饲养密度,而不合理的饲养密度将导致猪只应激水平加强,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肠道稳态等遭到破坏,进而影响猪群生长性能及繁殖性能的发挥。文中就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猪群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集约化和机械化养猪的发展,养猪企业以及养猪农户为了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以及更加高效管理猪群。因此,养殖企业(户)越来越倾向于在单位面积或空间内饲养更多的猪。然而,单位面积或空间内饲养更多的猪会对猪的生长性能、健康以及猪的福利指标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饲养密度过高,猪舍的环境卫生就会变得越来越差,尤其是空气质量,这会增加猪群呼吸道疾病的风险,从而造成猪疾病的发生,继而降低猪的生产性能。本文主要从猪群饲养密度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猪只的影响这两方面阐述适宜饲养密度的重要性,以期为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猪支原体肺炎会导致呼吸道纤毛被破坏而发生肺炎,影响机体生产性能,增加治疗费用,还会使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引起免疫抑制,导致机体更容易感染其他病原,促使病情进一步加重。随着养猪业大规模的引种,猪群饲养密度逐渐加大,猪场疫病控制能力降低,以及饲养管理水平落后等,导致该病给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断加重。为了控制猪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确保养猪业健康持续发展,现介绍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余德谦 《中国猪业》2011,6(9):17-18
在养猪生产中,种公猪承担着猪群的品种改良任务,它直接影响着猪群整体繁殖性能的发挥及生产任务的完成,关系到猪场的经济效益。种公猪的科学饲养及合理利用是发挥其最佳种用性能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8.
饲养密度是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众多环境条件之一。在制约猪生长性能发挥的因素中,品种因素约占1/5,饲粮及日常管理约占1/2,生长环境则约占1/3。由此可见,饲养密度作为环境条件之一,会对猪的生长性能产生一定影响。研究表明,饲养密度与猪的生长性能、免疫应激、肉品质以及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本文将从饲养密度对猪行为方式、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肉品质以及健康4个方面的影响,对饲养密度影响猪生长性能和健康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正高效养猪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使猪成长为健康、易管、生长速度最快的猪,以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本文介绍了猪用生长促进剂包括:抗菌促生长剂、酸化剂、矿物质黏土、酶制剂、发酵物、金属化合物、益生元和益生菌及电解质。1猪群健康状态的评估猪场的管理措施对猪生长速率影响最大。影响因素包括:健康状态、饲养密度、全进全出的生产策略、猪群流转、整  相似文献   

10.
后备猪是猪场的后备力量,是"猪场的命根子",后备猪的饲养管理不但影响到猪的发情配种,还会影响到猪的产后哺乳、断奶发情及利用年限。选留高质量的后备猪,能保持种猪群较高的生产性能。本文从后备猪的选择、饲养管理及使用等方面,详细阐述后备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饲养密度对猪群健康和猪舍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猪业集约化、工厂化的发展,为了方便管理和降低成本,实际生产中常常扩大饲养密度,导致猪生存空间和食物等不足,诱发猪心理和行为方式等的改变。此外,高饲养密度加大了猪舍内环境负担,使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增多,增加了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发生的概率,严重影响着猪群的健康并制约猪生长性能的发挥。本文就饲养密度对猪群健康和猪舍环境的影响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2.
猪的咬尾又称为“反不适综合症”,是许多猪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猪的行为恶癖。近年来,随着养猪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饲养密度的增大,这种恶癖的发生有上升趋势。我们对南平市猪场的调查表明猪咬尾现象十分严重,在2008年3月间,某猪场生长猪舍中被咬断尾的猪占猪群的21%,其中6%后肢瘫痪。  相似文献   

13.
为了顺应经济的发展,规模化猪场成为了我国畜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生长育肥期又与猪场的利润息息相关,因此加强规模化猪场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成为了目前我国畜牧业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从规模化猪场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的特点出发,以提高生产性能,降低发病率为目标,深入研究规模化猪场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的有关措施,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4.
<正>寄生虫病是严重危害规模化猪场的群发性疾病之一,目前寄生虫病的发生已经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猪场猪群的饲养密度较大,猪舍温度相对稳定,有利于寄生虫病的繁殖传播。寄生虫病会引起猪只的消瘦、死亡,母猪空怀、死胎、流产,猪只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明显降低,严重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专业化猪场由于猪群饲养密度大,周围环境长期受到各种病原的严重污染,对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威胁。因此,强化防疫消毒,及时杀灭各种病原,切断传染途径,预防和控制疫苗流行、保障猪群健康是养猪安全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一猪场消毒对象、方法与效果1消毒种类猪场消毒...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猪场的猪群大,饲养密度高,在夏天容易造成饲养环境恶劣,安全度夏是养猪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1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解剖病变和诊断,并提出了良好的猪舍环境是猪群快速健康生长的外部条件,也是猪群防病的基本条件。一般猪场可以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控制猪群密度,保证通风良好;减少猪群流动,杜绝大小不同猪只混养;搞好猪场、猪舍清洁卫生、加强消毒、在断奶转群、长途运输前后、药物预防控制发病。  相似文献   

18.
猪在生长育肥期的生产情况与养殖场的利益息息相关,在规模化养猪场内加强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能够提高肥猪的生产性能,降低猪群的发病率。对猪病进行防治是猪场工作内最为重要的一个内容,对病毒最好以预防为主,以治疗为辅。本文对其管理和保健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发酵床养猪以快速消化降解粪尿排泄物,促进猪体生长、无臭味、节能减排等优势而被养殖户热衷推广使用.随着发酵床的反复利用,若维护不当,猪群会出现腹泻等临床症状.本文就某发酵床猪场出现猪鞭虫和猪结节虫混合感染引起猪群顽固性腹泻病例情况,报道如下. 1发病基本情况 北京某猪场采用发酵床饲养培育仔猪和生产肥育猪两年之后,陆续有猪出现腹泻现象.2010年10月,从饲养的800多头育肥猪中,挑出10余头约90日龄生产肥育猪隔离观察.  相似文献   

20.
猪肺支原体是猪地方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其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会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病原体感染猪后通常黏附于猪呼吸道纤毛上皮,并会造成纤毛上皮的损伤。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症状、容易发生其他呼吸道感染和生产性能下降。该病的控制可通过多种措施实现,首先应该完善管理措施,改善畜舍饲养环境,这包括实行全出/全进的饲养方式、减少会破坏群体免疫水平的因素、维持最佳的饲养密度、防止其他呼吸道疾病的感染,以及提供最佳的畜舍及环境条件。其次,当猪群处于呼吸道疾病感染的威胁之下时,战略性使用能够有效地预防猪肺炎支原体和最好还能预防大多数继发感染细菌的药物对预防本病非常有效。最后,商用疫苗已被广泛地用来控制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接种疫苗的优点在于其能够减少临床症状、减轻肺脏损伤、减少药物的使用和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但是,疫苗仅能提供部分保护作用,并且不能防止病原体在猪体内的定殖。因此,应根据猪群的种类、猪场的生产系统和管理体制、感染的类型及猪农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免疫策略(免疫时机、母猪免疫、免疫接种再结合抗菌素治疗)。新疫苗正在紧锣密鼓的研究之中,如气雾苗、通过饲料接种的疫苗以及亚单位苗和DNA疫苗。按年龄进行隔离饲养和药物治疗在猪群水平上根除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可能的,但该病复发的威胁将永久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